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689章 時水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89章 時水之戰

第0689章 時水之戰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歷史軍事


ps:今天是中秋節,祝書友們節日快樂,闔家歡樂!

吳資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好一會兒才松開了刀柄,嘆一口氣,轉身走開了。請大家看最全!

李翊想安慰,卻不知無從說起,只能擺擺手,向典韋示意道:“順之,送老人家回去吧。”

“諾。”典韋答應一聲,提起米袋,扶著千恩萬謝的老頭去了。

徐庶旁觀了老半天,看出了iǎn門道,湊上來問道:“主公,今天不走了?”

“嗯,先宿營。”李翊iǎniǎn頭,皺著眉頭說道,“等打探清楚了戰場情況,我們再做決定。”

隨后,李翊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情況。經過兩天時間,終于清楚了現在戰場的情況。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率領大軍攻入青州之后,一路勢如破竹,經過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已經攻占了濟南國的絕大部分地區,只有鄒平和梁鄒還掌握在臧霸軍手中。

另外,平原郡的黃河以南的高唐、祝阿和漯陰,都已經落入了曹軍手中。

如今,夏侯淵正率領主力大軍駐扎在濟南國治所東平陵,準備攻擊據守濟水之畔的梁鄒城的臧霸麾下大將李封。

李翊得到這個消息,連忙率領鐵騎大軍南下,連續渡過漯水、濟水兩條河流,趕到梁鄒城跟李封的大軍會合。

由于敵我雙方兵力太懸殊,李翊建議李封率領主力大軍撤回齊國,由他率領北疆鐵騎遲滯曹操大軍的推進。

李封的兵力本來就少,根本不是夏侯淵的對手。如果不是迫于臧霸的軍令,他早就想跑了。現在有了李翊的話,他自然是非常開心的接受了。

隨后,李封率領大軍撤離了濟水一線,留下李翊率領六千騎兵,阻擋曹操的追擊。

懾于北疆鐵騎的強大,雖然知道李翊只有六千人馬,但夏侯淵依然不敢急追,率領大軍穩步推進。

但是,從李翊率領鐵騎跟李封會合開始,兩軍就沒消停過,雖然傷亡不大,但是戰況激烈的前哨戰頻繁發生時起彼伏。

總體而言,北疆輕騎占了上風,憑著機動力和聚散自如的優勢,他們全面壓制了曹軍的哨探。

但曹軍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夏侯淵別出心裁的將步騎混合使用,零星的幾個騎兵在前,小隊步兵跟在后面。遇敵后,騎兵迅速回撤,步兵就地隱蔽,展開伏擊。

這個戰法有利亦有弊。成功伏擊的話,自然大占便宜,但很多時候未必這么順利。誘敵的騎兵逃得稍慢,就有可能被斬殺在路上,就算成功把敵人引入包圍圈,也有可能被強行殺出去,步兵,終究是追不上騎兵的,也很難圍住。

不過,幾次碰撞之后,北疆軍的氣勢終究是被打下去了。互有勝負,就是消耗戰,對北疆軍自然大大不利。

畢竟李翊只帶了六千親衛軍鐵騎南下,這六千人馬是他的心頭肉,損失一個人他都心痛,更別說損失還不小了。他們放棄了全面壓制,使得曹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戰場屏蔽。

行軍路上的零星戰斗一直持續了幾天,直到夏侯淵率軍進梁鄒城開始休整,北疆軍這才放棄了勞而無功的襲擾戰,曹軍步步為營的策略暫時占得了先機。

經過了三天的休整之后,夏侯淵率軍離開了梁鄒城,一日攻克高菀城,隨后不做停留,直接向西安平挺進。

因為擔心曹操麾下的兩支大軍會合在臨淄城下,臧霸命令李封不能繼續后退,死守時水之畔的西安平。

這一天是198年的3月15日。

曹軍的主將是夏侯淵,麾下有李典、樂進等大將,以及毛玠和滿寵兩個謀士,共計馬步三萬余眾,一半是經歷過去年冀州大戰的老兵,另一半是新招募不久,經過短暫訓練的新兵。

除了夏侯淵率領的曹軍主力部隊之外,曹軍還有一支萬余人的偏師屯兵萊蕪,隨時可以向臨淄發動進攻,大大的牽制了河北和青州聯軍,使得臧霸不敢輕易遠離臨淄城,只能看著夏侯淵一路攻城略地。

相比于規模龐大的曹軍,聯軍的數量就少多了。主要包括李翊帶來的六千鐵騎,此外就只有臧霸的一萬步卒,這之中還要留幾千人守城,實際出戰的,不過馬步一萬二千人而已。

在曹操攻陷西安平的同時,北疆也再次派出援軍,這一次的主力是駐守平原的高順的六千步兵。

到達戰場上兩軍合計一萬八千人,其中六千騎兵,按照通常一個騎兵當兩個步兵的比例來換算,對戰雙方算是旗鼓相當。

只是,這么想的人卻不多,除了夏侯淵以外,曹軍眾將普遍認為局勢大優,利在速戰。因此,在西安平展開對峙之后,冀州的中軍帳時不時的就會圍繞戰與不戰,爆發一陣爭執。

曹操麾下這些人,雖然比起袁紹那些互相扯后腿的手下要好一些,但是彼此之間也有不同的訴求,所以有不同意見,有爭執很正常。

夏侯淵說道:“我軍兵馬雖更多些,但精銳只有一半,敵軍騎兵眾多,尤其是李翊極擅使用騎兵,正面對戰的風險很大。何況,既然我軍兵力上有優勢,就應該全面發揮出來,與其僅僅讓萊蕪的偏師發揮牽制作用,不如讓他們對臨淄城展開攻勢,讓敵軍首尾不能兼顧!”

萊蕪那支偏師由曹仁率領,部隊構成和夏侯淵的部隊差不多,也是一半老兵,一半新兵。

曹操安排這支兵馬的用意,一是為了對臨淄城形成夾擊之勢,分臧霸的兵;另外,也是留個后手,作為備用的防線,夏侯淵戰敗的話,李翊和臧霸也不敢率軍追擊。

對這一仗,曹操是信心十足的。不過,既然面對的對手是李翊,還是小心iǎn為妙,不能拘泥于常理,而是要預防萬一。

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曹操對夏侯淵多少有iǎn不放心,所以,曹仁這支兵馬也有督戰隊作用。

夏侯淵在察言觀色方面一向沒什么水準,當然體察不到最后那層意思,同時,他也不覺得擁有四萬大軍的己方大軍會輸,所以堅持等夏侯惇來匯合。

這種不明狀況的決斷,當然招致了眾人的譏嘲。

李典嘿然冷笑道:“妙才兄,你該不是怯戰了吧?北疆軍的騎兵多?可我軍的弓弩也多啊!上次在冀州,還不就是這么把北疆軍打退的?”

毛玠則是陰測測的提示道:“夏侯將軍,你不要忘了,出兵之前,主公與諸君議定,此戰宜速不宜緩!且不說我軍與曹將軍分進合擊,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就算忽略此節,也要考慮到青州的局勢啊!”

滿寵也意味深長的說道:“夏侯將軍,你還是專注于眼前比較好,做人,要安守自己的本分!”

當然,這話聽在夏侯淵耳中,怎么聽怎么覺得陰陽怪氣。

話說到這份上,夏侯淵也明白了,能調動三萬兵馬,就是曹操對自己信任的極限了,再多是不可能的。所以,除非出現河北增兵這種意外,否則,這一仗也只能這么打了。

于是他就說道:“既如此,明日便出戰罷。”

翌日清晨。

“真是個開戰的好天氣!”雙方的主將不約而同的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朝陽已經升起,清涼的微風吹散了晨霧,天空湛藍湛藍的,萬里無云。這種天氣最適合作戰,特別是弓弩的使用。

在夏侯淵的指揮下,曹操軍將三萬大軍近乎平均的分配在左、中、右三軍,以雁行陣展開,沿著廣闊的平原推進數里后停了下來。

對面數百步之外,聯軍已經列陣相候。雙方五萬余兵馬相對而立,將士們各舉武器,神情肅穆。無數面五彩斑斕的戰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氣氛,再次籠罩在時水之畔的平原上。

曹軍人數占優,所以夏侯淵以兵力展開度最高,也最便于弓弩發揮的雁行陣對敵。若是順利的話,在迎頭痛擊敵軍的兩翼后,可以順勢展開兩翼的兵馬,達成三面合圍,不給敵軍的輕騎騰挪的空間,進而取得勝利。

聯軍一方排出來的陣型比較怪,正面是以步卒構成的方陣,兩翼向后彎曲成鉤形,卻是個鉤行陣。

這個陣勢引得曹軍眾將一陣訕笑。孫臏兵法對鉤行陣的詮釋是:“鉤行之陣者,所以變質易慮也。”就是說,此陣是用于應變的,重iǎn在于保護側翼的安全。

如果雙方都不變陣,以目前的態勢交戰,就會變成兩翼對兩翼,中軍對中軍的全面對戰。對于人數居于劣勢的聯軍來說,這種打法相當不劃算。

按照常理,聯軍布陣應該有所側重才對,要么以攻擊陣型突破中軍,或者擺出攻守兼備的陣型專攻一翼,而不是擺出鉤行陣這種防守陣型。

李典大笑道:“這算是一個邀請嗎?邀請咱們包圍他?”

滿寵也說道:“早聽說李翊只擅逞蠻勇,今日一見,果然不差,連陣型生克都搞不清楚,此子可謂全不知兵。可嘆吶,若非前次打成了混戰,尤其有他逞兇的余地?”

毛玠也開口道:“夏侯將軍,請無須遲疑,只管揮軍攻上去吧,此戰,我軍必勝無疑!”未完待續。,書友之家!唯一網址: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