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的這次巡游,從武德二年的二月初開始,一直持續了八個月,直到九月底才結束。八一中文㈧8㈠1㈧㈠㈧他的足跡遍及如今大唐朝治下的各個地方。
在二月初的時候,李翊從大唐的都薊城出,向東經漁陽、右北平、遼西抵達遼東,然后進入后世的朝鮮半島,再進入東北平原,在巡游了整個遼東都護府之地后,轉而向西進入北庭都護府,又在翻越涿邪山而進入涼州地界,轉道東進到司隸,過洛陽南下荊州,再經江夏入揚州,最后轉道北上,經徐州、青州、兗州,從濮陽渡河北上到并州,在并州巡游一圈后,再由壺關入冀州,最后回到薊城。
在這八個月的時間里,李翊一些人輾轉大唐全境,行程過十萬里,比起后世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還要多出數倍。也就是李翊在占據這些地區后,一直致力于改善這些地區的交通狀況,不但修葺了荒廢多年的馳道,還開辟了許多新的大道。
可以說,這二十余年來,李翊治下,除了軍隊的花費之外,用于道路修建的費用遠遠過其它。
甚至,要是把用于道路建設的資金用來打造軍隊的話,李翊能夠多養一半的軍隊。
當然,李翊下如此大的力氣,所打造出來的道路交通系統,在李翊征戰天下的過程中,也是揮了巨大作用的。李翊的軍隊總是能夠通過這些道路,以最快的度抵達前線。而軍糧的運輸,也因為這些道路系統,而順暢了許多,這同樣大力的支持了北疆軍的戰斗。
如今的大唐治下,聯通各地的官道,可以讓普通人一天順利的行進兩百里(五十公里)。要是有馬車馬車,日行五百里(一百二十五公里)甚至更多都不是夢想。只要是在大唐治下,哪怕是最偏遠的地方,只要有馬匹,都能夠在二十天內抵達唐都薊城。
甚至,要是能夠借用官方的力量,日夜兼程的趕路,這個期限可以縮短到五天左右。
李翊巡視天下期間,可不僅僅是視察了各地的政務情況,對于軍隊防務同樣非常重視,特別是南方與蜀漢和東吳接壤的一些地方,李翊每到一處,先巡視的就是軍隊。自古槍桿子里出政權,他自己的天下就是通過強大的武力打下來的,李翊對軍隊的重視,過任何人。
這不,李翊在回到薊城,稍微處理了一番積累的政務后,馬上又決定去巡視軍隊。
武德二年十月,李翊來到了距離薊城三十里的御林軍駐地。
大唐朝的御林軍,由之前的親衛軍團為骨干,加上從各大步騎軍團抽調的部分精銳組成,規模高達六萬人,包括兩萬四千步兵和三萬六千騎兵。
幽州廣陽郡薊城“臨水衛”,便是大唐御林軍的駐地。這“臨水衛”便如同后世的“天津衛”一樣,乃是薊城的衛城。這座方圓十余里的衛城便是大唐朝最重要的軍事駐地。
六萬御林軍中的兩萬四千步兵長期駐扎在城內,而三萬六千騎兵則是駐扎在臨水衛,隨時馳援京城。
三萬六千鐵騎沿衛城大道右側綿延數里,列下六座巨大的兵陣。殺敵的三尖兩刃刀,換成了禮制的戰戈。這沉重的兵器拿在戰士的手中如同無物,雖是禮節之兵,刃柄飄著彩帶,但依舊鋒利。刃尖筆直向天,泛著光華。
當李翊的御駕出現的時候,士兵冰冷堅毅的眼底,浮現出狂熱。
李翊走出龍輦,一望無際的兵陣盡頭處仿佛已經與天相連,鋒芒畢露,帶著肅殺之氣的微風撲面而來。
這是大唐國最強橫的軍團,只屬于武德皇帝的御林軍團。但凡這位君王手中長槍所指,這些無畏的勇士,就會為他們偉大的領袖奪取一次次輝煌的勝利。
“拿朕的披掛!”
李翊扔下龍袍,換上玄色盔甲,手提霸王槍,騎上白龍駒。這匹伴隨了李翊二十余年的駿馬,已經進入生命的暮年,近些年它已經有些衰老,再加上李翊也鮮少親自上陣,它已經很少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但是老驥伏櫪,依然志在千里。此刻,當李翊跨坐上它的脊背,銘刻在它骨子里的血脈燃燒起來,白龍駒雙蹄騰空,仰天長嘶。
看著仰天長嘶的白龍駒,御林軍鐵騎沸騰了,萬歲的呼聲震天響。
李翊拍了拍老伙計的腦袋,白龍駒也漸漸的安靜了下來。
李翊開始檢閱軍隊,他策馬在前,岳飛、關羽、趙云、張飛、典韋、李存孝、高寵等將領在后。
李翊策馬所過之處,方陣內的將士下馬便拜,高呼萬歲,呼聲震天。
入城后,李翊開始視察御林軍團的駐地。
負責指引的軍官向李翊做著介紹:“皇上,這里是士兵的兵舍。以伍為單位,一舍五人!”
李翊走進去后,只見一溜通鋪,被褥整潔挨著墻放成一排,兵舍內寬敞,陽光充足。這在古時候,多幾十人住一間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李翊很滿意。
他一時興起,便搬過來一床被褥展開。
岳飛等大將頓時心理緊張起來,不知皇上這時要做什么。
只見李翊微微回憶一番后,雙手成刀,便在被褥上切切斬斬打出線條,隨后又折折疊疊,不一會,后世典型的“豆腐塊”成型。
一眾大將摸不著頭腦,眾位軍機大臣就算智商絕頂,此刻也有些頭懵,腦海中全是問號亂閃:皇上啥意思?不滿?
眾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見到眾人不解的表情后,李翊微微一笑,又開始疊另一床。熟能生巧,李翊很快便將五副被褥全部疊成了“豆腐塊”。
“原來如此!”
眾人望著一字排開的五張被子,嚴謹、整齊劃一的作風,透出一股無形的力量,眾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李翊這才說道:“內務工作普通又不普通。通過小小的內務,就能夠看出一名軍人是否合格。整齊劃一,鐵的紀律,并不是只在戰場上,并不是在迎接朕的時候,而是要從這些小事,這些小的細節做起。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真正的合格軍人。”
李翊有力的說道:“真正的軍人,便是吃飯疊被,也要整齊劃一,也需聽從指揮!”
他最后語重心長的對自己的大將們,自己的謀臣們說道:“從日常生活中做起,這才能夠培養出聽從指揮,擁有鐵律的軍人,你們明白嗎?”
“從日常的小事開始培養!”眾位大將被鎮住了,“便是先賢大兵法家,也無法與皇上相比!”
“快快,將皇上的話全部記下來,記下來!”
于是就有書記員拿出小本本記錄了下來。
李翊用后世的疊被子,震了手下大將謀臣們一把。
以前的時候,李翊不是沒有想到過這件事情,不過往日不同今時,李翊所處的位置也不同,所以他并沒有用這個事情來要求士兵們。
如今,雖然還有巴蜀之地和江東之地沒有統一,但是大規模的戰爭卻是基本上都已經結束了,即將進入和平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軍隊的要求就不一樣了。
因為李翊的話,從此之后,唐軍上下在軍事訓練之外的地方,也開始嚴格要求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紀律嚴明、行動有序,讓唐軍在這個時代,成為了唯一一支真正擁有鐵一般紀律的軍隊。
當許多士兵退役后,依舊保持著軍營中的生活作風。漸漸的,大唐的百姓對唐軍的第一印象,便是舉手投足間那嚴謹的作風。當沒當過兵,一眼就能看出來。
李翊又視察了軍械庫,便是在犄角旮旯處拿出一把兵器,依然是鋒芒畢露,顯然,這些兵器并沒有被隨意放置在這里,而是經常會拿出來擦拭。
中午的時候,李翊走進了伙房,一處伙房負責百人的吃喝。
大師傅們沒想到皇上竟然來后廚了,急急忙忙拜倒在地,頓時白面粉塵飛舞。
“這是面的嗎?”李翊拿起案板上的一張餅子道。
伙頭大驚失色,心說傳說皇上吃什么都不知道,給什么吃什么,沒想到武德皇帝竟然知道“面”!
他不敢怠慢,急忙說道:“回皇上的話,死面餅吃了對身體不好,咱們這里歷來是做面的。”
李翊點點頭,就拿起了一張蒸好的餅子,這個時候的主食是面餅子。一旁的典韋急忙用眼色,就有貼身親衛小心翼翼走過去,用銀制的小勺切下一塊放在了自己嘴里。
李翊心里搖頭,心說這當皇帝真是麻煩。他本意是要廢除這種試毒試吃制度的,但為了子孫后代,這個制度還是不能廢。
稍微吃了一口后,便現這餅子咀嚼起來粗硬,沒有后世的饅頭松軟。
既然有面,何不蒸一鍋饅頭出來。于是,在眾人驚恐的目光注視下,李翊撩起袖子,現成的面就搓了一個生饅頭,然后說道:“這叫饅頭,跟人頭的形狀差不多,蒸一鍋出來。”
皇上要吃饅頭,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于是,大師傅們忙碌了起來。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