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425章 永除后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5章 永除后患

第425章 永除后患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2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張山拒絕了左良玉提出的要協助先剿滅洛陽外圍的闖賊李自成提議,對張山來說,闖賊從來不是他擔憂的問題。■..●

他半年時間都沒解洛陽之圍,不是他畏懼李自成,而是擔憂左良玉。現在左良玉既然已經接受了調令,那么后方就已穩固,楚軍就能安心的圍剿闖賊了。

對于左良玉的選擇,張山很高興。他不怕左良玉,可如果左良玉不肯接受他提出的條件,那么他就沒別的選擇了。

來郾城之時,張山準備好了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自然就是左良玉接受調令,解散豫軍,帶一萬人北上當他的關外提督去,剩下兩萬人接受楚軍整編,編入新的中原軍區去。而另外的五萬人馬,則都要一律遣散。

雖然這個方案楚軍要拿出一百萬塊銀元來,但錢能解決的問題,對楚軍來說就不是問題。一百萬就能解決掉左良玉和他麾下的萬豫軍,還是很劃算的。

如果左良玉不接受這個條件,那張山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個選擇,那就是在這白虎堂上,直接請出尚方寶劍,斬殺左良玉。這是個很冒險的計劃,雖然廳里只有他們兩人,外面是他的五十個衛士,可是郾城內外卻有好幾萬豫軍。

一旦到時控制不住局勢,左良玉的麾下亂起來,他和五十名手下都有可能要折在這里。■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選這個方案。

除了這兩個方案,都沒有其它的好辦法,能夠快的解決左良玉和他的萬麾下。

左良玉這種老兵痞,真要出兵打他,也難。他打不過楚軍,可卻會跑的比兔子還快。張山可沒有那么多的功夫和左良玉消耗,也不想弄成那樣的局面。郡王信中已經催促他早日擊敗闖賊,因為遼西局勢可能會有變,到時楚軍得集中全力維持京畿穩定和對付遼西可能到來的叛亂,甚至還會有清軍趁火打劫。

現在的結果。總算是皆大歡喜。

三天后,郾城大軍云集。

張山的湖廣鎮兵馬,蔡遠的登萊鎮兵馬,左良玉的河南兵馬。十余萬人馬云集。營帳連綿,旗幟如海。

一百萬塊銀元已經從四海銀行運來,真金白銀,全是一塊塊明光耀眼的銀元幣,沒有一張紙幣和銀票。

左良玉把麾下的兵馬都收攏到了郾城附近。他看著湖廣楚軍和登萊楚軍如此迅的趕到匯合,看著他們那整齊的軍容嚴整的軍紀,清一色的火銃,加上數量極多的大炮。看著他們在城外修建的營壘是如此森嚴,經驗豐富的左良玉大為感嘆。

真要跟張山談翻了,說不定他現在就已經被劉鈞麾下的這兩支人馬給包圍了,而真打起來,哪怕他的河南兵數量更多,可肯定沒有半分勝算的。▼..◆

左良玉很快從自己的麾下選出了一萬人馬,都是多年的老部下。年經戰陣經驗豐富,左良玉選出這一萬人馬做為隨自己北上的部隊。

然后他給這一萬人更換了裝備,從全軍搜集了最好的鎧甲、軍械裝備他們,甚至把軍中所有的戰馬也全都配給了這一萬人。其它的火器、大炮,一樣全裝備到這一萬人中。

如此一番折騰,這一萬人的裝備倒是不錯,人人有甲,甚至配齊了兩套甲,一套鐵甲一套錦甲。人手一把腰刀,一副弓箭。還配齊了馬。甚至還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火器營,個個裝備鳥銃,并配有三十多門火炮。

這一萬人,還把全軍的馬騾車輛也都搜刮過去。建立了一個規模不小的輜重車營。

對于左良玉的這些小動作,張山全都知曉,但他并沒放在心上。左良玉視若寶貝的這些軍械火器鎧甲等,楚軍眼里不過是些破爛而已。他要就由他要去,沒什么關系。

等左良玉挑走了一萬人馬后,接下來的七萬河南兵中。張山與蔡遠派出麾下的各師協標營的教頭、士官們親自去考核挑選人馬。

最終從這七萬人中,挑選了兩萬人馬。●◆●..▼

然后蔡遠和張山各自又自己麾下拔出了一個協,以這兩個協為基礎骨干,加上兩萬挑選的河南兵,整編組成了一個全新的開封鎮。

二狗張國柱出任了這個全新的開封鎮的總兵官,而蔡遠則就任中原軍區提督兼登萊鎮總兵官,楊文岳出任了中原總督,總督河南、山東二省軍政事務,兼理河道。

這都是劉鈞事先定好的方案之一,左良玉接受調令,那么接下來就按此計劃進行。

左良玉一走,那么河南山東就將劃入楚軍的掌控之中,從此東到遼東鎮江,南到湖南,西到四川,北到山西。

關外、直隸、中原、川湖四個軍區,九個省,都大致歸入楚軍的控制中。雖然暫時這個控制還不強,但加以時日,楚軍就能全面控制這些地方。尤其是當中原二省納入楚軍控制后,以后南面的川湖和北面的直隸就連成一片了。

先掌控軍隊,控制地盤,然后再一步步插手到地方事務,一步步來,劉鈞早有自己的步驟表。

剩下五萬沒被選中的河南兵,全都要被遣散,每人有六塊銀元。

六塊銀元由楚軍親自到每個被遣散的河南兵手里,一分不少,沒有克扣半點。■最讓這些士兵意外的是,在郾城外,楚軍還組織了許多商人來招工。

有招募去屯田的,有礦場招募礦工,有軍械工坊招募做工,還有招募去臺灣墾荒的,足有好幾百家商號工坊,招募的工人極多。而且條件都還不錯,尤其是有楚軍做保證。

“長江船運招募船員、碼頭搬運工了,船員每月五塊銀元,碼頭搬運工每月四塊,還包吃包住,一天三頓,一天有頓葷菜,頓頓管飽嘍,要來的趕緊報名啊。”一面長江船運的三角杏黃旗下,擺著幾張桌子,長江船運的管事帶著一群伙計正在賣力的吆喝著。

“真有這么好的待遇?”一個剛拿到六塊遣散費的河南兵問道,他不過二十余歲,家人早在幾年前的流匪掃蕩中沒了,后來被左良玉征入軍中,一直也就是做些后勤運輸的輔兵活計,因為營養不良,都快二十了,可卻十分銷瘦。在揀兵中,最終沒被選上,被裁了。好在拿到了六塊遣散費,他對于被裁汰倒沒什么意見。他并不是很喜歡軍中的生活,不過對于未來何去何從,有些迷茫。

見到這些商人招募后,他不由大感興趣,約了幾個同在輔兵營中的同伴前來觀看。

“這位小兄弟,看你這話說的,你也不看一下我們長江船運是誰的產業,告訴你,長江船業的大東家,那是郡王的兄長名下產業。從長江口一直到四川重慶,四千里大江上,都有我們家的商船。告訴你,我們長江船運,擁有大小商船整整一千艘,想想,一千艘,多大的規模?”一個年青的伙計聽到他的懷疑,連忙過來。

劉科大為驚訝,一千條商船,他都想像不到如果這么多船停在一起是什么樣的場景。

“怎么可能有一千條船,你騙人吧?”

“騙你是孫子,實話跟你們說吧,我們長江船運跟一般的船行不一般。我們船運行確實有一千多條商船,不過呢,商船并不是全是我們自己的。怎么說呢,我這樣說吧,就是郡王他大哥建立了長江船運,投入了大筆銀子,然后自己也有幾十條大商船,然后他聯合了許多原來跑長江的船主,那些船東們以自己的船只入伙長江船運,按船只多少大小占有股份。”

“這樣說你們明白了吧?我們長江船運是一家由諸多船家聯合的一家專跑長江的大船運行,名下有一千多條商船,業務極廣,從長江口到重慶,長江各段都跑。現在業務很好,急需要人手。來我們這里,不論是在船上當船員,還是在各個碼頭倉庫做搬運工之類的,只要你肯吃苦,那么每月起碼有四塊銀元,還包你吃住,一天三餐,一年還有四套衣服鞋襪,過年過節的,還有獎金呢。”

劉科心動了。這比他在左良玉手下當兵待遇可好多了,他以往在左良玉手下當兵,基本上是沒有餉的,管吃。偶爾打了勝仗,會有些賞賜,要么就有時候大軍搶劫,他們跟在后面也搶點。

“我這樣也行嗎?”劉科問,“你別看我瘦啊,其實我力氣很大的,只有長的有些瘦而已。”

“瘦點沒關系,你還年青嘛,可以到船上跑船,若是肯吃苦用心,能學會操船的本事,隨便學會哪樣,這薪水都會立馬增加不少的。”伙計打量了劉科幾下說道,“怎么樣,若有意,就趕緊來報名登記,我跟你們說,我們雖然需要人手,但來這里招募,也都是上頭的意思。要不然,哪里招不到人,是不,你們可千萬別錯過這好機會了。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

幾乎與此同時,郾城外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招工旗,什么黃州造船廠、應城鹽場、江南制造局、江南錢莊、四海銀行、東印度公司等等,都在大肆樹旗招工,待遇還都很不錯。

不遠處,張山和蔡遠站在一起,看著那熱鬧的場面。

“郡王此舉高明,如此一來,萬河南軍盡被吸引,再不用擔心他們成為后患矣。”

“那是當然,郡王行事,向來棋高一著。”

蔡遠望了張山一眼,“哎,如果那天左良玉不肯北調,你真要當場動手斬殺他?”

“那是自然。”

蔡遠聞聲不由的搖了搖頭,“真不知道該稱贊你勇猛還是魯莽,還好左良玉識時務。”(未完待續。)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