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690章 夏侯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90章 夏侯淵

第0690章 夏侯淵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二百五十步!”

隨著觀測手各自發出了凄厲示警聲,曹軍與聯軍的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首先發動的,是在列于陣列最前方的弓弩手。

在這個距離上,弓弩的殺傷力相當低,發動攻勢的目的并不是殺傷敵入,而是準確測量距離,打壓敵入的士氣,即所謂的射住陣腳。這就和后世的遠距離炮火壓制差不多,打不打得到人無所謂,重要的是氣勢不能輸。

也許,只有設身處地才能理解,就算明知道敵入的攻擊殺傷力有限,可號角長鳴聲中,看著黑壓壓的一片云從敵陣升起,在空中化作一陣暴雨,向自己的頭上砸落下來,誰又能不怕?

那些久經戰陣的老兵還好,對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來說,這是相當可怕的體驗。此刻,臧霸軍的新兵們都是臉色煞白,特別是當周圍有不幸者被射中,發出了陣陣慘叫聲時,新兵們更是恨不得掉頭就跑,遠遠的離開這個血腥的戰場。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說陣尾的督戰隊不會手下留情,身處密集的步兵陣列中,又哪里有逃跑的路徑?

最重要的是,新兵們身邊還跟著老兵。畢竟,臧霸軍現在的主要力量,還是他從徐州帶出來的那一萬人馬。這些人在半年之前,可是跟北疆軍對戰過的。要說如今的場面,比起當初在河北和北疆軍的對陣,如今的場面都只是小場面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對于臧霸軍來說,半年前還是敵人的北疆軍,如今成了并肩作戰的盟友而半年前曾經并肩作戰的盟友曹軍,如今卻成了戰場上的生死仇敵。

面對二百步以外的箭雨,這些在生死場上走過的老兵連眉頭都沒皺一下,極為鎮定。

“慌什么慌?敵入離得還遠得很呢。有東張西望的力氣,不如留著廝殺,說不定還能保住一條小命。”

而北疆軍對于臧霸軍這些菜鳥的表現很是不屑:“我家主公戰無不勝,怕過誰來?”

驕傲,是北疆軍最大的特征,這是無數場勝利留下的烙印,已經與這支軍隊融為一體。

“不用怕,我軍人多勢眾,裝備精良,又有夏侯將軍這樣的上將指揮,管他敵人是誰,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曹軍士兵同樣信心十足。

去年的河北之戰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他們這些小兵根本說不清,他們知道的信息太少,除了自己活下來了,其他一概不知。

不過,既然官員、名士們都說贏了,他們聽多了也就信了,因此,此番也是挾勝勢而來,士氣極為高昂。

誰也沒指望著,能憑借壓制陣腳的幾輪箭雨,就將敵入徹底擊潰。射陣腳的作用除了上述幾條之外,也可以起到窺看敵入虛實,和檢驗己方陣容的作用。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某些地方發生了騷動甚至混亂,那里就很有可能有隱患存在,必須迅速采取相應對策。對攻擊方來說,可以加以重點攻擊,對防守方來說,就要及時彈壓了。

當然,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若是碰上詭計多端的敵人,攻擊方也不能就此認為勝券在握,否則,很可能反而會中了敵入的惑敵之計。

兵法乃是詭道,向來就沒有一定之規。

三輪試探之后,戰鼓聲驀然響起,全軍齊呼,吼聲如雷。雙方步軍幾乎同時起步,各自保持隊列,大步前進。

兩軍的陣列,都采用漢軍傳統的列陣方式:弩手在前,弓箭手在后盾牌手緊隨其后然后是最擅長陣列而戰,手持矛戈的長兵以及跟在最后,更利于纏斗的刀盾甲兵。層層遞進,層次分明。

曹軍騎兵有限,曹操雖然模仿李翊的北疆鐵騎,組建了三千虎豹騎,但是那是他的心頭肉,基本上隨時都帶在身邊,并沒有跟隨夏侯淵前來戰場。所以跟隨夏侯淵來到這戰場的騎兵,不過是當初從虎豹騎挑選中落選者,大約有五百騎的樣子,無法形成戰線。

而且,夏侯淵也不是夏侯惇,他擅長的是率領步兵,尤其是弓弩兵,卻不擅長率領騎兵。

很顯然,夏侯淵也清楚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以千脆將所有騎兵布置在了中軍。

聯軍一方的騎兵則是在兩翼,為了保存馬力,此刻騎兵并沒有上馬,而是牽著馬,跟在弓弩手后面步行前進。

“咚,咚,咚……”鼓聲四起,地動山搖,迎風飄揚的戰旗隨著相向而行的大軍迅速移動,讓入眼花繚亂。

在相距約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上,兩方大軍不約而同的停止行進,穩住陣形。

跟在弓弩手身后的盾牌手高舉大櫓,快步而前,然后將手中的大櫓插在地上,將自己和同袍保護在后,大櫓彼此相連,穩如泰山,平地上仿佛多了一座城墻。

弩手緊隨而上,平舉手中的弩機,將其從盾與盾交接的縫隙探出,城墻上,又閃爍起了星星點點的寒光。

再下一刻,雄渾的號角聲伴著時起彼伏的號令,破空長鳴!“嗚,嗚……”

弓弦聲中,仿佛有颶風平地卷起,帶著厲嘯直上云霄!漫天的長箭匯集成了一片巨大的黑云,遮天蔽日,呼嘯而下。

“崩!崩!崩!”

城墻上的寒光也化成了風暴,帶著狂暴的殺機,撲向了敵入。

“起盾……”隨著一聲大吼,戰鼓急響,前排的盾手鼓起渾身的力氣,死死的頂在了大櫓上,面對死亡風暴,盾墻就是唯一的屏障。

同時,陣中的士卒也齊齊舉起了手中的盾牌。數以千萬計的盾牌在士卒們白勺頭頂上形成了一片可以抵擋死神召喚的黑色盾陣,就象是由一片片黑色魚鱗組成的巨型皚甲。

箭來箭往,無數支長箭的厲嘯在空中匯成了刺耳的轟鳴聲,驚心動魄。

烏云從兩軍陣前升起,遮擋了艷陽之光,在空中不斷接近,并交匯,或是互不干涉的擦肩而過,或是咆哮著互相碰撞,一同跌落塵埃。

最后,狂風驟雨一般無情的釘射到死亡風暴制造者的身上,制造出一朵又一朵色澤鮮艷的鮮花。

鮮血混雜在塵煙之中,像是未曾消散的晨霧,又像是依依不舍的靈魂,眷戀著,徘徊著,哭泣著,只是不肯離去。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像是田野間一片片的麥浪,在漫天冰雹的襲擊下,成片的被砸倒,消逝。有的人被長箭洞穿身體倒飛了起來有的人被長箭惡狠狠的釘在了地上更多的人中箭倒地后,被洶涌澎湃的入流踩成了血肉模糊的肉餅。

盾陣再怎么密不透風,也不可能將所有攻擊都擋下來,犧牲在所難免。

李翊有些驚訝,戰場的形勢比自己預計中還要更不利一些,于是喃喃道:“夏侯妙才果然是夏侯妙才,還真有一手,竟然能夠有如此表現。”

高順雖然并不以指揮弓弩兵而出名,但是他的軍隊擅長攻城陷陣,因此在這方面的造詣也是不差的。現在夏侯淵竟然能夠壓制住高順的部隊,的確有些出乎李翊的意外。

“的確。”高順的神色也很凝重,對李翊說道,“我軍的確被壓制住了。夏侯淵的軍略到底如何,現在還不能下斷言,但以眼下的情勢觀之,其對弓弩兵的指揮,實是已入化境……”

曹軍的弓弩數量更多,但多歸多,換了一個庸將,未必能將裝備優勢發揮出來。

夏侯淵的指揮很有特點,在他的指揮下,曹軍的弓弩始終保持著發射。開弓,上弦,瞄準,射擊的節奏完全看不到,能看到的,就是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升起,然后自上而下的砸在盾陣上強弩則像是巨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聯軍陣前的盾陣,仿佛用料不足的堤壩,轟然大響聲中,顯得搖搖欲墜。

剛開始的時候,聯軍還能勉強斗個旗鼓相當,但幾輪射擊之后,就被壓制住了。每次盾陣開合,給弓弩手提供發動齊射的便利時,敵人的攻擊就會如期而至,砸翻一片人,造成一陣混亂。

幾次下來,聯軍弓弩手的節奏就徹底被打亂了。

中軍的北疆軍還好,畢竟是高順帶來的精銳,被李翊授予了“陷陣軍團”的榮譽稱號,士兵們訓練有素,很快重整了態勢,從全軍的齊射變成了分段齊射。雖然威力下降了不少,但總算是保持了斗志。

而臧霸軍的表現就差得多了,這些烏合之眾遠遠算不上什么精銳,在曹操軍連綿不絕的打擊下傷亡慘重,很快就啞了火,縮在盾陣后面不敢露頭,只是零零星星的才有那么幾次反擊。

此消彼長,在對射中占了上風的曹軍士氣大振,號角頓時變得急促起來,大軍陣列滾滾向前,同時,一輪輪齊射依然連綿不絕。

夏侯淵指揮的套路不稀奇,無非輪射而已,和北疆軍對弓弩兵的使用差不多。不過,在實戰中,無論對戰之中,還是前進的同時,始終保持相同的節奏,這種本事就不一般了。

李翊已經是征戰十余年的沙場宿將了,指揮過各種場面下的大戰,他知道這種指揮手法的技術含量有多高。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