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86章 難產的五省剿匪總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難產的五省剿匪總督

第286章 難產的五省剿匪總督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3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亂了,亂了,這到底打的那般子賊人,來回千里奔波,如何吃的消。”

崇禎五年二月十七,宣大總督張宗衡率參將李卑帶兵兩千七百人,匯同山西巡撫許鼎臣,昌平副總兵左良玉等擁軍五千人馬,出沁州,平陽府,進入潞安府,又追賊至遼州,千里大追殺無果后,軍馬囤積榆社。

張宗衡已無計可施,坐帳嘆息著說道。

“賊攻遼州甚急,我等帶兵前來,又東遁河南府,好在保定總兵官梁甫帶兵八千,大名,順德,廣平三府兵備道盧象升亦帶天雄軍兩千精銳西進剿賊,但賊又入澤州,遁入山西地界,河南兵馬無計可施,只得往淑嘆息,如此權衡一二,必不得良方也。”

由于剿賊局勢的愈發嚴峻,許鼎臣這位與張宗衡互有沖突的督撫,也漸漸放下了成見,慢慢走到了一起。

“本督如何不知啊,但晉兵擊賊,賊必遁入河南,若豫兵擊賊,賊又入山西,兩地同時擊賊,則賊必入山野躲避,尋機又出,勞民傷財,而賊患不除,為之奈何?”

張宗衡眼下也被徹底搞的沒了脾氣,這賊寇賊寇,果然是打家劫舍之流動作案啊,無論打那部官軍,他們都打不過,但是哪部官軍也抓他們不到,一準就望風而逃了。

但官軍追吧,后頭又有其他的賊軍出動在后房肆虐。

不追吧,等賊寇拿下了城池,官軍就要被問罪。

真是兩面為難啊。

“總督大人,下官到是有些計議,不知當說不當說?”

張宗衡此刻頭大如斗,迫切的想尋找一個解決的方法來,“快快講來。”

許鼎臣一抹胡須,端坐在椅子上,“豈不聞昔年勛陽民亂,今日山東之事也?”

張宗衡何其老道。心中自有溝壑萬千,一聽頓時明了,但卻遺頭道,“不妥。不妥。”

見許鼎臣依舊微笑,他又放寬了心思道,“勛陽一府,畢竟乃湖廣內事,雖有百萬災民。但遣一都督一巡撫便能平定,山東亦是,雖以兵部劉侍郎為督師,但仍舊不出山東地界,”

如此分析了一番,才道,“但今流賊不同,四處逃竄,今日入山西,明日過黃河。后日出湖廣,四川,又長途跋涉逃奔河南,愈五十地,陛下必不肯以重然付臣下也。”

張宗衡算是把明王朝中央政府的脈絡給搞清楚了,那就是中央無人可派,聽聞山東亂局時,首輔周廷儒遣三位大臣為督,結果前頭兩位均擔心下到地方,無法平亂。與其屆時被問罪,還不如推辭了事。

光是一個山東區區三萬亂軍,便嚇的朝廷大員不敢就任,最后還是強逼著劉宇烈以兵部侍郎的職銜掛帥平亂。

那涉及到陜西。山西,湖廣,河南,直隸五地時,該派何人掛帥?

“若昔三邊總督洪承疇在,未必不能。”

許鼎臣瞄了一眼上座的宣大總督。直言相告。

“按說也是,可惜啊。”

張宗衡絲毫不以為然,對許鼎臣的話語也沒動怒,地方上的總督,薊遼總督要防備韃子入寇,不能輕易調動,再者剩下的保定總督基本也就是在朝中沒什么存在感。

至于自己,就更加別提了,要不是眼下無人可以替代,朝廷早就按奈著要換人了,這樣也好,張宗衡壓根就不眷念這個位置了,無論是山西的亂局,還是宣大的破事,他都不想去管了。

“聽聞如今新任三邊總督張鳳翼張大人,常駐代州,何不你我保薦此人,轉任節制五庶務總督,專職剿匪?”

許鼎臣此法不行,又出一計,反正這沒完沒了的追趕,跑路,他也是厭倦了,麾下的兵馬,更是旅途勞累,人仰馬翻,不然他們也不會帶兵在此停留了。

“此法大善。”

張宗衡眼前一亮,于是湊上去和許鼎臣相互一合計,愈發的覺得這個方法好,反正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只要官軍可以越境被人只會追賊,就勢必死搖不放,賊寇屆時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又有上峰協同指揮友鄰軍馬,遲早以眾敵寡,占據主動。

于是具聯名上奏,請示朝廷。

不同于歷史上周廷儒和溫體仁在從中使壞,這一次,無論是皇帝還是內閣,都痛快的批準了這一事,不過還是如同歷史上那樣,在誰擔任五仕賊總督的人選上,產生了劇烈的分歧。

崇禎帝是屬意從內閣中則一重臣下派地方,這樣不至于下面人不聽調遣,實質上則是擔心這個位置過于重要,交給旁人,他也不信任。

則內閣哪能接受這么一個燙手山芋啊,周廷儒在歷史上攪黃了這事,就是因為崇禎皇帝一直要求從中央派人赴任,而其余朝廷大臣則屬意三邊總督洪承疇擔任這個職務。

現在洪承疇沒了,那就換相應的張鳳翼頂上去吧,剛好他還掛著兵部尚書的銜,以原職擔任五仕匪總督,綽綽有余。

但事情哪有這樣簡單的,中央和地方扯皮,皇帝和內閣扯皮,這事漸漸鬧騰開來,以至于在陜西整頓軍隊的李璟接到消息時,朝廷還沒定下主意呢。

“山西河南地方急迫,卻不知道最急的當是我也。”

李璟在西安城內接到密報時,連秒麾下在西安的大將和文官前來商議,朝廷不許李璟焉文官,但是同時自己也派不過來,索性這一下,李璟就自個封賞了。

所以就有了掛著乞活軍教導鎮總兵官的寧佑,還兼著陜西民政司參議官的頭銜,下面的地方州府,也同樣按照這樣的方法管理著,所謂民政一司,涉及地方事務,事無巨細,統籌管轄,實際上就是變相的暫時軍管。

“大都督,張鳳翼此等貪生怕死之輩,我等如何懼他?只要其敢入陜西一部,便叫郭總兵在黃河渡口將他拿下便是。”

寧佑此時見乞活軍軍事鼎盛,已經不大將朝廷放在眼里了。

這次被李璟臨時召回,他本還以為有何等事呢。

“不妥。”

李瑁顧不上長途跋涉,聞言立即出口,

“昔日截殺前任,無非是乘著朝廷不知情,假借流賊之手,現如今這位張總督,不斷派人渡過黃河,查探陜地局勢,若其親來,必然是心妥當,如果再殺此人,我等與朝廷就再無緩和的機會。”

李璟也點了點頭,“不錯,我近來得朝廷源源不斷的軍餉糧食,也該動上一動了,眼瞅著要入夏了,庫房以石灰腌制的尸首,保存不了太久,這一次,便送這位總督一樁大禮吧。”

于是又轉頭去問身邊的文書參議官,“可曾穴地域?也好叫這位張總督派人親自來查驗一番。”

“大都督只管放心,我等早就安排妥當了,”

文書參議不管怠慢,直接起身應答,然后指著地圖道,

“前番我等上奏明廷的戰報,一直維系在平涼一代,現今正好在此謀劃與流賊主力決戰,破賊十萬正好,屆時再焉俘虜之中不肯歸化者,企圖逃跑著,再有流賊如郝臨庵,劉道江,李都司等,一并處決,上繳朝廷驗收便行。”

“如此甚好,不過事情勿要做的太過,不然讓這位張總督產生了陜地已經平定,不愿去就任五受督就麻煩了。”

李璟和下邊軍將相視一笑,不過還是心的囑咐著一句。

“大都督只管放心,咱們天策衛的密探,一直心將朝廷的探子堵截在外,他們拿不到什么消息,都得瞧咱們的,”

魏小寶陰測測的在一旁說道,自從大軍入陜之后,他的人馬大多也跟隨者在延an和邊境一帶活躍,不過現在,主要的職責就是防止朝廷的密探進入陜西,不過眼下看來,做的還是不錯。

“好,你們再多加努力,務必要將臨兆和鳳翔,漢中一帶制造出一些流賊肆虐的假象來,譚武在必要時刻,也要配合一下,你的部隊拉出來練練嘛,好歹也讓對面的川軍瞧瞧,順帶給咱們佐證一番。”

譚武聞言,立即起聲笑道,“末將定當竭均能,務必迷惑朝廷。”

李璟點頭之后,又生一計,“這位張總督,一直想要窺視西安的局勢,一事不煩二主,譚武你便辛苦些,將軍隊拉倒西安這邊來打打看,屆時丟些亂賊的尸首,也好對朝廷有個交代。”

“喏。”

“守備旅往后要肩負起陜地的防務,譚武先階段也要接手陜西南邊的防區,李瑁的大軍適當的可以東靠一點,我瞧著這位張總督一旦就任五受督之后,肯定會將主意打到陜地地界上來,屆時我們也正好借這個名頭,出兵山西。”

“焉軍中知根知底之人,先行潛入山西和四川,務必在當地站穩腳跟,天策衛和神策衛眼下也要準備,務必將兩省的底細摸透。”

這十足的準備大干一場了,底下的軍將都摩拳擦掌的,就只有李瑁帶著幾分羞澀,上來低聲在李璟面前說了一段什么。

“胡鬧,怎的能強搶良家女子?莫非當我軍法不立?!”

推薦以下熱門小說: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作者昭陵秋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律等情況,請聯系管理員。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