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424章 解散豫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4章 解散豫軍

第424章 解散豫軍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2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版權屬作者:木子藍色內容也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打開城門,鳴炮迎接!”左良玉高喝一聲,率領郾城中的豫軍將校一起來到城門口迎接。可乐小说网已更新大结局

炮響之后,郾城大門緩緩打開,早有軍中手奏起了軍。

張山身穿御賜麒麟袍,內襯綿甲,肩膀上掛著織金大紅披風,臂甲上鑲著四只金獅,標明著他前將軍的高級軍銜標識。

他在五十騎全副武裝的楚軍親衛簇擁之下騎馬緩緩入城。身后左邊一員親衛捧著一把尚方寶劍,右邊則是旗牌官捧著王命旗牌,前面是旗手,舉著一面中原剿匪總指揮張的大旗。

左良玉率領著麾下諸將分兩列站定迎接,一個個盔甲整齊,攜刀挎劍。依照著各自品級,依次向張山報名參拜。

左良玉參拜之時,只是略一拱手而已。這番明顯的失禮行為,張山卻視若無睹。他笑笑,就坐在馬上,向郾城的豫軍將領訓了一番話,無非就是勉勵大家整飭軍紀,為國盡忠,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成國家中興之業。

對于之前豫軍洗劫湖北黃州一個小鎮之事,他也只是略微一提而已。

“請張帥城中休息。”左良玉道。

“好。”張山點點頭,一面打量著左良玉。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左良玉本人,雖然關于左良玉的報他已經十分了然。

今年四十出頭的左良玉體格魁梧,面色紫銅。他最早是在遼東當兵,后來一路提拔為都司,因為遼東欠餉嚴重,左良玉便帶手下劫了朝廷運往錦州的軍資,事敗,按法當斬。當時他的同犯是他把兄弟,獨自承擔下所有罪責,左良玉因此變成從犯,打了二百軍棍后被革職,算是撿了一條小命。

后來左良玉在遼東無法呆下去。便跑到了昌平又做了一名小校。由于他的武藝才干和膽識確實樣樣出眾,因此漸漸被昌平總兵尤世威所賞識。崇禎四年,清兵圍大凌河,形勢危急。朝廷詔昌平兵星夜馳援。

當時兵部侍郎侯恂總督昌平駐軍,守護陵寢,接到旨意后,找不到合適的將領分兵援錦州,尤世威久歷戰陣。可當時昌平卻離不開他。最后尤世威推薦了左良玉,不過當時左良玉才只是一個小校,不論職位還是資歷都不足統兵。

最后侯恂破格令左良玉統兵援錦,破例升他為副總兵之職,并授他銀令箭統兵。

左良玉也確實不負侯恂的賞識提拔,率領幾千昌平兵出關外,在松山杏山接連打了幾個勝仗,戰績斐然。自關外返回之后,侯恂又力保左良玉之功,最后左良玉因此升為總兵。此后中原流匪越來越勢大。左良玉便領著幾千昌平兵南下做援剿總兵。

此后一打就是近十年,左良玉幾乎帶兵追著流匪打遍了中原各省。曾經一度讓流匪聞風喪膽,稱他為左爺爺。

剿匪的諸軍中,左軍戰力驃悍,但軍紀最差。經常攏害百姓,殺良冒功。因此他在中原剿匪多年,屢立戰功,可卻又經常貶職降級,如此多年過去,依然還只是個總兵官。

雖然楊嗣昌當年督師剿匪之時。曾保他為平賊將軍。可很快劉繼業當了蕩寇將軍,并接連取得剿匪大捷,最后本來是他麾下的劉繼業先做勛陽總兵,后做湖北總兵。他卻反而被調任了河南總兵。

左良玉引著張山入城,來到行轅,進入白虎堂。

“張帥請。”

“左鎮請。”

左良玉對于張山這個頂頭上司沒什么好感,想當年自己做總兵官時,這個張山還在黃州地方上做著商鋪伙計呢。跟著劉繼業幾年,居然也成了湖北總兵官。如今還做了中原剿匪總指揮,還掛了蕩寇將軍印,自己都歸入他的麾下了。

諸將校退下,廳中只剩下兩人,張山的衛士站在門外。

“昆山將軍。”張山坐定后,用比較平和的語氣說道,“前些天,某收到郡王來信,信中提及侯督給他提的一個請求,與你有關。”

左良玉一聽侯恂之名,不由坐正身子,“不知侯公向郡王提了什么要求?”

“侯督可是很賞識你的。”張山繼續道,“當年侯督拔將軍于行伍之中,破格委為統兵大將之位,可謂有識人之明。侯督說起當年之事,還十分得意自己眼光獨到,一眼相中英雄。”

“想必左鎮當也聽說了,朝廷不久前剛天下調整為九大軍區,以九位總督統領。遼東遼西被并為關外軍區,郡王保奏侯先生做了關外總督。侯先生上任后,向郡王提了一個請求,想要調你去關外。”

“調我去關外?”左良玉有些驚訝。“據我所知,最近朝廷好像剛下令撤除錦州和廣寧兩鎮吧。”

“左鎮消息靈通啊。”

“沒什么,都是時報上刊登的時事,是時報消息靈通。”

張山笑了笑,“確有此事,不過侯督要調你前去,是想讓你接任關外提督兼遼西總兵官一職,接替秦老夫人之位。”

“哦?”左良玉微微有些心動,這個職位可不低。關外提督兼遼西總兵官,這可是武將最高職了,提督啊,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秦老夫人年紀大了,年后染了風寒,身體大不如前,已經請求致仕歸鄉。”

“郡王麾下大將無數,也不必調某前往吧?”

張山笑笑,“這是侯督提出的要求,你也知道,侯督與郡王都曾是已故梅首輔門生,兩人是同門。而侯督對將軍有知遇之恩,聽說將軍一直言稱侯督是將軍先生,沒錯吧。”

“確實,侯督對左某有知遇之恩,再造恩主,左某永生難忘。”

“那不就是了,侯督是郡王的師兄,是一家人,那算起來,左將軍難道不也是郡王自己人?讓左鎮去遼西,既是侯督提議,也是郡王賞識將軍勇武。實不相瞞,遼西的吳三桂和祖大壽并不滿朝廷裁撤錦州廣寧二鎮,至今沒有奉命。侯督在遼西壓力很大啊,這個時候急需要一位信的過的,且能力出眾的大將前往幫他。在侯督眼里,左將軍是不二人選。”

左良玉沉吟片刻,問,“我麾下這些將士們?”

“郡王的意思是,左鎮可以擇麾下精英將士一萬人北上,隨你一起入遼,以后編入遼西鎮中。”張山回道。

左良玉皺了皺眉,他現在麾下都有八萬人了,雖然說八萬人有些虛,好多都只是些收編的流匪,缺甲少械訓練不足,但也是兵啊。只保留一萬人,劉鈞的意思是這萬人算是他的家丁了。

“其它將士呢?”

張山笑笑,“按郡王的意思,將軍精選一萬人北上,隨將軍編入遼西鎮。而剩下的豫軍,精選兩萬,編入中原軍區開封鎮中。將軍,你麾下三萬人馬,郡王可都安排好了,不會虧待的。”

“不論是隨將軍北上的,還是留下來編入開封鎮的,每兵都會一次性補二十塊銀元,算是被欠餉、安家費、開拔費等。”

左良玉很心動,這確實很不錯的條件了。三萬人每人二十塊,那就是六十萬塊銀元了。

“虎帥,你知道,我軍中并不止三萬人,實際上有八萬人。”

“昆山將軍,郡王的條件可是極為誠懇優惠了。既然昆山將軍如此公開誠懇,那我也把話往開了說,只要昆山將軍接受郡王的調令,那么郡王會再給昆山將軍四十萬塊銀元,其中十萬塊給將軍,剩下三十萬是給你那額外的五萬人馬的遣散費,每人六塊。怎么樣,這個條件夠優厚吧?”

“我能把麾下都帶往遼西嗎?”左良玉試探著問。

張山笑而不語。

左良玉心里暗暗計量著,劉繼業開出的條件確實很不錯了。升提督總兵官,還有一百萬銀元。不過,只能帶一萬人馬去遼西。而且就算加了關外提督之職,但就憑著手下帶去的一萬人,也不可能真的成為關外軍區武將之首。

關外可謂是劉鈞自湖北之外的又一大本營,關外剩下三個軍鎮,鎮江、旅順、寧遠,其中旅順和鎮江都是楚軍,就是寧遠鎮,也以楚軍為主現在。

他去了遼西,只怕并不如在河南。

他剛準備拒絕,突然看到張山眼里閃過一道殺意。那殺意一閃即逝,可左良玉卻立馬警醒過來。

劉鈞開出這樣的條件,會允許拒絕嗎?

遼東遼西合并為關外軍區,山西宣大和直隸合并為直隸軍區,而山東河南合并為中原軍區。

中原軍區數鎮兵馬,現在只整編的剩下兩鎮,登萊鎮和開封鎮。現在劉繼業要調他去關外,那這個開封鎮肯定了是要落入楚軍掌控的。

自己不走,劉繼業還如何控制開封鎮,掌控中原軍區?

“昆山將軍,你考慮好了沒有?”張山端起茶杯。

左良玉拱衛,“既是郡王賞識大恩,也是侯督的栽培,左某感激萬分。既然郡王和侯督之意調某前往關外,左某自當遵命前往。”

張山一陣大笑,放下手中茶杯,心想倒是省的砸了這么好的茶杯了。

“昆山將軍言重了,快快請坐,接下來,咱們就來商議一下后面的事宜了。”

“好。”(未完待續。)

感謝塞外飛熊、書友10122、書友13082、歷史逝去的真相、幕雨宸大家的支持,謝謝幕雨宸的打賞和催更票,會努力更新的。

下雪了,也感冒了,好難受,大家記得多穿點衣服啊。

特別說明

1.章節內容權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刪除,《濟寧E書》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臺。并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謝謝大家!2.尊敬的《》原作者,如果您不想讓《》出現在本站或想加大力度幫其宣傳本小說,來提高您的知名度,請您立即刪除或洽談合作事宜。為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本站(濟寧E書)始終如一的支持維護著作版權,也愿意為優秀文學的宣傳推廣做出應有的貢獻!歡迎各方洽談合作!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