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美利堅546 屏風(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桃源美利堅 >>桃源美利堅最新章節列表 >> 546 屏風(下)

546 屏風(下)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29日  作者:花折流蘇  分類: 都市 | 現實百態 | 花折流蘇 | 桃源美利堅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這第四座屏風完全是用小葉紫檀雕刻的,小葉紫檀不用我說了吧。”曾鞏笑呵呵地說道。

“小葉紫檀?曾先生這不可能吧,小葉紫檀根本沒有大材啊,尤其是像你這屏風這么大的材料,難道是拼接上去的?”托尼奇怪地問道。

“這是一整株小葉紫檀雕刻的這一點兒用不著質疑,現在沒有大材,可不代表以前沒有啊,在你們西方認知里小葉紫檀沒有大材那根本是無稽之談,因為在你們找到小葉紫檀的原產地之前,我們中國已經把所有的大材消耗殆盡了。”曾鞏搖了搖頭,他可不認同小葉紫檀沒有大材,只不過是你們西方人孤陋寡聞罷了,更何況自己山谷里那些上百年的小葉紫檀是怎么回事?

“上帝啊。”托尼真的不敢想象,吃驚地等待著曾鞏繼續介紹。

“第五座,屏風是用海南黃花梨雕琢的,它可是與小葉紫檀齊名的珍貴樹種。黃花黎(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據《中國樹木志》記載,野生海南黃花梨產于海南島上除萬寧、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縣,其中白沙、東方、昌江、樂東、三亞、海口為主要產區。它們一般生長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區的海南黃花梨最為珍貴。它花紋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淺黃、深黃、深褐色,也適合鑲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軟硬輕重適中,不愛變形等特點,特別適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當時最佳的木料選擇。”

“第六座屏風是瓷板畫,不過你可別小看這幅瓷板畫,它可是由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親自作畫的,他的一副《純惠皇貴妃朝服像》在蘇富比拍賣行被匿名買家以1776萬美刀交易,而這此瓷板畫比他的畫作更加的稀少。”曾鞏指著第六座瓷板畫屏風鄭重地介紹道。

郎世寧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生于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

“這第六座屏風看可了不得,據說他與中國的物件之寶宣德爐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據說是一起鑄造的,這座屏風的煉銅達三十六煉,幾乎將幾百斤的銅給煉沒了,然后摻入金銀、錫、瑪瑙等等數十種貴重金屬、寶石,并且采用金器雕刻技術耗時一年才完工。銅象耳宣德爐曾經成交價139萬人民幣,而且它還不是正統的宣德爐。”曾鞏撫摸著屏風細膩的質感驕傲地說道。

我的娘哎,托尼簡直想拜倒在曾鞏的三角褲下,就這一座屏風它也太牛了吧,按著曾鞏的介紹僅僅一半的屏風你不出個幾千萬美刀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隨著曾鞏的介紹他感覺自己的小心臟隨時有停跳的危險。

“第七座是用中國獨有的緙絲工藝制作而成,緙絲工藝是中國絲綢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藝術價值,早就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曾鞏指著第七座屏風侃侃而談。

緙絲,又稱作“刻絲”、“克絲”或“尅絲”,文異音同。舊時又“長刻絲”、“刻絲作”、“刻色”等。緙絲在海外也有其他名稱“綴錦”、“綴織”、“織成錦”等。《玉篇》說:“緙,織緯也。”由于織造的作品在圖案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一絲裂痕,猶如鏤刻而成,故稱“刻絲”。其成品正反兩面如一,與蘇繡雙面繡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刺繡、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藍并稱為中國四大特種工藝品,并與云錦合稱為中國兩大珍品手工絲織物。古有“織中之圣”和“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由于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又被稱之為“千年不壞藝術織品”。

“真美啊。”托尼順著曾鞏的目光望去,有些癡情地說道。

“第八座,這完全是由翡翠雕琢的,極品玻璃中的五福臨門顏色,極品的雕工,這是藝術的瑰寶,早已顛覆了它的本身價值。”曾鞏繼續煽情地說道。

習慣上稱翠或翠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翡翠是一種優質玉石品種,它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僅僅幾百年。日本、俄羅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地均產有硬玉,但其質量與產量遠不如緬甸。緬甸很早就開采出寶石級翡翠,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緬甸出產翡翠,因此將緬甸玉作為翡翠的代名詞。翡翠的顏色自然而富于變化,鮮艷悅目,與自然界極為協調,代表著萬物生機勃勃與青春活力。翡翠的顏色比以往任何玉的顏色都要鮮艷,它的質地比任何玉的都細膩,它能像一顆晶體那樣透明,它的價值也是所有玉質中最高的,所以,人們稱它為“玉中之王”,深受東方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喜愛。

“第九座,你可能不熟悉,它們是由田黃石雕琢而成。”曾鞏指著身旁的一座屏風認真地說道。

“田黃石?”托尼皺著眉頭疑惑地看著曾鞏。

“沒錯,田黃石是出產于中國福建省壽山鄉壽山村的一種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為2.33度,與其它產自壽山的石材統稱為“壽山石”,田黃為壽山石中最優良的品種之一。田黃石因其產量稀少,而顯彌足珍貴,清朝時曾受到皇帝的寵愛,早有易金三倍之說,如今在拍賣市場上更是價格火爆,最高價達每克15萬之眾!田黃石中最高檔的品種是田黃凍石。辯識田黃的三要素是皮、格、絲,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層石皮,格是田黃在遷徙中留下的裂痕呈紅色或者黃色,絲就是一種天然的貌似切開的新鮮蘿卜的紋路,只有具備這三要素才能夠確定為田黃石!。”(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桃源美利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