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74章 喜聞樂見的自相殘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4章 喜聞樂見的自相殘殺

第274章 喜聞樂見的自相殘殺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8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巡視總督三邊軍務要員洪承疇,枉顧圣恩,聞轄地喪師辱國,致使地方寇起民亂,茶毒生靈,幾欲至朕之百姓,不得安康,今又玩忽職守,疏于政事,深負朕恩……”

“今革職查辦,命錦衣衛即刻押解入京,命有司會審,欽此!”

通篇圣旨,從頭到尾將洪承疇聽了個手足冰涼,內心驚慌失措,顫抖的雙手微微向前。

“罪臣洪承疇,叩謝皇恩浩蕩。”

自打接到甘肅鎮的潰兵報告之后,洪承疇就知道有這么一天了,管轄之地,王爵喪身,本就是死罪。

可是讓他想不明白的是,如今陜西亂的這般厲害,他所派往京城的信使,帶著他的陳情,為何皇帝一絲情面都不給留下,他是真心為明王朝的政事甘愿赴死的啊。

哪怕讓他留下戴罪立功,戍邊,他都可以接受,可是就這樣狼狽的離開,哪怕到了京城,自己在朝中的人脈死命搭救,也無非落得個致仕的下場罷了。

這般渾渾噩噩的活下去,這讓他如何接受得了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派往京城的信使,無論走哪條路,都會被李璟的乞活軍將士攔截,決計是不可能送到北京給天子看的。

何況李璟陰他的手段,絕對不可能只有這么一次,秦王,韓王,肅王三位王爵的死訊,李璟玩的可是十足的溜,隔上兩三天就向北京報告一次。

崇禎帝第一回看到肅王的死訊,就該壓抑著怒火向他問罪了,哪怕有朝中他的死黨愿意替他周旋,也要使出百般力氣才能暫時打消皇帝的怒火。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王爵死訊,換誰也忍不下去了啊,這大明朝,開國以來,除了靖難那會。就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清理過宗室王侯,一次死三個,崇禎帝哪怕與他們在不熟悉,也要龍顏大怒了。

實際也是如此。第一回聽聞肅王的死訊之后,不僅是朝中洪承疇的死黨替他周旋請恩,還有朝中的有識之士,看到三邊的亂局,也紛紛替他求情。畢竟外有數十萬蒙古鐵騎犯邊,內有四五十萬流賊肆虐,這時候換帥,指不定局面就崩潰了。

但是第二回韓王的死訊再傳遞到京城時,整個朝廷就不敢作聲了,畢竟皇帝也是人,他的親戚連續死了兩,這臉都被抽腫了,誰還敢繼續去求情?

但讓他們傻眼的是,這會保持克制的。確實皇帝本人。

崇禎帝也不傻,頭回肅王被殺,那么多的文武大臣提洪承疇求情,所言是句句在理,朝廷現在離不開三邊,三邊暫時離不開洪承疇的調度,如果貿然換帥,一旦局勢崩潰,那后果就是不堪設想。

故而他到是忍耐了這口氣了,想著等三邊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后。再拿某個倒霉的洪大人開刀。

可是人也是有脾氣的!你也別把圣天子當猴耍啊!

當第三封冒充三邊戰報的信使入京之后,圣天子是再也忍不下去了,特么的秦王又死了?!

什么時候大明的王爵,這么不中用了?一個月之內連續被流賊殺掉三位王爵?開天辟地的頭一遭啊。

這回朝廷上下。誰也不敢吱聲了,哪怕是洪承疇在朝中最鐵桿的盟友,也是一言不發了,這事擺明了邪乎,這個時候誰敢上去說話,誰就得為三邊的事負責。一個月死三個王爺,這還是大明的江山呢,誰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試?

暴怒的崇禎帝,當即下旨,捉拿洪承疇,立即法辦!

不僅是因為三位王爵的死,更因為蒙古韃子已經退兵了,長城防線得以保全,大明三邊主力精銳,可以騰出手來對付那可惡的流賊了。

還因為李璟順帶上報了一次大捷,對!大捷!

在山里實在餓的挨不住的神一魁,帶著他剩下的孤零零的四百來個老營兵丁,終于熬不住了,準備向山西方向突圍,結果被嚴正以待的第一鎮乞活軍兵丁逮個正著,驗明正身之后,李璟大筆一揮,砍了腦袋,直接送京城報功吧。

所以,在李璟麾下文人的潤色下,一場虛構的天大喜訊,后腳就送入了京城,殺賊五千七百人,俘八萬之眾,斬獲殺害王爵的主謀神一魁并以下頭目七十余人,收復延an,西安府,乞活軍主力,正向慶陽,平涼進軍途中。

總算得到些好消息的朱由檢,在朝會上當即拍板,加李璟為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府都督僉事,領陜西剿援副總兵官,本職改陜西延綏總兵官,原總兵官王承恩,以罪戍邊。

又起原任兵部尚書張鳳翼,加剿賊總督,領兵部尚書,總督節制寧夏,延綏,陜西,甘肅諸鎮軍務,即日啟程赴任。

又派閑賦在家的右都督馬世龍,加陜西剿援總兵官,節制甘肅總兵官楊嘉謨,統一負責陜西西部的剿賊。

其余副將張宗昌,升任臨兆總兵官。

閑賦在家的杜文煥,赴任寧夏總兵官,原總兵楊麒,論罪戍邊,但憐憫其作戰有功,仍舊留任原職,戴罪立功。

這樣,就形成了新任三邊總督張鳳翼為首,領剿援總兵官馬世龍,甘肅總兵楊嘉謨,臨兆總兵張宗昌,延綏總兵李璟,固原總兵楊麒,寧夏總兵官杜文煥六位總兵,統轄寧夏,甘肅,榆林,延綏等軍鎮在冊二十二萬大軍南下平亂。

但實質上,朝廷已經沒有多少人馬可以調用了。

名義上有五衛的甘肅鎮,現今只有楊嘉謨所率的三千五百兵丁,正經靖虜衛南下準備回師甘肅。

臨兆總兵官張宗昌,更是只有一千二百人馬,固原總兵官楊麒,在延an決戰中,丟棄了大部分兵力,如今只有不到六百人。

而寧夏總兵杜文煥,則更只有鄉兵八百,寧夏鎮所轄兵馬,被賀虎臣在救援靈州時全部丟掉,勉強逃出來的兩百人早就被其他軍將瓜分一空。

剿援總兵官馬世龍,到有三千人馬,可是這批人馬,是陜西三邊總督的標營,一旦張鳳翼就任,就得歸還,實質上他也就私兵三百。

而總督張鳳翼,全權接手洪承疇的遺留兵力,還有馬世龍統帥的標營和陜西人馬共計五千余人。

其余如地方衛所官軍,倒還有個三四萬人馬,可是這些人,要嚴守長城防線,不能輕易調動,所以三邊的野戰兵力,湊在一起也就一萬出頭。

而反觀剿援副總兵官,領延綏鎮總兵官李璟,麾下正兵營總計五個鎮外帶親衛,教導,騎兵鎮,總計正兵六萬余人,加上新編**都,愈十萬之眾,關鍵這人,還不是站在朝廷這邊的,正張網以待,準備徹底吃下朝廷剩余的三邊兵馬呢。

“天色已晚,咱們先往官道一側尋個林子暫時休息一夜吧。”

由于南面不太平,從寧夏鎮到延an府的這段路程,宣旨太監和百來個錦衣衛,都是沿著長城東進的,等接近到延an府時,才開始走官道,不過由于大明已經裁撤了驛站,所以這些官老爺也只能尋著林子扎營過夜了。

“我說,這一趟,可真他娘的難走,”一個錦衣衛瞧著后頭囚車里的洪某人,不屑的說道。

“可不是,這一趟下來,少說得個把月,一分銀子沒撈著,還得賠本。”另一個坐在他旁邊的錦衣衛,沖地上呸了一口,頓時也跟著抱怨道。

實在是入冬之后,道路難走不說,還盡是這些窮鄉僻壤,被賊寇席卷一空的地界,能有什么鄉紳地方官前來巴結,隨身帶著的干糧湊合吃著吧。

“喏,給你一塊,瞧著年紀不小了,何必干出惹怒皇爺的事來呢。”一個好心的錦衣衛取了塊面餅,將就著遞進了囚車,可是洪承疇此刻,半分胃口也沒有,只是呆呆的望著東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吃?不吃拉倒。”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自討了個沒趣,就蹲在囚車旁,借著抵抗寒風。

可是這支人馬不知道的是,在他們不遠的一個山坳里,密密麻麻的兵丁,此刻已經用過飯,準備出發了,領頭的正是郭勝所部麾下第一鎮第一旅的旅率張念恩,此刻帶著三百騎兵和一千兵丁,接到斥候的報告,正好埋伏在這。

“大伙都給我傳下去了,待會上去,除開囚車里頭的那個,其余的都別讓他們活下來!”

聲音一聲一聲的傳遞下去,左右步軍開始在各自校尉,隊正的率領下,朝左右包抄過去,透露著寒光的槍口和兵刃被舉了起來。

洪承疇,注定活不到見崇禎了,李璟也絕對不會允許這樣一個歷史上的名人活著,畢竟死了的才是最好的。

“密林里有人。”正準備去撿些柴火取暖的錦衣衛,突然一聲爆呵,丟下手里好不容易得來的柴火,就往回跑,可惜他的速度實在太慢了些,早就就位了的各部兵馬,一起殺出。

打頭的兵丁,手持著火銃,在遠距離上快速開火,打的毫無防備的錦衣衛紛紛抱頭鼠竄,可是很快,他們又被四面包圍上來的乞活軍兵丁逼著倒退回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