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44章 大戰將起,官軍計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4章 大戰將起,官軍計議

第244章 大戰將起,官軍計議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昭陵秋


el色

el色

“張大人,你部兵馬如今列陣高柏,位置過于偏北,是否可南下移駐十里,擊賊之側翼?”

安定城東大營里,一應朝廷文武將官匯聚一堂,緊張的進行著戰前商議。

這小小的安定縣城外,如今已經和匯聚數十萬人馬,南面一字擺開的是臨兆總兵官曹文詔部,延綏總兵官王承恩部和固原總兵官楊麒部,北面則是綏德知州周士琦,參將卜應第,石在廓,游擊左光先,又有兵備道張福臻,戴君恩,靖邊副將張全昌部。

其余將官如曹變蛟,馮舉,劉平安,劉成功,馬科,孫可法,孤山副將候拱極,游擊丁世虎,副將王性善,亦有敗軍之將蔣一陽等大將四十余員盡皆到場,是好不熱鬧。

由于賊軍匯聚,官軍也先后增援而來,到十月底,匯聚在yan安府附近的明軍主力光正兵就達到了一萬多人,其余各地的軍戶,奇兵營和輔兵也有萬人規模,以都察院僉都御史,陜西巡撫練國事統一指揮。

此刻開口的,便是這位戴罪自贖的巡撫大員了。

被點到名的,乃是原任榆林兵備道張福臻,不過朝廷已經下旨令他接任洪承疇升遷之后空缺的歸綏巡撫,但終歸旨意還未到達,他仍舊以原職在帳下聽用。

一聽這席話,他頓時面露難色,他本以榆林精兵一千二百人,駐高柏列陣以待,就是為大軍保護側翼的,但是練國事這時已經被貪天的功勞迷住了眼,準備一舉擊破當面之敵,以竟全功,他連綏德官軍都抽調一空了,南面yan安兵備道更是傾巢出動。準備與賊決戰。

但無奈賊兵連綿數十里,號數十萬之眾,他麾下兵少將寡,當然希望將所有在這一片的官軍全部集中起來對敵。

“練大人,數十萬之中決戰,我一部牢守大軍側翼。保障大軍安危,高柏最是險要,若敵北逃,則可順勢堵截啊。”不過即便是張福臻,也沒想過官軍會敗,畢竟一兩萬官軍精銳在這,又有曹文詔,王承恩這樣的悍將統率,賊軍再多。也是無懼。

“賊守安定,必不北逃,賊若敗,我料必往綏德渡河入晉,榆林在北,有兵一衛,賊必不敢去!”練國事雖然是個文官,卻也不是吃干飯的。“再者,我已去信公函。調榆林兵馬南下高柏,張大人只管南下,直插賊軍側翼,與杜文煥引兵會合便是。”

杜文煥者,原延綏總兵官,最大時至山。陜節制諸軍提督,崇禎三年被彈劾殺良冒功去職,此刻閑賦在家,陜西三邊混亂不堪,神一魁在寧塞舉事。他的家也被破了,故統八百鄉壯南下追擊,此刻也到了安定縣西北,與官軍來援的靖邊兵備道戴君恩,靖邊副將張全昌領兵匯合,有兵馬近三千精銳。

練國事正是看中這點,才讓張福臻的兵馬與其匯合,在賊西北面切入,直撲其中軍大營,賊軍互不統屬,必然驚慌失措,屆時也可省下腳力,只管追殺就是。

“是!”張福臻一想也對,榆林衛的兵馬雖然不是精銳,但是打打流賊還是沒甚問題,再說了,大戰將起,兵將自然是多多益善,于是就點頭應承。

“曹總兵何在!”

曹文詔一聽,頓時起身,他雖臨兆總兵官,但此刻三邊總督洪承疇已全權托付練國事節制東路兵馬,他也在統屬的范圍之內,絲毫不敢怠慢,況且擊賊也是他的份內事,“末將在!”

練國事對他的期望可不是一點半點,“你部移師東南角,只等大戰將起,你為先導,選精騎首破賊營!”

“承蒙大人看重,末將必定赴湯蹈火,誓破賊營!”曹文詔趕緊應承下來。

眾將一聽,頓時松了口氣,這第一陣,非得選派精銳不可,但賊軍數十萬,難免有些傷亡,若是自家兵馬上去,非得撞個頭破血流不可,這年頭,手里沒有精銳兵馬,就如同艾萬年那般,原本只等扶搖直上,卻一遭慘敗,如今打副將降為參將,領著數百兵馬歸在曹文詔部下,恐怕也沒什么出頭之日了。

“王總兵,楊總兵何在?!”

“末將在!”

王承恩,楊麒一聽,也起身來。

“你二人各帶本部兵馬,位列曹將軍之后,若沖陣見賊亂,則一起殺出,斷敵之念想!”

“是!”

這三路兵馬,便是練國事手中掌握的絕對精銳,雖然兵少賊眾,但是他卻絲毫不擔心。

“戴大人,張全昌何在。”

“在!”

“你二人為北路一隊,但見東南方戰起,必移兵南下,趁亂猛攻賊首中軍所在,混亂敵陣!”

“是!”戴君恩二人相視一眼,答應一聲,就領命而去,畢竟他兩的部隊遠在三十里之外,還要繞開一個大圈子才能回到駐地,此刻見事了,就回去整軍去了。

交代了一系列將令之后,練國事又扭頭瞧向另一邊,“周大人,你領綏德兵馬,位列東北角,監視安定縣中賊軍,務必不能使兩軍匯合,如有違抗,軍法難容!”

“巡撫大人,我部雖眾,但兵馬左右不過兩千多人,如何抵御城中兩三萬人馬死命突圍?”周士琦難免犯難,別看他這一路光是副將就有兩員,其余將官更是數十員之多,但是實力卻是最弱的,畢竟綏德州處于黃河在陜西境內最窄處,先前渡過黃河的賊軍都往這走,與其交戰,綏德官軍多有傷亡。

而且境內十分不平定,光是米脂,保安,安定這幾個縣,便爆發過陜西境內規模最大的民亂,在長達兩三年的廝殺里,數十萬人因此喪生,他手頭也養不了多少個兵丁了。

練國事稍加計議,便開了口,“大軍擊賊,賊勢必混亂,屆時戰力必降,安有不能抵御之理?你且寬心,我有標下撫營坐鎮中軍,一旦事有紕漏,則勢必來救,你且嚴守大道,不叫賊軍主力與城中賊人匯合便是。”

“若如此,下官并無不依之禮,”周士琦咬牙應是,只是他身后卜應第早就變了顏色,這要是十幾萬人撲死北逃,他那本部三四百人馬,如何擋得住啊。

可是瞧著知州和兵備道都點頭了,他也只能黯然退到一邊,想著該如何直面拼死一擊的賊軍了。

“候拱極,王性善!”

“末將在!”

“你二人各帶本部兵馬,位列中軍,左右戒備,見機行事!”練國事安排妥當了沖陣序列,又考慮起防備事宜來,畢竟十幾萬的賊軍,一旦混亂起來,必然四散奔走,屆時一個不好,沖自家中軍而來,沒有一支主力防備,可就不美了。

這二人沖陣不行,但是防守起來,也算好手,故而早早的,他就定下了計議。

“是!”二人相望對視一眼,均在心中松了口氣,他們可不是曹文詔那樣的勇將,麾下的兵馬雖然也是邊軍出身,但是沒多少戰斗力,勉強與敵對戰還可,但是十幾萬賊人的規模實在讓人忍不住懼怕,能夠不上第一陣,他兩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丁世虎,馬科,你二人各領本部兵馬,往來接應!”

“喏!”

“蔣一陽,孫可法,你二人各領本部兵馬,匯合yan安兵備道,埋伏賊軍側后,若見賊奔逃至,則勢必一起殺出,斷敵后路!”

“喏。”

“張大人,你與杜文煥合兵一處,為北路二隊,若見東南戰起,直插賊軍側后,堵截其增援!”

張福臻默默的點了點頭,這事不難,賊兵亂起之后,首尾不能兼顧,如同放養的牛羊,四散奔走,屆時他與杜文煥以精兵強將一陣突擊,必然大獲全功,這也是練國事沖自己賣好呢,哪有不應承的道理。

“各軍各自回去準備,限一日之內準備妥當,務必不叫賊人逃脫一人!”練國事見各將官任務已經分配妥當,于是吩咐各自退下,只留三位總兵在場,別看他今日威風凜凜,實際這些都是事先商議著來的。

論領兵作戰,他一屆文官自然比不上這些個將門世家出來的,而且哪怕他一意孤行,也得有人支持才是,好在領兵的曹文詔和楊麒都是深明大義之人,即便王承恩對這般安排有什么異議,也只能勉強認同了。

“曹總兵,你瞧著咱們這般行事,有幾分勝算啊?”等諸位退走之后,練國事坐在椅子上,滿手心凈是汗水,別看他人前底氣十足,可內心底,對于這一戰,他可是五成把握也沒有。

曹文詔卻是信心滿滿,“巡撫大人,賊雖眾,卻互不統屬,其中神一魁部不過五六萬人馬,其余如楊老柴,劉道江等各部賊軍多有萬人,少有三五千,各是一部,且號令不一,若能敗其一路,勢必則全軍混亂。”

楊麒也點頭稱是,“我與曹將軍一道,猛攻其一路,賊雖眾,卻無精兵悍將對應,只怕片刻被要落敗,我再以騎軍驅趕潰兵沖其后陣,一連破其大營,必叫其不敢返身接戰,巡撫大人只管坐鎮中軍,等吾等捷報便是。”

眼瞧二人信心十足,這席話又聽得練國事連連點頭,“如此,來人啊!備宴!預祝三位總兵旗開得勝!再立新功!請!”(未完待續。)

推薦以下作品

編輯推薦

最新更新

本站所有書籍采集于互聯網,本站全自動蜘蛛爬行,無人工干預,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

如果你發現任何違法及損壞國家利益的內容,請發送郵件給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北京時間10:0018:00內刪除)

版權保護刪除內容請聯系Email:267362373qq

京ICP備15014597號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京)字12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5]129號

el色

el色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