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56章 你們不講信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6章 你們不講信義

第256章 你們不講信義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9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歷史軍事


不過林丹汗仿佛天生時運不濟。

如果他東出攻打科爾沁等蒙古部落,就會發現自己的主力必定撲空,注定不會有什么收獲。

而他選擇南下入侵漢人江山,則正好惹出了一代猛人洪承疇。

明軍打后金韃子,只要是守城不出去野戰,也能拖上個一兩年,但對手要換上了蒙古韃子,毫不夸張的說,整個三邊拖上十年八載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現在的情況就是,明軍堅守著長城防線,并且在寧夏鎮和榆林鎮一線,從西向東,擺下了寧夏后衛,寧夏中屯衛,寧夏左右屯衛,榆林衛等七個衛,又有靈州千戶所等五個守御千戶所。

再有陜西都司派來的內陸千戶所的援兵,和三邊精銳野戰正兵營,光是指揮使,同知,參將以上叫的出名頭的就有三十幾個,賬冊上的兵馬多達十二三萬人馬,哪怕按照明王朝一貫的傳統,喝點兵血,吃點空餉,但好歹能動彈的也有四五萬人馬。

而插漢部林丹汗,雖然統一了河套八部,加上他原本的察哈爾部,但實際能夠出動的兵力,也就那么點,因為內有黃教和紅教的改教沖突,外有后金拉攏的科爾沁等蒙古部落的抵制,林丹汗實際就只能控制漠南蒙古的一部。

起碼更西邊的蒙古部落是不服從他的,而漠北的車臣汗,那就更別提了,兩者見面不打起來才怪。

這次為了得到南面漢人朝廷的錢糧和人口補充,林丹汗盡起精銳,號二十萬之眾南下,實際卻只有五萬人馬不到,可見這位蒙古大汗的勢力已經衰退到何等的地步了。

俗話說,人倒霉喝涼水都塞牙縫,林丹汗自認為精銳的鐵騎,在長城高聳的城墻面前,是撞得個頭破血流,打了二十幾天。在洪承疇高超的防守技藝下,壓根就沒取得什么像樣的戰果。

這也惹來了跟隨著出兵的蒙古部落頭人的不滿,可林丹汗壓根不在乎這些,他只需要自己的插漢部獲得足夠的好處就行。這也是他親自領兵來興武營的唯一目的,那就是暗中與明王朝三邊鎮達成議和。

只要取得了他自認為滿足的物資補充,他就會迅速撤兵。

而三邊則更急需一個穩定的后方,不然陜西東路的叛亂,就會迅速的席卷整個陜西。到時候哪怕洪承疇再強,也要含恨而亡了。

可這位自認為聰明絕頂的三邊總督,壓根就不會想到,在寧夏鎮當面的林丹汗,東進的絕不止這么一支小部隊,林丹汗任命的左翼部落大總管塔什海早在三天之前,就帶著五千鐵騎東去,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

“長生天護佑,搶光南面的漢人,殺!”

大批大批的蒙古騎兵。繞過艱難險阻的長城隘口,突然出現在鐵柱泉城之下,守城的官軍根本無從抵抗,因為他們只有百人不到,不到瞬息的工夫,就被斬殺一空。

在城里劫掠了一番的蒙古大軍,收羅著可憐的戰利品,他們當然不會滿足于此,于是如蝗蟲一般的蒙古鐵騎,繼續向南。去約定的地方,準備接收他們的戰利品去了。

“長城腹地,有鳥個危險?都有數百精銳護衛了,哪個冒失的賊人敢來觸碰虎須?”鐵柱泉城操守官騎在戰馬之上。忍受著迎面呼嘯而過的寒風,不住的吐著郁悶。

他身后一個百戶瞬間接上了口,“誰說不是呢,上頭的大爺一張嘴,咱們做小的的就要跑斷腿,誰讓咱們位卑職低呢。”

“直娘賊。那些個挑夫都比咱們舒服,”操守官又呸了一聲,然后看著身后連綿不絕的糧隊,“也不知道哪個狗養的,竟然叫咱們開道,這不是戲耍人么。”

一望無際的平原上,能有什么好警戒的,北面是興武營駐地,防守森嚴,有前出長城內外十余里的堡壘,一旦有事,片刻就能升起狼煙。

而身后,則是寧夏后衛的駐地,幾千個官兵駐扎著,有哪個不開眼的賊寇敢到這里來亂?

前邊就更別提了,三邊總督洪承疇親自駐扎在靈州,附近的官軍主力不下萬人,而且都是絕對的精銳。

在這些人看來,這里就是絕對的安全,一紙調令將他們招來,就是折騰人呢。

可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行軍路上,感覺地面有些微微顫動,打先的操守官瞧著焦躁不安的胯下戰馬,頓時驚訝的開口道,“怎么?”

又有那機靈的老兵,四周瞧了瞧,沒發現什么動靜,可地面的震動頻率越來越快,由不得多想,這老兵臉色一變,直接撲在地上,側耳去聽。

“敵襲,有千騎以上,在北面!”三句不連貫的話語頓時驚叫著出口,那老兵臉色已經被嚇得蒼白。

在廣闊的平原上,遇到一支已經奔跑起來的騎兵大陣,對于沒有絲毫準備的步軍來說,無異于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只一瞬間,打頭的三百多人的軍戶兵,就陷入了徹底的混亂,他們沖擊著糧隊,大吼大叫著,連帶讓緊張的氣氛傳遞到更多人身上。

亂了,徹底的亂了,壓根就沒有絲毫心里準備的糧隊,在這一刻,再也不復先前的鎮定,哪怕有護糧的兵丁奮力彈壓,也不能讓他們再保持原先的安靜了。

當天際的第一個黑點出現在視線里時,連護糧的兵丁也堅持不住了,張大的嘴呆傻的望著北邊的黑點,一個,兩個,十個,一百個。

直到黑壓壓的一片如潮水般壓過來時,這些兵丁,才驚恐的大叫起來,他們開始隨著混亂的人群朝后跑,甚至跑的更快,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可是注定兩條腿的跑不過四條腿的,加上心中慌亂緊張,更加加劇了體力的消耗,再說了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連個躲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能往哪里跑呢。

整整六千多人的民夫,加上接近千人的官軍,在壓力的逼迫下,一刀未動,就這樣就地崩潰了,在他們的當面,是整整三千蒙古鐵騎,排列成一線,毫不掩飾的撲殺過來。

戰馬的嘶叫聲,馬蹄的踐踏聲,明軍的慘叫聲,民夫的嚎叫聲,外帶著蒙古韃子的猖狂嬉笑聲,不絕于耳,慘烈的屠殺,在這一片平原上驟然出現,又很快的停止。

“住手!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奴隸,戰馬需要人悉心照顧,牛羊需要人放養,你們難道都想將這些奴隸殺光嗎?”

在這樣的吼叫命令下,蒙古韃子很快就住手了,開始發出一陣陣怪叫,然后拍打著戰馬速度追上一個又一個的奔逃明朝軍民,將他們或者踹到在地,或者用刀背狠狠的拍打他們的后背。

“跑不動了!呼呼”鐵柱泉城的操守官奮力踹息著,可惜實在是跑不動了,只能絕望的躺在地上,看著身后愈發逼近的蒙古韃子,慘笑著望著。

他身邊一個一直跟著跑的百戶,此刻凝視蒼天,喝罵道,“誰把蒙古韃子放進來的,咱們的守關將士為何一道烽煙也不點燃啊!”

可惜,沒人會回答他們這個問題,放眼望去,到處是奔走慘叫著的軍民,完了!完了!

且不說野地平原里遇到一支騎兵的下場,就算是預先通知了,又能怎樣?難道不足八百人的兵丁,依托車陣,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能夠擊潰三千蒙古鐵騎?

“大人,北面有動靜!”

此刻,在戰場的南面十余里的地界上,一支龐大的明軍軍陣,正排列整齊的向北邊進發,不知為何,這支明軍的夜不收,盡量都處在北面的位置上,很快,他們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哦?”領兵大將頓時駐足,只是臉上變幻莫測,讓人摸不準他此刻正在想些什么,“北面有何動靜,再探。”

“啊?”那傳令兵還未開口,就被強令再探,頓時折返回去。

那大將在原地琢磨一陣,才不慌不忙的下令全軍繼續前進,可是也吩咐小心戒備,雖然身處內地,但行軍打仗不是兒戲,還是小心為妙。

又過了許久,才有一騎飛奔而來,那騎到了近處,飛速下馬,奔走到近前,劇烈的踹息一陣,才艱難的開了口,“大人,北面有數千蒙古韃子的騎兵,此刻正朝這邊猛撲過來。”

“啊?!”這次輪到領兵的大將傻眼了,頓時倒吸一口冷氣,趕緊下令全軍轉向,準備占據有利地形迎敵。

可是這伙蒙古韃子根本就不是沖著他們來的,在遠離明軍主力四五里外,就轉向東南,顯然是對準臨近的城池去的。

可是這明軍卻不能坐視不管,只能硬著頭皮派了二百騎兵遠遠跟上。

“大人,這股蒙古韃子透著邪性啊!”那騎兵主官身后,一任百總輕輕訴說著,可是沒瞧見那主官心中的憂慮,這明顯不對啊,不是都說好了么,不行,得上去問個明白。

不然鬧騰起來,他必定是難逃一死。

可惜,這世上哪有這么多為什么,搶紅了眼的蒙古韃子,才不肯說那么多,徑直將這股二百人的明軍騎兵團團圍住,好一陣廝殺之后,某個主官落馬,口吐著鮮血,奮力的喊了一句,“爾等,不講信義!”(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