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43章 天載難逢,大軍進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天載難逢,大軍進發

第243章 天載難逢,大軍進發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正文

正文

“總兵大人,賊首神一魁率軍兩三千精騎,出西門而去。”

一官軍騎兵,疾奔至大營帳下,翻身下馬跪倒在地,王承恩一聽,驟然變色,卻不是驚,而是狂喜,“果然中計也!”

只這一聲吼,又立即道,“點燃烽火,通知標下各部,讓開大道堅守營寨,任由神一魁南下,有敢妄動一兵一卒著,殺無赦!”

“喏!”那傳令兵不敢有絲毫違抗,立即接令下去。

王承恩招來各將,快速吩咐道,“傳令王仁,領正兵營騎軍隊,待賊騎出三里處,截殺其后隊,不得有誤。”

“喏。”

“標下守備柴時全何在?”又緊接著大吼一聲,“命你領奇兵營一千二百人馬,監視安定,不許賊人步軍出戰。”

“喏。”

“其余各部,與我出戰,會同巡撫標下營,全殲這股賊寇。”

“是!”

以延綏總兵官王承恩以下將官三十余員,領兵一千五百余人,隨神一魁主力二千騎軍南進,期間烽火不斷,各有官軍接近,行至三里處,各伏兵殺出,東北有伏兵見機行事,打先起楊字旗號,乃是朝廷固原總兵官楊麒。

又有西南起蔣字旗號,乃副將蔣一陽本部八百精銳至,其后又有兵備道張福臻,巡撫練國事率秦兵主力趕到,神一魁怒極,可是見官軍勢大,一時難以抵擋,而且自家斷后的三百精銳陷入與王承恩部死戰,其余各有百騎被官軍咬住不得逃脫,只能死戰。

如果接應,恐怕等官軍各部圍攏上來,就要被圍殲了。尤其看到固原和陜西兵馬齊出,他就知中計,又看南面起臨兆總兵官麾下馮字旗號。他哪里還敢久呆,只管帶余部一千多騎。往西南官軍薄弱處猛突。

蔣一陽本就最弱,麾下只有八百兵馬,以為上來就是搖旗吶喊的,根本沒做交戰的準備,而且他的部下軍餉欠發,也沒什么戰斗力,結果被賊軍的主力精銳一沖,絲毫不能阻擋。官軍前軍領兵的大將李宮用當場戰死,余者皆散。

蔣一陽本人更是大呼,“完了,完了。”

就在親衛的攙扶下扭頭敗走,根本沒有用心抵抗,導致官軍計劃周祥,卻百密一疏,關鍵的位置上放了個不中用的,他的部下八百人,當場被殺的就有百來人。其他奔走的不知去向的也有百來人,事后一收攏就只剩下五百多人了。

神一魁得虧當機立斷,丟下三百多老營的死士。斷尾求生成功,也不敢繼續向南,于是奔西邊匯合李都司的大軍去了,氣的身后一任巡撫并兵備道和兩位總兵官跳腳罵娘,可是也只能望著他一千多騎兵絕塵而去。

等曹文詔擊破劉道江,率軍前來匯合,官軍已經擁有三位總兵,十余個副將,參將并游擊守備。以陜西巡撫練國事為首,有騎軍三千多人。步軍五千多人,將安定縣城團團圍困。

而此刻縣里。有神一魁部下大將張孟金率賊軍兩萬多人堅守,在其西亦有神一魁本人匯合了劉道江部殘余,和李都司的五千人馬,又有萬余人了,可是畏懼官軍勢大,不敢輕易挑戰,只有等了一日,其麾下大將紅軍友帶三萬精壯前來匯合。

由于這部賊軍立旗匯合,聲勢極大,又有神一魁部杜三,楊老柴各帶萬人前來,其余如滿天飛,郝臨庵,獨行狼等混跡在yan安府附近的義軍首領趕來匯合,兵馬已到七八萬之眾,神一魁雖然丟了三百精銳,但是骨干還在,決意與官軍在安定附近進行決定勝負的大戰。

此刻,官軍只有不到萬人,而賊軍在城外有七八萬之多,城里也有兩萬余人,兵力達到十倍差距,關鍵還是這段調兵遣將的時間里,事情難免發生偏差。

就這數十日的功夫里,這么大的動靜,鐵定逃不脫有心人的注意,不提三邊總督洪承疇不斷發兵來救,只是兵力單薄,不敢與賊軍正面挑戰,只能遠遠監視不提。

而東邊與綏德接壤的山西布政司永寧州守將李瑁,星夜以八百里加急上報李璟。

“什么?賊聚眾數十萬,與官軍在安定縣決戰?”印象中這場大戰不是官軍自始至終追著農民軍砍殺么?李璟是真心糊涂了,可是李瑁上報的戰報,絕不是空穴來風啊!

“主公,奴婢不負眾望,也遣密探打入yan安府,今晨以飛鴿傳信,言府內并綏德州官軍,全部趕往安定去了,地方人心惶惶,皆說賊有數十萬眾,與官軍正對峙呢。”魏小寶適時說上一句,算是徹底打消了李璟的念頭。

“可知義軍首領是誰?!”李璟是真糊涂了,這與自己有限的記憶完全不同了啊,歷史!在這一刻,發生了面目全非的改變,急促著呼吸,趕緊問道。

魏小寶確定道,“乃寧塞邊軍神一魁。”

“快取地圖來!”李璟顧不上腦海里什么歷史了,這瞌睡了正好送枕頭來,陜西亂吧,亂的越厲害越好,最好能把官軍占據的地盤鬧個底朝天,死的官軍越多,朝廷對三邊的控制力就越小,日后自己占據陜西的難度就越低。

“安定距永寧州數百里之遠,各方細作匯報,眼下雙方已經是劍拔弩張,馬上就要開戰,咱們想要增援義軍,也來不及了,但是絕不能坐等著干看!”李璟重重的捶打著桌面,沖魏小寶吩咐道,“磨墨,記錄如下。”

魏小寶情知到了下決斷的時候,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張開紙張,注視著他。

“八百里加急,先往郭勝,李瑁處,言陜西義軍,我之屏障也!不可見死不救!但也不能以我乞活軍的名義救援,可尋當地義軍,脫去軍服,冒充秦地兵馬,郭勝出神木,不許叫朝廷榆林鎮出一兵一卒救援安定。”

又急聲道,“李瑁便可假意趙勝之名,以主力出吳堡,直撲綏德州,勿要精準快狠!切斷官軍后路!逼迫官軍回頭,如屆時官軍已經大獲全勝,則務必小心行事,保存全軍為上。”

說到這里,李璟也沒下定決心,是啊!一旦官軍大獲全勝,剿滅了叛軍的主力,那自己就坐蠟了,曹文詔部隊的戰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強啊。

魏小寶情知此刻催促不得,只是定眼緊張的瞧著他,等待他的下一步決斷,可是等了許久也不見動靜,于是咬著牙,沉聲道,“主公,若官軍與叛軍互有勝負,成焦灼之態,則令第四旅如何?!”

“若官軍于叛軍互有勝負,成對峙之勢則如何?”李璟口里默念著,來回渡步,就是無法下定決心。

情勢是極好的,官軍一萬多人對抗十幾萬叛軍,哪怕是十幾萬頭豬,也沒那么容易殺光,這必定是一場耗時極久的苦戰,若是自家以第四旅主力五六千人,突然出現在官軍身后,切斷他們的退路,則官軍勢必反身死拼一戰,這樣做,真的值得么?!

若敗,則朝廷震怒,必定以全軍擠壓太原府,屆時自己新敗,軍心動蕩,改革未成,勢必不是對手,甚至有可能站不住腳,從此淪為流寇。

但若是要勝了,則秦地官軍主力,頓時去了一半,義軍橫掃地方,洪承疇也要坐蠟!而自己則可以乘勢兵進秦地,從此坐擁成割據之勢,朝廷新敗,宣大一線又有插漢部林丹汗鐵騎的威脅,未必能夠抽調主力南下。

而山西鎮,就更別提了,只要自己敢明目張膽的動手,只怕張宗衡和許鼎臣片刻都擋不住,到時候數十萬上百萬的義軍連成一片,朱明的江山,只怕要變天日了。

現在朝廷在遼東大凌河囤積遼東軍主力和滿清韃子決戰,一方面,東江鎮余部李九成,孔有德在山東叛亂,已經愈演愈烈,接連擊敗前去鎮壓的山東總兵張可大,朝廷無奈之下已經決意調山東附近的北直隸和河南兵馬入魯作戰。

若勝!若勝!李璟幾乎不敢想象下去,天載難逢的機會,已經出現在自己眼前了,打破了神州顧不上,有此一戰,朝廷就永無寧日,再也沒工夫來對付自己了!

“干!”李璟仿佛給自己打著氣,“丟他老母,拼了!”

魏小寶側耳傾聽,卻沒聽到什么動靜,只看到李璟的嘴唇似乎動了動,正還要開口詢問,突然見李璟上前來,奪過他手中的毛筆,下筆如神,他細細一看,登時張大了口,再也不能合攏。

“令李瑁,以第四旅之全部,西進綏德,打義軍點燈子趙勝旗號,切勿泄露馬腳,如官軍勝,亦全軍西進,直撲官軍本陣,即使第四旅拼光了,也要為主力部隊趕到爭取時日!”

“令騎兵旅練就之現有精銳,星夜西進,配屬加強給第四旅指揮!第一旅第三十一營,即刻南下填充第四旅防區,第五旅譚武所部第五營,第十五營并第三十五營即刻西進,親衛旅除第三營防守淳縣,其余全部西進。”

“鄭仁寶下屬立即抽調一個營頭南下五臺,原五臺之教導旅一部南下定襄,擢令趙默笙部立即抽調一個精銳營西進,各軍先后出發,沿途以新設各庫補充糧草,全軍在此一擊,望三軍用命,人人向前!”(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