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418章 四川都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四川都督

第418章 四川都督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09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418小說旗


“秦王殿下,那咱們就看著河南和宣化鎮的明軍不動?可是保定總督麾下還有八千明軍未動,時刻威脅著準備收復易州,根據咱們埋伏在京里的暗線回報,天子對此十分震怒,三次下詔要求京營主力立即南下平定易州,因為我們卡在這里,就直接切斷了南方向京師運輸的大動脈,另外天子下詔讓江南擴充團練,一口氣任命了七個地方的團練總兵和三個義勇總兵,這十部兵馬,或五千,或三千,皆是地方豪強所出,若是北上加強到河南地方,這就又是一股大的威脅啊。”

魏小寶掌握著在明廷的暗線,接受著他們不斷發回來的暗報,心底也有些著急,于是上來諫言。

這就是只掌握西北和掌握整個天下的明廷之間的區別了,李璟借著流寇之手,殺盡了西北不肯合作的地主和大商人,費盡了全部的力氣,才咬牙堅持建立了一支三十萬人的大軍,實際上,這支大軍能夠作戰的不足十五萬,即地方的屯田營和野戰軍中四分之一,不是戰兵,

用來守城或者鎮守地方,是不錯的,但是用來與明軍決戰,那是肯定不行的,不是說屯田營就一定打不過明軍,而是秦軍定下來的傷亡撫恤實在太高,屯田營和二線兵馬拉上去打,憑著一直以來對秦軍各項政策的擁護,他們是必定下死力氣的,可是傷亡誰知道呢。

“的確是啊,咱們別看眼下兵強馬壯,但是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支撐起十萬大軍作戰所需的錢糧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明廷現在卻可以幾乎無限制的擴充軍備,咱們西北的大建設,牽制了不少的錢糧,如果不找一個可以及時補充的地方,恐怕是無法繼續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李登高不是不想動用李璟的內庫,可是那些錢,都是定下來用處的,如果全部挪用到軍隊上來,那不是成了窮兵黷武了嗎?

“進項?”李璟握了握拳頭,瞧著廳內這些將領和大臣,沒有說太多的話。

“秦王,單說進項,四川方面第五軍已經繳獲了大批的糧食和金銀,這部分錢糧,如果能迅速補充上來,到是能緩解這半年來的缺額,甚至還有補足,可以支撐大軍外出作戰。”山西巡撫魏伯安到是記起來一個事,那就是剛剛從巴州傳回來的消息,第五軍在四川繳獲了幾十萬石準備送到京師的糧食,

加上從各地大族手里強征或者查抄出來的幾十萬石糧食,還有金銀百萬之巨,這是整個川北和川東北在明代以來的全部積蓄,譚武可不管這些,反正不與合作或者暗地里耍小動作的,全部被他一網打盡,有趙勝這么個流寇的身份在,他下起手就更無所顧忌了。

“也對,這部分錢糧要迅速運輸出來,大軍進川之后,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傳我的將令,調第一軍一個旅兵進川東北,扼守護衛大軍的后路,讓騰出手來的第五軍迅速南下。”實在是四川的道路難走,和山西的消息一度甚至被隔絕,這個天然的阻礙,李璟也沒太好的辦法。

于是一掃眾人臉色,心中頓時有了計議,“四川全境已占一半,現在是著手建立四川都司衙門和屯田軍的時候了,爾等有何人選可以提上來,另外,我決定調派原屬山西按察使林承祖調任四川巡撫,協調地方軍務和著手建立統治,再請原屬大同巡撫張廷拱張大人出任山西按察使,兼領秦王府督察部郎中,先行這般做下去,等到日后再行決斷。”

“是!”大臣們和將領們對這等調遣事插不上嘴,加上這些早就是安排好的,于是也沒人有異議,但是這四川都司衙門指揮使和屯田軍都督一職,到叫他們有些詫異,畢竟大伙手里都沒啥人選可以調遣啊,

比如陳達,梁四九那是肯定不會舉薦人手去的,他們麾下都是正兵營的將領,總兵升遷都督,按說是個好去處,可是架不住四川屯田軍,日后那是個守備部隊,換誰誰愿意去呢?東邊和北邊不提,甚至連南線都有巨大的功勞可言,誰愿意去四川養老啊?

而旅率升遷都督,那則是貽笑大方,畢竟這差距也太大了點,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去提。

而文臣等以李登高和魏伯安為首,苦思一會之后,都不約而同的看向李富貴,畢竟既然四川巡撫是從山西調過去的,那自然這四川都督也該由山西都司衙門調啊,他身邊一直坐著沒說話的山西都司衙門指揮同知高勛不就是絕佳的人選嗎?

“臣舉薦山西都司衙門指揮同知高大人為四川都督,高大人自從投效秦王自后,一直戰戰兢兢,克忠職守,從未有過半分懈怠,而且在秦王府參知軍事,制定軍議,功勞甚高,如此合該升遷四川都督。”得到李登高示意的山西參議陳天賜立即起身說道。

他這話一出口,高勛還沒動靜呢,其他的將領倒有幾分開心了,畢竟高勛的位置合該叫一任總兵眼熱,他山西都司衙門的指揮同知沒人想去,可是他一旦升遷四川都督,那么空缺出來的秦王府參議司郎中的位置,就有的是人要了。

“臣附議,高指揮勞苦功高,合該是升遷四川都督的不二人選。”魏伯安也跟著開口,因為文官集團對這種投靠過來的武將,并不是十分認同,此刻的山西算作是李璟的大本營,日后問鼎天下,他們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從龍之臣,所以高勛在這里,就是意味著占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哪怕出于對武將集團的示好也罷,他們就必須要將高勛丟到四川去。

反正四川的位置雖然重要,但是屯田軍卻不是直接由四川都督來指揮的,如果沒有戰爭,那么他連一個屯田營里的都也調動不起來,這個位置就是個看家的,所以沒啥大的權利,而四川都司衙門的指揮使,不過是個加銜罷了,說不定哪天這個位置就和四川都督合并了。

“末將等附議。”在陳達和梁四九的暗示下,所有參加軍議的總兵官和秦王府各司衙門武將全部附議,他們可是迫不及待的準備接手高勛空缺出來的位置了,因為這可是日夜可以和秦王見面,并且制定大軍行動的關鍵中樞部門啊,李璟現在仿照明廷設立中央各部,唯獨是兵部司郎中沒有任命,暫時由他親自統屬。

可是這參議司衙門,不就是個活脫脫的兵部嗎?如果搶先占據了這么個位置,搞不好日后開國之后論功行賞,這一介兵部侍郎是絕對跑不掉的,所以對于很多將領來說,能夠登上這個位置,就等于在新朝廷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誰不眼熱啊。

“高勛,你自己的意思呢?”李璟見所有人都提議他,頓時心中明了,不過他本來的意思也就是讓高勛去,畢竟這個人雖然投效了自己,但是老這么兼著參議司也不是個事,以前各部草創,沒有確立職權也就算了,現在一瞅這個參議司真有兵部的權利,他可不愿意再交給外人來掌管了。

“臣愿意去四川為秦王效命!”高勛哪有什么不滿意的,瞅瞅王樸吧,就是接任自己擔任大同總兵的,他現在甚至在秦王面前連個地位都沒有,自己居然還能在李璟手下擔任四川都督,這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哪怕新朝建立,論功行賞,他守土有功,起碼也能混個爵位吧,這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好,既然如此,傳孤王領,命高勛卸去原職,擢羽林軍派二百將士沿途護衛,往四川任四川都司衙門指揮使兼領四川屯田軍都督,定額二萬五千人,務必替本王守好四川!”李璟看著欣喜的高勛,暗地里點了點頭,只是可惜了此人,會做官也會體察上意,要不是從明廷投靠過來時地位太高,他真想將此人留在身邊好好使用,可惜啊!

“至于參議司衙門郎中,爾等且各自計議,三日之后本王再行任命,至于王總兵,昔日是明廷大同總兵,如今孤王已經將大同府并入山西巡撫之下,故而不在單設此職,你且暫時充任山西都司衙門指揮同知,可否?”實質上李璟心中已有屬意人選,但是他必須要讓下頭競爭,不然這些個軍將豈不是自成了一塊了?

不過看高勛離開,去四川擔任都督,空缺出來的職務,真是大有可為啊,起碼王樸的安置去向,一下子就有了,這也是李璟看在他未曾反抗,投降之后,更是直接說服了京營的一千二百騎兵主動參加對蒙古韃子的戰爭,說來也算有功勞,所以一介山西指揮同知,也不算委屈他了。

“末將謝秦王大恩,沒齒難忘!”眼瞅著李璟有問鼎天下的實力,而且局勢也朝著有利于秦軍的一面發展,王樸恨不得馬上加入秦軍,謀求個位置,現在一瞧,居然是李璟大本營山西的指揮同知,哪里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