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第二百七十五章 怎么對付騎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遼東 >>戰遼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怎么對付騎兵?

第二百七十五章 怎么對付騎兵?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5日  作者:白河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白河蟹 | 戰遼東 
275小說旗


“招了!是水山的柳虞侯柳勝海!”

凌明從看押俘虜的棚子里出來,拍著手冷聲道,“這濟州島東面最有錢的主兒,家里上千牧奴,七八千匹馬,好幾百號家丁……公子你們一上城山島他就盯著了,趁著大落潮殺過來,想把俺們屠干凈!”

凌明是從旌義縣回來給楚凡稟告這段時間的進展的,沒想到剛好遇上這事兒——錦衣衛果然不同凡響,一出手那倆俘虜就什么都招了。

楚蒙驚訝地看著從頭到腳干干凈凈的凌明,圍著他轉了一圈后問道,“凌大哥,你是怎么讓他們開口的?……俺剛才可是啥招都試過,刀子都捅彎了,可那倆雜碎就是不開口!”

凌明笑了笑卻沒說話,楚蒙轉身就想往哪棚子里去看看,卻被凌明喊住了,“別去了,都死了。”說的云淡風輕,似乎死的不是兩個人,只是阿貓阿狗罷了。

楚蒙這下更加佩服了,一臉景仰地跟在凌明屁股后面,纏著他死活要學這審訊的訣竅。

楚凡自然不管他的這些小心思,把島上的事務重新安排了一下,他讓沈騰警戒,以便小三嬸他們把工具、木材以及能帶走的全帶走——在沒有干掉這個什么柳虞侯之前,他不能再讓大伙兒冒險搞建設了。

安排好了以后,楚凡才上了凌明的那艘海滄船,一行人朝牛島而來。

船上凌明把旌義縣那邊的情況介紹了一下:金泳太反正以后,明面上仍舊做他的縣太爺,不過縣里不管三班衙役也好、各房書辦也罷,都由全智泰他們接手了;甚至已經被打成了空殼的團練營,都被犯官中一位名叫李敏鎬的前五軍營中軍官利用了起來,重新豎起大旗招兵——當然。不管哪個部門,凌明都把他那幫老兄弟安插了不少進去。

至于濟州牧那邊,金泳太和凌明、全智泰他們商量后。編了一個馬賊偷城、團練營上下浴血奮戰、都司樸正祥力戰身亡的故事,寫成了稟帖送往濟州城。現在還沒有回復——總之一句話,旌義縣城目前正按著凌明的計劃,漸漸恢復平靜。

聽完凌明的介紹,楚凡心中不禁感慨:欺上瞞下、把黑的翻成白的、天大的事情都能化為小事、最終變成沒事兒,還真不是中國官場特有的,古今中外的政客們很多時候不都這么干?

旌義縣的事情暫且如此,楚凡現在最迫切的事,便是如何收拾這個柳虞侯!

派夜不收小隊去摸底自不待言。讓楚凡頭疼的是如何對付大隊騎兵。

從城山島的實戰來看,魯密銃,即便是改造后的燧發魯密銃,其射速仍然無法對抗高速沖擊的大隊騎兵,這是復遼軍亟需解決的大問題——濟州島盛產駿馬,自然也就盛產騎兵,不把如何對付騎兵這個問題解決,復遼軍就別想在濟州島上站住腳!

更何況復遼軍早晚要對抗韃子騎兵,如果現在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以后就能殺韃子一個措手不及!

步兵對付騎兵。在冷兵器時期,一直都是個幾乎無解的難題。不管是西班牙長槍陣還是以岳家軍為代表的南宋步兵,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在騎兵高速沖陣時不潰散!

長槍陣的應對方法是硬碰硬——即以長槍對抗騎兵沖陣;這對于以火銃為主戰兵器的復遼軍不適用,楚凡總不可能再專門訓練一批長矛兵吧?

南宋步兵對抗騎兵的方法是密集的火力投放——以神臂弓的數量優勢抵消金朝騎兵的機動優勢,在對方沖到己方陣列之前就先射垮對方的士氣。

這對于只有幾百人的復遼軍同樣不適用:即便一橫列有一百人,火力密度仍然無法摧毀騎兵的士氣,相比步兵而言,騎兵抗打擊能力更強,一個原因是速度快,另一個是身不由己——隊列里的騎兵比起步兵來更難轉身便逃,除非他們想被踩死!

所以楚凡找不到可以借鑒的對付騎兵的現成經驗。只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復遼軍在騎兵沖擊下站住腳的問題。

站在海滄船船頭,撲面而來的海風也沒法冷卻楚凡那高速運轉的腦袋。突然,他眼睛一下睜大了——他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

北京通州。張家灣。

兩條漕船緩緩靠上了碼頭,船上下來了一位賬房模樣的人,走到早已等候多時的丁以默跟前,一邊說著什么一邊遞給了他一封信。

丁以默身后的伙計們指揮著力役們一擁而上,開始從漕船上一箱箱往下搬仙草卷煙,而前者撕開封皮看完信后,皺起了眉頭。

信是楚凡通過信鴿傳到登州,再由陸都代寫的;信的內容主要是采購。

足足三大張信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楚凡想買的東西;丁以默注意到,大宗貨物里牛皮羊皮乃至布料丁以默可以理解——那么多人需要帳篷、需要衣料嘛。

可牛筋、骨角這些東西楚凡也要了不少,他想干嘛?造弓弩嗎?還有鉛料,兩萬斤可要花不少錢!

至于紅糖就更讓丁以默莫名其妙了,五萬斤!整個張家灣搜干凈了估計都沒這么多吧!

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也不少,和上面那些大宗貨物比起來,五千斤阿扁就很不顯眼了。

不理解歸不理解,小舅子的事兒還是要辦好的,丁以默花了三天時間,把名單上的貨物準備周全后,搬上了兩艘漕船順著運河運到了天津,在那兒又轉上了海船,最終運抵登州。

陸都接收完貨物后,又調了三十萬條仙草卷煙準備好,同柱子招來的第三批流民一起裝船運往牛島。

柱子這些天忙得腳不沾地——他接到的指示是,組織兩千人左右的流民,同時他的甲字哨要擴編到三百人。

前些日子他一直忙著招流民的事兒,甲字哨的訓練他都扔給了下面的小隊長;現在終于把人和貨都送走了,他才有心思親自盯著新兵蛋子們。

這天他正守在煙廠旁邊營地里看新兵們走隊列呢,守門的戰士來稟告,有人來訪,柱子來到門口一看,是一位身量極矮小的道士。

看到柱子出來后,那道士迎了上來,打了個稽首道,“無量天尊,這位小哥請了,某乃靈虛子道長的至交好友,聽聞他近日去了你們一個叫牛島的地方,不知可有此事?”

柱子趕緊恭謹還禮道,“道長請了……確有此事,靈虛道長確實在牛島。”

那道士又問道,“不知這牛島如何方可去得?”

柱子告訴他這一次船隊剛剛離開,下一次再來估計是幾個月后了,那道士聽完閃過一絲失望之色,稽首告辭了。

道士離開沙河后,徑直去了登州水城,打聽近日可有船只去往倭國,恰巧遇上一艘掛著東江鎮旗號的船只正在掛帆,他便上前詢問。

船艙里出來一位二十五六歲、穿著花豹補服的青年軍官,那道士稽首道,“不敢動問這位軍門,此船可是去往東方?”

那軍官頷首道,“正是,道長可是要搭順風船?”

當聽到那道士說要去牛島后,那軍官眼睛微微瞇了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戰遼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