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二十八章 護鮮卑校尉趙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護鮮卑校尉趙孟?

第二十八章 護鮮卑校尉趙孟?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喲嚯,翅膀硬了啊!張溫正找不到借口反駁,不想機會就送到了眼前。

“殺牛宰羊之家,何足道哉?”他斜睨了一眼:“無汝之妹進宮,焉有今日之河南尹?”

今天好戲連臺呀!一些原本不曉得如何表態的官員準備稱病不上朝,心癢癢看看皇帝究竟準備如何玩兒還是來了。

哪知正事都還沒開始,竟然看到了連場的撕x大戰,愈演愈烈。

“夠了!”靈帝本來在欣賞,說到自己的皇后,當然不允許繼續下去。

“諸位,陛下今日讓我等議議出兵之事。”司徒袁隗適時插話進來:“太尉劉寬大人,本為皇室宗親,老臣以為可總領此事。”

說完,他朝靈帝揖了一揖,老神在在地站在那里不發一言。

司空袁逢從來都是在最后總結陳詞的,此刻不由為其弟點贊,一句話就把劉寬給排除。

他專門說了皇室宗親,會讓皇帝更加警惕。去打戰敗了還好說,要是勝了,那就是功高震主,靈帝準備如何封他?

老狐貍!許戫心里暗罵一句,卻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太尉大人當居京師,協調各方面,不宜親征。”

“溫以為可委派何大人為帥,”張溫丟了個燙手山芋出來:“其本為陛下姻親,現居河南尹,諸多人不服,不如趁此良機一展所學。”

一眾大臣不由啼笑皆非,你讓一個賣肉的去帶兵打仗?是不是太兒戲了?

何進本人無所覺,還在那里沾沾自喜,老牌世家又如何?皇帝一表態老小子你就服軟了吧。等我打敗鮮卑回來,也把南陽人攏一攏。

在朝廷里,鄉黨誰不為自己的同鄉說話?就你個老小子。還和老子作對。

“陛下,不知我等打鮮卑,當大打抑或小打?”劉寬這個太尉不是吃素的。

“愛卿可為朕解惑?”靈帝一愣。他真還沒想過這問題:“何為大打,何為小打?”

“大打。舉全國之力,對鮮卑滅族。”劉寬侃侃而談:“我大漢擁有四海,十三州民眾知陛下與鮮卑死戰,定然歡呼雀躍。”

“小打就簡單了,他們每年在秋冬與初冬之時,悍然南下,殺我漢民,搶我糧食。我等亦可以牙還牙。派幾支隊伍襲擾。”

“在鮮卑與我大漢邊境,大小部落統統滅掉,可讓檀石槐有畏懼之心。”

“愛卿,大打一不小心就會重現暴秦之事,不妥。”靈帝搖搖頭:“小打即便朝廷不出兵,邊疆之地軍民時常也相互沖殺,亦不妥。”

“何不取乎其中?先委派一兩路人馬,既然在東部鮮卑發生,當猛攻東部。”

“若軍隊進展順利,可加派士卒。繼續深入草原,對東部鮮卑犁庭掃穴。”

靈帝越說越興奮,好像他很懂打仗一樣。

其實。怎是劉寬不懂?他只不過找個由頭,拍馬屁于無形之中,讓皇帝自己來發揮。

能當上太尉的,哪有一個不是厲害人物?他逐漸在收斂自己的鋒芒,剛才袁隗那句話給他敲了個警鐘,皇帝已經在懷疑自己。

事實上,沒有今天的廷議,自己年歲已大,也要找個借口犯錯。總比皇帝抄家滅族的好。

“陛下英明,”劉寬重重地施了一禮:“老臣年歲已高。思慮不周。”

“哈哈,”劉宏悠然自得:“既然眾卿無異議。當派何人為帥?”

“陛下,大前年出征鮮卑之時,可曾有帥?”御史劉陶發出了不和諧音。

身為宗室,他也要為劉家的江山社稷考慮,若進展順利,此次將領必然功高,說威脅皇帝的統治也不為過。

有史以來,異族都在和漢人進行拉鋸戰,累剿不滅,在靈帝手里能一舉建功,天下人莫不感恩戴德。

反正御史這位子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作為宗室,考慮的首先就是自家江山保證繼續姓劉。

不過劉陶同志的情商也委實低了些,哪壺不開提哪壺,大前年本身就是皇帝自身腦袋一熱派出了三路大軍。

要是其他人提出的試試看?誰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那么大的失敗不過貶了幾個人而已。

眼看皇帝的臉色都變了,袁逢趕緊插言:“皇上,也不必委派一人為帥,護鮮卑校尉空缺已久,何不設立?”

“當然,將士們遠在幽州,應使一人為監軍,隨時傳達皇上的旨意。”

尼瑪,難怪此人能當上司空,在揣摩上意方面,滿朝文武無出其右。

肉戲總算來了,一個個頓時聚精會神,都暗自警惕別人,想讓自己派系的人上位。

“尚書盧植可當此任,”許戫也不顧別人的眼光,振振有詞:“子干在九江太守任上,剿滅蠻族叛亂。”

“后廬江郡蠻人反叛,也是他上任之后,迅速平定。”

“許大人是否沒搞清楚一個事實?”樂松跳了出來:“盧尚書為上兩千石官員,護鮮卑校尉,不過比兩千石!”

對楊賜那人,他還耿耿于懷,那一系的人,他都要反駁。

至于一旁起先在做夢的何進,不過是張溫的玩笑話而已,誰還會考慮到他?

打仗就是要死人的,真要讓他去帶兵,還是直接投降算了吧。

“操有一人可當此任,”曹操此刻終于不想繼續沉寂:“袁紹袁本初,弱冠之齡為濮陽長,事母至孝,丁憂六年,爾來已十余年。”

大漢朝本身就注重孝道,做官的起步必須有孝廉稱謂,皇帝去世后的謚號里,必加一個孝字,可見對孝道有多看重。

其他人倒也罷了,此人是袁逢和袁隗的侄兒,那可是袁家啊。

靈帝對他們兩兄弟同時當上三公都有些忌憚,如何還敢讓袁紹去領軍?

“不知眾卿還有否其他人選?”他沉聲道:“可知戰事乃國之大事,不可不謹慎之。”

得,皇帝一下子就宣判了袁紹不能去,看來又得找其他人。

每一個家族都患得患失,既想自家人被選上,又擔心吃了敗仗該如何?

皇帝的架勢,對世家不感冒,大前年的敗軍之將,全部削職為民,可世家呢?一不小心被滅族都有可能。

時耶運耶命耶,袁逢袁隗看到皇帝已經把調子定好,看來本初真沒可能了。

“諸位,何不選新任侯爺趙孟?”楊賜似笑非笑:“真定趙家別看是商賈世家,可趙家以武立族,從南越王以來莫不如是。”

“再者,趙侯乃此次殺胡令發起人,舍趙侯其誰?”

一石激起千層浪。(未完待續。)

ps:前文出現了一個錯誤,此刻的盧植已經入朝,不再是九江太守,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巫山致歉,反正哥們兒不是寫的真實歷史。_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