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

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4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歷史軍事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

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

教室里,氣氛燃燒了。所有人注視著這一幕,揉著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

紙向教室門口吹去,但是,船只依舊在鼓風機的吹拂之下,朝著鼓風機而去!

比起臺下士子的震驚與不敢置信,阿部忠秋更是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仙法,看到了神術:“這是神仙法術嗎?竟然……逆風而行!”

“這當然不是什么神仙法術,這個世界,為師我也不相信有什么神仙法術。如果想知道里面的奇妙因果,那就保持一顆旺盛的好奇心,保持一顆不斷前進的進取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好了,同學們,一個個準備上臺,實驗你們手中的帆船!”蔡韜遠說罷,場面頓時沸騰。

所有人整潔有序地開始排隊等候,更有熱心之人勸開了教工,自己心急地開始給自己鼓風。

果不其然,除了六個倒霉鬼帆船制作失誤或者沉了或者歪了以外,在蔡韜遠的主持之下,一共十六艘帆船模型,統統實現了逆風行舟的神奇景象。

為此,教室徹底沸騰了。

所有人都在議論著眼前這一個不敢置信的景象。

好在,他們顯然沒有出現在什么道觀寺廟里,他們迅速反應過來,這是在帝國京師大學堂的教室里。

場面緩緩安靜了下來,一雙雙求知的目光落在了蔡韜遠的身上。

見此,蔡韜遠淺笑著,重新開始了一次實驗。這時,蔡韜遠開始分解起了實驗的注意事項:“大家注意,方才我其實有幾點,并沒有和大家仔細說。來,請看這里。同學們方才沒有注意到的幾個關鍵之處。”

熟悉的筆記之聲響了起來,阿部忠秋更是一字不漏,不敢錯過。

“第一,調節小舟使其斜帆方位與實驗原理指示的一致,第二,使水面上方風的方向一致,風力均勻,第三,關鍵之處來了:帆形、風向與船前進方向約為400;帆面的前1/3部分,也就是在導向板以前三角帆的長邊部分,這里,應始終保持與風向平行,后2/3部分是拉緊的,且平行于前進方向,也就是帆使風改變方向朝正后方吹,可以近似地說,這類似于船向正后方噴氣而得到向前進的動力。”

嘩啦啦記筆記的聲音一下子響亮了起來,所有人一邊抬頭看著蔡韜遠的演示,一邊不斷地寫著這些文字。

與此同時,蔡韜遠則是拿起了帆船模型開始簡介:“注意,船底設有龍骨。其作用是使其側阻力很大,即使有力從側面作用于船,水的阻力總可與之相抵消。船不會因此向側面運動。風吹到斜帆上,側帆給它以沖量使它具有沿直帆向船后的動量。風對斜帆的沖量分解為兩個分量,其一被龍骨阻力抵消,船在另一分量作用下逆風行進。”

啪嗒……

阿部忠秋寫完,筆落在地上,她迷茫地看著蔡韜遠的講解,所有話語都記下以后,他卻發覺了致命的一點。自己聽不懂。

什么沖量分解,什么龍骨,什么阻力,什么動力,每一個漢字單個拿出來他都知道,但要理解起來,他就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了。

他緩緩地看向陳漸鴻,輕聲而堅定地道:“陳桑!原定的費用,我再加一倍,不,再加兩倍。懇請讓我務必再留下來繼續聽課!”

“我要在這里學習!好好學習大明的一切!”阿部忠秋目光堅定,燃燒著求知的渴望。

接下來的日子里,阿部忠秋在京師大學堂里可謂是大開眼界。

三基色實驗、無法被燃燒的布、人造彩虹、水下火山……一個個完全超乎常理的實驗幾乎顛覆了阿部忠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但同樣,他就如同一塊海綿一樣,開始吸收著全新的信息量,更新世界觀。他仿佛像是睜開了一雙一直以來閉著的眼睛一樣,看到了另一個奇妙的世界,也真切地理解了大明的文明強盛,以及這樣的昌盛下面,隱藏著怎樣的力量。

強大的火炮,僅僅只是強大文明的一個表象罷了。就如同能夠短時間建造的軍用鐵路一樣,看似仿佛是一夜冒出。但實際上,若非大明擁有技術高超市場廣闊的鋼鐵廠,擁有足夠的基層管理人才,擁有一流的后勤供應力量,又如何能實現這樣的奇跡?無論是鋼鐵廠還是人才的充沛,亦或者后勤的力量,都顯然是昭示著帝國強大的國力。

于是,阿部忠秋在京師大學堂這一呆,就是一個月。

一個月的時間里,京師內風起云涌。

皇后娘娘確診有喜,普天同慶。琉球國與朝鮮國的上表稱頌亦是讓朝廷顏面大漲。但很快,朝鮮國鳳林大君李氵昊就極力上表請奏皇帝陛下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

并且,朝廷亦是開始陸陸續續披露與朝鮮交往的一系列動作。除了一早就透露風聲的對朝鮮一百萬元的援助貸款以外,教育大臣領著教育總署、禮部與鳳林大君代表的朝鮮國政府主持談妥了朝鮮選派留學生的《援助朝鮮教育條約》,財政與經濟大臣則領著戶部等部完善了《中朝有好通商條約》。

顯然,貸款并非是真的就是無私援助。

每一分真金白銀都透露著帝國對于宗藩國越發強勁的控制能力。同樣,更多的百姓們看到了這一份又一份的條約下,那無限的商機。

在這樣一系列的前奏之下,面對朝鮮國的盛情邀請,朝廷上下開始鄭重面對。至于市井之中,倒是紛紛一派揚眉吐氣之色。

當年建奴肆虐時,大明幾番要求朝鮮派大軍協同圍剿。只不過,朝鮮人或者是有自知之明,或者是有些忘恩負義,總之幾次出兵都是敷衍了事。

至于后來朝鮮投降建奴,換了個宗主國,實在是背叛之事。若不是朝鮮過往還留了幾分始終回到大明懷抱之中的忠心,幾番解釋,大明都要算朝鮮叛亂了。

“還好那朝鮮人識相,一早就派來了使臣,卑言謙詞,既贈貢品,又賀天朝,更是定下諸多利我大明的條約,讓人揚眉吐氣!要不然,哼哼,我這就去登刊文登報,上書求戰,看那些棒子如何跪地求饒!”京師大學堂的食堂里,一個學生熱情激揚,揚眉吐氣,好不暢快。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