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7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第27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7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親,歡迎光臨,本站永久無彈窗廣告。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一戰,是決定明朝三邊和河套部落的關鍵性一戰。

結果插漢部貪功冒進,誤入明軍包圍圈,五千鐵騎最后收攏的只有不足兩千人,其余要么被明軍殺死,要么被明軍俘虜。

這還不是最讓林丹汗頭疼的,讓他感到肉疼的那批被焚燒的錢糧,足足有上萬石,這可是插漢部過冬的保障啊。

不過好在,南線的左翼三萬戶大總管,聞訊之后,以主力一萬多鐵騎,護送這搜刮得來的兩萬多石雜糧和一千一百頭牲畜,并劫掠得來的七千多明朝地方農民,開始向沙井口轉移。

洪承疇雖然在決戰中獲勝,但是由于蒙古韃子的拼死反擊,也損失了大約四百名騎兵和兩三千的步軍,主力已經傷筋動骨,加上各地的蒙古韃子都開始想沙井匯集,所以他也不敢逼迫過甚。

在蒙古軍隊的南邊,他親率一支一千多人的騎兵和八千步軍主力精銳,遠遠吊在后頭,采取行軍似的送別,逼迫剩余的蒙古韃子向沙井等地撤退。

而在蒙古軍隊的北邊,則是寧夏鎮三個衛湊集起來的八百騎兵和六千步軍主力,同時監視林丹汗所率的另一只七千騎兵的主力。

林丹汗明白,明軍這是用絕對的主力壓迫上來,一旦被咬住了尾巴,便很難再掙脫了。

雖然蒙古男人都是天生的馬背上的戰士,但是林丹汗卻不愿意和漢人朝廷軍隊死拼,因為他的部族從察哈爾西遷之后,就只剩下不到二十萬人,即使吞并了河套八部,也只有四五十萬人。

一次能夠出動的主力精銳,也全在這里了。死一個就少一個,而明王朝的人力資源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拼下去是不劃算。加上他東拼西湊得來的數萬石糧食和十幾萬的銀子財物補充,今年應該能夠勉強支撐下去了。

所以在明軍送別似的行軍中。他帶著南北兩只蒙古軍隊,快速的經過沙井,撤退到關外,同時下令,在西起寧夏,東到榆林的數百里長城外的十萬蒙古騎兵,全部后撤,回歸河套。

就此。河套蒙古部落和陜西三邊的戰事,才告一段落,可任誰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休戰。

因為天氣越來越冷,北邊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夏秋之際,河套的草原不茂盛,就無法為牛羊儲存過冬的糧食,失去了肥碩的牛羊,那么蒙古韃子勢必繼續南下搶劫糧草。這是一個死循環,不以外力而改變。

不過歷史在這一刻有著驚人的巧合,無論是撤退途中的林丹汗。還是目送蒙古軍隊出關的三邊總督洪承疇,都不會知道,他們在來年,再也沒有交手的資格了。

東邊的建奴,取得了大凌河之戰的勝利后,初步建立了在遼東的絕對霸權,但是他們發現,僅憑自己的實力,幾乎無法撼動明王朝的統治。要戰勝這個龐然大物,就必須要拉攏足夠多的盟友。

憑借不到五萬的八旗將士。是根本不足以平定天下的,而女真人最好的盟友。則是蒙古的騎兵和朝鮮的步軍,還有漢人投誠的部隊。

所以在沈陽稱汗的黃臺吉,將目光盯上了蒙古諸部,而現在,他最大的競爭對手,便是蒙古末代大漢林丹汗,只要打敗了他,就能擁有蒙古部落的效忠,從而達成在東北和西北同時威脅明王朝,也不必在經山海關入關,可以隨時從千里長城外的隘口入關了。

而洪承疇,此刻也不知道,他最大的對手李璟,壓根就沒打算在正面戰場上和他決戰,而是通過逼迫明王朝受降的三個王爵來對付他,而乞活軍的信使,此刻早就奔馳在山西到北京的道路上。

他們帶去了明王朝秦王,肅王,韓王殿下的死訊,以及出兵陜西平亂的消息,相信刻薄寡恩的崇禎帝,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到時候,被錦衣衛關押的洪承疇,注定走不到北京了。

“各部,要迅速擴充實力,繳獲的糧草,除開保障大軍今年的開銷之外,要竭力救濟地方的農民,對于不肯合作的大族,要處以極刑,用以震懾其他的小人。”

李璟拿著手頭的戰報,是絲毫不擔心,即便三邊主力精銳南下,又能如何,自己現在光在陜西地界,就擁有正兵營十九個,總兵力兩萬多人,而各地新編的獨立都,也有七十余個,約兩萬人。

說句不好聽的,就這些從大族和官府的糧倉中查抄出來的銀子和糧食,就足以招募起一支數十萬的大軍出來,哪怕用人命去堆,也能把三邊的主力耗死,而現在的朝廷,壓根就沒有余力來對付自己。

天策衛已經徹底打入了明王朝內部,倚靠著魏小寶昔日留下來的暗線,很快就把朝廷的動向傳遞回來,知己知彼之后,李璟就讓人上了一封書信,信中不僅將陜西變亂的內幕消息傳遞到北京,還恐嚇朝廷言賊軍已經有三四十萬之眾,占據各地州府。

要求朝廷派兵將增援,不然陜西的亂局,就要席卷天下了。

這樣,又一日三報,反正挨著的軍鎮,都有他派出去的信使,一個勁的叫苦,銀子,糧食,兵器,戰馬,反正能要的東西,他都要,不給就給戰敗的戰報。

若是給點,就發戰勝的戰報,反正當初他砍下的賊寇頭顱不少,冬天又到了,儲存起來也不怕生出瘟疫,故而是毫不擔心,至于神一魁這些人,如今都成了喪家之犬,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露頭。

不過在家鄉分土分地的誘惑下,這些跟著他們逃入山神老林的賊寇,都起了別樣的心思,畢竟誰人不想繼續活下去啊。

對于這些出來投降的賊寇,李璟也是分別對待,其中處在壯年和幼年的,都就地編戶,然后打亂了原本的戶籍統一分配到各州各府去屯田,在三年分發十畝永業田和十畝租借田的誘惑下,這些人自然不敢亂出什么亂子來。

而對于其他的手染過鮮血的賊軍老營兵馬,就要好生對待了,新兵營才是他們最好的去處,在強大的政治宣傳洗腦下,仍舊桀驁不馴的,那些開采的硝石礦和鐵礦,就是他們最好的去處。

而洗心革面想要徹底融入乞活軍的,李璟自然是歡迎之至,這些上過陣,見過血的老兵,只要服從軍規,聽從命令,再配合乞活軍下發的裝備,就是精銳一名,李璟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就接受了足足三千個這樣的新兵。

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人就能訓練成功,然后打亂了編制分配加強到十九個正兵營中,多出來的兵馬,自然可以組建更多的營頭。

但讓李璟也有些傷感的是,陜西各地的亂局,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那些老弱婦孺,基本上在逃難途中傷亡殆盡,而義軍和官軍作戰時,又驅使這些人打頭陣,平日里又不給多少吃的,所以在寒冬來臨時,這些人成片成片的餓死。

“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新編練的營頭訓練起來,譚武的第五旅,所轄全軍,日后駐扎在鳳翔,漢中,和西安府,南面的四川明軍,短時間內不會北上,你要乘著這個機會,把你的第五旅擴充到第五鎮,改番號為第九和第十旅,每旅轄五千兵馬。”

在安化城內,李璟召集了各部歸來的將官,一一分配任務。

“郭勝,你的第一旅,升為第一鎮,轄第一和第二兩個旅,駐扎在延an和慶陽府,”

“謝主公。”郭勝這些日子,一直在布置延an府的防務,突然又把慶陽交給他,頓時有些為難道,“主公,我部大軍還在河曲等地,若是全師入陜,這些地方?”

“無妨,我也命趙默笙和鄭仁寶,各自擴充兵馬,往后,岢嵐,保德,永寧州,由趙默笙第二鎮統一指揮管轄,而代州和忻州則由鄭仁寶的第三鎮統一管轄,兩個鎮擴充到兩萬精銳,保全地方是萬無一失了。”

李璟心中早有計議,十分肯定的說道,“李瑁的第四鎮,管轄第七和第八旅,駐扎在鞏昌和臨兆,甘肅地,其中第七旅的主力,要在北邊,嚴加戒備三邊主力精銳。”

“主公,那我呢?”陳達本為第六旅旅率,現在這個編制屬于第三鎮趙默笙所部了,那他位該何處就是個難題了。

“你么,先將所部旅頭擴充到三個營五千人馬,為暫編親衛鎮親衛第二旅,統歸張二麻指揮,你再兼任親衛旅的副帥吧。”李璟決心加強自己親衛的力量,自然不會放棄陳達這一個旅頭。

“那便好,只是如此我部的主力,都集中在平涼北邊,其內地都是由暫編的獨立都守著,主公還需早日派人接手才是。”陳達一躍成為乞活軍中數得著的軍將,這才幾天,又落后了,只能埋怨自己的功勞不夠,不過想著北邊三衛兵馬何其多,自己位列一線,只要打得好,遲早能夠轉正。

說完,就看了一眼身邊同為親衛鎮副帥的張二麻,眼中帶著莫名的笑容。(未完待續。)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