《》
道家之人,認為萬事萬物,皆有神,信仰神靈。
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后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這里面其實還隱含著對神靈的敬畏。
他們信奉老子,把老子當成教主,把老子的《道德經》當成一部經典著作來研讀。
在東漢后期,疾病流行,《后漢書五行志》載安帝、桓帝時就數次大疫,死者無數。
道士們就利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為老百姓治病,當然病治好了,更刻意夸大自己的功績,宣布信奉宗教的好處,如果治不好病,當然歸結到心不誠。
大體說來,如今的道家中,于吉專門和上層人物打交道,比如孫策手下的將軍和文臣,而張角張魯等人往往在小老百姓上下功夫。
這些人都是道教的代表人物,所以說,道教其實是東漢末年最強悍的宗教。
羅貫中也把諸葛亮當成道教人物來描寫,其實孔明本身是亦法亦儒的代表人物。
的老鄉張角,偶爾獲得了于吉老道的《太平經》,如獲至寶,稱為太平道創始人。
他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在漢代十分流行的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巫術也很熟悉,苦于找不到學習的主要經典,沒有方向。
得到了《太平經》以后,建寧年間,張角帶著兩個弟弟,首先在災情特別嚴重的冀州一帶開始傳教活動。
熹平年間,他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
在常山的時候,這種教派民間影響非常深遠。好在趙家應對及時,也費了好大功夫才清理出去,不然日后火燃燒在那片土地上,趙家多年的成果就會破壞掉。
太平道為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太平社會為己任。
其主要特征是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以“中黃太一”為其奉祀之天神。
他們的綱領、目標、教義、稱號、教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皆據《太平經》而來。
張角根據《太平經》“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自稱大賢良師,為太平道的總首領。
他的兩個弟弟張梁、張寶則自稱大醫,亦為太平道的首領之一。凡太平道成員及其信徒,若犯有過失,只要跪拜在首領面前,承認錯誤,保證不再犯,便給以寬恕。
張角常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
他們以此為掩護,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于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
張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傳教義。發展徒眾,“以善道教化天下”。
十余年間,太平道勢力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眾達數十萬人。主要是窮苦農民,也有城鎮手工業者、個別官吏、甚至宦官。
張角在此基礎上,又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選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
他還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響亮口號。
欲說明按照萬物興衰、按照朝代演變的規律,漢王朝,蒼天,大數已盡,作為土德,土色黃,作為黃天的代表,太平道應當取代漢王朝。
此刻,張角接到了超級牛人的書信,星夜趕了過來。
畢竟黃巾道在常山國的失敗,消息稍微靈通的人都知道,可能唯一不清楚的人,就是端坐在龍椅上那哥們兒。
張角可不是一個大度的人,能踩一下進而把趙家打壓下去,何樂而不為?
當然,于吉早就知道了名義上的徒弟是做的啥事情,卻不敢出頭,因為等他曉得的時候,黃巾道如火如荼,欲罷不能。
相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山上有上清宮以奉祀老子。附近還有道教寺觀下清宮等古建筑。
這個時期,一年四季,上邙山游覽者絡繹不絕。
邙山古時候原名太白原,又名北芒,橫臥于雒陽北側,為崤山支脈。
東西綿亙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
樹木森列,蒼翠如云。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傍晚時分,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
“邙山晚眺”,與“龍門山色、馬寺鐘聲、天津曉月、洛蒲秋風、銅駝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一起,被稱為“雒陽八大景”。
上清宮,儼然老子后人的私產,他的后裔才是道教最大的bss,就連張道陵也曾經在這里學道,自覺有成才會跑到東川。
儒家的創始人孔丘,他的后裔所在地建的孔廟,就是歷代帝王都得捧著。
李家的人,秉承老子一貫清靜無為的性格,從來不在外間行走。
你要說為何當初的何蓮如今的何皇后憑啥要找史子眇養育自己的親生骨肉?無他,因為史道人背后就是李家人,是上清宮主李喆的徒弟。
沒錯,召集人就是李喆。李家人盡管從來不出山,涉及到教派的傳承,非同小可。
最主要的是,史子眇發現了的企圖,準備用佛教來對付道教,星夜回山報信。
漢明帝時期,佛教與道家已經對決過一次,李家人暗中一封書信,全國名川大澤來了一千三百多道士,讓皇室都嚇了一大跳。
打那以后,李家人也警醒,覺得皇室盡管需要道家,更多的時候,是想延年益壽或者房中術上面。
至于統治老百姓,還是佛教那一套修煉來生對皇室更有用。再說你道士多了,劉宏估計就要警惕。
現時不同往日,黨錮之禍,殺的士人不在少數。要是道家的人敢于成群結隊聚集,相信靈帝派兵殺幾個道士也不是啥難事。
夏日炎炎,北邙山上顯得十分涼爽,李喆找的人陸陸續續來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