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175章 大帳議事,定計發展(除夕快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5章 大帳議事,定計發展(除夕快樂)

第175章 大帳議事,定計發展(除夕快樂)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不然的話,也不必李璟去打,晉南的流寇就能席卷三晉之地了,如此魏伯安驟然聽聞他這番話,直接是嚇得手足無措,可惜還想要再多說幾句,可惜早就沒機會了。

李璟壓根就不想和他談了,直接讓親兵將他送出樹林,自家反身回陽曲大營去了。

“誒,這條件,朝中諸公如何能夠答應啊?”魏伯安叫推搡著出了林子,好不容易尋到自家接應的幾個兵丁,等上了馬車,回望方才密談的小樹林,心底犯憷,叫好一陣傷感,可能,這便是自家和李璟見的最后一面了吧。

他非心憂李璟的安危,而是心憂自家的前程啊,招撫李璟之事,只等這幾個條件提上去,便到了破裂之時,屆時,他的作用也不復存在,就單獨一個舉人的身份,哪怕腆著臉去求上官,也無非是叫隨意外派一任縣丞,如此終老,再也沒個前途可言。

況且瞧著秦晉之地的叛亂愈演愈烈,如今更是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這天下,恐非往日承平之時了,若是再無大軍剿滅,恐怕指不得社稷動蕩,變色了。

唔,想到這里,魏伯安忍不住嚇出一身冷汗,摸著發涼不住留著冷汗的額頭,突兀的悲涼一陣,怎的朝廷好端端的,就走到這個地步了呢?可惜不敢再往下想,只是帶著一路的壓抑,往南邊城池快速行進……

卻說只等李璟回了營地,也沒與旁人商議,自個單獨呆在大帳里久久思索一陣,到叫他徹底想明清楚了,不管朝廷是否答應自家的條件繼續招撫,還是自家決意一條道走到底,這些日子,也不該全部浪費在陽曲這里才是啊。

自家的優勢,便是能夠快速發動底層的農民,給他們一條活路。然后不斷壯大實力,按照這個方法,一直走到如今,自家已經坐擁數十縣。麾下兵馬數萬,便能讓朝廷畏懼的三番五次的尋求招撫,那若是他日席卷全省,號軍馬數十萬,那便是朝廷。也得無奈的瞧自家眼色行事了。

如此,愈發想的通透,忍不住起身在營帳里來回渡步,過了半響,更是直接開口叫人,傳來各部將領副參將以上前來議事,只將整個中軍大帳,擠得是水泄不通。

底下如今兩個旅又親兵營與第六營兵馬,不提副將,光參將都有八個。再加上原屬四個守備營的署領參將,十余人擠在帳中,一雙雙眼睛,都緊盯著他,叫李璟好不得意。

“今日叫大伙來,是有一事要宣布。”李璟只等眾人到齊,一個個瞧了過去,以示親近,等掃視一周完畢,這才開了口繼續道。“我這些日子,一直在與朝廷商談招安一事,不想今日到叫出了個結果,不知爾等想聽不想聽?”

只這一句。頓時底下就如同翻滾的油鍋里丟入一記石子,頓時沸騰開來,只不過這些個將領,大多都是李璟親手從白丁提拔起來的,各個都是親信,加上李璟起兵時神佛的形象深入人心。

更加上起兵后他親自指揮作戰和大局戰略。從未出錯,已經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便是李璟所做,必定有其深意,大伙是從不懷疑李璟會出賣大家。

但驟然聽聞之下,難免驚慌一陣,其中一個將領更是直言開口,“主公,咱們若是求了招安,恐怕朝廷日后難免清算啊。”

李璟定眼一瞧,乃是趙默笙第二旅麾下第十二營參將許同光,乃是趙默笙旗下第一猛將,自五臺起兵加入,端的有勇有謀,一路廝殺下來,他手中沾染的大戶和官軍的血不計其數。

如果一旦招安成功,他這等人,昔日越是殺的狠,就越是想要一條道走到黑,壓根不寄希望于招安,加上李璟一向表露出來超人一等的志向,他怎能不心動?

叫他怎能不憧憬有朝一日能夠改朝換代,自己混個從龍之臣,從此封侯拜相,不過眼下李璟所言,居然叫祈求招安,頓時叫他不能接受,他可不是尋常的苦哈哈。

不僅有幸識字通曉道理,而且讀過詩書,水滸大傳,亦瞧過,里頭梁山諸位好漢的下場,不就是招安之后都叫趙宋朝廷給禍害了嗎?如今大明朝廷手段如何,他可不想拿自家的性命去試試深淺。

如此,只能面帶希冀的勸慰,滿心只求李璟收回成命,實在是不能理解他為何要受招安,忍不住高聲說道,“主公,咱們如今兵強馬壯,三軍用命,如何鳥那狗朝廷啊?若是主公一心求招安,請恕先讓我死在前頭。”

“許兄弟何出此言?”李璟眼見眾位將領都是心有戚戚,仿佛身同感受,頓時覺得要遭,趕緊開口解釋,“我此舉并非馬放南山,刀兵入庫,實乃權宜之計也。”

又見眾位兄弟默不作聲,似乎都沒聽懂,遂逐一解釋道,“你們可能不知,朝廷雖然在山西沒甚兵馬可以調動了,但是本朝素有九邊,山西鎮不過其一也,據我說知,宣府大同一線,就有朝廷兵馬數十萬。

西邊的三邊軍鎮,也有不下此數的大軍,若是一意與朝廷作對,徹底惹怒了朝廷,只怕屆時咬牙叫各路官軍匯聚,湊出大軍前來征討,咱們決計不是對手,只能平白丟了性命罷了。”

這樣說,到叫幾個懂些事理的明白過來,紛紛低頭沉吟,與身邊將領交換著看法,但無人肯出來先開口,李璟只得又道,“我求招安,并非真心,實乃爭取時日而已。

朝廷各路兵馬雖眾,但其中不能上陣的軍戶便占去七八成,能出城野戰的,不過兩三萬兵馬而已,但即便如此,咱們也不能戰而勝之,你們要知,朝廷占據全國,地大物博,有江南米糧長遠運送支持,可以五年,十年的打下去。

但咱們呢,不過初占州縣城池十余罷了,民不過百萬。軍不過兩三萬,且皆是放下鋤頭匆忙上陣的農民,此番與陽曲城里尤家軍作戰,你們也瞧見了。其部不過六七百人,便在我數萬軍中橫行無忌,若是更為精銳的關寧騎兵前來,咱們需要多少人馬才能抵擋?”

這一席話,可叫下邊將領都困惑住了。若叫李璟這個說法,豈不是只有招撫一條活路可走了?要知道朝廷按照這個數字算下來,怎么著也得有個精兵三四萬。

而自家兵馬撐死了,也就這個數字,一旦朝廷怒而興全師而來,如何抵抗?要知道前邊只有七百人的官軍精銳,自家都得用萬人去攻,還不能取勝,那要是來了七千人馬呢?那豈不是自家只有敗亡一條路了?

于是,每一個聽聞的將領。都沉默下來,再也不作聲了,連趙默笙與鄭仁寶都是面帶擔憂,不住的瞧著李璟,有心想要開口,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李璟眼見大伙都被嚇住,頓時知道自家言語奏效了,但光嚇唬住自家人,算不得什么本事,自家前世作為連隊指導員。口才是沒的說的,叫這幫人往東走,就絕不能讓他們往西去,于是繼續說道。“不過諸位弟兄也無須擔心。

朝廷的對手,并非只有我們一部而已,九邊的官軍,也不能全部調到山西來打咱們,眼下,東邊的韃子揮師數萬。圍攻遼東的大凌河,朝廷薊遼邊鎮精銳,都叫拖在遼東,我看啊,朝廷恐怕還不是建州韃子的對手,恐怕遲早落敗。

而咱們臨近宣府大同的邊鎮,其麾下兵馬,大多都是些臨時湊數的,哪怕真有些精銳,也叫抵擋蒙古韃子的入侵,根本不能輕易南調,山西鎮兵馬就更別提了,眼下都叫咱們打的不成建制,根本不是咱們的對手。

唯今只怕西邊陜西三邊的官軍過來打咱們,不過他們自家駐守之地也鬧的厲害,好些軍隊都是長年累月沒發餉了,根本無心作戰,所以,咱們眼下,就是爭取些時日,操練精兵,便能自保有余了。”

等細細聽完李璟所說的一切,眾人中聰明的,腦海中有個大致印象,反而覺得前途一片光明,若是朝廷束手束腳和自家開戰,每次都是一部而來,勝上個兩三場,豈不是山西任由自家縱橫了?

如此,許同光率先反應過來,更是眼冒精光,出身興奮的道,“主公,若是如此,咱們更當即刻揮兵,先行打垮山西鎮的官軍,以圖大事啊!”

李璟聞言,卻搖了搖頭,心想畢竟還是時代眼光局限,不能通盤考慮全局,不過眼下自家麾下將領,能做到這點,也算人杰了,故而有心栽培,于是耐心的出口道,“這世上的事,沒有這般簡單的。

你們瞧我先前,一直強令各部不得全力進攻陽曲,就是怕打破了省府,叫朝廷丟了顏面,震怒之下再也不肯讓步,要知道朝廷統治天下,全看這人心民心,不然即便有百萬精兵,也得早晚丟了。

而咱們一旦攻破了陽曲,無異于自絕于朝廷,從此再無妥協的可能,即便朝廷再缺兵馬,也要從各地咬著牙派兵前來圍剿,屆時就是個魚死網破的時局,咱們志向遠大,何必做此自掘墳墓之事呢?!”

又有那將領仿佛懂了,面帶期盼的開口,“主公的意思是,給朝廷留下幾分顏面,叫有個反轉的余地,也好在朝廷無力對付咱們的時候,趁機發展一會,肆意招募青壯,編練成軍,坐等時機成熟,再行討伐朝廷?!”

“對。”李璟終于見人想通了,頓時興奮,重重的接口道,“正是這樣,咱們現在求招撫,就是要趁機壯大,等到實力夠了,再行一舉推翻朝廷,建立新朝,咱們弟兄,各個封侯拜相,共享榮華富貴,恩澤子孫!”

這段話成功的激起每個人心中隱藏的**,此時是各個帶著渴望的眼神,緊緊的盯著他,他這才趁熱打鐵的說道,“但咱們眼下的實力,并不足以推翻整個朝廷,貿然行事,只有失敗一途。

故而要趁機休整,等東邊的建州韃子,西邊的蒙古韃子和秦晉之地的流賊,去不斷消耗朝廷的實力,此消彼長,終有一日,叫咱們的實力超過朝廷,則大事可期也!”

這番話,通俗易通,幾乎在場每一個人都聽懂了,說白了,就是趁著眼下朝廷沒能力剿滅自家的時候,趁機尋求招安,借機穩定下來,壯大實力,等到哪天羽翼豐滿,便再給朝廷狠狠的一擊。

最終實現推翻朝廷的目的,想想便是激動啊,若真有那么一天,那么眼下受點委屈也算值當,主公真是有勇有謀在,不僅精于戰陣,還能有如此遠大的眼光,跟著他,準能飛黃騰達。

于是一個個仿佛瞧見神人一般的目光瞧見李璟,是內心拜服,再也無人膽敢質疑李璟!

又有趙默笙尋了空檔出來,高聲贊嘆道,“主公,只管干吧,咱們必定以性命輔佐,叫遲早有一日推翻這狗日的朝廷,叫主公也登臨大寶,咱們也混個開國功臣做做,也叫青史留名啊!”

他一直是明白李璟的,心知他胸中有大抱負,可沒曾想,居然是推翻朝廷,自家做皇帝的理想啊,只是到了如今,李璟的理想越大,他就越是開心興奮,反正都走到這個地步了,想要中途放棄,可沒那么簡單了。

“就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就該主公上去做皇帝,叫普天下的農民也有個盼頭。”見趙默笙領頭開了口,余下的將領更是一個個不敢怠慢,紛紛開始鼓噪起來,說什么的都有,夸的李璟簡直世間少有。

“如此甚好。”李璟卻沒被眼下這些鼓動的言語沖暈了頭腦,他雖高聲叫好,但心底永遠知道一個事實,那便是軍權!

要是手里沒有一支死忠于自家的精銳大軍,想要推翻朝廷,保全自身,談何容易。

不過眼下,見軍心可用,遂趁熱打鐵道,“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是招撫,還是直接推翻朝廷,都需更多的人手,眼下,陽曲不可久圍,我欲以主力監視陽曲,其余各部,分散到外圍,四處發動民眾,壯大實力,爾等以為如何?!”(未完待續。)

ps:馬上就要過年了。

大家過年好啊!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