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203章 細算錢糧,革新裝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3章 細算錢糧,革新裝備

第203章 細算錢糧,革新裝備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李璟的眼神來回在手中記錄的名稱和各個將領之間轉動,口中帶著幾分愜意,“往后,軍中要削減矛盾刀兵數量,爾等難道準備蜂擁一伙,都作裁撤軍丁退伍返鄉么?”

大伙無論是在戰場上賣命搏殺,還是運道不錯,混上功勞,反正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統帥著兵丁,天然上高人一等,無論軍餉還是各種下撥物資福利,他們都是享受著其中最好的一部分,要說讓他們放棄此時的一切,返回鄉里按照功勞操持百畝田土,他們是決計不愿的。風云小說閱讀網.`

可要說輕易改變自己的能力,譬如一個只會操槍弄棒的農民,能帶上三五十號人與別村爭水斗毆,只需憑借的往日一股威信和膽色過人就行,但是指揮部隊上陣作戰,平日操練兵馬,就明顯就需要深深的沉淀了,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會的。

李璟起兵之后,之所以能夠聲勢浩大,縱橫晉北,靠的就是官軍留守的軍隊太過于羸弱,堂堂一個千戶所甚至一個衛指揮使麾下的兵馬,一不滿編,二是毫無戰斗力,遇到有人帶領肯玩命的農民拼殺,自然抓瞎,但是越到后面,就越是難以堅持。.`

以乞活軍大部分實領一營的軍將來說,他們往日里最多也就是軍戶之中一個小旗的位置,連字也認不全,就更別提什么軍法謀略了,統率著一營一千五百兵馬,無論是平日調度,還是開戰列陣,他們都只能依靠人數上的優勢,就別提什么組織能力了。

此刻大多都在為自己選擇的兵種心憂時,又聽到李璟談及了這么一句,頓時各個錯愕,怎么說,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若是李璟有一日裁撤多余的兵丁,那么自己這些個將領。往哪里安置?

“主公,這是何意,莫非往后,無須此等多的兵馬了么?”一個將領左思右想。心中有幾分凄苦,難不成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大伙就能放下刀兵,從此過上安生日子不成?

“并非如此!”李璟搖了搖頭,站起身來道。“不但不裁撤兵丁總額,反而要增加大軍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嘶”等到這話,旁邊的李登高就坐不住了,“主公,眼下五旅兵馬,又有輔軍號一二十營不等,大軍已有三四萬之眾,兵員今月所需各項錢糧,支給。.`裝備,安置撫恤等不下十數萬銀子,如若還招,恐怕承擔不起啊。”

別看大軍各地劫掠得來的錢糧不少,但是大多都是一時難以出手的珍貴飾,藥材,家什和貨物,其中錢糧只占據了一小部分罷了,折合下來,養活這四萬兵馬。一年所需不算軍備,吃喝住行,就按每人每月一兩銀子的軍餉來算,就得五十萬兩上下。

再按照新占岢嵐州俘虜來的工匠所言。制造一門約五十斤的純鐵制虎蹲炮,算上工匠差異損耗,再配上擊的彈藥,折合下來需銀五十兩上下,這還是李璟嚴格控制了工匠的浪費,改進了一些制造工藝之后才勉強達到的數字。

而一柄制式的腰刀。也需銀八錢上下,更別提軍中普遍要求更換鳥銃了,若是按照李璟所言,大規模更換現有的火器,那銀子,可就海了去了,單單說按照新式水利鉆孔的法子,每日可得三十根圓潤的槍管,但是整槍還在設計當中,預計每支火器造價當在三兩銀子以上。

若是裝備個萬來人馬,這一項開銷,就得搬空一州府庫了,軍中裝備,這種還不算最吃錢的,若論銀子堆積而成的,當屬騎軍。

按照眼下晉北商路斷絕的行情,一匹健壯成年馬可以賣到八十兩銀子,而在邊鎮,晉商與蒙古諸部落交易得來的戰馬,無非就是三五石糧食換來一匹壯馬,折合下來不過十幾兩銀子罷了,但即便如此,李登高也負擔不起全軍整編的戰馬需求啊。

“不召兵馬,如何能夠保全自身?更別提展壯大了,按照眼下所需明里暗里對抗朝廷,管轄五州之地,若無精兵良將,如何能行?我意兩年之內,全軍正兵要達到三個軍鎮的規模,輔兵也要達到同等數量,尤其火器騎軍務必要跟上,不能減免半分!”

李璟清晰的記得,崇年年間,后金韃子數次犯邊,兩年之后,將西征蒙古林丹汗,后以明鎮邊將擅殺其仆為名,寇邊宣大并山西太原鎮,俘獲無算,其兵鋒最遠便是到達了自己的老巢淳縣,若是屆時手中沒有一支大軍抵擋,豈不是這一切都為韃子做了嫁衣?

“兵員不增,戰力飆升,我意全軍起騎兵一鎮,號八千虎賁,皆人人帶馬,為野戰救援之兵,常駐寧化,接應全軍,如此無論何處來攻,皆要獨面我騎兵威勢,叫無人敢碰便好,其余諸軍,皆要主力火器化,多設鳥銃火炮兵,大力裁撤長矛腰刀手,爾等意下如何?”

凡屬涉及到軍制和軍隊變化,其他人大多也就懂個大概,一般是無法與李璟爭執討論的,可是這件事上,涉及的利益實在太多,下頭一多半都是處于被裁撤的對象,聽到這話,頓時各個開始交頭接耳,交談聲絡繹不絕。

鄭仁寶思索一二,更是直接開口道,“主公,火器雖利,但極不穩固,臨陣之時,多以一輪射變成了燒火棍,甚至連弓弩都比不上,再者極易炸膛,我等弟兄心有畏懼,主公若以此物大肆塞入軍中,何談戰力飆升啊?”

李璟搖了搖頭,“你不知火器之利,在于遠射,敵不至弓弩范圍,就被火器打擊,畢竟是難以繼續沖陣,若能解除火器炸膛之危,又能消除裝彈之苦,則一旦形成規模,爾等想想,若有千人上下,手持精巧之火器,分列五排,輪番擊打,爾等誰能自問破陣?!”

趙默笙想了想,苦笑一聲,“主公,即便以現在之鳥銃所設戰陣,若是指揮得當且左右各軍掩護側翼,不叫連帶沖散,這般火器大軍,誰人敢正面沖擊啊!若能解除炸膛之危,又能于戰陣之上快填充彈子,恐怕今后,世間將無人是敵手!可是這般神器,哪里去尋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