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559章 沉默的李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59章 沉默的李翊

第0559章 沉默的李翊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2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雪戀1988本章:

許攸看著袁紹,鄭重的說道:“五等爵位制的實施雖然可以暫時安撫各地州郡,暫時穩定天下,但隨著各地州郡實力的增強,天下必定大亂。諸侯逐鹿,先得者為王,大漢從此分崩離析。所以,天子不會答應,朝廷不會答應,李翊更不會答應。”

“然而,五等爵位制被否決的后果非常嚴重。首先,天子和李翊得罪了各地州郡大吏,李翊的合縱之策隨即失敗,河北被孤立。其次,李翊已經是大司馬、驃騎大將軍,泉州侯,食邑一萬戶的朝廷重臣了。他的地位極其尊崇,他已經不能再升遷了,他也可以不要賞賜,但他的下屬呢?他否決五等爵位制,也就等于斷絕了他下屬們的升遷之路,搶去了他下屬們的榮華富貴。試問,有多少文武掾屬會因此而怨恨李翊,會因此而喪失對李翊的信任和忠誠?河北大吏們必定要和李翊離心離德,河北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第三,這個表奏雖然是我們遞上去的,但受益最大的卻是李翊。當今世上,若論軍功,李翊最大,五等爵位制一旦通過,天子至少要拜封李翊為泉州公,而偏偏這一點,正好刺痛了天子和大臣們最為敏感的地方。”

“董卓先是自封太師,后來甚至想自封尚父,他把天子和皇權的尊嚴踐踏到了極致。今天,李翊更是變本加厲,他不但要踐踏皇權,還要搶奪皇權,霸占天子的江山。天子和大臣們為了防患于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聯合河北的一些大吏,誅殺李翊。河北崩裂的危機隨即開始。”

“只要河北發生叛亂,李翊拿起屠刀誅殺大臣,他就坐實了簒逆之名,剩下的事就很簡單了。主公可以高舉勤王興漢大旗,主盟天下,集結各地州郡兵馬同擊河北。”

“另外,李翊迫于合縱失敗的壓力,可能不待河北恢復元氣,冒險出兵。各地州郡大吏聯名上表要求修改封爵制度,也就等于告訴李翊,我們雖然尊奉天子,但我們尊奉天子是有代價的。我們要分享皇權,要分享大漢的土地,要行霸道,繼續桓文之功。李翊從這份表奏中看到了我們連橫的強大,看到了各地州郡實力大增的后果,所以他會趁著各地州郡實力不濟的時候,率先展開進攻,意圖占據平定天下的先機。”

“李翊不待元氣恢復就匆忙出兵,傷上加傷,實力會繼續受損。李翊要打,肯定要挑選一個實力最弱的,不是公孫瓚就是劉備。這二人被他打敗了,我們再聯合其它州郡共同出兵。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占據兗州,又能消滅曹操,還能重創李翊。”

“不管李翊是否冒險出兵,此策或多或少都能幫助我們贏取發展的時間,幫助我們順利實施連橫之策。”許攸最后說道,“李翊雖然救下了天子,占據了部分有利因素。但只要我們實施此策,李翊的所有有利因素就會全部轉化為不利因素。到時,他救的就不是天子,而是刺殺自己的一把鋒利武器了。”

大帳內良久無聲,袁紹和眾人都在用心思考沮授的這個建議。

沮授沖著許攸微微一笑,雙掌虛拍,以示敬佩之情。

許攸這個建議看上去處處都在為袁紹出謀畫策,又是連橫各地州郡,又是打擊河北。但他真正用意卻是試圖利用五等爵位制來提醒和警告袁紹,重建皇統不宜操之過急,而陰謀篡立更是自取滅亡。霸業畢竟不是王業,要成就霸業,要繼桓、文之功,就要尊奉當今天子。

許攸和沮授一樣,都已猜到袁紹要求極力重建皇統背后的深意。五等爵位制的提出,正好給了袁紹一個緩沖的機會,暫時把袁紹推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上。

袁紹坐在案幾后,兩眼望著牛皮帳頂,面無表情。

“如果李翊同意實施五等爵位制,或者……”郭圖說了半句,覺得李翊同意的可能性太小,于是把后面的話又吞了回去。

許攸垂首不語,沮授輕輕一嘆。

袁紹兩眼盯著許攸看了很久,臉上漸漸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說道:“李翊一定會同意。”

他轉頭看看神情錯愣的郭圖,緩緩說道:“不同意五等爵位制對李翊和河北來說,是一場災難。如果你是李翊,你會如何選擇?”

郭圖若有所悟。

許攸的目的其實就是逼著李翊同意實施五等爵位制。

五等爵位制一旦實施,首先李翊的合縱之策就能成功,他能為河北贏得寶貴的喘息時間。其次他能安撫河北軍政大吏,得到河北上下的擁戴,能夠讓河北迅速從災難中走出來。

至于天子和朝中大臣的反抗,根本不足為慮。這場關中大亂,其實已經徹底摧毀了天子和朝廷的威嚴,能劫后余生逃到河北的朝中大臣寥寥無幾,天子已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只要河北大吏忠誠于李翊,北疆無論如何不會出現像長安一樣的大叛亂。

李翊仔細權衡利弊之后,只有選擇同意。雖然同意的結果是諸侯鼎立,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回旋余地了。他只有實施五等爵位制才有合縱的可能,只有合縱有成,他才能找到機會消滅敵人。

但許攸此計的真正目的卻是讓袁紹稱霸,逼著袁紹放棄重建皇統。袁紹如果要重建皇統,就會失去很多盟友,失去眼前的大好形勢,最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滅亡。他只有尊奉天子,才能不孤立,才能連橫成功,最后才能擊敗李翊成就霸業。霸業成功了,他想干什么都成。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袁紹此次不顧一切攻打關西,白白放棄了救回天子,平定天下的絕好機會,顯然表示他沒有這個耐心。

袁紹看出了許攸的最終目的,他十分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制約,受到了侮辱。

大漢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

六月初八,天子以及眾大臣在北疆軍的護衛下,開始離開長安,遷往北疆。

六月中旬,長公主、征虜將軍岳飛、平虜將軍張飛、大臣張溫、馬日磾、崔烈、蔡邕、鄭玄等十幾位大臣日夜兼程趕到河東拜見天子。

自先帝仙逝之后,天子和長公主一直天各一方。三年后再次相見,兩人悲從心生,抱頭痛哭。

大臣們心里酸楚,也是暗自垂淚,唏噓不已。

下午,李翊以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參隸尚書事的身份,延猜太尉周忠、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尚書令士孫瑞等十幾位三公上卿商議國事。

天子遷往北疆后居于何處?是泉州還是鄴城?還是其它地方?朝廷被毀,如何重建?

關中、關西兩次大戰,如何議定?何人該承擔天子蒙難,朝廷被毀的責任?

議事上,李翊很少說話。

張溫、崔烈和馬日磾過去都擔任過本朝太尉,德高望重,他們成為這次議事的主要說話人。

天子行宮建于何處最合適?河東即將成為戰場,冀州剛剛受災,災民眾多,能否保持穩定很難說。只有泉州最合適。泉州位于幽州南部,距離關、洛有數千里之遙,因為多年沒有戰事,錢糧和安全都有保障。

朝廷如何重建?朝廷重建的難題不是三公九卿的任命和諸府衙的建立,而是皇權和相權的制衡,也就是官制的修改。其次就是預防宦官和外戚干政的問題。后宮不能沒有宦官,讓一些身體完好的大男人整天待在后宮,于禮法不合,但是否要設中常侍、黃門侍郎、小黃門、中黃門等這些容易導致宦官干政的職務?外戚專權一直是大漢幾百年來的頑疾,如何修改律法予以強行杜絕?

有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所以大臣們只是略微商討了一下內外廷諸府的設置。

隨后張溫矛頭一轉,立即把議事話題指向了長安朝廷的大臣們。此次長安發生那么大的事情,責任是誰的?除了已經被誅殺的董卓及其麾下的諸將等叛逆外,三公九卿等大臣們該負什么責任?

太尉周忠、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尚書令士孫瑞都明白張溫的意思,長安朝廷已經沒有了,他們這些人也該明智一點,自覺的上書天子,引咎辭職了。

河北不同于關中,河北有長公主府,有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府,有張溫、馬日磾這些名震天下的老臣,有一套完善的軍政機構,有很多正在實施和推廣中的新政。河北不會允許朝廷破壞它現有的一切,所以,該走的就應該走了,不要自找麻煩。

“我是參隸尚書事的司徒,所有責任我來承擔。”王允苦嘆一聲,望著一直低頭不語的李翊說道,“不過,我有個要求。”

李翊就像沒聽到一樣,依舊低著頭。

王允看到李翊連頭都沒抬,心中一涼,后面的話說不出來了。

李翊等了半天,沒有聽到王允說話,不禁詫異地抬起了頭,問道:“王司徒,你怎么不說了?有什么要求?”

王允滿臉失望之色,微微動了動嘴,但隨即想到說了等于沒說,于是把話又咽了回去。

李翊笑道:“王司徒,如果是兵事,你可以對我說,但如果是政事,你最好對長公主說,因為我是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在朝廷里我只主掌兵事。”

王允愣了一下,然后又和淳于嘉、周忠、士孫瑞等大臣互相看看。

眾人臉顯驚詫之色,都感覺到李翊這句話大不簡單。難道,他有心要做個忠臣,不再仿效董卓主掌大漢權柄?

這可能嗎?

李翊到底是什么意思?(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