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53章 董卓廢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53章 董卓廢帝

第0353章 董卓廢帝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八月二十九日,下午,長秋宮。

董卓帶著廢黜天子策覲見太后。

看著美艷無雙的何太后,董卓的血液瞬間沸騰了,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何太后。

這個女人就是曾經母儀天下的太后啊,實在是太漂亮了,自己這一輩子并不缺少女人,但是卻沒有哪個比得上這個女人。聽說她已經三十幾歲了?可這樣子完全不像是三十多歲的女人啊,倒像是豆蔻少婦,實在是太誘人了。

可是想到寇準帶來的某個人的書信,董卓就像是被一盆冷水兜頭淋下一般,熄滅了剛剛燃燒起來的火焰。

那個人是怎么知道,自己可能對何太后起心的?竟然想到提前警告自己?哼,那人真是虛偽,明明是看上了美艷的何太后,還說什么是先帝對他有恩,必須要保證他的遺孀和后人的性命安全。

想到這里,董卓不由得對某人嗤之以鼻。

這個某人,自然是驃騎大將軍李翊了。李翊不但讓寇準南下洛陽,還帶來了一封他的親筆信。

在書信中,李翊表示董卓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一切事情,他不會阻攔,但是必須得有底線,那就是必須保證漢靈帝的后妃和子女們的人身安全,否則哪怕是踏遍天涯海角,也必然將其挫骨揚灰。

對于李翊這赤果果的威脅,董卓的心中非常憤怒,可他卻不得不強行忍下來。因為李翊有說這樣的狠話的實力,哪怕在之前的幾個月,李翊在草原上和鮮卑人血拼了一場,實力大損,董卓也不敢違逆了他的意思。

想想這些年倒在李翊腳下的人,董卓不由得脊背都感到一陣涼悠悠的。無論是張角,還是遼東諸胡、烏桓、匈奴,以及剛剛被李翊消滅掉的鮮卑人,他們擁有的力量,都遠遠不是他董卓能夠相比的。

何太后卻不知道董卓心中的想法。更不知道,她差一點就要被眼前的這個大胖子給蹂躪玷污,她對于目前的情況,已經是六神無主了。不知道事情為什么會發展成這樣。

現在大將軍死了,宮內的中官也死了,大漢朝的內外廷都是士人的天下,太傅和朝中的大臣們為什么還不滿足?為什么還要廢黜天子,逼迫自己還政于朝?

何太后顫抖著聲音問道:“太傅呢?”

“太傅連日勞累。已經病倒了。”董卓裝作恭敬地回道。

何太后又問道:“九卿和諸卿大臣們在哪?本宮要見他們?”

董卓不慌不忙的說道:“他們正在嘉德殿內等候太后懿旨。”

何太后霎時萬念俱灰,淚如雨下,她大聲哭泣道:“太傅為什么要背叛大漢國?公卿大臣們為什么要背叛大漢國?”

董卓冷笑道:“臣等忠心耿耿為了大漢國,何來背叛之說?先帝歸天三月有余,大漢國就到了亡國絕境,這是誰干的?臣等若再不力挽狂瀾,大漢國就沒了,我大漢四百年的基業轉瞬就要化為齏粉。臣懇請太后立即下旨,廢黜天子,還政于朝。”

何太后悲痛欲絕。掩面痛哭。

董卓神色凌厲,高聲再奏:“臣懇請太后速下懿旨。”

何太后被董卓的吼聲嚇得肝膽俱裂,不由自主地尖聲叫道:“來人,來人護駕。”

沒有人,一個中黃門都沒有,他們早就死了。

董卓緩緩站起來,從自己的懷內拿出了一份已經擬好的圣旨,冷著臉說道:“臣懇請太后在這份圣旨上蓋上印璽,以免誤了國事。”

八月三十日,嘉德殿。

皇宮內外兵甲重重。嘉德殿上百官云集。

何太后、天子和陳留王惶恐不安,戰戰兢兢。太傅袁隗平靜如水,司空董卓欣喜興奮,文武百官疲憊不堪。精神委頓。

司空董卓首先宣讀《策廢少帝》:“少帝天姿輕佻,沒有帝王應有的威儀,在服喪期間,怠慢懶惰,德性惡劣已經昭然于世,淫*穢之舉已為人所知。他的所作所為嚴重侮辱了神器和宗廟。太后教導無方,沒有母儀之德,使得社稷荒亂。永樂太后暴崩,至今仍令人困惑不解。天地所設立的三綱之道,已經有了缺陷,這都是莫大的罪過。……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于朝。”

董卓問:“可有異議?”

眾臣沉默。

尚書丁宮隨即套用《春秋》大義來印證廢黜少帝,擁立新帝的合理性,用諸多天象和事例來說明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大漢新帝的正確性。

董卓又問:“可有異議?”

眾臣沉默。

尚書何颙隨即宣讀太后詔,廢黜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大漢新皇帝。

太傅袁隗把少帝劉辯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然后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劉協稱臣。

兄弟兩人一下一上,相視流淚。何太后哽咽流涕,痛苦不堪。眾臣悲凄。

眾臣參拜新帝,新帝登基。

尚書何颙宣天子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漢。

董卓上策,說何太后在先帝歸天不久,即逼迫太皇太后遣返藩國,致使太皇太后憂慮悲傷而死,違背了兒媳孝敬婆母的禮制,應該受到責罰。

董卓問:“可有異議?”

眾臣沉默。

尚書韓馥隨即宣讀了太后的罪己詔。

天子下詔,赦免太后不孝之罪,遷太后居于永樂宮。

大漢國永漢元年(公元189年)九月。

九月初一,洛陽。

這一天,預感到山雨欲來的洛陽官員們開始了大逃亡。

京中的大小官僚名士大儒們一日之間紛紛辭官,更有甚者丟下印綬,逃之夭夭。袁紹、盧植、荀爽、王謙、申屠等人轉眼間就在洛陽消失了。

這一天,司空董卓忙于整頓十萬北軍,準備分兵駐守京畿八關和洛陽城。

同時,天子下旨遣返并州屯田兵,命令河內太守王匡、東郡太守橋瑁和騎都尉鮑信各領兵馬返回州郡。

這一天,太傅袁隗忙于京官外任。

京官外任是官僚避難的另外一種辦法。其實外任的也不是真的去做官,他們的歸宿是家鄉,此事大家都知道,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牧,騎都尉張邈為陳留太守,孔伷為豫州牧,張咨為南陽太守。

執金吾丁原也在其中,他被任命為泰山太守。董卓是很想殺了這個敢率軍攻打他的忤逆之徒,給士人一個警告的,但是奈何丁原手中兵力不少,戰力強悍,還有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這兩個死黨在一邊幫手,所以他猶豫再三,還是沒有敢對丁原采取行動。

如此一來,本該被董卓用來殺雞儆猴的丁原,竟然逃得一命。

后來在大草原上的李翊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半天無語。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天定,這句話還真是有道理啊。自己把丁原手下的幾個得力干將都搶走了,無論是呂布,還是張遼和高順,如今都是自己麾下的大將,丁原麾下只剩下自己看不起的宋憲和侯成兩個人。

自己的挖墻腳的行為,無疑是大大的削弱了丁原的實力,但是卻也讓他僥幸留得一命。真要是呂布還在他麾下,誰知道他會不會步前世的后塵,被呂布給砍了呢?

同樣留得性命的還有何太后,因為李翊給董卓的書信,她避免了被董卓借口造成何進的死亡而被毒死的命運,依然被軟禁在永樂宮中。

但是,她的哥哥何苗就沒有那么好運了,他被董卓挖出其棺材并將其尸體肢解。同樣沒有幸免的還有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她被董卓所殺,棄尸于苑枳落中,甚至都沒有人給她收尸。

另外,尚書許靖也在外任之列,本來安排他去做巴郡太守,但是沒成行,他被董卓留下做了御史中丞,幫助尚書令周毖重建尚書臺。

這一天,天子下詔,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員的子弟為郎官,以填補原來由宦官擔任的職務,在宮殿侍侯皇帝。

九月十二日,司空董卓和太傅袁隗向天子上奏,提議任命原太尉劉虞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而司空董卓改任太尉,兼前將軍,并加賜節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為郿侯。不久,天子又依兩人的奏請,拜太仆楊彪為司空,拜豫州牧黃琬為司徒。至此三公再現朝堂。

董卓逐漸掌控了洛陽,志得意滿,個人欲*望也逐漸膨脹起來,他見城中富足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無數,便放縱手下士兵,實行所謂“收牢”運動。這些士兵到處殺人放火,奸銀婦女,劫掠物資,把整個洛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董卓軍進駐洛陽時,曹操也在京城,而且手中掌握有一定兵權。董卓在擴充兵力、統收兵權的過程中,也曾想通過誘之以利來吃掉曹操。但曹操識破董卓的陰謀,拒絕與他合作,不辭而別,逃離洛陽。

衛尉張溫曾擔任太尉,素來對董卓飛揚跋扈、野蠻殘忍的行為極為不滿。董卓也視張溫為眼中釘,為了除掉這一心頭大患,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謠言,誣蔑張溫與袁術長期勾結,對抗朝廷。不久,便以“莫須有”的罪名,笞殺張溫。

在董卓的淫威逼迫和陰謀陷害下,他的競爭對手和朝中許多忠義之臣,不是被逼迫出逃,就是被鏟除消滅。

董卓恣意玩弄權術,濫殺無辜,引起廣大官員和人們的強烈憤慨和反對。未完待續。

小說鄰居: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