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24章 良性的內部競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4章 良性的內部競爭

第324章 良性的內部競爭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2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您的位置:


作品:

字數:

“真女真韃子的首級二百零四級,蒙古韃子首級一百一十五級,跟隨的漢人走gou首級六十五級級,總計三百八十四級,俘蒙古韃子八十二人,走gou著一百三十五人,另有女真和阿哈逃亡者七人,其余全部被聚殲于此!”

張廷祖帶著軍法隊,首先確認了各部的戰損和戰功,統計完畢之后,先行帶著喜意向梁四九報告。¥f,

“各部的損失呢?”

梁四九似乎沒有大勝之后的喜悅,而是看著狼藉一片的戰場,心有感嘆。

“第一營的重裝騎兵,陣亡了十七個,傷了二十五個,其余各部,歸納匯總,又戰死六十一人,傷了一百一十七個,剛才還有一個弟兄,沒撐住,又去了。”

談及戰功繳獲的時候,總是興高采烈的,但輪到報告損失的時候,連張廷祖這種沒有直接帶兵的,都忍不住內心底嘆息一聲,剛才還是一道談笑風生的活生生的人啊,一轉眼的工夫,就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尸體,任誰也無法迅速接受現實啊。

其實乞活軍的這個戰損比,足以完美了,而且在針對蒙古韃子和漢人阿哈作戰時,他們幾乎沒有傷亡,巨大的損失,都是打女真人時產生的。

整整七十八個,哦不,七十九人了,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擴大,因為受了重傷,被命中要害的袍澤,是撐不住了的,哪怕回到淳縣,這些人,也不可能被救下了。

以整整六千多兵力,實際上打的就是最后的二百多一點的女真韃子,居然傷亡都幾乎達到韃子的一半了。這種傷亡,不是梁四九和乞活軍想要的。

“你說,如果韃子兵再多十倍,我們還能打嗎?”

梁四九默默的聽完之后,就站起身來,隨意的掃了掃盔甲上沾染的帶著血跡的草皮。然后沖張廷祖問了一句。

“哪怕再多五倍,我們也不是對手了。”

張廷祖對比了一下明軍三邊精銳和塞外蒙古韃子作戰時的情況,繼而推算出乞活軍和女真韃子的實力對比,堅決的搖了搖頭。

“這是斥候部隊發來的消息,這路韃子兵之后,有足足四五千人的大部隊跟進,我原本想著,吃掉這股韃子兵之后,再行和他們決戰。可是現在一看,無異于以卵擊石而已,我意只留小股部隊監視,以大軍返還山西,依托城池先行消耗韃子的銳氣,然后在尋找有利的戰機,如何?”

張廷祖想了一會,點了點頭。“如今看來,韃子的確不怎么好打。如果強行決戰,無非是葬送了咱們騎兵鎮的精銳主力,平添傷亡罷了,大帥高瞻遠矚,下官佩服。”

“行了,吩咐下頭迅速收拾戰場。一件衣裳也不要給韃子兵留下,所有的尸首,不要收拾,直接棄之荒野,留給他們那支所謂的主力去看吧。最好要他們惱羞成怒,去攻打雁門關吧。”

梁四九終于緩解過神經緊張,開始露出戰勝著的喜悅來了,然后招來幾個營正,一一吩咐起來,

“我估摸著,這一次算是把韃子給打疼了,他們攏共才多少部族人丁,這一下丟了二三百人,必定要瘋狂報復的,俗話說,打不死的豺狼,要吃人喲,咱們還是等韃子這陣瘋狂的勁頭過了,再狠狠的給他們來一下。”

王古宗也配合著點頭,“大帥,咱們應該立即走,這伙韃子兵,肯定要報復的,主公都說了,韃子攏共也就三四萬的主力,咱們東敲西打的,零零碎碎能****上千人,他們就該哭著喊著求饒了,哈哈!”

“現在山陰和馬邑,各有咱們一個都的人馬駐守,可是我擔心韃子兵會攻城,所以我已經派人通知第二鎮的兵馬,最好是各自加強一下守備,另外,第一營作為全軍的主力,應該主動承擔起一些責任來,邱老實,你怎么看?”

按梁四九的意思,就是把騎兵鎮分散集于馬邑和山陰境內,偏西一些,先暫時避開韃子的主力兵鋒,等他們前隊如果攻打雁門,那就出來襲擾他們的后方,恢復大同鎮東邊和北邊的統治,奪回被他們劫掠的人口和物資。

然后等到韃子兵在雁門關下碰個頭破血流之后,然后再迅速集中,切斷韃子的后路,將他們圍而殲之!

“我都聽大帥的,大帥叫俺往東,哪怕是去碰韃子的主力,俺也覺得不皺一下眉頭!”

邱老實這次也著實肉疼自己重裝騎兵的損失,攏共就三百來騎啊,一下子丟了四十幾個,他心里堵得慌,但是一聽梁四九的吩咐,他就絕無二話,絲毫的抱怨聲都沒有了。

“那就好!”

梁四九每次下令,都以第一營為標桿,只要掌握住了下頭的營頭,也不怕有人翻天,于是就說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第四營王古宗,應該主動積極一些,向西靠攏,沿著馬邑附近的河流北上,走平虜和云川,去側擊韃子的后路,劫回咱們被俘的軍民,但是這一路,切記要小心,要提防朝廷官軍和韃子駐扎在新平的主力,你們到了后方,要千萬小心,遇到韃子主力,要立即收縮。”

然后又想了一會,“咱們駐扎在大同鎮各城各堡的暗探,會給你們提供準確的消息,而且主公臨行前,已經嚴令,不得浪戰,你們要以保存實力為主,在云川衛天河堡里,有咱們收買的地方百戶,隨時準備接應你們。”

王古宗想了想,覺得如果一切都安排妥當了,自己領兵北上,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就是手頭的兵力少了點,于是撓著頭道,“大帥,能不能給我部補充些人馬,到是遇到戰機,也好有個照應。”

梁四九沉吟一會,“前出到雁門的第九營,現在正在關外休整補充,我給你軍令一道,你從第九營里頭,抽調兩個都,加強配合給你,切記,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你只要奪回被俘的軍民,便是大功一件!”

“末將領命!”

王古宗這是在給自己拉資歷啊,不然整整十個營,大家都是營正,功勞什么的,只要參戰,幾乎都不會跑,那他憑什么去晉升?還不是憑手里過人的資歷和戰功打底?

他這一手,就抽空第九營的主力,配合給第四營之后,說穿了,只要他在北路,小心翼翼的維持,不出大的意外的話,事后論功行賞,第九營肯定得并入他的麾下,屆時一個旅率或者副帥的位置,是跑不掉了。

“好了,第一營要進駐到馬邑,你們要隨時留意雁門和北方的消息,準備隨時增援和切斷韃子的退路。”

“第二營進駐山陰,等候我的軍令!”

邱老實和陳明泉相互看了看,沒有多說,就領命了,畢竟相比于第四營來說,他們的任務相對要困難一點,而且功勞也不一定有王古宗那樣的出彩,可是誰讓梁四九已經決定了呢,他們也只能遵從了。

“留在北方的騎兵隊,以邱老實為督軍,留張廷祖為隨軍參議,同時指揮協調第一,第二和第四營主力及第九營一部,你們要同心協力,一起抗敵,千萬不要給我出什么岔子。”

末了,梁四九又提了一句,眼睛只盯著陳明泉掃了一眼,頓時讓他不敢有所懈怠。

只是在心底,他卻暗自下定決心,此一戰,必定要立下大功,不然看梁四九這般做派,事后組建營頭時,第一和第四營外帶第九營估摸著,是要編成一個旅,甚至加上第二營,可能編練成一個新的騎兵鎮。

那如果自己在北線,不能出彩,功勞壓不住邱老實,那一鎮總兵和副總兵就沒有念想了,如果再壓不住王古宗,那他甚至連旅率的職務都混不上,這叫騎兵鎮天字第二號主力營的陳明泉,如何能夠忍得?!

而張廷祖,則是面帶喜色,雖然名義上,他仍舊只是騎兵鎮的文書,但是現在,梁四九給了他一條出路,那就是駐扎在關外的整整三個半營的隨軍參議官,這個位置,可大可小,雖然沒有實權,但只要他輔佐邱老實,立下功勞,遲早就能轉正。

想想便是激動啊,到時候一鎮督導,或者轉任其他文職,都是一步登天啊!

“好了,各部都下去準備把,我也要帶兵回山西向主公當面匯報去了,切記,要以保全全軍為上,殺敵為下,誰敢輕兵冒進,丟了部隊,我就拿他的腦袋給全軍示警!”

“喏!”

梁四九笑嘻嘻的看著這群眼光里透露精光的下屬,然后滿足的上馬離去。

只有這樣一支底層充滿了信心和朝氣,將領充滿上進的心思的部隊,才是乞活軍問鼎天下的根本啊,主公果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騎兵鎮作為主力,擴編成一個軍,這空缺出來的位置,自然不會輕易外調將領出缺。

既然大多都是內部選拔,那競爭肯定就激烈了,大家求戰的心思必定爆棚,只要強壓住不讓他們胡亂出戰,那韃子,就勢必碰到一群熱血求戰的瘋子,想不死,都難!(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