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第97章 作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稱雄 >>明末稱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作戲

第97章 作戲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31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木子藍色 | 明末稱雄 


(大家中秋節快樂,全家團圓,有情人終成眷屬!)

“哎呀,劉大人來了。”沈曼眼尖,一眼就看到劉鈞帶著幾個親隨走過來。

胡廣連忙轉頭望去,打起一張笑臉來。只見前面街道上,一個六尺余身高,蜂腰猿臂,濃眉大眼的俊秀年輕人大步走來。他走路步子很大,也很有力,腿腳每次邁進都如在用力踢腿,胡廣甚至感覺自己能聽到那腿腳踢出時的破空聲。

“這位劉公子果然一副勇武模樣,傳言不虛。”胡廣在心里面念道,轉而一想,“他想象中的劉鈞也確實是這種模樣,一個鋒芒必露的年輕人。”想到此,胡廣便笑著迎接上前,喊道,“劉大人,胡某在此恭候多時了。”

“胡大官人邀某前來,不知有何見救啊?”劉鈞打量了胡廣兩眼,面帶客氣的道,其實來之前,劉鈞就已經把這個胡廣做了番調查了。這段時間,邀請劉鈞吃飯喝酒赴宴的人不要太多,劉鈞不可能都答應。

這個胡廣他事先根本沒有聽過名字,因此接到邀請后反而有了些好奇,派人仔細搜查了一番,結果發現這個胡廣居然來頭不小,竟然是安東王府的外管事,而且還專門管的蘄黃一府一州八縣的官鹽運銷。

劉鈞又搜找了一下鹽的生意,對這個行業買賣也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前后一分析,也差不多知道了這個胡管事找自己究竟是何用意了。

鹽在明末是暴利行業,跟鹽扯上關系,都不簡單。

劉鈞便沒拒絕邀請,爽快赴約。他現在實在是不缺錢,可卻無財源,有一分機會,就想要試試。

“劉大人,胡管事,樓上已經備好了雅座包間,兩位樓上請,不要站在這里聊嘛。”沈曼適時的出現,一邊說話一邊就往劉鈞身邊稍靠近了些,頓時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劉鈞偏頭對著這個美麗曼妙的紅袖坊老板娘微微笑了笑,點頭,“那就請沈三娘子前頭為我們引路了。”

沈曼見劉鈞如此和藹,不由的笑靨如花。

進入樓中,直上三樓,沈曼替幾個安座。

劉鈞與胡廣寒喧敘禮,沈曼做為曾經秦淮河上的紅姑娘,對于交際還是相當拿手的,在兩人間嬉笑,充當著介紹人,把兩人的身份都介紹了一遍,介紹胡廣的時候直說他是安東王的管事,而介紹劉鈞時則加了不少贊謚之詞,把劉鈞好好的夸贊了一遍。

“劉大人,今日多謝你賞光,肯屈尊降臨敝樓來赴宴。”沈曼一邊說著,一邊給劉鈞倒茶。

劉鈞打量著沈曼,笑著道,“沈三娘子生意繁忙,聽說這樓上的雅座都要提前三天預訂才有位置,今日能得沈三娘子做陪,說來還是我劉某人的福氣才是。”

劉鈞對于風塵女子并沒什么偏見,尤其如沈曼這樣的女人,其實更多的是交際花的角色,甚至相當于后世的娛樂明星,身價高著呢。

(此處刪除五百四十字...)

當今皇帝崇禎最寵愛的田妃,就是揚州瘦馬出身。

沈曼雖不是自小就受培訓,可打小底子好,長的漂亮,詩畫琴棋也都學過,后來自把自己賣了后,稍加培訓,便成了一個色藝俱佳的清倌人。

劉鈞甚至打聽到,沈曼當初第一次正式接客時,第一次達到五百兩銀子。雖然她在陪京秦淮河上并沒有干太長時間,可也因此賺了不少錢,正當紅的時候嫁做官員妾,成功隱退,只可惜嫁的男人雖不錯,可年紀太老,家中又有妒婦,等那官員一死,她也被趕地出門了。

對于在自己地盤上開青0-樓的年輕漂亮老板娘,劉鈞還是做過仔細的調查的。得到結果后雖驚訝于沈曼的年輕漂亮和那背后的故事,可既然沒威脅,劉鈞也就放下了。

說來,今天還是他頭一次來這紅袖坊。

沈曼打心里有些喜歡劉鈞,年青英武,而且待人又和氣,跟自己說話時,眼里既沒有那種色瞇瞇的神色,也沒有那種對伎的瞧不起。“還得多謝劉大人讓奴家在這里落腳,賞一口飯吃呢。其實奴家一直想要請劉大人賞光前來,只是不好打擾,怕你不肯賞光。”

“三娘子說笑了,你在我這里開店,其實也是幫我。這里上千號光棍,也還是有這方面需求的,要不然總憋著容易出事的,哈哈哈。”

不管是青-樓還是賭場,劉鈞都并不反對,想在他地盤上開店賺錢沒問題,只要肯守著他的規矩來就行。而他的規矩就是不能太黑,開青樓的不能逼良為0,也還得做好衛生,姑娘得干凈,另外就是還得向他交錢。這樣大家都賺了錢,同時小鎮上那么多的光棍甚至士兵也有個生理解決的通道,還干凈。

開賭場也行,但不能行詐耍騙,不能出千設局,也不能放高、利貸。

總之,只要守他劉鈞的規矩,那一切好辦。

“劉大人今日難得前來賞光,就讓奴家把我們這最好的兩個姑娘叫來做陪如何?”

“沈三娘子這里有什么好姑娘趕緊叫來啊,可不能怠慢了劉大人。”胡廣笑道。

劉鈞沒反對,交際場合,逢場作戲他還是懂的。

沈曼叫來兩個姑娘,正是她這里的招牌,原來秦淮河上的關系找來的,一個北地胭脂,正是大有名氣的大同婆娘,都說塞北有三絕,宣府的校場,大同的婆娘還有薊鎮的城墻。都說大同出美女,正德年間引得皇帝朱厚照都慕名微服私訪巡幸,甚至還弄出了一樁野史游龍戲鳳。

沈曼的這個大同婆娘頭牌,在小鎮上名氣不小,來的時間不長,可已經遠近聞名了,連劉鈞都早有耳聞,都說這姑娘先前頭次接客,來自武昌的一個客商,就花了整整三百兩銀子。而那以后,每晚也至少十兩銀子。而且十兩銀子并不能就一親芳澤,你還得先排隊,先送禮物,先請喝茶等等,總之,過-夜之前差不多還得花十兩,然后睡一晚十兩,一次至少二十兩。若是包她的場,或請她出去,一天則是三十兩銀子,貴的驚人。

這個大同婆娘才剛剛十六,纏了一雙三寸金蓮,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李鳳姐。正是那游龍戲鳳里面,被皇帝一眼看中,強行調戲,然后她哥哥請總兵發兵前來,結果皇帝亮出身份,直接霸王硬上弓了的那位李鳳姐。

這個李鳳姐確實很漂亮,身才高挑,皮膚白膩,特別是她很會妝扮,并不是只如那些歪伎一樣的只會面上撲白--粉,而是真的妝扮得宜,特別是身上的衣服頭飾都相當的新潮,而且一出口說話聲音綿軟,特別明顯感覺到有不錯的文化底子,這樣的女子,不紅才怪。

另一個揚州瘦馬則有些楚楚動人,腰細的驚人,盈盈一握,胸也很平,不是劉鈞喜好的,但那種我見猶憐的模樣,估計很能激發一些人的保護**,而且這姑娘琴彈的特別好,嗓子也棒,清唱起曲調來真的很動聽,有如天籟,劉鈞都不知道沈曼從哪找來這么好的兩個頭牌。

不過大同婆娘有一雙小腳,揚州瘦馬則平胸,兩個雖都不錯,但劉鈞卻也只是欣賞,并不是他的菜。倒是沈曼,二十多歲的年紀,成熟妙曼,難得還沒有小腳,說話又風趣,劉鈞更喜歡些。

胡廣見劉鈞很好說話,一會功夫,話就有些直白露骨了。

“劉大人,傳言山西大同府的女子那里與常有人異,今日大人可以親自一試啊。”

中國文化,喜歡酒桌上談事情,然后肯定會講葷-話。劉鈞前世時經歷過許多這種場景,倒也習慣成自然,“哦,有何不同?”

“據說是有重門疊戶之異。”胡廣笑的很**,一副你懂的樣子。

沈曼見胡廣話越說越粗野,心里有些不喜,又見劉鈞只是微笑,并沒有露出放浪之色,又不免對這個年青人越發的好感起來。

胡廣卻還在那里繼續眉飛色舞的道,“在下曾經去過大同府數次,素聞此傳說,因此也欲一驗其異,可惜也算是試過許多大同婆娘,可卻平淡無奇,并未遇到有異。不過既然都有此傳言,想必是有此事的。今日這里正好又有一位,一會大人可心親身一試啊。”

劉鈞掃了一眼坐在一邊的李鳳姐,這姑娘倒是并不媚俗,也不直接往身上粘,反有骨子大家閨秀的風范,坐的很正。不過劉鈞總忍不住看她那雙只有三寸的小腳,一雙尖尖的弓鞋,一想到里面那些畸形的小腳,他就什么**都沒有了。

“說到重門疊戶,我倒想起幾副對聯,說的正是這大同婆娘的特異之處,不如我出上聯,大家來出下聯,如果對不上,就罰酒一杯如何。”胡廣笑道。

劉鈞坐在那里,見胡廣一直不提正事,他也沉住氣不先開口。既然是要談生意搞合作,先沉不住氣的好方肯定就要在談判中處于下風的。

“哦,好啊,只怕這里諸位,才氣都遠超過某,一會還得讓某一些才好啊。”

“我的第一道聯聽好了,鳥宿林邊樹!”胡廣出上聯。

還沒等劉鈞想好呢,李鳳姐已經脫口而出接了下聯,“僧敲月下門。”

而那位揚州瘦馬也絲毫不示弱,立即跟了句,“橫批別有洞天!”

劉鈞鼓掌,這兩個頭牌果然不簡單,這可不僅是個對聯,而且還要暗合胡廣所說的大同婆娘好處的重門疊戶之異的意思。而這對聯,鳥宿林邊樹,僧敲月下門,還有別有洞天,這真是絕配啊。特別是這副對聯和橫批暗含的那隱晦的意思,最有趣。

“我服了,我認罰喝酒。”劉鈞笑道。

“等等,剛才三娘子也沒對上,你們兩個都得喝,正好,喝交杯酒!”胡廣大笑著道。

沈曼望了劉鈞一眼,直接倒了兩杯酒。

劉鈞也不是那種破壞氣氛的人,便接了一杯過來,兩人手挽手的喝下這杯交杯酒。

“爽快!”胡廣拍手叫道。

沈曼放下酒杯,半張臉都是紅的。

“再來,聽好了,我的第二重門聯上聯是,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回揚州瘦楚楚搶先回答,這是個極容易的對聯。李鳳姐見她搶了先,卻也很快把匾額給說了出來,“漸入佳境!”

劉鈞攤攤手,這些人確實厲害,他和沈曼又輸了。

“這次不喝交杯酒,得用皮杯。”胡廣嘿嘿笑道。

所謂皮杯,就是沈曼嘴里含酒,嘴對嘴的灌入劉鈞口中,很香艷,很誘惑。劉鈞本想拒絕,可看了眼沈曼,她并無反對之意,甚至眉眼里還含著春,劉鈞一笑,點頭。

沈曼露出幾分興奮之意,她還怕劉鈞拒絕,嫌棄她。

沈曼一口將杯中盡含入口中,然后湊到劉鈞面前,低頭,玫瑰般的誘人紅唇貼上劉鈞的嘴唇,兩唇相接,劉鈞張開嘴,沈曼也微啟朱唇,美酒帶著美人的味道涌入劉鈞口腔。

良久,沈曼才有幾分意猶未盡的松開嘴唇。

“好,現在是第三重門的對聯,上聯云無心兮出岫。”

沈曼看了眼劉鈞,搶先說出了下聯,“鳥倦飛而知返。”

話剛落,劉鈞也想到了一個匾額,笑道,“極處深處!”

“兩位真是好默契,胡某佩服。”胡廣哈哈大笑,李鳳姐和楚楚也一起輕笑。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明末稱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