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988章 兵臨陽平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988章 兵臨陽平關

第0988章 兵臨陽平關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2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張任在關外聽到關內鼓聲震天,殺聲如潮,知道關隘失守,帶著大軍急逃往興城關。天籟小說⒉

興城關位于西漢水北岸,距離沮城僅有六十里。過了沮城東南行百里就是西亭,從西亭再南下數十里就是陽平關了。

張任氣喘吁吁的趕到興城關,派出八百里快騎急告蜀王劉璋,漢中太守張魯,仙人關失守,請急加強陽平關和金牛山的防守,堵住北疆軍攻打漢中和巴蜀之路,遲恐不及。

紅彤彤的朝陽冉冉升起,郁郁蔥蔥的群山掩映在白色的霧靄中,猶如仙境一般。

趙云和謝玄站在城樓上,望著美麗的晨色,如醉如癡。

趙云對謝玄說道:“幼度,你率軍去打興城關吧,這里的事我來處理。我們需要時間,我們需要搶在劉備之前打下陽平關,殺進漢中,否則漢中很可能成為劉備的囊中之物。”

謝玄低聲問道:“漢升問清楚了,的確有一條小路可以翻進大山直達沮城?”

“楊阜、趙昂這些人出身于武都,對隴南的地形非常熟悉,不會有錯。”趙云說道,“按照楊阜的說法,劉備到了沮城后,如果能找到向導,可以沿著沔水河北岸的一條密徑,直殺漢中河陽城。只要沔陽城有人接應劉備,劉備就可以穿過箕谷到達褒中城,然后出其不意的殺進南鄭,奪取漢中。”

謝玄冷笑道:“子龍,我走了。如果我能搶在劉備之前占據沮城,他就死定了。”

中軍大帳。

朱靈、龐羲聽完趙云的話,難以置信。劉備竟然逃了,竟然匪夷所思的逃出了北疆軍的包圍。

“你想告訴我什么?”朱靈沉默良久,面無表情的問道。

“我想告訴你,龐羲雖然幫助我們奪取了仙人關,立了功,但你如果背信棄義,擅自逃跑,龐羲的腦袋一樣保不住,嚴顏,鄧賢、冷苞幾人的腦袋更保不住。至于那一萬兩千多名將士,也會給你陪葬。”趙云面帶笑意,慢條斯理的說道,“文博兄,你能誓,不會再背棄你的兄弟嗎?”

朱靈怒極,兩眼暴睜,殺氣騰騰。

龐羲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拉住了朱靈的手臂,勸說道:“文博兄……”

趙云神態悠閑,盯著朱靈赤紅的臉膛,一字一頓的問道:“你是忠誠于大漢天子,還是忠誠于劉備?你是愿意為一萬兩千多名兄弟而死,還是愿意為劉備一個人而死?何謂忠?何謂義?”

趙云漸漸提高聲調,大聲說道:“為大漢而死,才叫忠。為一萬兩千多名兄弟而死,才叫義。”

朱靈神情呆滯,殺氣點點消散,臉土盡顯迷茫之色。難道我的忠義都是錯的?難道我投降還是對的?我當然應該忠于大漢,忠于天子,我當然應該為大漢而死,為我的兄弟們而死,但我為什么如此痛苦?為什么如此絕望?

龐羲望著陷入混亂的朱靈,無奈的搖了搖頭,對趙云說道:“趙將軍,你要如何處置我們?”

“暫住河池大營,等待朝廷的圣旨。”趙云平靜的說道,“不出意外的話,朱將軍要去北疆,嚴顏將軍也要回北疆療傷,你可能留在軍中統兵。”

八月上,劉備率大軍翻山越嶺到達沮城。此刻,張任正在興城關和謝玄血戰。

李俊告辭離去。劉備感激涕零,賜以厚禮,李俊不受,飄然而去。

龐統按照劉備的命令,在小城中找到了申耽派來的信使。

信使見到劉備后,要過了申耽交給劉備的那份地圖,說道:“五天后,我們到達沔陽,沔陽令會給大軍準備糧草輜重。”

趙云親自統領降兵回到河池。

武都郡太守韋端、別駕閻溫等人前來拜見。趙云好言安撫,讓他們帶著請罪表趕赴北疆,功過責罰,自有朝廷定奪。

隨同韋端前來的還有氐王楊仆。

氐族也是西疆一個古老的民族,據《商頌殷武篇》說,氐人是槃瓠的后裔,在商湯時就與商朝有來往了。漢武帝在涼州建立武都郡后,他們就居住在這里,和漢人世代雜居,在畜牧的同時也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漢人的語言和禮制。經過幾百年的變遷,他們和漢人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氐人數量不多,大約四五萬人口,過去有不少人住在關中和涼州的漢陽、隴西等地,后來因為社稷動蕩,一些小部落6續遷回到武都和漢中。武都郡的人口中有一半多是氐人,所以想在武都站住腳,必須和氐人搞好關系。

氐人和西疆的羌人相比,實力弱小,不過在武都這塊地方,氐人的實力就不小了。武都郡的氐人很溫順,罕有叛亂之舉,這或許是因為武都的地理位置不好,武都處在關中、隴西、巴蜀和漢中之間,如果造反,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死路一條。也或許是因為武都的漢人官吏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沒有像涼州其它郡縣的官吏那樣肆無忌憚地盤剝和欺凌氐人。總之,這塊地方除了王莽亂國期間屢遭戰火的荼毒外,其它時間都很安穩,包括現在。

劉備占據武都后,曾以襄陽天子的名義封賞氐王楊仆。楊仆不敢違抗,一邊幫助韋端穩定武都局勢,一邊給劉備的大軍籌措錢糧。

如今劉備走了,楊仆擔心遭到長安人的報復,一度很惶恐,見到趙云時戰戰兢兢。

趙云毫不客氣,把楊仆狠狠罵了一頓。你是一個外族王,深受大漢皇恩,竟敢幫助叛逆危害社稷,罪在不赦。

楊仆嚇得冷汗淋漓,連連叩頭求饒。

趙云冷笑,我知道你們氐人的難處,但在大漢危急時刻,你背信棄義,禍及全族,我也沒辦法救你。

楊仆苦苦哀求道:“趙將軍,氐人微弱,要想生存,只有逆來順受,實在沒有求生之道,這些年,先有韓遂的欺壓,后有劉備的威脅,氐人能活下來,已是奇跡了。大漢天子如果一定要降罪,我愿一力承擔。”

趙云稍加沉吟后,語氣放緩,冷聲說道:“待罪立功,我家主公或可赦免氐人之罪。”

楊仆喜出望外,滿口應承。

“你們氐人的錢糧都被劉備搶去了,今年冬天怎么過?”趙云說道,“我家主公正在遠征羌人,朝廷財賦緊張,無法賑濟,你們要想活下去,馬上全部出動,幫助大漢軍隊運送糧草輜重。這樣你們既能解決吃飯問題,又能戴罪立功。當然了,如果你們能為大軍攻打漢中和巴蜀指點路徑,那功勞就更大了。”

楊仆驚喜交加,感激涕零。

送走了韋端和氐王一行,趙云召集諸將議事。

現在大軍已經攻占了武都,如果漢中的張魯能兌現承諾,封鎖陽平關,堵住劉備的退路,那么我們在九月底之前收復武都和漢中兩郡的目標就能實現。

相反,如果張魯疏于防備,讓劉備從小路偷偷潛入了漢中腹地,丟了漢中,大軍也就很難攻克漢中了。

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越來越近,留給大軍動攻擊的時間越來越少,現在能否拿下漢中,靠得不是武力的強悍,而是運氣的好壞。

趙云因此建議征西大將軍岳飛率第一軍團和大部分民夫返回長安,以減輕武都戰場上的錢糧消耗。

“我和氐王剛才已經說過了,把糧草輜重從河池送到陽平關前線的事,交給氐人,這樣我們可以解決氐人的生存問題,也能幫助朝廷緩解財賦危機。”趙云望著岳飛笑道,“如果鵬舉兄同意,你我就聯名上奏。目前關中的防守兵力極其單薄,第一軍團還是迅返回為好。”

岳飛一直擔心長安和關中的安危。如果武都戰事久拖不決,軍隊留在隴南無法回京,誰敢擔保長安不會出事?他毫不猶豫,當即答應下來。

八月中迅,李翊的書信通過信鴿傳達,同意趙云和岳飛的奏請,讓岳飛率步兵第一軍團返長安。前武都太守韋端、叛軍大將朱靈等人隨同趕往長安。

李翊命令中郎將王昶領武都太守,鎮守武都郡。

趙云、岳云、牽招等人隨即率軍趕赴陽平關前線。

古陽平關,又名白馬城、盡口城,始建于西漢,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咸河與走馬嶺上的張魯城遙遙相對,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邊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陽平關進可攻,退可守。晉人張薈《南漢記》載:“蜀有三關:陽平、江關、白水……”,而《隋書》地理志則對古陽平關的軍事戰略地位描述得更為詳盡:“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后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云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于其間,極天下之至險。蜀若得之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將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開擴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感嘆!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