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88章 登萊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8章 登萊事

第288章 登萊事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4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昭陵秋書名:

先發2000字,回家掃墓,晚上4000字大章

“恩撫大人,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日才得相見了。︾︾文︾小︾說”

說話的這年,自然不知,孫元化此去,不出半年就被震怒的崇禎皇帝下獄問斬,而自己,更將走上一條不歸路,從此受青史留名,遺臭萬年。

“到此時了,我仍舊要問你一句,可得回頭之道否?”

關押的一個月力,雖然一直受到優待,甚至連囚禁都提不上,但孫元化還是如同蒼老了十歲,神色滄桑。

讓這個五十歲的老者,幾欲行將就木。

“恩撫,得昔日毛督含冤時,蒙恩撫不吝收留,活我遼民十萬,但今時今日,請恕末將當為遼民計,朝廷無謀無信,劉道純等欲我等于死地也,何故,山東軍民欲得存活,亦必要誅我等于死地,一遭反復,我等性命不保也。”

哪怕到今日,實際上孔有德還是抱有被招撫的心思。

不僅是他,包括上下的李九成,陳有時,耿仲明等,哪一個不是想要重回朝廷呢?

但無奈世道不公,昔日有圓嘟嘟無旨擅殺毛都督,致使自己這些皮島遼東舊將,不得不為自己的性命,而嘩變自保,得虧孫元化,不計前嫌,未有絲毫鄙視,將他們一一留用。

如果不是局勢走到這一步,孔有德是真心不想對他下手,這忘恩負義的名頭,一旦掛上了,可就是這輩子都洗刷不了的污點了。

“劉道純此人,端的是社稷之害,我此返京,必親自上奏圣皇,叫將其碎尸萬段!”

即便是老好人孫元化,此刻也坐不住了,一通斯文辱罵之后,才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昔孔有德。李九成在吳橋兵變時,蓋因為軍資不備,山東地方軍民歧視遼民所致。

但兵變事出有因,朝廷仍需這幫虎狼之將鎮守邊關。兵變之初,孔有德,李九成仍舊抱有鬧餉逼問朝廷的想法,期待有一日得到朝廷公平公正的對待,遂在兵變之后。帶兵企圖返回登萊。

但沿途地方州縣,皆發兵來打,一怒之下,焚城掠地,犯下了滔天的罪責,更是在濟南府,遼東兵馬痛殲了來襲的山東標營兵馬,結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但等到回到登萊之后,遼兵仍舊抱有被招撫的心思,因為鎮守登萊的巡撫。是他們的大恩人孫元化。

孫元化在叛亂之初,便承諾替他們向朝廷請罪,一旦事成,雙方便刀兵入庫,也好穩定地方,李九成,孔有德者,復歸原位,還做朝廷的將領。

當時的明王朝正處遼東大凌河決戰的關鍵時刻,處于安定內部的想法。遂統一了孫元化的請求,并下旨命令他就地招撫叛軍,但此舉,卻激怒了山東地方官員中的主戰派劉道純。

說起這位。無論誰瞧見了他的履歷,都得伸出一只大拇指,道一聲佩服佩服,果然是一條咬人的好.狗啊。

凡屬與他政見不合的,都吃過他上奏彈劾的奏本,這些年下來。被他彈劾下臺的文武大臣們,沒有三十,也有二十,當朝吏部尚書都被他彈劾過。

吳橋兵變發生后,山東巡撫余大成企圖招撫,畢竟他心知山東地方,全賴遼東兵馬護衛,再者遼民數十萬之眾,一旦激起變亂,就是天大的禍事,可是身為山東巡按的劉道純,卻三次書信給余大成,

最后更是明言,如山東巡撫不能安靖地方,他則要請圣天子住持公道了。

在這種情況下,巡撫只能派兵圍剿,結果大敗,余大成被問罪。

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劉道純,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他看不到山東的局勢如何,看不出山東的兵馬根本無法鎮壓叛軍,看不到朝廷此刻急需休養生息,反而為了自家的權勢,執意主戰,強烈的要求朝廷派兵進入山東剿賊。

而內閣發往登萊的招撫旨意甚至全部被他藏匿,不給登萊巡撫孫元化一點朝廷的名義去招撫叛軍。

但好在孫元化憑借著以往對遼民的恩德,終于招撫成功,李九成,孔有德等,在得到孫元化承諾朝廷一旦招撫,首惡不問,仍舊留任原職之后,在正月初,準備解除對登州的包圍,然后回歸軍營時,

異變發生了!劉道純強令山東地方兵馬,襲擊遼東軍駐地,雖然很快就被打敗,但是這卻讓艱苦的招撫之路,一下子變得撲所迷離起來。

李九成堅定的認為,朝廷這就是在行緩兵之計,一方面派孫元化前來招撫他們,雖然說的好聽,但是連圣旨都拿不出來,

一方面,又調各地衛所的兵馬,準備圍剿他們,真是言而無信!

于是,再也不聽招撫,執意攻破了登州,俘虜了巡撫孫元化和總兵張燾,并殺死了總兵張可大,但對于這兩位遼民的恩主,叛軍卻不敢動一絲一毫。

二月初,眼見局勢失控的孫元化,執意提出要親自回到北京,當面向圣上奏明登萊的事,于是叛軍在權衡利弊之后,反正也不能殺他,索性把他放回北京算了。

于是才有了今日這一幕,同被放走的還有總兵官張燾,這些日子,他兩心中可沒少受煎熬,不過得虧今日被釋放回京,事情終于有了轉機了。

“恩撫,此去海路重重,到京城之后,朝廷必然問罪,何不留在登萊,與我等一道建立遼人的國家?”

李九成內心底仍舊有幾分不甘,即便到碼頭將要上船了,他還想做最后的努力。

“休要多言,糊涂!大明朗朗乾坤,如何容得遼民之國?!”

孫元化一聽,頓時怒道,指著李九成的鼻子喝罵一句,又看他身邊那些個不以為然的將領,于是嘆息一句道,

“山東數府,光衛所將士便不下數萬,左右臨近軍鎮,精銳十萬,登萊事無非拖延時日,終究會被朝廷大兵壓境,爾等何不思束手以擒,隨我一道入京面圣,在圣上面前請罪乎?!”

“恩撫,此話休要再提了,我等一介苦哈哈,昔日毛督如何了得,還不是被輕易斬首?”

這下連孔有德也不支持他了,畢竟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啊!(未完待續。)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