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武道第十二章 屠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最終武道 >>最終武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屠刀

第十二章 屠刀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0日  作者:武不凡  分類: 武俠 | 新派武俠 | 武不凡 | 最終武道 

作者:武不凡書名:類別:武俠修真更新時間:2016/07/1000:21:52字數:6128

修羅刀法固然好用,但劉若水只施展了三刀,殺了六七十號人馬,便住手了。

在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中,修羅刀怕是劉若水相性最好的一門武功了。幾乎只是剛一入手,差不多便將其修煉到大成了。因此,劉若水僅僅只是試了試刀,便停手了。

畢竟,劉若水此來,只是為了練刀而已。他既然已經把刀練成了,那就不必浪費了。這一隊的金國士兵也并不算多,總得省著點用。

練完了修羅刀,便輪到了“破戒刀法”。

相比于“修羅刀”,“破戒刀法”和劉若水的相性要差了點,但劉若水施展起來,還是極為順手。

破戒刀法,顧名思義,這一門刀法就是用來“破戒”的。

“破戒刀法”,破的就當然是殺戒。

這一門刀法相比于修羅刀法來說,殺氣要略微輕一些。但其中蘊含的殺機,卻要更重了幾分。每招每式,都是要人性命的殺招,不愧“破戒”之名。

這門刀法,劉若水也只施展了四刀,便罷手了。畢竟,對他來說,參悟這門刀法,其實不比修羅刀困難多說。

練成修羅刀之后,便是“菩提刀”。

菩提,乃是梵語,意即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于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菩提刀法,自然也是智慧的刀法。

在武道上,劉若水早就可以堪稱絕世宗師。智慧,自然是不缺的。因此對他來說,菩提刀法,自然那也不是什么難題,劉若水僅僅練了六刀,便領悟了這一刀的精髓。

當劉若水使用菩提刀的時候,景象和方才相比,卻是大不相同。劉若水揮出菩提刀之后,受刀者雖然也是當場斃命。但他們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痛苦之色。正相反的是,死者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安詳的笑容,好似他們已經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一般。

對于劉若水來說,燃木刀法,修羅刀,破戒刀法,菩提刀,其實都是不難,對于他來說,真正難的,只有慈悲刀而已。

簡單來說,劉若水若是能夠理解“慈悲”的意思,他怎么可能用這種方式去領悟佛家精義。竟然妄想著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是不想,只是不能罷了。

對于真正的佛教門徒來說,吃葷也好,吃素也罷,其實并不是什么大事。真正的得道高僧,對那些清規戒律其實已經不在意了。就拿鼎鼎大名的降龍羅漢濟公來說,他就是不忌口的。豬肉也好,狗肉也罷,他都是來者不拒的。

但是,佛門中人,雖然可以不講究清規戒律,但是卻不可能沒有慈悲之心。

但劉若水最缺的,就是那一顆真正的慈悲之心。

雖然說,劉若水的心中的確有幾分善念。但是善念,卻不等于慈悲。例如說,如果劉若水見到惡人欺壓善人。那他會做的,絕對不是幫那個善人一把。他做的,只會是動手將惡人的頭顱砍下去。

甚至,劉若水動手砍下的,可能會是兩顆人頭。

所以,劉若水才修不了佛,也修不了慈悲刀。

一刀。

兩刀。

三刀。

五刀。

十刀。

劉若水單手持刀,臉色漠然,以慈悲刀的刀法像那些金兵斬去。因此,短短的數息之內,劉若水便將最后十個頭顱砍了下去。

雖然,劉若水殺得干凈利落。但他的心中卻沒有一絲喜色。正相反的是,他不有的有些頭疼。

慈悲刀,顧名思義,這是一門以“慈悲”二字為根基的刀法。這門刀法,講究的正是“不殺”。

劉若水既然能用刀殺了人,正是偏移了這一刀的本意。

不過,劉若水早就清楚這一點。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修不成,那他多殺些人,就能夠修成了。

這一點,正是劉若水的“經驗之談”,劉若水正是用這種方法,才逐步將七十二絕技練到大成了。

雖然,完顏洪烈派來的追兵已經殺完了,但那并沒有關系。在這金國,有大把的人可以供他練手。

譬如說,金國皇宮。

自來皇宮的正大門都是向南開,也因此,皇宮的南門要比其它三面大門巍峨莊嚴許多,便是寬度也遠勝其它三處大門。朱漆大門上排著幾十枚黃銅門釘,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淡黃色的光芒。

劉若水走到皇宮的大門之后,只見前面的大門聳立,兩側氣死風燈高懸,城門樓子上有巡邏士兵持槍挎刀往來巡視。

自古能夠正面攻破皇城大門之人,無不是大隊人馬用撞城巨木合力撞開,或者用攻城巨錘將大門錘開。

這皇宮大門雖然與城門相比差了許多,但若想正面破開,也必須要用到攻城器械才行,絕無憑個人勇力打破大門之理。

不過,這一點,僅僅局限在射雕這樣的低武世界罷了。若是在大唐世界,有大把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自然,劉若水也能夠輕松辦到。

劉若水并沒有費什么力氣,更沒費什么功夫。他只是走到大門下面,然后用手用力一推。

于是,宮門的門栓便嘎吱一聲的斷裂了。皇宮的大門,就這樣輕松的打開了。

在皇宮里面,乃是是一個大廣場,此時廣場上面,一群守衛持槍張弓嚴陣以待,看他們的樣子,顯然是精銳。

既然是精銳,那就殺吧。

劉若水的身子一晃,便閃到士兵中央,然后用一記“慈悲刀”,向一名士兵砍了過去。

劉若水手中的慈悲刀,卻談不上什么慈悲。一刀過后,地獄就多了一個亡魂。

雖然,“慈悲刀”異常的不順手。但配合劉若水的步伐,依然能夠招招奪命。因此,不過片刻功夫,人就被劉若水殺完了。

看著一幫守衛的尸體躺在廣場之上,劉若水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繼續向皇宮深處走去。

一步一殺,十步十殺。

雖然,這里是金國皇宮,雖然在皇宮內部藏著不少大內高手,雖然劉若水使出“慈悲刀”的時候,異常的不順手。

但是,結局卻沒有什么變化,劉若水就是那么輕輕松松的殺了進去,就好似踏青一般。

雖然有人,有無數人,已經豁出了性命,想要阻止劉若水,阻止劉若水的步伐。但是,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做了什么,結局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根本沒人能夠擋住他。

這一次皇宮之旅并沒有什么激烈的戰斗,也沒有什么殊死的搏殺,只是一場踏青游玩似的“旅游”。

在這一刻,真正的演示了眾生平等的真諦。

在屠刀之下,終生都是平等的。

就這么,劉若水欣欣然的從宮門殺了進去,然后又欣欣然的從宮門殺了出去。

在這一路上,劉若水殺了很多人。有太監,有士兵,有宮女,有妃嬪。當然,還有一個穿著龍袍,死后還貢獻出一縷玄黃之氣的中年胖子。

劉若水并沒有記住他們的樣貌,更沒記住他們的性命,劉若水只知道的是,經過這一場殺戮之后,“慈悲刀”終于練成了。

當然,和其他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一般。劉若水的慈悲刀并不慈悲。相反的是,這一刀的殺氣怕是比修羅刀還要濃厚三分。

這一刀,劉若水顯然練錯了。不過,這并沒有關系。畢竟,劉若水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其實都沒有練對過。

從一開始,他練的其實只是一招刀法。

屠刀!

真要論起來,不僅慈悲刀是屠刀,修羅刀是屠刀,破戒刀法是屠刀,就算是燃木刀法,菩提刀法,乃至于劉若水已經練成的無相劫指,韋陀杵,降龍伏象功,拈花指,散花掌等等,那一招不是屠刀?

到了今天為止,劉若水的七十二絕技算是練成了。但他的“屠刀”,其實只是小成而已。

因此,劉若水略微沉思一番,便離開了金國都城,向南宋的帝都臨安走去。

臨安,南宋都城,金滅北宋后,宋高宗趙構于建炎三年升杭州為臨安府,作為行在所,紹興八年定為行都。此時的臨安,有人口過百萬,是這個時代唯一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

雖然臨安城國力微弱,但卻是歷史上最富庶的一個時代,是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進入臨安城,你可以看到街道上密密麻麻的行人,南來北往的商人,還有士兵和官吏。臨安城很大,有一條橫貫南北的御街,也稱為‘天街’,從北向南,十里長街,一直通到鳳山門,兩旁商肆林立,看到臨安城內的繁華景象,你很難想象這是那個夾縫中生存的國家。

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都過著相對富足的生活,就連農夫的腳上都穿著絲鞋。站在臨安的街道上。在當世,從未見到過第二個城市如此會繁華。就仿佛沒有受到戰火和敵國的威脅似得,到處都是歌舞升平。而在金國統治的地域,你所看到的是破舊的城墻,光禿禿的樹木,和人煙稀少的城市。

如果僅憑著城市的發展來看,你或許會覺得,國家軍事力量強大的,是金國而不是南宋。

劉若水在臨安走了一圈,發現這里到處都是歌舞升平,歡樂至極。

劉若水在臨安的街道上走了很久,忽然看到一處長街圍滿了人群。里面三層,外面三層。不由得有些好奇,就擠了進去。

擠進去之后,劉若水才發現是一些人在表演街頭雜耍。空地上,幾個精壯漢子和兩三個女子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一個身材壯碩的男子躺在地上,胸口上放著一塊巨石,旁邊站著一名大漢,手里舉著大錘,朝著地上男子狠狠砸來。

大錘砸在石頭上,石頭應聲而碎,而男子卻毫發無傷。除此之外,還有一人站在不遠處,將一根長槍放在地上,槍頭抵住了咽喉,慢慢彎腰,這長槍便慢慢彎曲。看到這一幕,圍觀眾人都爆發出一團喝彩聲。

緊接著,一個精壯漢子走出來,拿出一個板凳。凳子大概只有膝蓋高,長約二尺,距離地面只有很小的空隙。而這個精壯漢子卻一伏身,將身形一縮,不碰到凳子,慢慢的從凳子下擠過去。除此之外,還有用手掌拍碎石頭,單手倒立,以及用腦袋頂缸。

除了這些精壯漢子表演,那兩三個女子也都沒有閑著,單手倒立,凌空倒翻,一看就是有功夫的人。

然后,又有一女人拿起銅鑼敲了起來,說了段俏皮話,然后將銅鑼一翻,放到每個人面前,喊道:“各位看官,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空閑的捧個留場,喜歡的捧個情場。”

女人的聲音洪亮,走到每個人面前,將銅鑼送到他們身前。大部分人都拿出幾個銅板扔在銅鑼上,可能一個兩個,也可能給上一把,還有的穿著豪華的放幾兩碎銀子。

因為劉若水擠的靠前。因此,那女人也將銅鑼遞向劉若水。

這些把戲的確精彩,劉若水也就沒有吝嗇,直接取出一錠金子,扔了過去。

說道黃金之后,那女子自然是喜不自勝,連聲道謝。

在女子的道謝聲中,劉若水雙手合十,念了三聲“阿彌陀佛!,好似他真的是一名得道高僧一般。

只是,劉若水每念一次“阿彌陀佛”之后,他不僅沒像尋常僧人一般,心靈安靜下來。正相反的是,他心中的殺意,瞬間高漲起來。

在臨安,這里到處都是歌舞升平,到處是歡聲笑語,到處是花團錦簇。似乎,這里就是人間天堂一般。

人間有這么一片樂土,自然是好事。

但是,這篇樂土若是出現在臨安的話,那無疑是最大的“原罪”。

原本,劉若水也有些猶豫,自己該不該來臨安。畢竟,這里是宋都,而不是金都。城里是宋人,而不是金人。

但來到這座城市之后,劉若水便很確定,自己此來,絕無差錯。

此地,合該殺人。

劉若水有一種預感,自己若是將該殺的人都殺完之后,真的有可能因此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種感覺,并非是幻覺,而是一種來自心靈層面的預感。就像那些將死的國術大師,能夠明確知道自己的死期一般。(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最終武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