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八十八章 村中要科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村中要科普

第八十八章 村中要科普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0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看著里正那豪邁的樣子,徐寶又一次感嘆起這個時代的好,尤其是讀書人身份的尊貴。

自己說做干豆腐,里正就帶著人做,自己說建窯,里正就說修一個。

換到另一邊,憑自己此時年歲的樣子去找村長說修窯,會被村長打屁股,然后送到學校念書的,能上初中一年級了吧?

里正無條件支持,徐寶倒是猶豫起來。

他想燒水泥,在別處燒水泥困難與否他不曉得,在此地,原材料充足,石灰石在旁邊的縣里沒人挖來賣,一般是用來裝麻袋修河堤,以及鋪路。

黏土呢,挖池塘挖出來的全是黏土,還都是好黏土。

因為這里是河南,河南不缺這等資源,煤也多,好地方啊。

徐寶不敢下決心,是怕水泥太好用了,然后被人知道,知道了的話……他們會讓上崗村成為水泥制造地的。

接著是一座座水泥窯出現,大量的煤炭運來,整天冒黑煙,一場大雪落下,四處墨裝濃裹。

徐寶能想像出來,當水泥的威力展現在眾人眼前時,朝廷中的有識之士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修城墻,然后才是修路、修房子。

任何一項科技,別人都會首先想到軍事方面。

追求殺傷和遠程攻擊,幾乎是人的天性,小孩子你給他一支電池動力,能發出聲音和光的玩具槍,再給一支能打出去彈珠的玩具槍,他保證選擇后者。

尤其是此時元昊在西北那邊折騰呢。

怎么辦?

徐寶糾結。

里正等了會兒,見他不出聲,追問:“小寶你要燒什么?說出來,我們燒給你。”

徐寶聽著這話發現很別扭,什么叫燒給我?我還活著呢。

“里正爺爺,有個東西,燒出來后能蓋出結實的房子,比用三合土速度快,天好的時候,五天就能蓋出個大房子。

那東西混合著鵝卵石,再加上鋼……那個竹子,修一堵三尺厚、八尺高的墻,只需幾個人半天工夫。

然后等干了你讓人拿大鐵錘砸,十個人砸一天也砸不碎,你說若是造出來,用它蓋什么房子比較好呢?”

徐寶比量著說。

“修個甚的房子,修城啊,往遠處的地方修,聽人說西北那頭亂著呢。”里正一指西夏的大概方向,認真地說道。

于是徐寶發現,里正爺爺很愛國,而且很有軍事頭腦。

他只好采取另一個辦法:“里正爺爺,朝廷的人知道了,我會被他們抓走,抓去專門燒那東西,就不能回村了。”

“那可不成,打打殺殺是不對的,咱應該老實過日子,修房子。”里正瞬間又轉變。

“村里人能守秘密?”徐寶問。

“找能守秘密的做,就說燒磚,對,燒磚,咱村有錢了,不能再住土坯房子,要蓋磚瓦房。”里正很快想到辦法。

徐寶咬咬牙:“燒,先把我的房子修了,我急用,五天內我就要。”

“那可來不及,咱村只有炭窯,沒磚窯,建個磚窯要花不少錢,找一大群人干活才行,花錢管別處借一個?不成不成,那些人眼賊著呢,你燒完了,他們一看就知道,小寶你這要得太急了,我……”

“不急,我現在開始不急了,慢慢來,修個磚窯,最好連燒陶瓷的一起修,到是咱自己做東西。”

徐寶連忙往后延時,他倒是忘了這事,窯不是隨便挖個坑,堆個包就行,那是燒木炭和竹炭用的。

真那么好建,豈不是村村建窯了,何必還拿竹制的器皿吃飯,問題的根源在于建窯成本太高,哪怕明明知道有了窯就能燒東西賣錢,也拿不出基礎建設費。

“真不急?不急我可找人去修了,你那金子還沒花,得拿出來,往后賺了錢,再給你。”里正見徐寶不催,算是放下心。

“建。”徐寶答應。

“我去請人,咱村沒人會,得找老把勢才行。”里正確定下來,又匆匆走了。

徐寶則站在原地,悵然若失。

他想快點修出個房子,然后等嘟嘟過來高興一下,可是村中連個技術人員都沒有,還得到外面請人。

等到修成房子時,估計嘟嘟已經來好幾次了。

現在如何去做呢,自己的房子倒是一直在修,估計等嘟嘟來時能勉強住人,要不要多買點好的絲綢什么的,把家裝飾裝飾?

還是算了,留著錢做正事,讓嘟嘟再等等。

突然發現自己無所事事的徐寶溜達到養豬的地方,又是二百頭小豬過來。

他想燒水泥是因為考慮到豬圈的問題,現在的豬圈是竹子的厚柵欄,然后里面一頭高一頭低,低的地方開個口子,讓污水可以流出去。

一群豬擠在里面,最里面是稻草。

這場景是要多臟就有多臟,糞便混雜在稻草上,豬就在里面吃、里面住,一個個身上黑糊糊的,離著很遠味道就傳過來。

而且好多天才會打掃一次,把豬趕出來,人拿著鍬進去,清理好了再鋪上層沙子,豬再趕回來,如是往復。

徐寶不適應,上廁所他都不適應,他偷偷用寫字的紙,估計村里人也發現了,但沒人說他而已。

他倒不是吃不了苦,當大頭兵的日子比這苦,他只是希望能生活更好一些。

看完豬,他又去看雞,半大的雞散養著,一只只的在地上尋找東西吃,它們可不像養殖場的那種,見到個蟲子把自己嚇一跳。

它們看到別的蟲子就吃。

徐寶見過養殖的雞買來放在院子里散養,結果遇到一只紅彤彤長毛蟲子,雞被嚇得往后躲,看著不敢去碰。

而真正的農家散養的雞,早就沖上去幾只給分食掉,哪怕是很小的小雞雛,只要有母雞帶領,學會吃東西,就敢一群斗一只大蜈蚣。

還有那大的雞,蜻蜓飛低了,也能追著給叨下來,甚至你去窩里摸蛋的時候,它還會啄你,膽子那叫一肥。

現在一大群雞就沖進稻田中,這片收割完了,鋪在院子里曬,不指望曬完了人能吃,是用來喂牲口的。

雞到了只剩下秸稈茬子的地里就翻找東西吃,有落掉的稻谷就吃稻谷,找不到便用爪子刨還濕潤的泥。

遇到螞蝗吃,遇到蚯蚓吃,遇到泥鰍也吃,泥鰍小自己吃,泥鰍大就幾個‘人’配合著吃。

群雞邊吃邊排泄,徐寶看著沒管,到時一翻耕,雞糞就翻地里了。

但他更想讓村里的下蛋雞去吃,好多下蛋,村里的雞和以前一樣,放出來,自己找東西吃,然后天黑之前各回各家,偶爾也有認錯門的。

如果是第一次認錯,養雞的人會喊一嗓子,告訴誰家他家的雞在自己這,明天放出去若是還走錯,就只能抓起來給送回去,不然時間久了雞該以為這是自己家。

分辨的方法也簡單,每家的雞腿上綁繩子,長短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不同、左右不同、繩子數量不同,這樣就區分開了,哪家的雞一看即知。

徐寶看著,想了想,找到在院落外面跟孩子們一起學習的張勇和張廣。

“你倆告訴村里的人,有骨頭渣子狗不吃的,還有魚刺都給我留下,別扔,曬干了上磨去磨,回頭喂雞,別喂蛋殼,算了,我找別人,你倆跟著學。”

徐寶說完事情又不叫二人去做,他隨便找了幾個村里的人把事情重復下。

下蛋雞鈣不夠,會下軟殼蛋,有時不出蛋,有人把蛋殼給雞吃,吃習慣了,雞一旦缺鈣,它就啄別的雞的蛋或自己的蛋,而且蛋殼中的鈣它不易吸收。

天暖的時候還好辦,雞自己回去找需要的東西吃,包括田間和土里的帶殼的東西,冬天雪后找食費勁,只能增加飼料。

徐寶算是發現了,自己任重道遠,整個村的人,缺少科普,沒有系統的理論指導,以后自己要多觀察,多想辦法。

比如喝生水,井水生的喝也就喝了,水質好,那還叫礦泉水呢,可是河水也生喝,那河里面什么東西沒有?上游直接把廁所就連上了,各種細菌寄生蟲,全交給身體本身處理是不行的。

怪不得孩子的死亡率那么高,根本沒人注重衛生。

一時間,徐寶覺得自己肩上的膽子更重。

“賺錢,先要多賺錢,然后才能去改變。”徐寶跟自己說,然后猛一拍腦門,連忙往做飯的地方跑,邊跑邊懊悔地嘟囔:“可別把豬胰子給煉成葷油了,我還要用來做肥皂呢,早上起來包子里的油渣是哪來的?哎呀……”

等徐寶跑到地方,翻找,果然沒看到。

“十二嬸,豬胰子呢?”徐寶問在那里摘菜的婦人。

“靠油了。”對方很隨意地回答。

徐寶站在那里,嘆口氣,眼珠子轉轉,問:“油呢?”

“用了一點,做菜。沒給孩子們做,你說孩子們吃飯慢,菜容易涼,都給大人做了吃。”對方又回答。

徐寶松口氣,沒吃光就好,少了豬胰子,自己就直接拿葷油做肥皂,在西市那邊用的胰子很貴,比葷油貴多了。

自己做,以后村里人用,賣不賣錢的再說。

“十二嬸,記得葷油給我留著,用素油做菜。”徐寶找個地方一坐,喘息兩下說道。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