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227章 大唐一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27章 大唐一統

第1227章 大唐一統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李翊不無戲謔的笑道:“雋乂啊,子義今天是不是又遇上他的老相好,然后被人給甩了?不然怎么這么大怨氣,嘟嘟囔囔的,倒像個深閨怨婦。”

“不是這么回事……”太史慈是個急性子,雖然知道皇上是在開他的玩笑,但真正讓他煩躁的,是目前的戰局。

這種拖拖拉拉的打法,既讓他不爽,對整體局勢也沒有助益,偏偏皇上還樂此不疲,讓他實在想不通。

李翊對太史慈說道:“這事情不是給你解釋過了嗎?幼度已經率軍挺進吳郡,咱們在這里,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給幼度創造奇襲孫權的機會而已。只要拿下孫權,這天目山中的敵軍,自然就不戰而下了。”

說到謝玄,太史慈的另一個怨念又被勾起來了,他滿是不高興的說道:“皇上,突襲孫權的任務,您就不應該交給幼度兄,他的兵法韜略,都勝俺一籌,但打突襲戰,還是俺太史慈最拿手。要是俺去,根本用不著配合,一場夜襲,就足以解決孫權那個酒囊飯袋了,何必搞得那么麻煩,以至于遲遲沒有消息呢?”

“夜襲的風險太大了。”李翊嘿然一笑,說道,“夜戰難以控制,東吳軍也不是烏合之眾,萬一突襲不下,讓孫權有了準備可就糟糕了。說起來,要不是他自陷絕地,想拿下他那三萬大軍,以及被他挾裹的幾十萬百姓,還真挺費事的。另外……”

太史慈行事雖莽撞,但卻不是不分場合的人,李翊知道這員愛將著急,純粹是出于對戰局的擔憂。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太落后了,想指揮數百里外的兵馬作戰,不是一般的難,分進合擊什么的,就更不靠譜了。

大范圍的配合作戰,很大程度上都得依靠部將自行判斷,他這個主帥能做到,也只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擬定好整體戰略而已,剩下的,只能看部將們的發揮了。

突襲富春之戰,如果以太史慈或者是張郃為主將,發動的時間可能會更早一些。

夏侯淵年紀最大,謝玄行事最謹慎,以這二將為主,即便是突襲,也會在相對穩妥的時機上發動。

對遙控指揮什么的,李翊本也沒多大興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在現場,就憑空臆斷的加以指揮,是愚蠢的一件事,尤其對象還是謝玄這樣的絕世名將。李翊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這一仗的關鍵不僅僅是打敗孫權,而且還要達成一些其他的目標。

所以,最好的執行者,不是太史慈、張郃這些擅長猛打猛沖的,而是謝玄這樣善于控制節奏,把握尺度的。

實際上,就在太史慈和張郃例行出陣的時候,謝玄出發前派出的信使已經抵達了天目山。現在,富春的那場戰斗應該已經塵埃落定,只等進一步的消息傳過來了。

勝利是一定的,問題是另外的幾個目標有沒有達成。

“報……”

李翊正措詞解釋間,東南面忽現一縷煙塵,凝神看時,正是一騎快馬絕塵而來。

李翊心中一動,知道八成是富春之戰的消息來了。

來騎速度很快,轉眼間就到了近前,早有親衛迎上,驗過身份,知道是自己人,便引著信使到了李翊面前。

“啟稟皇上,屬下從富春來,帶來了謝、夏侯、郝三位將軍聯名的親筆信!”

“嗯。”李翊點點頭,接過信,展開來看。

一聽富春,太史慈也知道是什么事了,他不敢湊到李翊身邊去看信,也不耐煩等李翊看完解釋,直接向那信使問道:“仗打贏了?戰果如何?”

“太史將軍,我軍大勝!”太史慈性格豪爽,很容易和士卒打成一片,這信使當然認得他,帶來的消息更是沒什么可避諱的,見皇上沒表示,他自然壓不住心中的狂喜。

“三萬東吳大軍,除去死傷的數千人之外,只有不到一千人跟著孫權乘船跑了,剩下的都被夏侯將軍的伏兵給堵住了,盡數繳了械!”

“另外,孫權挾裹的數十萬百姓,也全部被截住,孫權一個都沒帶走。”

出兵兩萬,俘虜了兩萬多人,這戰績不可謂不輝煌。更大的成功卻是那數十萬被孫權挾裹的百姓,這可是皇上最大的愿望,現在如愿以償,孫權一個都沒有帶走,簡直是完美的實現了皇上的心愿,也難怪這信使這么興奮了。

“俘虜了這么多?”李翊的計劃,張郃事先也都知道些,此刻卻也是被唬了一跳。

按照李翊的計劃,此役進入吳郡的第十軍團所部傾巢而出,夏侯淵率領少數精銳夜襲騷擾,謝玄率領第十軍團主力強攻,在河灣以西,再埋伏一部分兵馬伏擊,盡量削弱東吳軍的實力。

依照信使的說法,此戰盡了全功,幾乎將東吳軍一網打盡了。

“張將軍,你不知道當時那光景,東吳軍被騷擾得整夜都沒睡好,被謝將軍擊潰后,跑的那叫一個快……”信使是謝玄的親衛,主將立下大功,他本就很高興,一提這個,他越發的得意了,眉飛色舞的說道,“謝將軍追的很有技巧,開始很急,慢慢放緩,最后突然停下來,那些潰兵本來就累的不行,見脫離危險,當時就跑不動了,于是就東倒西歪的做下了,然后,咱們的伏兵就從四面八方圍上去了,他們站都站不起來了,不降又能如何?”

“原來如此。”張郃明白了,這就跟當日李翊在泉州擊潰黃巾軍以及在洛陽擊破西涼軍是一個道理,狂奔過后,一旦停下休息,那一時半會兒就別想再站起來了,不然當初黃巾軍和西涼軍怎么會以為自己中了毒呢?

太史慈卻是很遺憾的嘆了口氣,說道:“幼度兄也是百密一疏,怎么就讓孫權給跑了呢?他裝模作樣的要渡河,肯定有船啊!咱們大唐又不是沒有水軍,提前做點布置,不就把他給堵住了?全殲敵軍固然不錯,但被孫權跑了,這也是……唉,功虧一簣啊!”

李翊從軍報上一抬頭,笑道:“此事須怪不得幼度,是我特意強調,要讓他放孫權逃走的。”

“啊?”太史慈愣了,那信使也懵了。

打仗這種事,講究擒賊先擒王,消滅敵人多少兵馬,占了多少地盤,都不能算是徹底贏了,只要敵人還在,就有卷土重來的可能。所以,只有擒殺了敵人的首腦,才算是贏的徹底。

富春之戰,從各個角度來說,謝玄都是大獲全勝了,唯一的缺陷,就是被孫權跑了,偏偏這個缺陷還相當關鍵。

信使一直努力渲染其他戰果,就是怕皇上問起這個,結果,李翊一開口,卻來了這么一句。

故意放水?這卻是怎么個道理?

看著眾人疑惑的樣子,李翊笑道:“孫權那小子不可能跑得掉的,如果將他圍在陸上,以富春周圍的地形,他想逃走很容易。可要是將其逼到水上,誰又逃脫得了我大唐海軍的追殺?”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眾人都知道,東吳的陸上部隊比起大唐來,要弱了太多,可卻忘記了,就算是以水軍強出名的東吳,比起大唐海軍來說,也是要弱了不知道多少。

在陸上,特別是富春周圍那種地形,想要圍堵一心想跑路的孫權,真的很困難。可要是將其逼到水上,那時候大唐海軍再出現,孫權就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王盤洋,大唐海軍大將檀道濟指揮戰船追趕孫權。

江東水軍五千人,加上隨孫權一起逃走的一千余陸軍步卒,乘坐一百多艘大小船只,齊往大洋的東面海上而去。

孫權不住催促周泰和董襲,讓船只加速。二人見孫權催促,不得已說道:“陛下,我軍士卒已盡力矣。”

孫權咂了咂嘴,心里急啊,可是怎么說?難道翻臉訓斥二人嗎?

好在幾年來,孫權身居上位,修身養氣的功夫還不錯,說道:“是我性急了。”

一個負責瞭望的士卒立在瞭望臺大聲說道:“唐軍戰船追來了。”

董襲聞言,翻身上了瞭望臺,見海面上一隊戰船分波踏浪而來,戰船速度要遠遠高于自家的戰船,看起來用不一個時辰,就要追上。

董襲和周泰商量了一番后,分出三十艘戰船攔截來敵,余下的戰船直奔夷洲。

原來江東戰船于底層用水手劃槳,唐軍戰船卻是腳踏滾輪,滾輪外側以木板保護,外邊無法看到。腳踏滾輪,使用的是士卒自身的重量,相對比江東戰船省力何止一倍,而且船舵靈活,船只行駛起來進退自如,極為方便。

孫權此時也看到了唐軍追趕來的戰船,不由得臉色大變,唐軍的節奏這是不死不休啊。

看著從瞭望臺上下來的周泰,孫權說道:“幼平,唐軍追來,如何御敵?”

周泰說道:“陛下勿憂,讓董將軍護衛先行,泰帥戰船阻擋來敵。”

周泰說罷,翻身跳下一艘艨艟,來到一艘戰船上,升起主將旗幟,以為旗艦,靜靜等待來敵。

檀道濟在旗艦瞭望臺上,見江東戰船分開,猜度孫權就在前隊,后面三十艘戰船是為前隊爭取時間的,便搖動令旗,讓副手呂岱迎戰,自己則指揮大隊戰船繞了個彎子,避開周泰率領的船隊,追擊孫權。

王盤洋海面寬闊,對面不過三十艘戰船,大隊戰船很容易繞了過去。周泰見唐軍戰船分隊,指揮自家戰船不要命的圍了過來。

檀道濟嘴角上掛著冷笑,下令擂鼓,底層士卒聽到鼓聲,奮力踩動滾輪,唐軍戰船劈波斬浪,很快就把周泰的隊伍扔在身后。

后面呂岱的戰船已經來到,率先發動了攻擊。拍桿,火箭,巨石一陣猛攻,江東戰船頓時相形見絀,三十艘戰船,僅僅周泰的旗艦因為在中央,得以幸免,其余的戰船烈焰滾滾,不同程度帶上了傷。

江東士卒紛紛跳水逃命,唐軍放下走舸,在海面上俘獲士卒。

呂岱十余艘大船圍住了周泰,殘破的江東戰船想要沖過來保護主將,被外圍的唐軍戰船攔住。

周泰不知孫權情況如何,面對強大如斯的漢軍戰船,不知道逃不逃得過去?

呂岱面對周泰大聲說道:“孫權殘暴無義,周泰將軍甘愿為此等匹夫賣命,置大義于不顧,將來有何面目去見文臺和伯符二位將軍?”

周泰慘然說道:“吾雖為敗軍之將,豈能任你污蔑我主?”

說罷,涌身跳來,揮動手中單刀,來殺呂岱。卻是被唐軍士兵以特制的漁網給擒拿。

江東士卒士氣低沉,到此地步,除了投降,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等待著唐軍來收割自己的性命,士卒們相互觀望半晌,將兵器拋入水中,坐在甲板上。

前面逃走的孫權,也很快被檀道濟追上。

面對擁有絕對速度優勢的唐軍海軍戰艦,在這遼闊無際的大海上,孫權的結局正應了李翊之前的話,那就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最終,孫權所乘坐的戰船被唐軍海軍擒獲,孫權本人也被生擒。

隨著孫權的被擒,唐軍三十萬陸軍,再加上近十萬海軍,以席卷之勢占據了江東各地。

大唐武德五年八月初一,留守東吳都城的皇太后吳夫人率領城中的呂蒙等將出降,東吳宣布滅亡。

自此,經過長達二十六年的艱苦卓絕的奮戰,武德皇帝李翊終于取代了大漢,將陷入分裂的華夏大地重歸一統,甚至,還將華夏的土地擴展到了后世的朝鮮半島、俄羅斯的亞洲地區,以及整個中南半島等地,大唐的土地面積,由漢朝的五百多萬平方公里,擴張到一千六百余萬平方公里,面積擴大了足足兩倍有余。

當然,要是算是因為沒有人口居住,暫時沒有納入大唐管轄范圍的北極圈附近的地域,大唐的領地面積將會直逼兩千萬平方公里,幾乎半個亞洲都在大唐的統治之下。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