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宋第八十七章 點點滴滴皆真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田園大宋 >>田園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點點滴滴皆真情

第八十七章 點點滴滴皆真情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0日  作者:心盈田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心盈田園 | 田園大宋 


嚴當柱倒不怕辛苦,他擔憂幫著徐寶算計完劉坤,劉坤會報復。

信上寫冬天后歸還網,簡直是沒說一樣,用一冬天,那網還能再用了嗎?

他相信對方會借給劉坤網,但用出的是劉坤的人情,估計等劉坤醒來,寧肯花錢買網,也不想欠這么個人情。

嚴當柱猶豫著,輕聲問徐寶:“真要去借?”

“借。”徐寶肯定地說道,見對方躊躇,便笑著解釋:“在官場上,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敵人與朋友。我做事呢,不喜歡把事情做絕。”

“與借網有關?”嚴當柱硬是沒從徐寶的話里把借網聯系起來。

徐寶知道今天不把事情說明白,嚴當柱絕對不敢回京,只好耐心講:“你看啊,我直接把網借來用壞了,是與劉坤不死不休,可我若是再從他找關系借網的地方買網,買很多網,是讓對方賺錢,對方要認他一個好。”

“你還要買網?”嚴當柱反應過來,確實,買得多,對方會認為是劉坤給拉來的買賣,要感謝劉坤。

“對,然,我暫時拿不出錢,讓那邊先找人織網,織好一批送上崗村一批,我過個十天半月的再給錢,就以咱們的劉巡檢的名義賒欠,反正都能借呢,你說是不?”徐寶順著對方的話說道。

嚴當柱點點頭,猛然打了個寒栗,瞪大眼睛:“那你要是不給錢呢?”

“怎么可能,我與子厚兄親同手足,豈會做那等連累別人之事?”徐寶大義凜然地說道。

“那我呢?”這句話嚴當柱自動過濾,算是懂了,徐寶威脅劉坤,劉坤使壞,徐寶就不給錢,怕就怕在劉坤一狠心,自己把那錢給了,然后先收拾自己,到時自己怎么辦?

“嚴大哥自然是守在上崗村,幫忙催討錢款。”

“我是有衙門的人。”

“沒錯,有一涉及京城和上崗村課稅的事情,關于冬季鮮魚的,到了冬天查勘清楚,不但有錢拿,還有魚吃。”

“真的?那……那我去了啊。”嚴當柱這回下決心了。

就是說劉坤真要魚死網破,他就留在上崗村,說幫著要錢,做出一副跟徐寶有仇的架勢。

然后他不回去,跟衙門里的頭兒說一聲,到時候也給頭兒錢,并且天冷后,還能拿魚回去給兄弟們吃。

冬天的活魚一斤好幾十文呢。

“真的,我沒騙過你們,如西市那里的。”徐寶提起八個人一人一天一百五十文的事情。

嚴當柱有信心了,揣著信往外跑。

徐寶則把劉坤架起來給送回屋,自己又喝了幾大口的白開水,再吐吐,來到外面找廚房要粥喝,粥是豆子和米一起煮的,給孩子的。

大人早上不吃粥,吃豆腐腦,然后是用油渣包的大包子。

“要是有皮蛋瘦肉粥就好了。”徐寶就著蘿卜咸菜把一碗粥喝掉,突然想起另一種粥。

而后他反應過來,沒見到有人賣松花蛋,真沒有,沒有,那就做吧。

反正制作簡單,稻殼子、麥麩子都行,用鹽水把黃泥和柴火灰一和,裹住鴨蛋,等上兩個月就能吃,時間短了不行,因為用料太簡單。

村里的鴨蛋不是賣生的,就是腌咸鴨蛋,問題是別人也會,所以要不上價,除非自己跑碼頭那去賣,但絕對不去,太累人。

而做成皮蛋賣就可以價錢高了,而且賣的時候一定要先用水把蛋殼外面的東西泡掉,看看有誰還能兩天學會?

“呵呵呵”徐寶想著想著,自己笑出聲。

“寶郎,小寶,你怎么了,你別嚇我,是粥不對嗎?”做粥的婦人看到徐寶傻笑,她被嚇壞了,這要是喝了自己做的粥,讓小寶變傻,自己就是一村的罪人。

“呵呵,沒事,中午給寶寶們做肉沫茄子吧,不要炒的,要蒸的,然后裹面炸一個河里的小蝦,不,不炸蝦,有孩子嘴嫩,能給扎破了,換肉片炒筍,加梢瓜胡蘿卜湯,記得少放鹽。”

徐寶恢復過來,琢磨下中午給孩子吃什么,原本是打算炸河蝦,考慮到孩子吃東西時會不小心把嘴扎破,就換一個。

說完打算去看王管事教孩子們,又站住,問:“咱村有多少霉干菜?少的話記得讓人做,或告訴張廣,叫他買,往后給寶寶們做扣肉吃。”

“寶郎我記下了。”婦人答應,她對孩子們吃好東西絲毫不心疼,因為她家有兩個小孩子,反正小寶說做什么,自己不會的跟著學就行,感覺上小寶沒有不會的東西,讀書人還要學做飯?

徐寶來到孩子們學習的大院外面,聽著孩子們背誦,他便沒去打擾,本應該是由他來教,可他最近事情多,正好王管事在。

“看樣子以后要多找讀書人,讓他們幫忙帶孩子,我抽出空,負責教數學,還有漢語拼音。”

徐寶聽了一會兒,轉身往河邊走,自語著。

他覺得學讀音方面是拼音比較方便,比現在用的讀音的工具書好。

比如說‘古’字,在《唐韻》這個字典工具書里面,是公戸切,‘切’是連讀的意思,就是把‘公’和‘戶’兩個字快速地讀在一起,像拼音似的,就拼出來‘古’這個音。

這不是問題,問題是,想要知道‘古’的讀音,還需要知道‘公’和‘戶’的讀音,那么‘公’是用什么字拼出來的呢?《唐韻》中是古紅切,就是用‘古’字和‘紅’字拼的。

即先要知道這兩個字,那么‘古’字怎么讀呢?它是公戸切,那么‘公’怎么讀呢?是古紅切……

這分明是個圈哦,不帶這么坑的。

所以換拼音吧,記住二十六個字母,所有的字全能拼,比如說:逼a,沒問題,各地方言都能拼,不用非要按照自己那邊學的拼音規矩來。

想著拼音的好處,溜達到河邊,三個村的人還在那干著,徐寶招呼自己村的,回去挖池塘,劉坤又睡了,等他醒來后估計要到下午,下午請他吃什么酒菜,到時再想,保證讓他吃好、喝好。

然后叫人買點五味子,幫他護護肝,別給喝出病了。

今天還有不少泥鰍被挖出來,有人專門用木盆盛水裝著倒進一個專門用來養泥鰍的大木盆中。

一個個的大木盆按天排的,一般是養三天,等泥鰍把肚子里的臟東西清理干凈,就可以做菜。

有人不喜歡吃,是因為看著活的時候視覺受到沖擊,它扭動起來讓人不舒服,其實等切成段爆炒,就沒事了。

除了有人干活、有人挑揀泥鰍,還有人‘噼里啪啦’地拍身子,把叮在身上的螞蝗給打下來,由于拍打的原因,會出不少血。

干活的人習慣了,不覺得如何,徐寶則皺眉頭,想了想,跑到放喂牲口的鹽的那里,裝了二斤在籃子里,又到石磨的地方,自己把鹽倒上面的磨孔里,推著轉。

邊轉邊添,等都轉進去,用掃帚掃,拿簸箕盛著端到河邊,喊:“再有被螞蝗叮的別拍了,撒上點鹽,拍下來再下水的話,被叮的地方容易爛。”

喊話時有人上岸正要拿鞋底子抽呢,那小腿上叮了四只,徐寶捏了點鹽過去撒上,沾到鹽,螞蝗開始縮,一會兒就變成個小團兒掉下去。

又用鹽在傷口的地方抹一抹,徐寶吩咐:“過一會兒再下去,可不能再抽自己,抽腫了要多出不少血,知道沒?”

“這鹽……可惜嘍。”對方心疼地看著鹽。

“喂牲口的,不可惜,鹽沒人值錢,不管是不是服徭役,你們也算是為咱村干活,鄉里鄉親的,誰還會在乎這點東西,人沒事就好,前幾日是我疏忽了,忘了鹽這事兒,讓你們拍打好幾天,呵呵!”

徐寶擦擦指頭上的鹽,笑著跟對方說。

對方卻沒笑,在水里泡著干活不喊一聲苦累的大老爺們,眼圈一紅,連忙扭過頭去,悶聲悶氣地說道:“小寶你放心,這段河準保干利索。”

“我信,反正我是干不了,太苦,水涼就上來歇歇,哎呀,我去讓人抬個泥爐子過來,煮著姜水,誰肚子里涼就喝口。”

徐寶留下去句,轉身又跑掉。

這人擦擦眼角,嘟囔:“這他娘滴,比給自家干活還舒坦咧!他徐寶當初咋不來俺村呢?便宜死老張頭了。”

他根本不知道,徐寶來時已經考察過他們村,崗東村,比較后才選擇上崗村。

日頭轉高,快到晌午時,村子里的車隊回來,比原來多了五輛,加起來十一輛,里正出去拉豬和家禽,又買的黃牛和車。

黃牛拉車慢,通常走短途,它們的主要用途不是拉車,是拉犁。

對村子人來說,一個是地,一個是耕牛,屬于最寶貴的東西,然后是雞和豬,豬叫豕,上面加一個寶字蓋,就是‘家’字,有豕才有家嘛。

里正現在有錢,每天賣帶字的干豆腐,還有不帶字的,全賣掉,最后能賺四萬多錢。

他不是守財奴,所以不會把銅錢全換成銀子,然后溶了往地上澆,能在附近買到地,他就買地,買不到他便買牲口。

對他來講,開春的時候一群牲口站著排耕地,是種美妙的景色,其實就是聯合耕種,集群化的,在徐寶眼里根本不算個事兒。

“小寶,小寶,我又給你抓了二百頭豬,夠不夠養?”里正一回來,先找徐寶。

徐寶聞著里正身上傳來的濃郁的農家氣息,往后退一步,問:“里正爺爺,咱村有燒石頭的窯嗎?”

“沒有,你要燒什么,我叫人給你修一個。”里正大氣地說道。

這章算昨天的,昨天我吃麻辣燙過敏了,等又吃完藥,狀態就非常不好,所以沒更新上。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田園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