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52章 董卓的心路歷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52章 董卓的心路歷程

第0352章 董卓的心路歷程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雪戀1988書名:

董卓退到大殿的一側,望著大殿內的大臣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雖然手握重兵,但真的能逼迫這些士人同意廢黜之議嗎?如果廢黜之議受阻,自己怎么辦?是不是要大開殺戒?袁隗的承諾是不是真的?

董卓想到了大將軍何進,感覺到了何進的無奈和悲哀。

何進和自己一樣,都是因為卑賤的身份而無法得到士人的支持,雖然何進想盡辦法征辟名士入府,絞盡腦汁想成為士人的一員,但最后他還是被士人無情地踐踏而死。

如果士人愿意幫他,他早就鏟除了奸閹,成了這洛陽最有權勢的人了。

自己會不會也被這些士人踐踏而死?會不會被他們利用后無情地拋棄?

董卓想起何進之死,心里不由得一陣戰栗。

何進說起來是死在奸閹手上,但真正殺死何進的卻是這些站在大殿內舉止優雅的士人們。

在短短的三天內,士人們把洛陽城內奸閹和外戚的勢力鏟了個干干凈凈,可見他們早有準備,早有連根拔除奸閹和外戚之心。

何進在即將成功的一剎那敗亡了,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究其根源是什么?董卓認為何進是死在沒有掌控軍隊,沒有掌控權柄上。

何進之死就是前車之鑒。從何進敗亡這件事上,董卓想明白了一件事:要想不死,就要有足夠鎮制士人的軍隊,要有足夠控制士人的權柄。

現在洛陽只有自己所代表的武人和士人這兩大勢力,看看自己今天這個樣子,要想讓士人接受和認同,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涼州三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還是趁早放棄幻想現實一點好。要么被士人殺了或者被士人趕回西疆,要么就把洛陽控制在自己手上,把士人踐踏在自己腳下。

董卓負手望著殿宇,臉上露出一副倨傲神情。

不久,許靖帶回太后懿旨。

太后同意太傅的上奏。一切善后事宜都依太傅所議。

太后以司空董卓參隸尚書事,與太傅同理國事。拜前司徒崔烈、丁宮為左、右尚書仆射,諸事由這兩位老臣到長秋宮稟奏。

黃昏時分,寇準和李儒看到董卓走出皇宮。急忙迎了上去。

董卓聊聊數語把朝議內容說了一下,最后說道:“袁隗上奏太后讓我參隸尚書事,太后已經同意了。你們看,這是不是代表袁隗已經默許了。”

“主公的揣測非常有道理。”李儒說道,“主公用非常手段控制北軍。還殺了越騎校尉伍孚,這對太后和朝中大臣們來說,是件無法容忍的事。即使他們迫于洛陽的現狀不敢立即采取對策激怒主公,但他們也絕對不會讓主公入主朝堂。主公權勢越大對洛陽的控制也就越強,對他們的威脅也就越大,所以沒有人會同意給予主公更大的權力。今天主公能以司空職參隸尚書事,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袁隗已經和朝中的大臣們達成了默契。”

“目前董將軍并不具備參隸尚書事的資格和條件。”寇準小聲說道,“如果沒有袁隗的支持和說服,不但其他大臣們會激烈反對。就是太后也不會同意。因此,可以肯定的說,袁隗已經默許了董將軍的廢黜之議。但是……”

董卓眉頭微皺,轉臉看向寇準。

“但是太后為什么會同意?袁隗對她說了什么?”寇準低聲說道,“現在何進死了,何苗死了,許相和樊陵也死了,太后難道不知道這背后的真正原因?袁隗和士人們為了獨攬權柄,一夜之間把所有的對手全部殺死了。太后難道還會繼續信任袁隗?袁隗不是威脅太后就是答應了太后什么,但依袁隗的身份。肯定不會出言相脅,只會……”

董卓背心一涼,再次想起了何進之死。何進雖然在洛陽城里飽受各方權勢的掣肘,但他優柔寡斷。做事瞻前顧后,白白錯失了許多殺死奸閹的機會,這也是導致他最后功虧一簣死于非命的原因之一。

董卓已經明白了寇準話里的意思。

寇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現在自己雖然說控制了北軍,但這才幾天?這個控制也不過就是嘴里說說而已,心里其實一點把握都沒有。

段煨和鮑鴻是自己的老朋友,但老朋友并不代表他們就對自己忠誠。侯成、張揚、毋丘毅過去都是大將軍的人。如果天子親自下詔,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掉轉矛頭殺向自己。曹操就更不用說了,從他那雙桀驁不遜的眼睛里,董卓已經看到了憤怒和背叛。像曹操這種人,還是找個機會殺了穩妥。

如果哪一天太后和袁隗趁著自己高興昏了頭的時候,把自己困在皇宮里,然后再下詔命令北軍聯合京畿其他幾路兵馬把西涼兵殺個干凈,那自己就步了何進的后塵死無葬身之地了。

董卓用詢問的眼神看著寇準。

寇準揮了揮手中的馬鞭,從容笑道:“董將軍應該挾雷霆之威,迅速控制洛陽,掌控權柄。”

八月二十八日,深夜,平樂觀。

尚書何颙、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突然接到董卓的手令,匆忙趕到了北軍大營。

“明天,我要召集百官商議廢黜天子的事,你們給我做好準備,比如廢黜天子的詔書,新帝登基的詔書等等。”

“明天?”何颙神情震駭,難以置信地說道,“這不可能。廢黜天子是件大事,需要從長計議,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局。現在洛陽大亂未穩,人心惶惶,倉促行事容易出事,尤其京畿的各路大軍,董將軍自信能全部掌控?只要有一路大軍舉兵叛亂,洛陽就會再次陷入危局。”

董卓搖搖頭,指著鋪在案幾上的地圖說道:“明天,寇準的兩萬人馬將趕到函谷關,而我留在函谷關的一萬人馬將趕到洛陽城。另外,寇準在離開河東的時候,已經下令典農校尉國源再起五萬屯田兵急速南渡黃河。所以,京畿一帶固若金湯,你們不要擔心。”

何颙、周毖和伍瓊三人面面相覷,心中極為不安。

“昨天我們已經說好了,這廢黜之事必須要等一段時間,董將軍為何突然變卦?”周毖問道。

董卓笑道:“剛才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的腦袋掛在洛陽城樓上,而天上竟然有一輪弦月。”

他看看驚疑不定的三人,放聲笑道:“所以我不想等了,我也怕死啊。后天是滿月之日,就讓新帝在滿月之日登基吧。”

何颙想了一下說道:“董將軍,此事還是和太傅商議一下吧。沒有他的默許,阻力很大。”

“我沒有時間。”董卓笑道,“不同意的,就讓他去陪何進吧。何進不就是死在嘉德殿嗎?”

何颙駭然心驚。

八月癸酉日(二十九日),上午,嘉德殿。

太傅袁隗病,司空董卓主持朝議。

董卓站在大殿上,面對文武百官,大聲說道:“當今天子昏庸無能,寵信奸佞,致使洛陽大亂,社稷動蕩,這樣的君王怎可以奉承宗廟為天下之主?今天我要效伊尹、霍光之事,廢黜天子,改立陳留王為皇帝,諸位以為如何?”

大殿上霎時一片死寂,百官震駭,無人應答。

就在這時,數百名全副武裝的西涼鐵騎在李儒的帶領下,突然沖了進來。士卒們一個個列于大殿兩側,虎視眈眈。

嘉德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的令人窒息。

與此同時,牛輔帶著數百名鐵騎把嘉德殿團團圍住了,胡軫也帶著三千鐵騎把皇宮圍了個水泄不通。

董卓背著手在大殿上來回走動,過了很長時間,他才慢悠悠地問道:“諸位是否同意?”

大臣們神態各異,有的憤怒,有的驚怖,有的茫然,有的泰然自若,有的一臉漠然,但面對咄咄逼人,殺氣騰騰的董卓,就是沒人說話。

董卓怒瞪雙目,揮手說道:“過去霍光定下廢黜之計后,田延年手握長劍,誅殺所有反對之人。今天我也一樣,誰要是膽敢反對廢黜之計,一律誅殺。”

大臣們無不震駭。

尚書令盧植緩緩站了起來,冷聲說道:“從前太甲繼位后昏庸不明,昌邑王罪孽深重,所以才有伊尹、霍光的廢黜之事,但當今天子繼承大統不過三月,年齡不足十五,行為并無過失,何來廢黜之說?我看將軍廢黜是假,獨攬權柄是真,將軍要禍害我大漢社稷嗎?”

董卓大怒,指著盧植叫道:“來人,抓起來,給我砍了。”

周瑟大驚,跪地哀求道:“將軍息怒,盧子干和將軍一樣,都是為了匡正大漢,振興國家。如果將軍一怒之下把盧子干殺了,豈不讓天下人誤會了將軍的一片忠心?”

議郎彭伯也急忙勸阻道:“盧子干是當世大儒,名震天下。將軍如果殺了他,不但有損將軍的威名,更會激起士人的憤怒,這對將軍振興大業并無絲毫的好處。”

董卓本來就無意殺他,聞言趕忙就勢說道:“罷了官職,遣散回鄉。”

盧植被押了下去。何颙、周瑟、韓馥等大臣率先在廢黜之策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下午,所有大臣都在董卓的威逼下畫押簽名。

董卓派人把廢黜之策送到袁府請太傅過目。

太傅袁隗大筆一揮,廢黜之議就這樣不可思議的順利通過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