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47章 只問明廷,許是不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7章 只問明廷,許是不許!

第347章 只問明廷,許是不許!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3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新章節)


作者:昭陵秋

“主公,末將”

陳明泉有那么一瞬間想要淚奔如柱了,可是很快,軍人的作讓他無法在旁人面前痛哭。yxgsk網bn

“好了,振作一點,全旅的將士還等著你去統帥,繼續帶領他們征戰呢。”

這句話,就算為陳明泉未來的道路打開了大門,起碼,他在騎兵鎮的內部競爭中已經占據了先手,在其余九個營正尚未升遷時,他已經當上了一旅旅率。

“后方已經招募一千余人的蒙古人,全部交給你,組建一個蒙古騎兵營,作為全旅的先鋒,你要好好待他們,另外四千新兵,是從陜西三邊降兵之中抽調兩千,這部分人,你也要好好給他們樹立榜樣,切勿將以前明軍中的陋習帶進來,不然我可饒不了你。”

李璟對這位歷經血戰的大將,可是尤為看重了,各軍之中,能打成這樣的人可是不多,對陳明泉自然多有照顧,還想著以后讓他在立新功呢。

“末將一定竭力去辦,決不讓主公失望!”

陳明泉得如此看重,安能不下定決心以死想報,故而神情激動的說了一句。

李璟點了點頭,稍微拍打著他的肩膀,“各軍在十日之內于你補足,就以山陰,馬邑,朔州等地訓練新軍,等成軍之日,再行北上,屆時我可要見到一支新的第二營,記住了嗎?!”

“末將領命!”

陳明泉心中涌起一股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奮力的點頭應是。

在處理完山陰守備軍的升遷獎賞之后,李璟于是坐鎮山陰,發令第三鎮全師駐扎太原府,接手雁門兵備的命令,用空出來的天策軍和騎兵鎮主力九個營北上,攻略大同鎮各地,同時嚴命高勛,暫代大同總兵,協助全軍接手防務。此舉無異于置朝廷于無物。

于是,放開了手腳,目送韃子兵北上的各軍,以天策軍第一旅為西路。出馬邑,奔朔州,至威遠和玉林一線,全盤接受原屬明軍大同鎮防區,各地明軍。在兵強馬壯兼轄大勝之威的天策軍面前,絲毫不敢抵抗,哪怕有企圖為朝廷賣命的將官,

也會在黑漆漆的炮口下嚇的瑟瑟發抖,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敢死的決心,一是收了銀子讓路,二是吃炮子,丟全族的性命,誰不開眼,敢在這個檔口和李璟作對?那可是連韃子都一口氣消滅了一萬人的狠人啊!

再說了。高勛的親筆命令,可不是鬧著玩的,雖然衛所的指揮使并不比總兵但是好歹師出有名,這叫南面的明軍同僚前來接手防務,各地的指揮使只需要讓開城池就行,以后背黑鍋,也有人接手啊!

明崇禎五年六月十七日,李璟率羽林軍萬余兵馬,走懷仁地界至大同府駐地。巡撫張廷拱,被迫十里出迎,以答謝李璟出兵驅韃,抗敵守土之恩。

“你便是大同巡撫張廷拱?”

李璟頗帶玩味的神色微笑的看著車駕前的大明巡撫。真是時來運轉,一年之前,自己別說巡撫,就當年淳縣的知縣,都能將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間,只可惜啊。這個世界,世事無常啊!現在,巡撫這樣的大員,見了自己,都要誠惶誠恐的迎接自己了。

“本,下官正是!”

張廷拱本還想打著官語,不過一看他身后的虎狼之將,頓時不敢造次,只能以下官禮拜見,說來心底也是憋屈,自己乃是朝廷欽命巡撫大同參贊軍務,雖然管不到李璟頭上,但他一介朝廷的陜西總兵,安能如此托大啊!

陜西總兵,就是李璟如今的職務了,全稱是大明朝陜西剿援總兵官領征西前將軍,可惜沒啥大用,甚至現在都沒人稱呼這個職務了,反正叫大都督,主公的都有,就是沒人叫總兵,實在是這職務太過于掉檔次了。

按說朝廷一介總兵,如聚集在山東平亂的那些個總兵,一人帶個兩三千兵馬,就是一鎮,可是換在李璟這兒,一介營正就給打發了,還總兵?旅率都帶五千人馬呢。

“那就請張巡撫,一道入城吧。”

李璟不可置否的說了一句,現在對于這些大明的文官,他已經不再是徹底的仇視了,畢竟地盤大了,攤子鋪開了,總不能全用地方的武將管理民政吧?張二麻可是一連發了十道奏本給自己,要求將陜西的民政全部移交陜西親民官,他可是在是承擔不了。

況且日后爭奪天下,總不能自己一個人打下天下,還一個人治理國家吧?所以張廷拱這種明朝的官員,勢必是被爭取的對象了。

“來來來!五位再飲一杯吧。”

原屬大同巡撫衙門,如今已經被李璟當作臨時駐地,大廳正中一道席面上,但有寧佑,高勛,陳達等大軍將領作陪,而對面五位,如果換作明朝鼎盛時期,李璟甚至連站在一邊端菜的資格都沒有,蓋因為來人的身份確實很高,高到整個明王朝,都沒有比他們更高的了。

從左至右,乃明王朝駐太原晉王朱求桂,駐大同代王朱傳火齊火和齊作劑,但是不知道是否正確,沒有具體出處和記載,十七年被李自成所殺的末代代王,駐漢中瑞王朱常浩,駐潞安府沈王朱效鏞等四位大明親王,按例超一品俸祿,享王府三衛,

而末端作陪的最次者也是大明大同巡撫張廷拱,可是現在這五位,算階下之囚吧,也不算,起碼李璟可沒打算養著他們,并且連帶他們的家屬,除開自愿脫離的,現在可一并送到大同來了,也算全了他們這一系從未見過的相思之苦了,親戚嘛,就得多走動,不然的話,還談什么親情呢。

李璟甚至打算,等過段日子,和戰報一起送到紫禁城,交給那位對宗室好的不得了的崇禎帝呢,說不定他們親戚見面,得抱頭痛哭一下才是。

四位王爵,從超然的地位,突然一下跌落到谷地,現在連生死都不能把控,哪還有心思喝酒,但有道是君辱臣死,張廷拱也算半個臣子,故而先開口懇求道,“總兵亦乃食朝廷俸祿,何至于此啊!”

“我這輩子,可沒拿過朝廷半分俸祿,巡撫慎言啊!”

別說李璟這輩子真沒拿過大明朝廷的俸祿,就算拿過,他也得面不改色的反駁,取江山還談感情?

“再說了,這四位我可是平平安安的交到巡撫手中,就等著轉交天子,如此做派,安能不算臣子所為也?”

“這。”

要不是身邊都是李璟的親衛,張廷拱現在都想破口大罵了,可是架不住情勢比人強啊,現在占據了陜西和山西,外帶裹挾著大同鎮的李璟,聲勢已經壯大到足以將明王朝不放在眼里的地步了,朝廷更加抽調不出平定他的兵力,如果撕破臉皮,那才是真的走到絕路了。

“請總兵念在往日情分上,多多思量,不要自誤啊!”

張廷拱仍舊不死心,還想在勸,畢竟李璟起兵,必走大同宣府,直接進攻北京,那屆時,他如何自處?自殺報國?還是痛痛快快的從逆?將來也換個文官首輔干干?

可是變化的太快,他內心底只感覺無法適從啊!

“本督自然知道,故而才未曾傷及無辜,爾等宗室,都乃我大明天子手足,我豈敢加害?”

對于這些人,查抄了家產就足夠了,剩下的,就交給天子頭疼去吧,只是這番話,說的是臉色一點都不變,不知情的,還以為大明的秦王,韓王和肅王不是他殺的呢,可是,誰敢問罪?!

“痛飲這頓,就請巡撫派人送四位王爺回京吧,另我有奏本一道,呈請一并送上,天子許也罷,不許也罷,孤王稱雄西面,仍尊天下為尊,若要反復,安問我三十萬山陜將士答應不答應!”

李璟說道后頭,竟以孤王自稱,而此刻在代縣的李登高,早就著手準備稱王建制的禮儀了。

自己不升,麾下的將官就沒有名分大義,將來怎么與明王朝爭奪天下?身在北京的崇禎帝,許也好,不許也好,李璟都打算自立為王,朝廷認可封王,那大家表面上還能維持,若是不許,那就只好此刻直接揮師東進,破宣府,直取京師了。

哪怕朝廷置漕運山東,河南不顧,抽調那所謂的六萬主力精銳回援,也得在李璟此刻盤踞在山西大同一線的十萬主力面前敗退,而且肆虐起來的孔有德,李九成,并三四十萬流寇,會給明王朝這個機會嗎?

封李璟為王,大明朝廷就還能茍延殘喘一陣,如果不封,那就坐等江山易主,朱明改姓了!

此乃一遭險棋,是試探大明的最后一步!

“國從此將不國也,臣子等無用啊!”

張廷拱出了大同府,沿途有自家親衛三十余人,護送四位王爵家眷共計千人,一路浩浩蕩蕩走宣府而去,沿途有整整兩個營的騎兵護送,幾乎在同時,大軍收復新平,徹底將韃子趕出了大同鎮,沿途各有截殺不提。

“拜見秦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