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六百零二章 布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二章 布局

第六百零二章 布局


更新時間:2019年04月28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門下省,一座新落成的建筑內,半圓形的大廳里,宇文溫正在現場視察,要親自感受一下這個大廳的“音效”如何,皇太孫宇文旭站在中心講臺上,背誦千字文。

宇文旭的說話聲,經由面前的話筒(拾音器)和電線,傳到布置在大廳里的幾個電喇叭上,其音量放大許多倍,回蕩在大廳里。

宇文溫聽著電喇叭里傳出的沙啞聲音,覺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因為這聲音根本就不是宇文旭的“原聲”,不僅變調,聽起來還有些詭異,讓他想到了四個字:鬼屋魔影。

一個荒廢的學校里,破敗的禮堂內,早已損壞的喇叭,忽然傳出了詭異的童音,仿佛有人在念著千字文...

宇文溫干咳一聲,把思緒收回,這么調侃孫子可不好,做長輩的不能這樣不著調。

他看看四周,看著大廳各處布置的喇叭,聽著已經變調的聲音,頗為滿意:沒有明顯的回聲,不錯,不錯。

聲音造成的振動,由拾音器(話筒)轉變為電流,音量大小導致電流波動,而波動的電流讓電喇叭(音響)產生振動,進而還原為聲音。

電傳聲的原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不容易。

現在已經有了成品,那就是電喇叭,簡單的音響(播音)系統,還有電話。

但是,因為技術不行,電傳聲的音質較差,以電話或播音系統為例,不僅會讓說話者的聲音“失真”,還會因為電線長度增加而產生無法忽略的雜音。

電線長度超過一定距離,其雜音就會讓人難以忍受,所以電話雖然“發明”出來了,卻無法用于長途通話,甚至因為無法辨別說話者是誰,限制了許多用途。

但短距離電話系統,和能夠播音的播音系統,卻可以用在會議廳、交易所、車站、港口、施工工地等公共場合,成品于去年年底問世,立刻就用在政事堂的新會議廳里。

這個嶄新的會議廳,可以容納上百呈扇形分布的座位,每個座位都是高腳書桌加椅子,與會人員坐在會議廳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清楚聽到講臺上發言者所說的話。

因為音質明顯失真,所以與會者根本就沒法根據聲音來判斷說話者是誰,但是因為這里視線(照明)良好,大家都能看到講臺上發言的是誰,所以不會認為有人冒名頂替。

這對于國務會議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臺上,宇文旭已經背誦完千字文,在一排排席位間轉了轉,最后來到講臺上首、位置最高的那個座位。

那個座位是一套桌椅,用料十分講究,雕著龍紋,只有一個人可以坐。

宇文旭被這套漂亮的桌椅吸引,仿佛一只老鼠圍著米缸打轉般圍著桌椅轉,這里摸摸,那里摸摸,宇文溫見狀干咳一聲。

宇文旭回頭,看見祖父點點頭,于是坐在椅子上,端正身姿,仿佛一名教師坐在講臺上,看著臺下課堂里的學生。

宇文溫坐在臺下前排座位上,看著孫子在上面一本正經,于是笑著揮揮手。

政事堂,是天子召集宰執們商議軍國大事的地方,所謂“宰執們”,就是三高官官,這是將漢時以來的獨相“分裂”成群相的結果,是皇權在于相權之爭中的一次勝利。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其正副長官加在一起,如今是十人(尚書令空缺),而政事堂實際上不需要太大,因為與會人員不過十幾人,用不著太大的會堂。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宇文溫決定讓政事堂“擴招”,參加會議的人員,不是十幾人,而是百余人。

他實行了一項改革,門下省政事堂,開會時成員增加,設“參知政事”一百人,列席政事堂會議。

這一百名“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在會議上沒有決策權,獲得允許后方可發言。

而在這一百名“參政”中,又會選出十二名“平章政事”,簡稱“平章”,在政事堂會議上有發言權、決策權,也就是可以進行“票擬”,參與軍國大事的投票表決。

十二名“平章”,其品級“同中書門下”,也就是正三品;而其他“參政”,品級為從三品,只有“參政知事”一職。

宇文溫在政事堂搞出這種花樣,設了十二位“平章政事”,等同于讓本來是十個人的宰執隊伍,人數擴大到二十二人,進一步將相權碎化。

那么,人多嘴雜,二十二人的宰執隊伍,會不會導致決策效率低下?

不會,因為政事堂會議的決策實行投票表決(票擬),三高官官和平章們一人一票(中書令、侍中是一人兩票),簡單多數就能通過決議,若是出現“平局”,由皇帝做最終選擇。

而那些非平章的“參知政事”們,列席會議,作為見證。

如此一來,可以說參政們是花瓶般的擺設么?

當然不是,因為宇文溫在門下省政事堂名頭下,增設了一個機構,是為“諫議院”。

諫議院的職能,就是對中書省送來的詔令進行審核,而審核的方式,就是“參知政事”們投票表決,三分之二贊同就可以通過,若沒達到票數,封駁(將詔令駁回中書省)。

原先,中書省負責根據皇帝的指令擬定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也就是門下高官官侍中、副長官門下侍郎進行詔令的審核工作。

現在,等于是用“諫議院”這個機構,取代了侍中、門下侍郎的職責。

當然,侍中和門下侍郎也會參與表決,但在一百人的參知政事(含平章政事)面前,侍中和門下侍郎已經喪失了門下省的主導權。

直接后果,就是門下省不可能出現強力宰執,這樣的設置,就和宇文溫將尚書令空置一樣,是削弱相權、避免出現權臣的措施之一。

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

諫議院這個機構,其成員名為“參知政事”,其人,是從皇族(含宗室)、勛貴(公爵爵位及以上)、官員(一定品級以上)中選取。

可以說,這是讓貴族及官僚們更廣泛參與議政的機構,能提供更多的宰執位置(平章政事)來安置那些邊鎮大員,畢竟三高官官的位置其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與此同時,參知政事們還可以提出“議題”,表決通過(三分之二贊同)后,可以提交政事堂會議表決,這就讓各方利益集團有了一個主張利益、提出政見的可靠途徑。

所以,正如科舉對于寒族十分重要那樣,各大利益集團必然會“喜歡”諫議院這個機構,皇帝將來想要廢除,不那么容易。

皇帝想要亂發詔令,好歹多了諫議院這道“防火墻”。

與此同時,諫議院還可以安置宗室,讓宗室藩王換一種方式,參與到國事決策之中,不僅不會威脅皇權,還能成為皇權不可或缺的幫手。

因為中書省擬定的詔令要想在門下省通過,就必須在諫議院的表決中獲得三分之二多數,那么,在諫議院安插“聽話”的宗室、勛貴任“參知政事”、力求詔令能獲得表決通過,就是皇帝的必然選擇。

用新形態的政治博弈制度,營造出皇帝任用、善待宗室的新需求,這就是宇文溫為兒孫鋪的后路。

與此同時,這樣的政治博弈制度一旦走上正軌,平穩運行兩三代人,諫議院就會慢慢蛻變。

待得時機成熟,就有可能蛻變成另一個機構:議會。

宇文溫收回思緒,看著坐在上首的孫子,看著孫子那一本正經的模樣,視線忽然有些模糊。

我已經盡力布局了,成與不成,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