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四十章:來自日本九十度的謙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來自日本九十度的謙卑

第四十章:來自日本九十度的謙卑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4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一旁,陳漸鴻聽了,也不由緩緩笑著,看下阿部忠秋,笑道:“而今,大明重新強盛,滅了建奴這個心腹大患,中朝兩國重歸友好,鳳林大君一番條約簽訂,更證我大明天朝上國之位。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實乃揚眉吐氣呀。”

“恭賀陳桑,恭賀大明,的確是揚眉吐氣呀。”阿部忠秋笑著,卻覺得心中酸楚非常。

那滋味,就仿佛是三房見了二房得寵一樣。但是,他卻對此毫無辦法。這幾日,阿部忠秋是想躲都躲不開。身邊都是大明學子,正是年輕氣盛,最是熱血激揚的時候。眼見大明國勢振作,番邦臣服,誰能不歡欣喜悅?

如陳建華與那學子的這等話,自然是各處都能見。

與此同時,當在朝堂市井風氣都是傾向于支持皇帝陛下出國國事訪問以后,皇帝陛下也只好撇下剛剛懷孕的皇后,開始準備對朝鮮國事訪問的日程。

聽到這個消息,阿部忠秋忽而意識到,自己在京師大學堂的日子也漸漸要到尾聲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阿部忠秋已經不用再讓陳漸鴻擔心開口說話這件事了。原本生硬的漢語成長飛速。再加上中日本就人種相近,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以后,要說阿部忠秋是日本人,大家都不信了。

“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之上,日本,現在應該做的是充當大明勤奮的學生。就如同,這一個月來,我在京師大學堂所做的一切一樣。陛下的意思,在下都明白了。”阿部忠秋感慨著,看向中書舍人王夫之。

王夫之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京師大學堂里,但他的確是第一次在京師大學堂里與阿部忠秋相見。

看著王夫之不太好的臉色,阿部忠秋心中微微有些歉意,這才率先表態,試圖安慰這位這些天對他幫助頗多的中國官員。

畢竟,在王夫之的安排之中并沒有在京師大學堂學習的計劃。

其實,就算是讓王夫之安排,阿部忠秋也不會樂意。

這會讓他響起在陸軍學校聽課到最關鍵時被扯走的回憶。顯然,大明的官員們并不是表面上那樣熱情,他們對日本人的防范并沒有失去。

王夫之的臉色好了許多,但還是緩緩搖頭道:“尊敬的豐后守!我不得不告訴你,經過朝廷的審議,認為您并不合適出現在這里。京師大學堂是帝國的最高學府,在中日關系并未明確之前,我們必須時刻回憶你們在朝鮮,在福建浙江犯下的罪孽。還請你理解。”

“我明白,在我離開之前……還請答應在下一件事。”阿部忠秋拿出了那張再三送不出去的禮單:“這些,還請代為轉交給京師大學堂的先生們,作為一個偷學者的敬意。請務必收下!”

說著,阿部忠秋深深地鞠了一躬,彎腰九十度,堪稱一百分滿分的謙卑。

他的身后,宗義成等人齊齊鞠躬。

王夫之再三試圖退回去,但阿部忠秋顯然是格外的堅定,無奈之下,王夫之終于收下了這份一直沒有送出去的禮單。

阿部忠秋離開了,這一回,他們是在鴻臚寺少卿丁琨的率領之下回到集賢寓去的。丁琨的出現意味著日本人的身份開始逐漸浮出水面,伴隨著阿部忠秋的態度發生逆轉,帝國的外交事業顯然即將掀開新的篇章。

只要這么一想,王夫之就知道接下來阿部忠秋等人的安排,他們會在鴻臚寺之人的安排之下,住進會同館。

雖然會同館修筑得富麗堂皇,盡顯帝國風范。但顯然,他們很快就會懷念起在集賢寓的舒適。

會同館已經經過裝修完畢,改裝了下水道、抽水馬桶以及水管的房間都已經被朝鮮人住去了,這一回,日本人能住的只有是那些尚未修繕過,也同樣沒有新式設施的舊房間。

撇去這點遐思,王夫之靜靜地看著陳漸鴻,笑道:“征復,這一回你的任務完成的很好,陛下聽了你的表現也很贊嘆呢。”

“學生哪里有什么本事,還是我大明強盛,文治非凡,京師大學堂無數英才在我身后為,學生這才能做出一點微末的成就。實在慚愧,更是感激舍人為學生贊言。”陳漸鴻表現得十分低調。

王夫之淺笑著,沒有多說回復這個話題,而是沉吟稍許道:“有沒有興趣,與我赴一趟日本國?”

“可是隨同陛下前往?”陳漸鴻心中驚喜難掩。

自從皇帝陛下取消了功名免稅的特權以后,舉人們的日子未免有些不太好過。陳漸鴻算是好的,因為交際廣闊,感受不到生活壓力,甚至因為一個掮客的活計,反而在京師獲得頗為滋潤。

但人的需求層次就是這么一級一級上去的。

吃飽穿暖了,就要講究精神需求。

陳漸鴻脫離了生活壓力,很快就開始考慮事業了。一輩子當掮客,亦或者給人當師爺,幕僚,那是絕不愿意的。哪怕是如樂清儒這樣的副部級高官,甚至正部級高官招攬,陳漸鴻都心中十分不甘,每次都是婉言謝絕。

毫無疑問,陳漸鴻是有雄心壯志的。

但說是時運不濟也好,說是時勢造英雄也罷,陳漸鴻感受到了時代在變化。首先,功名的特權去除以后,科舉也在皇帝陛下的手中開始改革了。

首先帝國開始消化巨大的舉人存留。

原本的吏部的銓選是人人爭著搶著去的職司,但現在,人家吏部部門擴充了數倍,卻反而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因為,在皇帝陛下的親自注視之下,帝國各級都開始填充基層機構。吏部的活兒不好干了。

就如同當年在宛平縣與大興縣搞得盧溝橋派出公所一樣,吏部開始從各個等著分配職司的舉人身上瞅著分配出去。

但許多舉人們想要的是那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差事,誰愿意跑去下基層?

下基層可不是去鍍金,那是去要面對如狼似虎的地方宗族、豪強以及上頭派下來各種各樣的職司。

當然,關鍵不是這里。關鍵,還是時代已經變化。

多數舉子感受到了危機,陳漸鴻卻感覺到了時機。皇帝陛下開始國事訪問,就是這樣一個時機!

幾字微言說

感謝踏雪冰峰兩張月票支持

微言決定截止2.28,對本書名人榜第一粉絲、第一票王以及本周粉絲打賞榜第一名的書友(看情況后續可能擴充名單)寄送一張微言親筆書寫的,來自上海的明信片請大家添加一下本書讀者群15146926以備聯系喲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