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六百零三章 代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三章 代議

第六百零三章 代議


更新時間:2019年04月29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新落成的辦公大樓里,宇文溫一邊視察,一邊和陪同的許紹交談,兩人緩緩走在樓道間,陽光從窗戶照進來,將他們的身影映在樓道上。

門下省本來和中書省一樣,位于宮城內,但因為機構改革,規模擴大,于是搬出宮城,“在外辦公”,如尚書省一般。

現在,這座回字形的辦公大樓,就是門下省的官署所在,不僅為門下省官吏提供辦公場所,也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們提供專用辦公室。

這些專用辦公室,不僅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還有各種相關配套設施,確保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們擁有等同于高官的辦公待遇。

宇文溫就在幾個不同方位的辦公室里感受了一下,看看采光,看看通風,又看看有無“裝修污染”。

古代有堪輿(風水)概念,知道建筑物要注意采光、通風、朝向,卻沒有什么裝修污染的概念,宇文溫卻很注意“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

因為在明德年以前,各種奢華裝潢的技術和材料,按照后世的化學分析來看,基本上都是劇毒。

這些裝修污染的來源主要是涂料,或者諸如鎏金等工藝,各種重金屬含量極高且不斷揮發的涂料,會讓金碧輝煌的宮殿,變成一間間毒氣室。

許多王朝一開始,皇帝很能生、壽命也長,皇子們夭折率也不高,但越往后,子嗣越艱難,皇帝壽命也不理想,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皇宮建筑的裝修污染很嚴重。

事關身體健康,宇文溫對此很重視,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一直都對起居環境是否“干凈”很注意,要保得家人不受裝修污染的毒害。

他也不希望文武官員因為辦公場所的裝修污染問題導致發病率增加,所以對于各官署的新建辦公場所很關心。

大概走了一圈,宇文溫對新辦公樓很滿意,在一間辦公室里坐下,和許紹交談起來。

門下省換了個新的辦公地點,還增設了諫議院這個機構,諫議院的長官,由門下高官官侍中擔任。

門下高官官——侍中有兩位,現在一位負責門下省日常事務,一位負責諫議院日常事務,所以為了加以區別,負責諫議院日常事務的侍中改名為納言,許紹便是納言。

納言,古官名,主出納王命,從字面看,“納言”寓有居高位而廣納群言、廣征賢論之義。

若把諫議院比作“群賢”議政之處,那么主持諫議會議的納言,就是廣納群言、廣征賢論然后向天子匯報之人。

當然,在宇文溫的規劃中,納言一職會隨著諫議院的蛻變而蛻變,當諫議院蛻變為議會時,納言就會蛻變成為議長類型的官職。

那是許多年以后的事,宇文溫現在和許紹交談的內容,就是如何把即將試行的代議制度做好。

諫議院的設計原則是一個代議機構,所謂代議,就是各方利益集團的代表在通過會議討論、辯論的形式參與議政,諫議院就具備這樣的職能。

當政事堂召開國務會議時,天子、三高官官以及諫議院的平章政事、參知政事齊聚一堂,對每一項議題進行討論、投票表決(參知政事無投票權)。

而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們,代表著皇權(宗室)、勛貴(有爵位者)、官僚(文武)、各類勢力集團(地域等)的利益,共聚一堂開會,協商解決問題,本身就是變相的代議制。

各方勢力,靠著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將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述求、立場以及各種要求,在政事堂會議上體現出來,然后公開討論(討價還價),進行利益博弈。

雖然這樣的制度對皇權有些許掣肘,不讓皇帝能隨心所欲發號施令,但也是皇帝向各方勢力體現出來的善意:大家都是自己人,有話好好說,坐在一起有商有量。

讓大家知道:皇帝不會一意孤行,損壞自己人的利益。

讓各方利益集團有“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皇權再強,治理偌大個國家也不可能單干。

宇文溫認為政治就是妥協,那么代議制度及其實施平臺——政事堂及諫議院,就是凝聚各方利益集團人心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所以,諫議院的職能,不能僅僅是審核詔令那么簡單。

宇文溫覺得自己既然要妥協,進一步收買各方人心,自己就得有誠意,否則把別人當猴耍的后果,就是大家離心離德。

他為了建立有效的代議制度,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而不是抱著糊弄人的心態來行事:諫議院承擔對中書省所擬詔令的審核職責,并且參與政事堂會議,但這只是權力之一。

所以,有彈劾權。

彈劾權,指的是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可以發出議案(參知政事要至少三人聯名才可),在諫議院發動對正四品以下官員(不含正四品)、公爵以下(不含公爵)勛貴的彈劾。

只要彈劾通過,該官員、勛貴就要倒霉,丟官、降爵,皇帝不得干預。

當然,為了防止出現黨同伐異、只對人不對事的惡劣黨爭行為,發動彈劾不能信口開河,必須言之有物,有事實依據、人證物證。

或者有御史的彈劾奏章、警察局的立案文書等等。

簡而言之,誰主張誰舉證,而不是隨意發動彈劾,然后讓被彈劾者自證清白,導致彈劾權變成無底線官斗的工具。

諫議院還有審查權,包括對朝廷(主要是尚書省)各類財政收支進行審查(查賬),也包括軍功的審查。

審查不通過,尚書省必須對問題賬目進行復查,沒有合理解釋,視同貪污。

若軍功不實或者有水分,各類獎賞要進行相應調整。

諫議院又有監督權,對各大型工程的施工進度、質量和運營維護進行監督,對各類官督商辦機構進行監督,對刑部、大理寺的判案過程進行監督。

還要對尚書省執行的詔令進行監督,如果發現執行的詔令未經諫議院審核通過,視為亂命,不得執行。

在審查、監督過程中一旦發現有問題,可以就此發動質詢,質詢主管官員,一旦諫議院判定官員自圓其說,可以發動彈劾。

三個權力相輔相成,讓諫議院具備切實的大權,可以有效審核詔令(封駁權),可以監督財政開支,可以監督尚書省,可以參與國事的決策,可以監督百官(彈劾權)。

可以集結更多的力量,阻止皇帝繞過門下省用“亂命”(未獲門下省審核通過的詔令)指揮尚書省辦事。

宇文溫這么安排(妥協)算是很有誠意了,而他擺出的豐盛筵席,必然引得各方紛紛“入座”。

然而光有筵席,沒有規矩可不行,否則筵席秩序會亂,到頭來弄得主賓都不開心。

諫議院的根本,在于參知政事,參知政事的人選不能頻繁變動,否則何以稱得上“代議”?

況且“喜怒無常”的諫議院會嚴重降低辦事效率,很容易誤事,所以參知政事的任期不能太短,人員不能頻繁變動。

又有一個問題:參與議論國事的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到底怎么算品級?

定高了,那些苦苦熬資歷、循資格的官員能忍?

宇文溫認真考慮之后,定下原則:平章政事、參知政事一旦任職,任期六年,任滿不得連任。

任職期間,除非本人去世或者犯下重罪(謀逆或者大不孝等)否則不得免職,即便是皇帝,也不得剝奪平章政事、參知政事職務。

參知政事的員額一百人,品級是從三品,實際上是“同從三品”,類似于散秩,只體現官階和待遇,不代表可以憑著官品就凌駕于職事官之上。

從參知政事中選出來的平章政事,其三品,也是“同三品”,雖然在政事堂會議上有投票權,但不代表平章就能和三高官官并駕齊驅。

宇文溫琢磨了許久弄出來的這個制度,并沒有推翻現有體制,算是對現有體制的強化改革,將門下省的作用強化,盯著中書省和尚書省。

又進一步碎化相權,導致門下省無法產生強勢宰執,還給皇權裝上了一個不痛不癢卻無法忽視的限制,為將來的變革埋下了種子,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許紹不可能想到將來諫議院有蛻變為議會的可能,但他能體會到宇文溫的良苦用心:為了盡可能凝聚各方力量,選擇出讓部分權力(妥協),換得更多的支持。

是一個父親作出妥協,換得兒子們將來相安無事,有個善終。

現在,見天子長篇大論,許紹有些感慨。

差不多四十年前,意氣風發的西陽郡公,坐在新落成的巴州(后改名黃州)官署里向他展望未來,如今,天子依舊意氣風發,坐在新落成的門下省辦公樓里,繼續向他展望未來。

未來是什么樣子?

未來很美好,但他們年紀大了,已經看不到了。

可是,兒孫們能夠看到。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他們累一些,把樹苗種下,施肥、澆水,等到將來枝繁葉茂,兒孫們就可以享福了。

許紹翻開寫滿字的筆記本,向宇文溫匯報:“陛下,參知政事的選舉已經圓滿結束,接下來會在此基礎上選出十二位平章政事,待得科舉殿試結束,諫議院便可運轉起來。”

宇文溫很滿意,笑道:“那么,許納言,諫議院的開門紅是什么呢?”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