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79章 京洛變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79章 京洛變局

第0379章 京洛變局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7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就在李翊在潁川優哉游哉的搜刮人才的時候,提前趕到陽城的孫堅卻是陷入了煩惱之中。

當孫堅和自己的一幫部下們正在為是否繼續進攻而猶豫不決的時候,后將軍袁術卻在大踏步后退,直接向南陽治所宛城而去。而驃騎大將軍李翊的大軍以及河間國相公孫瓚的大軍,則是停在了陽翟城,說是在等驃騎大將軍趕上來。

袁術給孫堅寫信說:“文臺,回來吧,不要打了。驃騎大將軍此次南下,明顯不是想要打仗的樣子,你想想以前驃騎大將軍行軍是多么迅速的,現在呢,他的大軍全是騎兵,行軍速度卻連我們的步兵都比不上。因此,這一戰我們不要指望他跟公孫瓚了,我們還是以退守為上策。”

孫堅氣得破口大罵。他和部下心知肚明,這次是上了袁術的當了。自已一路北上,連殺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但結果卻是袁術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荊州和南陽拿到了手。

“這也叫討董?”黃蓋罵道,“我看這是為他袁閥打天下。”

“主公,我們回去算了。”朱治小聲說道,“大亂將始,主公如果能確保長沙,不失為自保之策。”

“不能回去。”祖茂稱急忙勸道,“王睿和張咨已經被我們殺了,主公現在已經騎到了討董這個虎背上,想下是下不來了,只有繼續征伐。”

孫堅等人一籌莫展之際,孫堅的侄子,長沙府督郵孫賁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孫堅一看,不禁驚呼出聲:“鏡明,你怎么來了?”

那個年輕人躬身說道:“文臺兄好。老師如今是河南尹,他聽說你到了京畿,非常高興,叫我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你。”

孫堅聞言大喜,“老師還在洛陽?”

年輕人說道:“在,就在城里。”

孫堅一邊站起來。一邊笑著對眾人介紹道:“這是我老師朱儁的弟子丁立,是我的同窗。”

丁立長得比較單薄,一雙很秀氣的眼睛,說話不急不慢。溫文爾雅。他把最近幾個月洛陽發生的事簡要介紹了一遍,然后說道,“老師讓我來告訴你,驃騎大將軍這十幾天一連串的行動已經表明了他準備攻擊董卓的意圖,北疆大軍極有可能在近期內對京畿展開猛烈進攻。老師希望文臺兄能以天子為重。以社稷為重,盡起兵力,猛攻大谷、轘轅、伊闕三關,以會同驃騎大將軍和各地州郡兵馬迅速拿下洛陽,直逼長安,除奸勤王,振興大漢。”

孫堅沉吟不語。

朱治問道:“能問一下朱將軍對現在驃騎大將軍在潁川踟躕不前的行為是怎么看的嗎?”

丁立從容說道:“關鍵正在這里。驃騎大將軍為北疆所拖累,對出兵討董勤王一直猶豫不決。說白了,他也是私心太重,貪小利而失大利。只顧他自己的北疆,根本無視我大漢社稷的安危,更不顧天子蒙難,其心之叵測,由此可見一斑。驃騎大將軍既想維持洛陽的穩定,又不想打仗,那他怎么辦?于是他想了一個三方制衡之策,一個敗亡社稷之策。”

“三方制衡?”孫堅吃驚地問道,“驃騎大將軍,董卓。還有袁紹?那天子呢?朝廷呢?此計一成,他們置我大漢天子于何地?置我大漢朝廷于何地?置我大漢律法于何地?此乃亡國之策啊。”

“對,所以老師要極力破壞這種制衡。”丁立說道,“此時。天子和朝廷急需文臺兄的幫助。只要文臺兄從南面發動猛攻,袁紹從東北發動猛攻,驃騎大將軍為勢所迫,想不打都不行。只要我們決心打下洛陽,制衡之局就不可能出現,社稷才有保存之可能。”

孫堅再不猶豫。一拳砸到了案幾上,“明天,我們攻擊陽人城。”

三月中,河內郡,懷城。

袁紹大軍自從加入討董大軍以來的初戰告捷,張揚和一萬北軍被包圍在了溫縣,但這個好消息并沒有給袁紹帶來一絲一毫的喜悅,他已經被接踵而來的各地急報壓得喘不過氣來。

大司馬、青州牧劉虞和北海太守孔融向袁紹求援,說蟻賊勢力太大,青州全境已經險入戰火,臨淄、北海幾個大城被蟻賊主力日夜圍攻,危在旦夕。

泰山太守丁原向袁紹告急,說蟻賊主力已經向兗州、徐州方向移動,估計近期內將有百萬蟻賊進入兩州為禍,請求袁紹同意他盡早撤回兵力,迅速平叛,以保州郡安穩。

河內郡太行山蟻賊首領于毒剛剛率部下山擄掠,黑山蟻賊首領白繞、苦酋就帶著大軍攻擊河內郡的朝歌城和冀州魏郡的治所鄴城。河內討董大軍的糧道瞬間被切斷。袁紹已經命令淳于瓊率軍去剿殺平叛了,但誰知道糧道何時能夠恢復正常?

這些消息還不算什么嚴重消息,畢竟這只是一些大家習以為常,而且也是早有預料的蟻賊叛亂,更嚴重的消息來自京師洛陽,從虎牢關回到洛陽的董卓,在三月十八日這天,下令把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以及袁家老幼五十余口盡數誅殺。

這個消息直接讓袁紹氣的吐血昏迷。

三月下,洛陽。

天子的西遷車駕于本月初五到達長安。在主持西遷大任的太尉趙謙、司徒王允和司空荀爽的努力下,天子和公卿百官,朝廷各府衙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相國董卓非常滿意,數次上奏天子,請求嘉賞三公大臣,尤其是司徒王允。

王允在任職河南尹的時候,因為對董卓曲意逢迎,矯情屈意,言聽計從,深得董卓信任。他被拜為太仆后,又因為鼎力支持西遷,積極安排西遷諸事,更為董卓所贊,隨即被拜司徒,委以主持西遷重任。

王允這種阿諛奉承、喪失氣節的做法,遭到了朝中諸多公卿大臣的鄙視和抨擊。王允不為所動,就像沒聽到一樣,只顧埋頭做事。云臺的典籍、宗廟器物和皇宮用具被他率先指揮人手搬到了長安,速度奇快。

王允到了長安后,董卓隨即把朝政盡數托付于王允,由他全權處理國事,對他非常信任,而王允也沒有辜負董卓重托,把朝政安排得穩穩當當,而且還趁著這個機會,在三輔郡縣和朝堂安置了許多自己的門生故吏和朋友。

王允的卑劣行徑令公卿大臣切齒痛恨,紛紛上奏彈劾王允。

但是,公卿大臣越是上奏彈劾王允,董卓就越是信任他。

這時,從長安傳來了許多不好的消息。

先是驃騎大將軍的麾下校尉荀棐率領駐守并州的北疆軍辛字軍團第二十四軍出現在馮翊郡北面的上郡,威脅了長安的安全。

然后是輔國將軍趙云以籌建牧馬苑為名,派部將校尉呂布率領北疆軍騎兵甲字軍團第三軍進入了蕭關,屯兵于六盤山北麓,隱約也有威脅長安的意思。

而更嚴重的是,韓遂、馬騰等西涼叛軍趁著京畿大亂的時候開始攻擊漢陽郡了。

此時,董卓已經同意了李翊的制衡之策。李儒已經悄悄前往潁川,和李翊商議具體辦法了,所以長安北面的威脅很快將解除。

至于西涼叛軍的事,董卓也胸有成竹。他和韓遂、馬騰都是西疆的老朋友了。自己現在又主掌大權,完全可以滿足韓遂和馬騰提出的條件。何況自己也早有招撫他們的意思,有這兩人在西疆,自己就無須擔心腹背受敵了。

董卓雖然不擔心別人威脅長安,但他卻極度擔心長安和西疆的百姓暴發叛亂。糧食短缺問題已經成了自己能否度過這場危機的關鍵了。

關中的糧價已經漲到八千錢一石,但無論糧價怎么漲,關中缺糧是事實。關中無糧,西疆自然也就岌岌可危了。

目前關中、關西的門閥迫于形勢,已經陸續開倉賣糧。然而這些糧食數量有限,相對于關中、關西和西疆數百萬人口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王允提出了一個建議。南陽太守張咨給孫堅殺了,現在南陽被后將軍袁術占了。如果能擊敗袁術,奪回南陽,那糧食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南陽是大漢國第一大郡,富甲天下,以南陽現在的存糧支援關中,關中三年都吃不完。為此,王允建議董卓任命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與中郎將段煨一起,領軍出武關南下攻擊宛城。

武關位于京兆尹商縣丹水河的東岸,是關中的南大門,和函谷關、蕭關、大散關合并稱為關中四塞,也是古秦國的四大要塞之一。

王允說:“楊瓚是弘農郡楊閥的人,士孫瑞是扶風郡的經學世家,天下知名。這兩人在南陽門閥中都有一定的聲名。到了南陽后,他們可以迅速得到當地門閥的支持和響應,有助于擊敗袁術。”

這個建議讓董卓很心動。從南陽郡的背后發動攻擊,袁術兵敗的可能非常大,而且一旦擊敗了袁術占據了南陽,不但可以解決關中的糧荒,還能沉重打擊叛軍的囂張氣焰,迅速扭轉眼前的不利局面。

只是,董卓擔心的是,楊瓚和士孫瑞出了武關后,如果背叛自己,和叛軍聯手攻擊關中,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王允和這些人是不是很可靠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