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

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2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類別:

作者:幾字微言

書名:

朱慈烺回國了。

重新回到闊別已久的京師城以后,一切都顯得頗為平靜。

如果在往常,征服東瀛日本國這樣的盛世定然是滿城狂歡,人人歡欣喜悅的。但到了而今,大家反而對這樣的喜悅多了幾分從容,少了幾分狂熱。

曾經的狂熱更多是來自于無奈,來自于心底里的自卑與疑惑。

如果大明是天朝上國,中華文化是世界領先,那么為什么文明會在野蠻的鐵蹄之下屈服?為什么煌煌大明,卻差點被一個建奴弄得亡國滅種,文明幾近斷絕?

為什么巍巍中華四千年,到了不肖子孫手中,卻連山海關都要守不住了?

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失敗,太多的無奈,讓京師兒郎,讓大明兒郎苦悶,自卑,更是在亂世的絕路之下,必須用狠毒的心腸才能艱難存活下去。

于是,當第一場平亂李自成的勝利傳回京師的時候,人人狂歡呼喊。當時的皇帝朱由檢重重松了一口氣,終于在延綿不斷的噩夢里找到了一點可以喘息的時機,看到了那回天有數的希望。

于是,當又一場于章丘擊敗阿巴泰的勝利傳回去的時候,歡呼之聲此起彼伏,長長地回繞在京師的各個角落之中。仿佛不可匹敵的敵人終于在正面擊敗了他們。罪惡多端的敵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更重要的是,他們終于開始相信文明。相信漢家兒郎的力量,相信大明還有希望,有希望重新站起來。而不是被人呵罵成奴隸,跪在地上的奴隸!

于是……當建奴被平滅的時候,大明子民從內心到膝蓋都站起來了。

他們站起來,相信自己依舊是那領先寰宇的強國。

就這樣,一切都顯得那么從容有度。一切都是那樣的平靜讓人動容,在這樣平靜從容之下,藏著一個大國,一個強國源自內心的驕傲。

內閣已經接受善后事宜,在李邦華的主持之下,各個大臣們紛紛入駐自己管轄的部司開始忙活起來。

高名衡帶著兵部與太仆寺看著那兩萬余旗本大軍,垂涎不已,打算調取一波人馬評定安南的亂局。那個在后世叫做越南的地方這會兒互相打得不可開交。但也不知道哪個夜郎自大的家伙沖昏了腦袋,竟然窮瘋了一樣對過路的明商下了狠手。至于太仆寺,則是漸漸增加了軍隊后勤的職能。

傅淑訓當然是領著戶部與光祿寺計算如何讓幕府好生收稅,特別是收商稅。當然,最后還得分成上交到京師來。朱慈烺不愛繁文縟節,也不喜歡養閑人。光祿寺分在傅淑訓手中,則是不斷擴充職能,在朱慈烺的影響之下,開始演化出稅務局的架構。

就連看似低調,剛剛進入內閣的范景文也帶著工部與盯上了日本的各類礦山,中國缺洞,日本銅賤富余,輸銀換銅是曾經商人賺大錢的不二法門,只不過后來幕府嚴禁就沒了機會。現在得此時機,如何能錯過?更何況佐渡島上還有眾多的金礦。

就連看似沒什么存在感的禮部、刑部也躍躍欲試。管部的幾個大臣史可法、黃道周更紛紛說不能錯過。比如黃道周就說得名正言順,教化日本國民,乃是陛下旨意。一百萬書冊何其重大,不能荒廢前功。

教育是個好事,只要一代青年經過了明人教科書的教育,等他們長大,日本國就要變日本省了。

當然,更不能少了聯席會議上,審定功勛。

朱慈烺親自拍板定下了三百萬元的獎金池,這筆錢看似比起之前幾次賞格不多,卻著實激勵了不少人。畢竟,這一回參與的人少。主要參與軍功分配的一個團也只有一千六百人,賞了他們以后,再參與分配的人數就迅速下降,只有那么幾十人了。幾十人分上百萬元的獎金,自然是人人滿意。畢竟,這一元大明寶鈔可是能換一兩銀子的。

審定功勛,升官發財,京師之中,一片歡騰氣息。

朱慈郎主持了久違的朝會,將懸而不決的許多政務一一敲定推進,這才被朝臣們放著迎來了午休。

雖然工作很累,不過朱慈烺的心情還是很好的。就在剛剛,樞密院里送來了一個禮物。

懸掛在南書房側廳上的地圖更新了。原本代表著綠色背景的日本被換上了紅色背景色的領土。在東亞為中心的新地圖上,中國這只雄雞背負起了蒙古高原的重擔,又終于將嘴巴前面朝鮮與日本這兩條蟲子吃了下去。

開疆擴土,這是標榜史書的功勛。這樣想著,朱慈烺不由想起了回京一路上聽聞的說的那個地方。

朱慈烺發誓,他真不知道里面有幾個大名鼎鼎的粉色人物。

九月一開學,到了新學期,京師大學堂最近選修當代史的學生又多了。這個沒有軍訓的年代里,學生們上課的進展還是挺快的。

一開始作為老師的傅青主還狠開心,覺得這是自己教導有方的結果。

但知道了真相以后,他就顯得有點哭笑不得。

蓋因柳如是作為學姐主持了這一輪迎新。校園里很快就有人記住了她的名字,學弟們很快就順藤摸瓜地找到了歷史系。

尤其在得知柳如是時當代史老師傅青主的助教,每門課都必定前去以后,前往聽課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傅青主很快就將這么一點小插曲給摔倒了腦后,昨天校長朱之瑜急急忙忙跑來讓傅青主最近上課謹慎一些,弄得他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他消息并不閉塞,知道朝廷之中對于他研究當代史的事情并無抨擊之聲。這很難得,也證明了他治學嚴謹,態度公正,得到了眾人的信賴。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朱之瑜的囑咐就顯得沒頭沒腦。但無論如何,能讓朱之瑜特地單獨跑來囑咐的事情肯定是大事。這位京師大學堂的校長論及地位可以比擬國子監祭酒。事實上,他還同樣擔任著教育總署長官的職司。這樣的官身護體之下,能讓他屈服的人少之又少。

懷著這樣疑惑的心情,傅青主去上課了。

傅青主踩著上課的鐘聲進了教室,一進教室,室內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李允兒撇了撇嘴,丟給了柳如是一個戲謔的表情,低聲說:“學姐大人魅力一級棒呢。”

傅青主治學嚴謹,但教學風格其實說包容開放的。故而,上課一向是很輕松。但這年代天下各地主要還是擅長的嚴師出高徒。于是,能進入京師大學堂的學生都是頗為嚴肅緊張的孩子。顯然,這些新同學是沖著柳如是去的。

柳如是丟了一個白眼:“你喜歡,我都介紹給你。”

“才不要。我的偶像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允兒低聲笑了笑,腦海里不由浮現起了那個身影。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見識過皇帝陛下那等英姿卓絕,權傾天下的美少年,誰還能受得了那些幼稚沖動,處處讓人感覺可笑的小朋友呢。

“再這樣下去,我怕是呆不了多久了。”柳如是聽了,卻是嘆了一聲氣。他三天前才剛剛放下面紗。因為一個月前輩錢謙益打得傷痕讓她心中凄苦,卻說不出話。

“講課快開始了。怎么,上次的話題還想繼續么?”李允兒瞇著眼睛,轉開話題。

但柳如是也是沒好氣地說:“陛下的本事你自是清楚,可憐我卻成了小人。今次還是少來,我可說不過你。“

”咱們大名鼎鼎的柳如是難道也要怯場么,放心啦。這回,少不得有人早就將你的根底打聽清楚了。你且放心,有的是人心為你出頭呢。“李允兒說著,笑嘻嘻地,讓柳如是無可奈何。

上一回柳如是質疑朱慈烺,認為應該匡扶日本天皇,打擊幕府。結果朱慈烺選擇了支持幕府。

這消息傳出來,不知道多少人表示失望。但現在,皇帝陛下前些天回了京師,日本之行圓滿功成。這一回的結果,大出柳如是預料。

的確,固守教條會敗壞國事。自此,柳如是再也不接這個話題。

但李允兒預料果然不差,當課堂進行到后半段開始自由討論的時候,果然有人舊事重提。

“學生以為,當今盛世來之實在不易。若是因東瀛之事亂了綱常序列,使得君不君,臣不臣,這天下遲早便要大亂了!”站起來慷慨陳詞的是個約莫十八九歲的少年郎,名曰公孫藝。

見了這人,頓時就有不少人嘀嘀咕咕起來。公孫藝名氣不低,剛入學就傳出去了不少八卦。當然,是帶著粉色的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此人出身湖廣大族,武昌巨室,父祖叔伯在天下為官,品級最高的三叔位居四川巡撫之位。

有錢,還是官二代。能夠輕易傳出名頭就容易理解了。

只是,李允兒見了卻是搖頭。虎父犬子呀。

“哦?如何說。”傅青主心下回想起來,明白了朱之瑜的擔憂。學校里來了許多新生,曾經看不上這里的官二代們也擠了進來。

來了新人,卻是不懂事的新人。怪不得校長會憂慮。

傅青主行的端坐的正,卻是不擔心,只是想看看對方到底有沒有高論。

只不過,角落里的一個男子就顯得有些失望了:“如果京師大學堂只是這么些夸夸其談的家伙,那就太讓人失望了呀。”

“國朝以儒立國,綱常倫理,乃是正道。豈能因番邦外國之事,亂了我國根本……“再接著,就是一些讓人聽得困倦的話。

傅青主臉上看不清什么表情,低頭應里下來,不想讓他說話了。他是個人精,哪里會看不到這小子說完以后,一個勁朝著柳如是擠眉弄眼。

這年頭的名妓更多的是明星,明星加名校,仿佛是火候十足的春藥一樣,勾起了這公子哥兒的心思。

柳如是皺褶眉頭,瞧著更多了幾分風情,看了他一眼,但一聲不吭。

見此,公孫藝卻是被這一撇的風情迷住了。心中即是'惱怒這女子不給面子,又是心癢癢的不行。

好在,公孫藝開了口,大家都沒人表示反對。讓他很有些刷了名望的竊喜。

“本以為過了一個暑假,這里應當該是有些長進。卻不料,新進學的都是這般酸臭腐儒。”這是,屋內卻站起來一人,冷笑一聲。

這一聲喊出,卻是讓公孫藝一下子臉色通紅。

“誰?誰人鬼鬼祟祟。”公孫藝轉過身四散看去。

“某黃宗羲,光明正大,何來鬼鬼祟祟?”黃宗羲昂然看去,一臉看不起的表情。

“我倒是誰,原來是讀書讀癡了的黃宗羲!”公孫一看對方,頓時冷笑起來:“日本之行,就不該有。身為大臣,不思勸諫阻擊奸邪蠱惑圣上,卻只知道死讀書,也來非議此等圣人大道?”

原來,黃宗羲還挺有名。只不過,這名頭顯然不好聽。因為黃宗羲是太子監國時期的老人,但后來卻當了風塵俗吏,在街上管人靠右行駛,抓超速馬車,很有些俗氣。后來陛下登基,他跑去寫書,竟然辭官不做。

這固然有幾分名氣,有人贊揚他清高,但在現在這年頭,更多的人覺得他傻。

“奸邪?我且問你,若有這樣一人。面臨萬倍之敵出使異國,群敵環伺,為通商路,多方籌措,為間強敵,深入虎穴。終開千萬外夷為中國所用,這樣的人,你覺得是奸邪?”黃宗羲很是看不起公孫藝這種嘴炮黨。

“身為國之大臣,王夫之不思教化東瀛蠻夷,只為商賈輩從事,更不能勸解陛下。這不是奸邪是什么?”公孫藝顯然十分不爽幾個殖民公司竟然就惹得朝廷命官赴險。

“哦?我什么時候說王夫之王大使了?我只是覺得,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風范,讓人敬仰。倒是你,別說投筆從戎。我看,當今儒者,早已退化。也配提圣人之學?先看看,那一條絲綢之路,是如何讓漢唐強盛的罷!無知鼠輩,也敢論政?”黃宗羲一臉嘲諷。

公孫藝聞言,頓時知道自己被坑了。這時,一人帶頭鼓掌,公孫藝面紅耳赤,難堪無比。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