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192章 司馬定西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92章 司馬定西域

第1192章 司馬定西域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9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戰鼓聲在黑夜的曠野中,傳的極遠,聯軍士卒在睡夢中驚醒,值夜的士卒也打了個激靈,看到遠處黑黢黢活動的人群,登時大聲尖叫道:“敵襲!”

強摩靡見被發現,不再掩藏行蹤,命令全軍沖鋒。

聯軍經過大戰,已經不足三萬人了,慌亂中倉促應戰,被烏孫人殺傷不少。龜茲人再怎么著還有個木圍子護著,烏孫人當然不會笨到先攻擊他們。

侯君集找到白利,說了司馬懿的要求,白利痛快的給了十個會說烏孫話的士卒。

司馬懿見侯君集把人帶到了,立刻下令道:“子龍,孟起,你二人率領兩萬大軍扮作烏孫敗卒,詐開赤谷城門而取之;君集,你與我一道領軍兩萬堵住烏孫后路。其余人馬,謹守寨門,勿使敵軍靠近。”

三人領命,立刻安排,司馬懿換上盔甲,與侯君集出了大寨,擋住了烏孫人的退路。

趙云、馬超將隊伍故意弄得散亂,兩萬人馬舉著千多個火把,亂糟糟的來到赤谷城外。

龜茲的士卒早在路上就被告知如何做,當下對著城上大喊道:“我軍誤中敵軍埋伏,快快打開城門!”

烏孫守卒大聲說道:“大王何在?”

趙云心一沉,難道烏孫王親自領兵偷襲去了?這一下可沒想到,如果烏孫守將堅持讓烏孫王露面,偷襲的計劃就泡湯了。

趙云讓通譯告訴龜茲士卒,說大王在后面抵擋追兵。龜茲士卒說了,城上守將哈哈大笑,一陣箭雨射了過來,城上傳來守將的叫聲:“我烏孫士兵向來以護衛大王為榮,你們竟然說大王在后阻擋追兵,不是敵軍又是什么?”

趙云當即改變計劃,招呼人馬回去,堵截烏孫王。

司馬懿見趙云無功而返,知道自己考慮不周,對趙云、馬超說道:“既然烏孫王領兵,今晚定讓他有來無回。”

強摩靡大殺一陣,見難以取勝,又恐怕唐軍來援,只得退兵。

驀然間前方火光大亮,數萬唐軍殺了過來,強摩靡大驚,指揮人馬組成隊列,向唐軍沖來。

火光中,強摩靡面貌猙獰,周圍都是精兵強將,一看便知。

趙云氣偷城不得,看到人群中的強摩靡,躍馬挺槍,率先殺出。

強摩靡的親衛蜂擁向前,抵住趙云。

趙云大槍舞動,單取敵人咽喉,眨眼間連殺十余人。身后的騎兵沖過來,殺散了其余親衛。

強摩靡沒想到幾息之間,自己的親衛傷亡殆盡,仗著胯下戰馬神駿,奪路而逃。

趙云張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強摩靡后背。強摩靡大叫一聲,伏在馬鞍上,不知生死,趙云打馬直追。

強摩靡不能操控戰馬,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趙云趕到近前,俯身一把拉住馬韁,那馬人立而起,強摩靡摔落在地。

趙云見烏孫王在手,找到司馬懿,說了幾句,返身帶著原來的人馬又來到赤谷城。

火光中,強摩靡雙眼閉著,無精打采。守將一看正是自家大王,急忙令打開城門,趙云對馬超一打手勢,馬超會意,不等大門洞開,催馬而進,晃動大槍,殺散城門守卒,身后的騎兵蜂擁入城。

守將這才意識到壞菜了,還是被敵軍騙開了城門,急忙命人吹響號角,召喚部隊,前來圍堵。

趙云對閻柔說道:“將烏孫王捆起來,送到我軍大營,嚴格看守。”

說完帶兵也殺入城內。

司馬懿和侯君集殺敗烏孫殘兵,帶領人馬前來支援,見趙云順利入城,不禁大喜,命令侯君集相助趙云。

烏孫大軍與唐軍擠在街道上,相互拼殺。趙云見狀,命令后隊士卒翻上兩邊房舍,居高臨下,以腳踏弩猛射。

不久侯君集來到,趙云大喜,令侯君集繞到敵軍后方,前后夾擊。

赤谷城內剩余的兩萬人馬,據險而守,或許還能支撐一段時間,如今兩軍狹路相逢,當然勇者取勝。

馬超在西涼,人稱其勇不在呂布之下,可想而知,武力也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

馬超率領自己的親衛殺在最前方,前面層層疊疊的人馬令戰馬不能沖鋒,馬超奮起神威,右手用槍,左手持劍,左右開弓。

兩邊房頂上的唐軍士卒,箭矢專門對著敵軍密集處射擊,烏孫士卒頓時大亂,軍無戰心,能爬墻頭的翻墻就跑,不能爬的,找個黑暗的角落,躲避起來。

侯君集繞到后方,開始攻擊,烏孫人馬開始絕望,不少士卒干脆躺在路邊戰馬踐踏不到的地方裝死去了。

馬超見到敵軍后方大亂,遙遙看到侯君集正在廝殺,心中狂喜,大呼酣戰,兩路人馬,趟著血流匯合在一起。

赤谷城陷落,強摩靡被俘,烏孫的主力幾乎全部被殲滅,從此一蹶不振。

司馬懿和趙云在眾將的陪伴下,進入烏孫王宮。

強摩靡十多年來,一家獨大,搜羅了無數奇珍異寶,王宮修建的豪華無比。

眾人來到強摩靡的庫房,明晃晃的財寶幾乎晃瞎了眾人的眼睛。

六國聯軍經此一戰,三萬人馬,剩下不到一半,實力大減。白利的人馬損失的最少,令白利對司馬懿感恩戴德,佩服無已。

司馬懿想到李翊的意思,穩定西域后,以此為基,向西擴張。

西方有大國康居、大宛,西南方還有貴霜、安息等國。

想到自己能輔助皇上,為大唐開疆拓土,司馬懿心中一陣激動。只是西域廣袤,人口卻少的可憐,土地可以通過戰爭拿到手,人口一時半會還真急不來。看來只能讓朝廷想辦法了。

如何穩定西域,控制六國做大,司馬懿累死了不知多少腦細胞。

思前想后,司馬懿決定,讓趙云駐守西域長史府,侯君集駐守戊己校尉部,他自己則是和馬超駐守赤谷城。

由于語言不通,烏孫的百姓暫時讓龜茲王白利管理。

六國忙活一陣子,司馬懿每個國王送了部分財貨,讓他們滿意而歸。白利既得東西,又得人口,當然笑的合不攏嘴,對司馬懿那是一百個支持。

司馬懿寫好奏折,詳細述說了平定烏孫的過程,又把自己的想法寫了,派一員偏將,將烏孫王府庫中的東西一股腦的裝了,帶領五千人馬,回轉內地,上書于皇上。

趙云和司馬懿在西域攪動風云的時候,武德皇帝李翊也沒閑著,他出現在了揚州治所合肥。

李翊出現在合肥,目的自然是發起針對東吳的最終統一之戰。

如今,除了東吳占據的揚州江東四郡以及交州北部地區之外,華夏傳統的地域都已經被李翊統一。甚至,在域外,李翊還開拓了偌大的地盤。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吳占領的地盤,在李翊看來,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順眼了。

在兩年前的時候,李翊選擇了先征伐蜀漢,讓東吳有了兩年的茍延殘喘之機。如今,是時候收回這華夏最后的地盤了。

為了這最后的統一之戰,李翊調動了三十萬大軍,打算兵分兩路,水陸并進,殺入東吳。

陸上,由荊州治下的長沙郡出兵,向東越過九嶺,攻入東吳的豫章郡、會稽郡,截斷東吳從陸路南逃的后路。

水路方面,由李翊計劃由歷陽渡江,然后直接殺奔東吳國都建業。

同時,一旦唐軍主力渡過長江登陸大江南岸,大唐長江水軍和海軍三大艦隊封鎖長江以及東吳東面臨海的幾個港口,防止東吳從海上逃竄。

歷陽當江淮水陸之沖,左挾長江,右控昭關,梁山峙其東,濠滁環其北,為“淮南之藩維”,“江表”之保障,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古籍記載,長江下游渡口有二。一是瓜州渡:京口與對江廣陵通道。二是橫江古渡:歷陽與對江采石通道。長江流向由西向東至境改為南北向,“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故名橫江。凡自淮西來者,必趨渡江,進取京陵。南略北地,亦由采石渡江而西。南北起事發難,歷陽當其要沖。

二十年前,孫堅與孫策父子討伐董卓后南歸,自歷陽橫江浦渡江,占有江東,建立東吳王朝。

當時孫堅的小舅子吳景尚在丹楊,孫賁又為丹揚都尉,劉繇來了,把他們兩人都趕走了。吳景、孫賁退舍歷陽。劉繇遣樊能、于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抵擋袁術的進攻。

袁術自用故吏瑯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

孫堅父子于是游說袁術,乞助吳景等平定江東。袁術任命孫堅為破虜將軍,孫策為折沖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余,騎數十匹,賓客愿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眾五六千。孫堅的夫人吳氏先自曲阿徙于歷陽,又徙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大唐武德五年(公元210年)春天,武德皇帝李翊親率二十萬大軍,從合肥來到歷陽,對東吳宣戰。

這將會是李翊在國內的最后一戰。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