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76章 眾將商議,請曹文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眾將商議,請曹文詔

第176章 眾將商議,請曹文詔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ps:&&祝大家新春快樂,新年第一章,求訂閱,嘻嘻

“報稟告總督大人,榆次縣急報,今日賊兵打趙字旗號,其眾不下萬人,正沿北而南霍亂鄉里,屠戮鄉紳,榆次知縣請總督兵平賊啊。www.u8xs`”

平陽府臨汾宣大總督臨時駐地內,張宗衡苦惱的聽聞著堂下一個報信的夜不收,聽他緊迫的聲音,卻絲毫不為所動,實在是今日仿佛叫撞了邪,居然叫一府十來個縣同時往臨汾報信,都說轄區鬧了匪患,這里數千,那里千余,實在叫他頭大分辨不出真偽來。

原本瞧著日頭即將落下,暗想今日得虧堅持下來,等會去再慢慢計議,不想最后來的這個,反而一口氣說萬人賊寇霍亂州縣,實在叫張宗衡徹底無語了,光統計下今日賊寇的數量,就不下數萬之眾,況且都在北面禍亂,不是亂賊李璟麾下是誰?

不過打趙字旗的,倒叫張宗衡瞬間反應過來,莫不是賊軍中最是頑固趙默笙一部?要知道李璟這部賊兵,與往日其他賊軍都不相同,他們各個都以真實姓名示人,絲毫不顧忌朝廷的反應,真是氣煞個人,別的賊人好歹也混個名號作為遮掩啊。

這部乞活軍倒好,不僅立了軍頭,還各個生怕朝廷不知曉領頭造反的是誰,若不是這些叫出姓名來的賊寇要么祖籍在其起兵之處,要么便在晉南流寇肆虐之所,都是朝廷一時無法觸及之地,恐怕張宗衡眼下連將他們祖墳刨了的心思都有了。

原本山西就夠亂的了,全仗著太原府的稅賦勉強支撐著晉兵與流賊作戰,眼下李璟差不多叫太原府禍害了個遍,東起代州,北到保德,西至永寧,南達平定,手中還攥著山西府陽曲。端的是整個太原府都叫其占住了,哪里有一絲一毫的糧餉能接濟啊?

“大人,這樣下去,恐怕不是個辦法。若叫賊人徹底占住太原府,往后宣大的兵馬糧餉過不來,南面又有賊寇數十萬眾,若是李賊不肯招安,一旦南北對進。與流賊夾擊我大軍,則必定叫尾難顧,恐有全軍覆沒之危啊!”

叫一路敗退到此的神木參將艾萬年,是一心想要報仇,要知道在陽曲一戰中,他的本部一千五百兵馬,幾乎丟的個干干凈凈,事后清點,只逃出來騎兵一百七八十人,步軍逃出來也不足一百人。其余全部叫李璟殺死或者俘虜。

他本人更是被朝廷斥責,叫連降三級留原任暫且聽用,但好在朝廷計議正乃用人之際,仍叫他司職本位,又有張宗衡咬著牙撥給銀兩二千,許他在平陽府重新募軍,總算湊足步軍千人,不過這批人馬,哪里還是先前那批精銳,恐怕連上個陣都勉強。

再者。他的本部親信家丁,在陽曲一戰中,幾乎叫丟在干凈,麾下又戰死都司兩員。守備姚進仁也不知下落,許是被賊兵俘去,這樣,他如何不深恨李璟,自打出兵平亂至今,也有兩三年的工夫。從未遭此敗績,這一敗,算是徹底葬送了前程。

他可再也沒有足額的錢糧去養活一支精銳的馬隊了,往后與賊人作戰,以何為屏障啊!

“我也素知如此,可如今哪有兵馬抽調北上啊?!”張宗衡聞言,幾乎想要不再理睬,這般話語,他這些日子耳邊聽了不下數百次,可從哪變出兵馬來呢?眼下山西鎮哪里還有能夠與李璟數萬兵馬作戰的精兵?

就提山西總兵尤世祿麾下的精銳家丁,如今都陷入在陽曲城中,苦苦支撐著省城不破,就算萬幸,而寧武總兵孫顯祖,更是連敗于南面賊人,所部兩千五百精兵,丟的只剩下不足千人了,而且這部新敗之軍,聞賊訊則十余里外自行潰敗,更別提上陣作戰了。&&www.u8xs`

其余張應昌,李卑,猛如虎等,各個麾下兵將不足千人,前番救援陽曲,均被各個擊敗,只能退守汾州,平陽,而再也不敢繼續北進,如此一來,自家統轄的各部兵馬,均不能再戰,而求援于山西巡撫許鼎臣,可惜此刻,宣大山西督撫素來的矛盾便暴露出來。

按說張宗衡乃宣大總督,直接管轄山西鎮,而山西鎮總兵尤世祿卻原任保定總兵,得保定總督推薦,調任山西,初來乍到,也只能依附張宗衡作戰,而許鼎臣則不然,他自光祿寺少卿外放,在山西雖也無根基,但好在以文制武,前番又在保德州親自指揮鎮壓流賊,頗有幾分威信,總算立足下來。

而其在朝中,多有同科同年幫襯,一時也不懼怕張宗衡的權威,而其到任之后,更是得朝廷明文規定,其領兵協守山西晉中等地的剿匪一事,與張宗衡幾乎并無統屬,再加上山西總兵尤世祿在張宗衡麾下。

他底下只有個寧武總兵官孫顯祖帶兵,況且失利于陣,屢遭彈劾,已有去官罷職戍邊之危,他哪里還能抽調多余的兵馬增援張總督啊,反而因為其管轄之地多有匪患,反而一直朝自家要兵。

即便是有些空閑,他也不會放任自家防區流賊肆虐,而以兵馬來西援張宗衡,勝了無他一絲功勞,敗則平白丟失自家兵馬,一旦問責,反而有錯,這樣賠本的買賣誰會干,索性以孫顯祖新敗為借口搪塞過去,自去舉薦馬士麟為新任寧武總兵官不提。

所以眼下絕了山西地界的官軍,張宗衡實在無奈,他雖已知艾萬年所提兵馬出處,必定是正在平陽府石樓縣圍剿賊兵點燈子的那部官軍,不過曹文詔乃是臨兆總兵官,壓根就不歸自家統轄,況且其官職還有山,陜剿援總兵官的加銜,是來去自如,全憑自行判斷。

自家也沒法強令他來替陽曲解圍啊,遂先開口道,“艾參將若能請動曹總兵麾下精兵,則平定流賊,易如反掌。”

提起曹文詔,張宗衡倒是有著深刻的印象,自家從巡撫擢升總督,正是河曲保德州之戰,那日陜西兵馬渡過黃河,與原任山西總兵王國梁擊賊于保德,大敗之。

這場敗績,可是震怒朝廷,直叫宣大總督并山西巡撫,山西總兵官都叫下獄問罪,自家與許鼎臣,尤世祿,均是此戰之后方才提拔起來的,而賊軍勢大,他們當日赴任之后,均趕赴保德,可惜戰之不能勝,全依仗陜西曹文詔與張全昌兩位三邊軍鎮的統兵大將,率兵平定叛亂,這才有了如今穩固的地位。

曹文詔部的戰力,實在叫張宗衡嘆為觀止,暗想,不愧是關寧遼東鐵騎出身,端的是精銳不凡,世間少有啊。

又想,艾萬年久在陜西地界,就多次跟隨曹文詔部作戰,幾乎逢戰必勝,也許有些交情,倒也不是不能試上一試,果然,艾萬年一心就想擊敗李璟,以報自家心頭之恨,此刻聞言,更是直接出列,“我與曹總兵素來交好,此去書信一封,通曉軍國大事,必定叫總兵官星夜而來。

我觀軍中仍有余部,屆時以大兵跟隨,以壯聲勢,徑直北上,趁賊兵分兵各路,只管去解陽曲之危,直撲賊軍本隊便是,只叫拿住賊,則敵必然潰散,總督再以俘虜之賊,廣挑精壯,重新編練成軍,如此又得強軍一部,晉北之地,則片刻可定。”

不得不說,艾萬年真乃將才,領兵打仗不說,這眼光也是獨一份的看的長遠,只一席話,頓時說的張宗衡頓時興奮起來,想想若是曹文詔擊敗賊兵主力,則山西態勢一朝改變,屆時無論如何,自家位置總歸保住,故而有心一試!

直言開口道,“便依將軍所言,此刻去信請來曹總兵挽救晉北局勢,本督自當親出十里迎接總兵大駕。”

為了自家的地位,他是什么臉面都不顧了,以堂堂三鎮總督的名號,居然叫說出這番話來,屈尊去求一任總兵不提,竟然還說出出城十里迎接,簡直是開國以來,聞所未聞啊。

不過,眼下各位軍將,都深深懂得,憑借自家的實力,是不足以平定山西的,若想要保全自家的地位與富貴,則勢必請來曹文詔,眼下只有他能挽救局勢了。

但也有瞧不上曹文詔的,畢竟同為武將,誰人不想掙個第一?眼見各路將領如此推崇一人,左良玉就是不爽,他也本關寧遼東鐵騎出身,麾下三百家丁,端的精銳,此番雖未北上,但在南邊,鎮壓流賊,若是拼盡實力一戰,誰人是他對手?

故而對李璟也是藐視,想著若是自家北上,一定能建不世之奇功,挽救山西于水火,可惜自家兵馬,只不過兩千余人,而賊兵不下數十萬,直叫他一人去打,恐怕勝了,也是慘勝,在這亂世,手頭無兵,說話都沒個卵人聽,他可算瞧明白了,只在原座上一眼不。

只是冷眼瞧著各自興奮的軍將,心底道,“哼哼,這部流賊人數眾多,若是北上交戰,指不定損失多少,若是像艾萬年這般的,丟了心腹家丁,從此窩囊廢一個,苦哈哈的任誰也能欺負他一把,遲早叫朝廷砍了腦袋祭旗,哪有自家輕松自在?!”……(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