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435章 瘟疫蔓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5章 瘟疫蔓延

第435章 瘟疫蔓延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6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陽門、崇文門和宣武門,京師內九城門的南面的三座城門。(起Q筆i屋u)

京師內城有四面九城,西北面缺一角。東西兩面和北面城墻上都各開兩門,唯有南面開了三座城門。

自嘉靖之時筑外城后,這三座城門便成為了京師內外城之間的通道,成為圍在城中的城門。三門往北,是內城范圍,三城南面,則就是外城了。

就是這一道城墻三座城門,便分隔開了天壤不同的兩個世界。

雖然內外城只隔著一道城墻,可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嘉靖之時筑的外城原本叫重城,是打算把整個京師包裹進去,結果最后卻因為財力不足,最終便只包了京城之南,轉換東西角樓。

可就只修了南面這一塊,外城也足有二十八里周長,擁有七座外城門。

從此北京內外城相加,面積還大于做為陪都的南京城。在中國歷代各朝的京師都城中,是僅次于唐長安城、北魏洛陽城的歷代第三大城。

北京的內城是在明成祖遷都北京時改建的,當時的大明正是如日中天,內城的建筑也因此顯出一派博大雄強,泱泱天朝的宏偉氣象,****其他書友正在看:。

紅墻黃瓦,畫棟雕梁的紫禁城和皇城被包裹在內城中央,璀璨耀眼。

外城的各個街蒼胡同,也是縱橫筆直,井井有條。

能夠居住在內九城里的,都是名門貴族,高官巨賈,是大明的上流社會,精英階層。又有多個繁華的市場,百貨云集,商賈齊聚,更添了許多熱鬧。

而隔著一道城墻的外城,卻完全不同了。

外城從開始修建之初,就沒有真正認真規劃過,最終也因為規劃不周。在只修建了南端一段后就不得不停頓了下來,然后就再也沒有繼續修建完剩下的各段。而且當年外城的修建,也是為了應對當時越來越嚴重的北方韃虜和南方的倭寇,修建之時十分的匆忙草率。

外城到處是旁逸斜出的街巷。寒傖低矮的簡陋平房,以及那些骯臟雜亂的市集。

外城,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大明北京的貧民區,這里住的全是那些京師最底層的百姓工匠。到現在,京師外城里更是到處都是胡亂搭建的窩棚。遍地都是各地來的流民。

外城有幾個地方,更是聚集了大量的外來流民,他們是貧民窟中的貧民窟,這里有京師最多的暗娼,京師絕大多數的盜賊、流氓、騙子,三教九流多集中在這里。

這里也是京師治安最差的地方,經常出現命案、偷盜、搶劫。

同時,這里的衛生也是最差的,缺少公共廁所和澡堂,甚至連水井都極少。那些食不果腹的貧民們,也沒有什么搞好衛生的念頭,隨地便溺,垃圾遍地。

臟亂差,就是外城。

到任直隸總督兼順天巡撫之后,劉鈞就已經在謀劃著要清理外城。

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劉鈞剛完成了對京師的普查,這次的普查包括了人口普查以及經濟普查。在動用了禁衛軍、五城兵馬司、警備軍和錦衣衛、東廠、五城巡城御史、順天府等各個衙門的聯合行動,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才終于算是完成了這輪普查。

京師總人口達到一百二十八萬余眾之多。其中順天府的戶口十二萬戶,達到七十多萬之眾。另外還有屬于皇家宮廷中的宮女、太監,教坊司的歌伎等等加起來也有不下五萬,京軍十幾萬。此外還有許多外來的的商販、僧道、流民等流動人口。

換句話說。京師百余萬人口中,有京城戶口的也就一半左右,若除掉京軍,依然還有不下三十萬的北漂。

這些北漂,絕大多數都是三教九流和一無所有的流民,他們靠著打零打幫傭。甚至坑蒙拐騙賣唱賣0身乞討等各種方式勉強維持。

這三十萬人,對于京師來說,其實作用不大,但卻加大了京師的各種物資消耗,以及嚴重破壞著京師的治安和衛生等。

針對這種情況,劉鈞提出了一個外城改造計劃。

“在郊外建立幾家大型的工廠,為京師制造提供諸多生活必須用品,減少京師對外面的商品依賴,同時也能提供許多工作崗位,解決一部份流民。初步將新建炭廠、鐵廠、鋼廠、面粉廠、紡織廠等。”

“對于外城的這些街巷、窩棚,要分批逐步的改造,規劃好后把那些窩棚拆除,重新建造新的里坊,建造市場、商街、以及居民住宅區等,通過出售出租市場的商鋪攤位等,回籠資金,出售住宅房,并建設一些簡易的住房,用來低價出租給那些在京的貧困百姓,妥善安置他們。”

“另外,京師也必須將部份百姓分遷到周邊的通州、昌平、薊州、永平、保定等地方去,以緩解京師的人口壓力。總之,我們得把京師的人口控制在百萬之內。”

劉鈞在順天府的衙門里,對屬下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全面改造外城,在郊外建立許多大型的民生商品的工廠,減少京師人口等。

順天府的許多官吏們,從來沒有想過,郡王會有一個如此龐大的計劃。在他們看來,這甚至是一個有些不符實際的計劃,這么大的計劃,他們根本都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最重要的是,這么大的計劃,得要多少錢?而錢從何來?

許多官吏紛紛勸說劉鈞,認為這計劃不可取。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什么的。

劉鈞對于他們這種淺短的認識只是笑笑,后世的人都明白一個觀念,那就是城市經濟。在后世,官方早把城市當成了一項商品在經營,甚至是一項極有利的商品。

經營好一個城市,那利益是極大的。

固然,要啟動這樣的計劃,需要不少的資金,可其未來的好處是極大的。

就好比后世的人都知道,房地產是項最賺錢的生意,而地產生意里,地皮更是最珍貴的資源,而這資源其實就一直握在官方手里。

建一棟樓房。都能大賺特賺,如果能建一個市場,那更是利益無算。

改造一個舊城區,建造一個全新的城區。這里面充滿無限的商機,只要運作的好,就是各方得利的大好項目。各種稅收,各種刺激商品需求,各種工作崗位等等。

對于現在京師這種一潭死水的景象。一座半死不活的北京城,一群饑餓又麻木不仁的百姓,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一個變革。

而要改變這一切,需要的只是一個杠桿。

劉鈞需要做的,就是啟動這個計劃,然后從四海銀行里拿出一大筆錢來,在北京郊外先建立許多工廠,對于一個百余萬人口的京師來說,他需要的各種商品是海量的。衣食住行,樣樣皆需。

再加上如今劉鈞已經控制京畿。軍隊也需要換裝,各式各樣的軍方訂單,劉鈞都能掌握。把江南制造廠抽調部份力量,在京師建立分廠,也是勢在必行。

尤其是冶鐵煉鋼等軍工產業,需要的人力是極多的。

京郊的這些工廠建起,就能吸引大批京中的百姓去做工。這些原來無依無著的百姓有了工作,就有能力養家糊口,京師的治安情況會轉好,他們有了錢能增加消費。市場會繁榮,朝廷的稅收也會增加。

各種市場、商鋪設在內外城中,而把一些大的工坊都建到城外去。劉鈞甚至還做了一個計劃,準備把京師所有的青樓的賭場,****。都集中起來遷到一個專門指定的外城區。那時,京師只有這個區內可以開設青樓和賭坊,其它地方都不允許再經營這些業務。

朝廷將加大力度對這些行業的監督,并征收起碼兩成的重稅,給他們發放特許經營的牌照,打擊那些無牌照不在指定區域內的非法經營者。

不過。劉鈞也沒打算一蹴而就,路也一步步的走。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先在郊外建起一家家的工廠,然后從京師招募走那些無所事事,而成為京師治安隱患的流民去做工。

同時,劉鈞也在順天府設立了一筆專項資金,用以率先開始整頓清理外城的惡劣治安和衛生環境。

一切,從建公共廁所、公共澡堂以及大掃除開始。

“外城的各條街道,每隔一百步,就必須修建一個公共廁所,必須是免費的。每條街巷上隔百步,還必須設立一個垃圾傾倒點,以后嚴禁隨地當街便溺,也禁止隨地亂扔垃圾。”

“從今天起,內外城都要設立城管局,招募專人負責各個街道的公廁以及街巷衛生的管理,街道每天都要清掃,垃圾點的垃圾每天得運到城外去集中處理。”

“派出專人,負責巡查,對于違規亂大小便、亂倒垃圾者,都要給予嚴懲。”

這個命令一下,順天府的官吏們更是意外連連。先前的一個外城改造計劃,讓他們都覺得過于龐大,極不現實。可現在這個命令,卻又不有些讓他們覺得太細微了。

真是管天管地,難道還要管百姓拉屎放屁?

堂堂輔政大臣內閣大學士軍機處成員,還是直隸總督兼順天巡撫,居然要管百姓隨地便溺,亂倒垃圾?

但劉鈞沒管他們的驚訝,他下了措詞強硬的命令,要求立即設立城管局,招募城管和環衛工,前所未有的認真。

所有人都以為劉鈞吃錯藥了,卻沒有人知道劉鈞是真的很重視此事,因為就在數天前,劉鈞剛接到了一個報告。

在山東和河北的交界帶,大運河上最繁華的城池之一的臨清,突然爆發了瘟疫。這種在報告中被稱為大頭瘟的瘟疫,從河南的興起,迅速的沿著運河流入臨清,并全面爆發開來。

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臨清城已經處于瘟疫的籠罩之中了。臨清已經死了上千人,一經染病,短短一兩天之內就會死亡,這種病傳染極強,一夜之間,比屋傳染,滿門死絕。

現在劉鈞已經派兵封鎖臨清周邊,禁止出入,并封鎖了運河,停止北運河的通航,并暫時封鎖了瘟疫的消息。

在劉鈞所記得的不多的前世對明末的歷史知識中,其中就有一項是關于明末的瘟疫的。明末的瘟疫堪稱是與小冰河、白銀危機、以及吏治腐敗等幾個毀滅明帝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他記得的,明末之時各地爆發瘟疫,傳染嚴重,最后北京城爆發嚴重的鼠疫。等到李自成入京的時候,那時北京城已經因為鼠疫死了二十萬以上的人,整個京城可以說不是李自成攻下來的,是鼠疫毀滅了北京最后的防御。

這幾天,劉鈞都在查明代瘟疫的資料。

根據查到的資料記載,在萬歷初期的時候,北方地區就曾經爆發過大規模的鼠疫,當時鼠疫席卷北方,無數百姓死于這場瘟疫。

而到了崇禎朝時,由于戰亂四起,瘟疫又起。

其中山西是鼠疫的重災區。

崇禎七年、八年、山西興縣盜賊殺傷人民,歲謹日甚。天行瘟疫,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一家盡死孑遺,百姓驚逃,城為之空

崇禎十年以后,大同府也開始爆發瘟疫,患者死亡率甚高,潞安府爆發鼠疫大流行秋大疫,……有闔門死絕絕無人收葬者。

自崇禎七年起的這股瘟疫,始終沒有杜絕。到現在,已經越鬧越兇,猛烈襲來。

鼠疫也早從山西轉到了河北、河南、山東的境內。

自臨清上報了疫情后,直隸的順德府、河間府也先后稟報了疫情。這次瘟疫來勢洶洶,傳染極快,死亡人口的比率更是極高。

現在這股瘟疫已經開始向真定、保定、順天異常至京師傳播而來了。

以劉鈞對于這些傳染疫病的了解,他很清楚,越是人口多的城市,傳染就越厲害。如京師這樣百余萬人口的巨大城市,一但瘟疫傳入,那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想想歷史上北京大疫,死了二十萬人,這個死亡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十,甚至差不多達到百分之二十了。

劉鈞不知道要如何治療鼠疫,也不知道現在傳散的這種鼠疫究竟是哪一種。可他知道,歷史上歐洲曾經爆發的鼠疫黑死病,殺死了上千萬人,當時歐洲人口減半。而他記憶的明末歷史上,明末鼠疫橫行,僅北京城大疫就死了二十萬。

在京郊開建的第一家工廠,就是口罩廠。

劉鈞對于鼠疫也不知道要如何醫治,只能預防,一面加緊讓醫生研究藥方,一面趕制口罩,同時加緊對京師衛生的清理整治。

現在京師外城貧民窟的臟亂差,那正是瘟疫的溫床,趁著瘟疫還沒傳到京師,必須馬上開始清理。

劉鈞不敢想象,瘟疫一旦傳入京后,以如今京師的這種種臟亂差,到時會是何等可怕的傳染狀況。

在這種鼠疫面前,就算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楚軍,也一樣將束手無策。

“口罩廠要日夜趕工,一個月內,我要京師每個人都戴上口罩!”

“通知北方諸省府州縣官員,讓他們立即開展防疫工作,在各自轄區內進行衛生大掃清,告訴他們,戴口罩能防疫,喝的水都要先煮沸,還要勤洗手勤洗澡!”

劉鈞憂心忡忡的對著自己的屬下交待,他把自己知道的那些防疫的知識一股腦后都說了出來,然后讓他們記錄下來,再根據御醫的一些建議,編為防疫手冊。迅速的傳給各地官府,讓他們一起加強防疫工作。

“這是一場戰斗,一場艱難的戰斗,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