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681章 秘不發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1章 秘不發喪

第681章 秘不發喪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4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科幻


一個美麗的朝鮮姑娘,纖纖玉手有節奏的在鼓上拍打著,發出動聽的聲音。可這鼓聲朝鮮國王李不珖卻無心欣賞,現在再美的鼓聲聽到耳中也只剩下了煩躁。

李珖中風后已經半身不遂,嘴也歪了,腿也不能動了,他已經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了,還得要一個侍女專門給他擦口水。

他唯一與人溝通的方法,就只剩下了用那只還能動的手在沙盤上寫字,然后由一名侍者念出來。

費了許多心力,李珖才在沙盤上寫完了一句話。

“同意吳國公做朝鮮王世子,然兩班未必同意。”

馮勝聽到李珖并沒有反對那個破天荒的驚人計劃,心中都未免有些意外。不過對于這個結果,他還是很高興的。李珖同意了,那這個計劃也就成功一半了。至于兩班貴族,馮勝倒真不怎么擔心。

兩班在朝鮮指的是貴族階層。一開始,兩班的本意是指上朝時,國王坐北向南,以國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武官排列在西,即文武兩班。

后來,兩班便專指上朝會的官員延伸到兩班官員的家族以及家門。

在如今的李朝,兩班是世襲的。朝鮮也是受儒家影響極深的國家,處處沿襲中原王朝的制度,他們也有考試制度,分為正統科舉、武科舉以及雜科舉三種。但前兩者是兩班子弟的特權,一百百姓只能參加雜科。

因為其世襲身份,因此兩班貴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壟斷了國家的一切權利,可以說,朝鮮的兩班階層,與明末時的官員士人階層是極為相似的。擁有種種特權,甚至還擁有著明朝勛戚的種種特權,兩班早成了為隔在王室與庶民之間的國家的實際統治者。

不過也因為這種世襲制。因此到了后來,兩班的數量不斷增長。龐大的數量最終導致兩班內部的爭斗,這種爭斗也最終導致了朝鮮歷史上絲毫不弱于中原大明的黨爭。

因為這種過快的兩班人口增長,于是后來規定兩班中只有嫡子能夠世襲兩班身份,而侍妾所生的庶子,便不得享受兩班待遇,只能充當翻譯、醫官、捕校等低級基層官員,他們成為一個新的階層,稱為中人。高于平民和賤人階層。

李珖在聽到馮勝所提的立自己的親外孫,大漢二皇子吳國公劉和垣為朝鮮王世子時,僅僅是驚訝了瞬間,便很快就做了決定。

他并不反對立劉和垣為朝鮮王世子,也阻止不了。況且他自己也沒生子,立嫡女之子雖不符合祖制,但如今的朝鮮,完全就是大漢的附庸,大漢挾吞并日本之威而來,朝鮮能改變什么。

不過這件事情。就算他同意了,可也不能就成事。

在朝鮮,真正掌握著這個國家權力的。是勢力龐大的兩班貴族。

馮勝辭別朝鮮國王后,向皇帝做了稟報,將李珖的態度表明。

“陛下,臣是真沒有想到朝鮮王居然會一口應承此事。這會不會是以退為進?先應承下來,然后卻拋出兩班貴族,這樣既不會得罪大漢,卻又否決了此事?”

劉鈞笑笑,“有這個可能,但我們只當朝鮮國王已經答應了。至于兩班貴族,那是我們的事情。”

“陛下。我覺得兩班貴族不太可能答應朝鮮并入大漢,畢竟這些人在朝鮮的地位。就和過去大明的那些宗室勛戚和官員士人一般,處處享受著特權,是真正的特權階層,他們怎么愿意放棄這種人上人的地位呢?”

“利益!”

劉鈞只吐了兩個字。

大到國家,下到庶民,行事總離不開利益兩字。就如當初朝鮮人投降了清人,可當他率領艦隊到來時,不少朝鮮官員便發起了兵變,廢掉了親清派的國王李倧,那些原本親清的官員也很快轉變了態度。

為什么?

自然是利益。女真人在朝鮮,那是太上皇,一味的擄奪索取。而大漢雖然一樣是朝鮮人的太上皇,但卻是有考慮過朝鮮人的利益,是雙贏局面。大漢既不搶人也不要求他們上貢,反而是租島嶼,建港口,互相貿易,甚至大漢的軍隊還駐于朝鮮,保證了朝鮮的安全。給他們提供借款,出售各種商貨,大漢來了后,朝鮮人再不用擔心受怕,還日子好過了許多。

如今火爆的中朝貿易里,朝鮮兩班貴族們就從中賺了不少錢。

“你可以替朕去會會朝鮮的兩班貴族,告訴他們,若他們肯支持二皇子為朝鮮王世子,甚至支持朝鮮并入大漢,那么朕不會虧待他們。所有的兩班貴族,都將能分封爵位,從候伯到子男勛不等,他們的財產帝國予以保護,不受侵犯。他們還能到帝國中原任職,甚至入朝任職。他們的子女,不論嫡庶,都可以參加大漢的科舉考試,與帝國子民享受同樣的權利。”

“另外,若是朝鮮并入帝國之中,那么朝廷會在朝鮮設立總督,由朝鮮兩班貴族中選拔擔任,朕還會在朝鮮設立議院,朝鮮的兩班貴族中的佼佼者,將進入議院擔任議員之職,議員享有參政議政之職.....”

“朝鮮并入大漢后,朝鮮人既為帝國子民,他們可以移民中原,也可以在中原經商、投資入股等......”

總之,朝鮮若加入大漢帝國,朝鮮的兩班貴族們將享有許多特權。他們的田地商鋪等都將受到承認和保護,他們還會被封爵,他們甚至能成為尊貴的議院議員,甚至今后朝鮮的官員依然會優選任用朝鮮兩班貴族,他們的子弟還能參與帝國的科舉,能夠有機會成為帝國的官員。

劉鈞沒有說如果朝鮮兩班貴族們拒不接受皇帝的好意,會有什么結果。

但劉鈞相信,朝鮮人應當明白若是他們拒絕皇帝的提議后,肯定會相當不好。

馮勝帶著大漢皇帝的善意,在漢城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宴會,大部份在漢城的兩班貴族都來了。也正是在這個宴會上,馮勝向這些人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朝鮮國王殿下,日前向大漢皇帝陛下提出了一個請求。他希望能立自己的親外孫,大漢皇帝陛下的二皇子吳國公劉和垣殿下為朝鮮國王世子。

在這個消息爆出后。很快原本正爭奪王世子繼承人之位的兩位大君,都隨即表態,宣布無意爭奪王世子之位,在這兩人表態之后,大漢皇帝陛下特授給兩位大君大漢帝國伯爵爵位,還各賞賜了十萬塊銀元,為他們在大漢的京師各賜一套豪宅。

然后跟著有親漢死忠派跟著上書,堅決擁護朝鮮國王立劉和垣為王世子的打算。

這幾位最先站出來公開支持的官員。隨后也全部帝國皇帝特授予帝國伯爵爵位,各賞銀元一萬塊。

那邊朝鮮國王宣布要立劉和垣為王世子,這邊兩位原本的兩位王世子候選人便都聲稱無意王世子之位,然后大漢就給二人伯爵之封,還賞了十萬塊銀元。

站出來支持的幾名官員,也立即得封伯爵,還得了近萬銀元。

這下子,整個漢城都有些躁動不安了。

緊接著又有消息傳出來,朝鮮國王準備新設參眾兩議院,從兩班貴族之中選任。參眾兩院議員,將擁有極大的權力。

隨后大漢皇帝又宣布,從即日起。朝鮮國人享受大漢子民的待遇,他們可以前往大漢讀書,甚至參加科舉,以及做官為吏,就是移民經商參股等都不受限制。

越來越多的朝鮮官員表示支持立漢帝國二皇子為朝鮮王世子,他們只要自己的權益能夠得到保證就行了,至于其它的,并不太在意。

在這股風潮中,也有一些人站出來反對。甚至最后還有些在外的將領也站出來反對大漢這種赤果果的侵吞朝鮮的行為。

可這些人的反對,只是換來了朝鮮國王李珖宣布他們意圖做亂。列為叛黨。隨后,接到朝鮮國王和朝鮮朝廷請求借兵平亂的大漢皇帝。立即熱心的派出了精銳的大漢帝*隊出兵幫助平亂。

大漢帝*出動,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迅速的平定了數起叛亂。隨后,朝鮮朝廷審訊叛黨,很快由那些被捕的叛黨中牽連出一個龐大的叛亂集團。

無數反對劉和垣立為朝鮮王世子的貴族、官吏、商人,甚至普通百姓,都被逮捕,然后迅速的被審訊定罪,超過千人被處死,更多的人被發配日本挖礦。

于是乎,反對之聲沒有了。

九月底,人還仍然在北京城的大漢二皇子殿下,被立為朝鮮王世子。也在同一日,朝鮮參議兩院設立,數百朝鮮兩班貴族被任命為參、眾議員。

兩院成立的當天,有大量官員上書朝鮮國王,請求朝鮮國并入大漢帝國。這一要求得到朝鮮國王李珖的同意,朝鮮國王將大臣上書轉交參眾兩院,讓議員們商議表決,最終,這一上書得到參眾兩院幾百議員的一致支持。

于是,朝鮮國王李珖便順應民意,上書給大漢皇帝,請求允許朝鮮國并入大漢帝國。

這一要求,得到了大漢天子的同意,于是朝鮮國改為朝鮮軍區,分朝鮮國為兩省,北為高麗省,南為新羅省。朝鮮國王依然保留朝鮮王封爵,同時正式擔任第一任朝鮮總督。

這一任命下達后,李珖推辭不受,同時向朝廷請求,希望朝廷同意將朝鮮王爵位傳給外孫劉和垣,允其致仕。

大漢皇帝拒絕三次,李珖上表三次堅決請辭,最終皇帝感動,同意這一請求。于是,劉和垣正式襲任朝鮮王爵位,并擔任了朝鮮總督之職。

鑒于朝鮮王劉和垣年幼,不能處理朝鮮事務,皇帝特任命大漢兵部尚書張國維為代理朝鮮總督。

此事,終于塵埃落定之時,皇帝也終于準備離開朝鮮返京。

就在皇帝離開朝鮮后沒多久,漢城朝鮮王宮里傳來噩耗,老朝鮮王的中風之疾加重,醫治無效而去世了。

這個消息傳出后,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只是許多人并不知道,其實朝鮮王李珖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已經因病去世,這事情知道的朝鮮大臣很多,但一直秘不發喪,直等到朝鮮合并的事情終于塵埃落定,大漢天子離開朝鮮之后,才終于公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