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

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8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小說:

作者:

更新時間:2017070800:20

在大約十三世紀的時候,威尼斯軍事公債就已經十分頻繁常見了。手機無m.最省流量了。

威尼斯與周邊強國、貿易競爭對手的戰爭不斷,尤其是與熱那亞、奧斯曼土耳其。為了給戰事提供資金,圣馬力諾——最神圣的共和國開始對富人征收一種新稅,即威尼斯軍事公債。

威尼斯軍事公債是利率5的國家債券。

國民買入了國家公債以后,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與國家的利益已經綁定在了一起。一旦戰爭失敗,國家滅亡,所有的債權就會灰飛煙滅。

但同樣,如果經歷了艱險的戰斗最終獲得勝利,那么公債就會給國民以足夠的利益。有的時候,軍事公債的收益率可以達到年利率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朱慈烺參考了一下大明的情況,沒有草率提出要發國債。

固然,國債在后世是一個搶手的理財手段。

但在而今的大明,政府的信用卻很難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朱慈烺很清楚,才剛剛過去五年,帝國雖然復蘇,但依舊是一副陳舊的身軀,新的元素在他的推動之下不斷加入,但陳腐的部分依舊蔓延整個肢體。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搞國家公債,很容易把朱慈烺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信譽搞得灰飛煙滅。

相反,設立一個稅種倒是簡單許多。

尤其是工坊主們主動提出來要新增稅收,那可真是千載難逢的時機。

在這樣一個機會面前,想要完成社會保障稅的征收可就簡單多了。比起商人,對工坊收稅可謂是一抓一個準。

更難得的是,朱慈烺早在四年前就要求各地工坊必須簽訂勞動契約,從而讓工坊主每雇傭一人都可以得到備案查證。

若非這一點,各地官府對工坊里聚集著數百數千人是懷著極大恐懼的。

在太祖皇帝的時候,若是有人結社,會直接被當作謀反。而今雖然不管了,但依舊有這樣的隱憂。

是以,大多數工坊都會簽訂勞動契約備份到各地縣衙之中登記造冊。

種種措施之下,使得而今的大明若是要新建社會保障稅,已然是萬事俱備,東風已達。

這個東風,顯然說的就是黃宗羲要求工坊主們主動提及。

四海閣里的氣氛一下子有些沉悶。

要出血了,誰都不喜歡。

尤其是這還是很出風頭的事情,這個風頭可不是什么好事。大家很清楚,一旦消息傳出去,他們就都將是眾矢之的,所有工坊主與大小商家們只要會雇人的都會恨他們入骨。

但拒絕呢?

沈萬重心中剛剛起了這個念頭就被自己狠狠掐死了。

這是取死之道。

固然,得罪同行未來會很辛苦。但沈萬重也并不在乎。他根基不淺,明白自己的根底在哪里。取悅同行毫無作用,不能指望他們會在這個艱難的時候幫他一把。

既然無法拒絕,那還不如接受得開心一些。

“社會保障稅,似乎與百姓福祉有關。這顯然是一個新名目,讓我想起了曾經在軍中作戰時,見到一套一套的新制度。聽聞,都是陛下首創。總歸,陛下待我等恩重,我等草民豈能罔顧?還請黃社長指教。這等善事,我沈萬重絕不錯過。若是諸位有心謙讓,就讓我名列第一,領頭倡議好了。”沈萬重心中閃過無數念頭,最終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滿臉含笑,一副十分佩服與信任的模樣。

有了沈萬重帶頭,大家都感覺壓力小了許多。

天塌了有高個的人頂著,眼下的沈萬重顯然就是那個高個的。

“我等對于黃社長的能力自然是敬服的,還請黃社長指教。我等隨后聯名請愿。”

“我也是!”

“再加我一個!”

眾人鬧哄哄地說著,紛紛有些不甘落后的架勢。

黃宗羲笑了,他也不怪大家前頭的冷場。倒是沈萬重這么果斷,讓他不由多看了一眼這個曾經的軍中將領。

這政治敏感度并沒有變得遲鈍呀。

這樣想著,黃宗羲也不再打馬虎眼,將事情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

社會保障稅,實際上就是社會保險。只不過,朱慈烺很清楚龐氏騙局的可怕之處,所以還是希望能夠更實際一些,盡量讓社會保障的運轉可以長久持續。

故而,朱慈烺搞得的是社會保障稅,而不是社會保險。

這個社會保障稅便是由朝廷每月向工坊征收雇員工資的百分之五作為社會保障稅,交滿一定累計年限后待到員工年滿六十周歲,便每月發放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贍養金。

保險那是得還的,但社會保障稅就不一樣了。國家收稅,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于怎么用用多少,用到了哪兒,到底有沒有用……那貓膩自然多了去了。

也就是說,萬一到時候園不上,大不了就廢棄這個稅目,不再發放。

黃宗羲覺得沈萬重政治覺悟高未必準確,但沈萬重感受到了熟悉的陛下氣息卻是真的。

這自然是朱慈烺主導的創意。

當黃宗羲入宮聽聞以后,除了拜服還是拜服。

而今,當黃宗羲在四海閣一干工坊主們面前說出來的時候,所有的工坊主們除了拜服也都還是拜服。

這個政策實在是太厲害了。

收稅能收成這種程度,已然可以稱得上是鬼才。

“由此以后,明皇仁義,四海傳揚,萬事不朽……”

“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后,哪怕是我們不想交納,也必須得交納了……”

“是啊。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大家拼命養兒子,不就是為了老了以后能有個著落么?若是能在朝堂這里得到一份著落,誰會不對陛下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當然,大家都是資本家,精于計算。財政的概念很快就理清楚了。比如,這一筆錢叫進去,卻是要等到勞動者六十歲以后才能領取,這中間的貓膩顯然極多。

這也意味著,這個年輕人只要繳了稅,就等于與朝堂的利益綁定在了一起,還是最高級的那種利益捆綁。一旦大明有滅亡的憂慮,定然會所有國民群起反抗到最后一滴血。

在過去,對于大多數百姓而言,只要能夠活下去,能夠安居樂業,誰哪個皇帝當子民都沒有異議。哪怕是滿清韃子來了,若是能夠讓底層百姓活下去,也不見得他們會奮起反抗。

但現在顯然不一樣了。

朝堂會給他們養老呢!

這個朝廷倒了,下一個朝廷可不會如大明皇帝一樣,繼續認這筆賬。

畢竟,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從交錢到用錢,中間有足足四十年的時間。這筆錢納稅掉以后,也只有大明朝廷會認賬,換一個朝廷,定然是不愿意背負這筆龐大開支的。

如果朝廷再做得過分一點,完全可以拿著四十年以后現收的錢發出去。現收現發,等于四十年的稅收都可以提前挪用。

但對于下一個朝代而言,卻要承擔這四十年水手的虧空,無比沉重。如果是滿清來干,是決計不會承認的。

一旦這個社會保障稅征收出去,朝廷與天子立刻就能收割無數信仰值與忠誠度,更能獲得一筆巨量的稅款。對于百姓而言,左右交的不是自己的錢,而是工坊的稅,自己只要盯著工坊別漏了勞動契約即可,哪里會不呢?

唯有工坊主們平白多了一件負擔,就是當給國家做貢獻了。

“別以為我不知道大家伙心中想著什么,若是覺得這是純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又何必會說出來?”黃宗羲說:“正是因為這是對我們有利,所以我才不會單獨上書陛下,而是將這個機會交給了你們。這是一張王牌,一張比最低工資制度與戶籍雇工制度更犀利的王牌!”

眾人紛紛一陣凜然,都明白了黃宗羲的意思。

黃宗羲是中華社社長,這看似是一個民間機構,無品無級。但對于黃宗羲而言,他是天子近臣,可以直接將奏章遞交到皇帝陛下那里。換句話說,黃宗羲的工作是直接對朱慈烺匯報的。

這意味著,他一樣可以直接推動這個社會保障稅推行。一旦這么做,黃宗羲除了得罪一下商賈,立馬就能收獲朝廷里巨大的聲望與民間海量的贊譽。

對于黃宗羲這等天子近臣,帝國權貴而言,一些工坊主,一些商人的嫉恨實在算不得什么。

若是真的對陣上來,也該是那些商賈腆著臉去討好黃宗羲,生怕被一個不小心就收拾得生意破產,家族破敗。

現在,黃宗羲么有選擇自己上書,而是將這個機會交給了在場的四海閣工坊主們。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沈萬重的身上,紛紛為這位膽大的退伍軍官感慨:“這一位真是賺大了……”

“啟奏言政……啟奏言政,多久了……恐怕有三年了吧。終于又有啟奏言政的資格了!終于……又有了啊!”沈萬重感慨萬千,經不住老淚縱橫。

在古典農業社會里,商人賺錢再多也是沒有地位的。若非沈萬重故舊極多,幫扶退伍兵也在軍中落了一個好名聲,根本不會有馬武這等陸軍學校軍官來幫忙。

饒是如此,一個商人的處境依舊是艱難的。賺了再多的錢也會面臨一個有命賺沒命花的尷尬結局。

這一回工人暴亂,沈萬重受損最大,也是最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他無數次想過,自己如果依舊是一團主將會是如何的結局?

一團主將啊,落在現在,起碼是一個主力師師長的身份。在而今大明軍人地位上升期里,一個主力師的師長足以成為順天府警察總署署長的座上賓。

至于商人的嫉恨?

那更是無從談起。換做十年前,一鎮總兵哪個商人敢得罪?討好還來不及呢,如若不然,一刀咔嚓你,就連背后的主子知道也不會追究。

商人和官員的身份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沈萬重也曾經想過,自己是不是賺了這么多錢,是不是應該想想辦法,給自己增加一些依仗。所以他廣為招納退伍兵,在軍中廣結善緣。

事實證明,這雖然有用,但實在不夠。

而原因也很簡單,距離權力中心太遙遠了。

這也意味著面對權力,他沒有話語權掙扎一二。

而現在……伴隨著社會保障稅的點子出現,沈萬重抓到了機會。

“黃社長……黃社長是說……我可以單獨奏請陛下,請愿征收社會保障稅,建立社會保障與勞動管理署?”沈萬重的呼吸一下子就粗重了起來。

雖然這種巨大的議題看起來全然不是沈萬重一個商人可以查收的事情。但明白了內中奧秘,他很清楚,一旦他請愿,朝堂會以前所未有快的速度通過這個立案。

給朝堂錢,又給朝堂新的官員空缺。

這豈不妙哉?

這種兩全其美似乎也毫無弊端的事情,是個人都會,這全然是一片奉公之心嘛。除了……會得罪一些商人以外。

但朝堂顯然不會在乎,哪怕真有人追究,也有大把的理由可以都推到沈萬重的身上。

“沒錯,請愿征收社會保障稅,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具體部門應該是社會保障與勞動管理總署。后面這一點,包括官衙的全名,還是要以朝議為準,你只需要奏請朝堂設立相關有司衙門即可。”黃宗羲補充了一下。

沈萬重連連點頭,只覺得自己驚喜得要暈過去了。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一個資本家參與到政治權力運行圈的好機會。

就如同一個出色的御史應該是彈劾掉了無數重要大臣一樣,一個商人如果能上書參政還被采納,那政治聲望同樣會噌噌上漲。換后世美帝,各個議員誰更厲害,還不就是看誰的提案更有用,更能獲得喝彩么?

事實上,沈萬重并不會想到。他未來還會有機會爭奪史上第一個由商人出任的國務咨詢委員會委員呢。

“好,好。我謹遵吩咐!多謝黃社長成全,話不多說,我都記在心里!”

“那我就提前恭喜沈東主了。”

眾人看向沈萬重,仿佛看到了一個自己的人生榜樣。

可以使用回車、→閱讀

本站內容系衍墨軒網友自愿上傳,不代表衍墨軒贊成被搜索網站的內容或立場。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