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六百八十九章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九章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第六百八十九章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更新時間:2019年06月13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御花園,涼亭里,宇文溫正在考校女兒的功課,方法是背詩,背的詩名為《木蘭詩(辭)》,是有名的北朝民歌。

同齡的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輪流接力背誦,稚嫩的童音搭配著《木蘭詩》,彰顯出巾幗英雄木蘭的風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兩個小丫頭背得很流利,此次考試得滿分,宇文溫給了獎勵之后,問女兒有什么問題要問。

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七歲多,這個年紀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背詩都只是背個大概,未必清楚詩句的意思,所以宇文溫有時候會做解答,算是親近子女的一種方式。

宇文慧英一臉疑惑的問:“阿耶,何為‘策勛十二轉’?”

“啊,那是勛官十二階(轉),也就是十二個等級的勛位。”宇文溫說完,發現自己的解釋對于兩個七歲多的小丫頭來說還是太難理解,便進一步解釋:

“策勛,‘策’是記錄的意思,,‘勛’是功勞的意思,兩個字連在一起,就是‘記功勛于策書之上’....”

“‘策勛十二轉’的意思,就是木蘭立的功勞,達到了最高價、也就是第十二階,若是從最低一階開始晉升,可得經過十二轉,說明木蘭真了不起了。”

“喔....”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點點頭,滿是期待的看著阿耶:“阿耶!我也要學木蘭!”

“哎喲,那得你阿耶老得上不了戰場了...”宇文溫笑起來,笑得很開心:“還得你們的兄長都老得不能上戰場。”

“喔....”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有些失望,她們不懂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不明白現實里“木蘭替父從軍”這種事是很難發生的。

不過這不妨礙小丫頭們繼續問問題:什么是“賞賜百千強”。

宇文溫回答:“‘賞賜百千強’,意思是賞賜有很多,‘百千’是比喻,形容數量多,‘強’的意思是‘有余’。”

宇文瓊英問:“阿耶,那官軍此次大捷了,是不是要‘賞賜百千強’?”

小孩子哪里懂時事,只是宇文溫經常給她們念報紙,所以知道許多事情,譬如知道如今官軍大捷。

宇文溫聞言點點頭:“對的,朝廷要獎懲分明,將士們立了功勞,就得賞賜。”

宇文瓊英問:“阿耶,朝廷有那么多錢財賞賜么?”

宇文溫依舊點頭:“有,肯定有的。”

小丫頭總覺得阿耶說的都是對的,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宇文溫陪著女兒說了一會兒話,讓女兒拿竹子去喂大熊貓“墨白”。

自己坐在涼亭,讓宦官拿來功勞簿,翻看起來。

功勞簿,記載著軍中將士的功勞,是朝廷獎賞有功將士的依據,此次大軍平定高句麗、收復漢四郡故地,將士們征戰一年有余,立下無數功勞,朝廷自然是要嘉獎的。

按照制度,功勞簿上敘錄的軍功要層層審核,經兵部、吏部復核,最后上呈天子御覽(實際上只是瀏覽),若無疑問,那就得盡快獎勵。

將士們為國效命,用生命和鮮血開疆擴土,立下的功勞,必須及時“兌現”,而傷亡將士的撫恤也必須及時發放,這樣才能鼓舞軍心,才能讓更多的人投身軍伍。

所以,功勞簿的核對、復核、審核進度很快,沒有拖延,當吏部將整理好的功勞簿上呈后,宇文溫讓中書省樞密院核對一遍,自己再“抽查”。

為的是對將士們負責,立了功的人,就一定要獎,沒立功的人則不能占便宜,這就是賞罰分明。

周國的勛位,如今也是十二階(轉),最高一階是上柱國,但很可惜,此次大戰,并沒有士兵立下奇功,如同木蘭那樣“策勛十二轉”,直接從普通士兵變成上柱國。

不過,“賞賜百千強”是必須的。

最好的賞賜,除了爵位、官職、勛位,就以實物中的土地最受歡迎,然而,當大規模對外戰爭越來越頻繁時,土地是必然不夠分的,那該怎么辦?

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填補土地不足造成的“賞賜空白”,譬如減免稅賦,或者多發放錢財。

但是,現在有了科舉,若仔細算一筆賬,從軍上戰場、用命換軍功,好像不如讀書考科舉爭取考試當官來得劃算。

畢竟科舉考試三年一次,考不中還有機會“再來一次”,可上了戰場,命就只有一條,一不留神人就死了,哪里還有機會“再來一次”。

讀書備考科舉,不會讓人斷手斷腳,眼瞎耳聾,但打仗會。

讀書,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當兵卻“忠孝兩難全”;趕考,考中考不中,人都能好好的回來,上戰場卻不一定,家人每日都要提心吊膽。

所以,若是天下承平日久、科舉制度逐漸完善,人們適應了科舉入仕,那么投筆從戎的“性價比”會越來越低。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讀書,但如今工商業的發展迅速,讀不了書,可以去務工、做小買賣,一樣能過得不錯,而不需要從軍賣命。

于是,長此以往,“尚武”之風必然逐漸轉衰,當兵不再是良家子的優先選擇,甚至還會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情況出現。

這不是宇文溫想看到的,但即便在后世,如何提升軍人社會地位依舊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只能根據現狀,進行一些調整。

借著此次大戰過后對將士們的獎賞,實行一些新措施,將軍人的地位在原有基礎上適當提升。

此次的獎賞之中,除了爵位、官職、勛位、錢財、各類“優惠政策”之外,多了新的內容,其中之一就是“科舉加分”。

立了軍功(一定功勞以上)的軍人,無論是將是兵,按照功勞大小,其子(不分嫡庶,不限人數)參加科舉考試(殿試除外)時可以加若干分。

當然,考慮到公平性,加的分數不會太多,但足以讓其子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科舉戰場上獲得像樣的助力。

至于其他措施,效果有待觀察,但都有同樣的一個目標,那就是提升軍人的待遇,讓投筆從戎對于人們依舊有吸引力。

宇文溫看著幾本厚厚的功勞簿,仿佛看到了無數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身影,看到了將士們那滿懷期盼、等著朝廷賞賜的臉龐。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強大的軍隊,而這樣的軍隊,其士兵不能是地位卑微的賤民,待遇必須過得去。

但也不能是五代的跋扈牙兵,所以軍人待遇方面要把握一個度。

原則就是賞罰分明,尤其“賞”這方面,一定要舍得花錢。

立了功就得賞,功勞大,獎賞就得豐厚,讓當事人和旁觀者都覺得上戰場玩命確實“劃得來”,不然誰還會當兵、上陣廝殺,真不如在家讀書考科舉,或者務工掙錢過小日子。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可發獎賞的錢財是要財政出的,“賞賜百千強”之后,財政的壓力就大了。

想到里,宇文溫不由自主撓頭。

錢賺得多,花得更多,若沒有錢,什么都免談。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