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

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4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作者:幾字微言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7/01/0323:28:28字數:5842

說到底,軍中的糧草也不是無限的。各自備了一個月的糧草,那都是為了打進沈陽準備的。可一到遼陽,就分了一半去安置難民,那軍中糧草自然也是急缺。

懵懂一些的,以為大軍能夠順利將百姓安置好。

但稍稍估算一下難民數量之龐大就明白,大軍的糧食不會是無限量供應的。自然,就會有人將注意打到將士們的口糧身上。

將士們的口糧是十分豐富的。

不僅有光餅這樣的干糧,一旦宿營條件改善,便會有就有肉準備上來。甚至有干果補充維生素。總之,朱慈烺時代的明軍后勤標準是十分高的。這樣高的后勤標準,自然便可能有士兵拿著多余的口糧,甚至自己克扣一些,拿去與那些難民女子交換……

至于交換的是什么,孤男寡女,便不消多說了。

按說,能夠用糧食就能辦到的事情,,

“我們的情況,很嚴峻啊……”朱慈烺看了一眼,揉著腦袋,道:“倪愛卿,你去遣人給朕問一下,營口那邊準備得如何了。工部的人到了幾成,李愛卿親自督辦的事情,應該不會讓朕失望吧……”

“哈哈哈哈哈,所以說,那個朱慈烺,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孝莊太后大笑,赫圖阿拉的簡陋宮殿里,孝莊太后喊來了朝中重臣,分享這個難得的好消息:“這個時候,盛京已然空城一座。可是呢?那朱慈烺竟然不敢進一步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我們眼前的對手,是一個只會婦人之仁的懦夫!這樣的對手,告訴哀家,你們打不過嗎?”

“打得過!”

“打得過!”

“打得過!”

眾人齊齊高呼。

見此,孝莊太后一片欣慰。她看向代善,道:“如何,禮親王,如何,這段時間,軍中士氣如何?”

“回稟太后,士氣可用。而今糧草充足,國庫餉銀充沛,將士們都渴望與明人一戰,奪回大清疆土!”代善昂然道。

孝莊太后見此,道:“好!禮親王,這一戰,你為我大清主將出戰。當年太祖皇帝可以在薩爾滸一戰擊敗極盛之明國。現在,明人拖累于糧草,盡皆嬉戲于女子,這樣的敵人,已然是驕兵必敗之勢!”

“是!屬下明白!”代善笑著。

軍營之中。

代善著急了眾將。

一干將官對壘之中。大清的猛將鰲拜目光微微有些迷茫。

與他而言,并不熟悉那些什么陰謀詭計。他更喜歡的,還是那些直來直去的事情。比如打仗沖鋒。

但是,為了保留鰲拜麾下這支大明少數的勁旅,孝莊太后一連派出三波特使,將鰲拜所部從海州撤回。

眼睜睜看著國土輪三,重新被明人占據,鰲拜只能將怒火發泄在無辜的漢家百姓身上。

憤怒的發泄過后,是無邊的自我懷疑。

鰲拜,忽然間有些看不清楚大清的未來。

“鰲拜!這一戰,你為我大清大將,你領鑲黃旗!”代善目光灼灼,看著鰲拜。

迎著代善的目光,鰲拜打起了精神。

鑲黃旗!

這是鰲拜出身的旗,能夠回到自己旗中擔任鑲黃旗的固山額真,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在,讓鰲拜做到了。

想到這里,鰲拜打起精神,朗聲道:“末將領命!”

“哈哈哈!”代善聞言,又一一吩咐完各部將官,翹首南望,道:“真是期待啊……執著于婦人之仁的朱慈烺,要如何迎接老夫的鐵蹄!”

“諸君,遼東的戰爭,不僅是軍事上的斗爭,同樣,這是一場與建奴之間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一切領域上的戰爭。所以你們看到了,敵人已經不折手段,他們毀滅了遼陽、沈陽的城防,奪走了百姓一切的糧食。男丁幾乎被殺絕,負擔沉重的婦孺與老人被迫走上了這樣全面戰爭的領域里。為此,這更需要我們所有人一體同心。這不僅是考驗我們軍事上素養的時候,更是考驗我們千萬將士們紀律性的時候。各部傳達命令,嚴格約束軍營,民政人員已經火速從后方趕來。第一批隨軍的民政人員已經轉崗入列,我們絕不會放棄遼東的同胞們。這不僅是朕的承諾,也是我們必將獲得勝利的緣由!”

腦海之中,飛鷹回蕩著皇帝陛下的旨意,但目光落到眼前這些人身上的時候,還是不由露出了狐疑的目光:“各位,就是從遼陽趕過來的民……民政同仁?不知,哪位是長官,可否與我檢驗印鑒?”

他的眼前,赫然就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青人。大明的軍隊里年青人是不少的。比起之前招兵怎么都招不到的軍隊,經過不斷裁汰與優中選優以后,大明各軍各部的都是些優秀的年青人。

但是,再是年輕的,在軍中歷練些時候,練兵場上打滾回來,也都會帶上一些軍旅氣質。換句話來說,就是不再稚嫩,不再年輕單純。

但是,眼前這些年青人,卻是另外一番氣質。迥異于飛鷹見到的軍中同僚,紛紛都是多了些過于單純稚氣的氣息。就是從外表上看來,一路奔波幾千里的將士們大多是風塵仆仆,行軍勞累之象。但是,眼前這些人,竟然都是些小鮮肉,奶油小生一般的模樣。不僅各個衣著靚麗,一路行軍,也紛紛都是注重衣冠,看起來頗為有些儒雅偏偏,形象上佳的模樣。

這樣的初印象,實在讓飛鷹有些狐疑。

大家都從這個錦衣衛軍官的眼中看到了不信任之感。

原本還興高采烈的眾人見此,都是有些臉色僵硬。不過,眾人聽飛鷹問起長官,想了想,都將目光落到了中間一人的身上。

看到那人,飛鷹更是頭大了。

只聽一道清脆悅耳的聲音想起:“這一回,聽聞樞密院征集同僚,解救難民,我等便踴躍報名了。學生吳巧兒,不才諸位同學推舉,正是此番諸位同學的組長。這是樞秘院簽發的委任狀,請這位同僚查驗。”

沒錯,這一回大軍出發,一路上不僅有軍隊,更是有各行各業的人員。有一路跟著大軍遠征,打算在后勤補給之上做點小生意的商人。也有試圖在御駕親征的光環之下,建言獻策,一朝博得天子側目的書生,甚至有遼東本來為山賊土匪的,也紛紛過來投誠。如此,這里頭有一些京師大學堂的學生也實在算不得稀奇了。

畢竟,以朱慈瑯這位皇帝筆下的知名度。他宣布東征遼東,復我故土,這就已經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尤其朱慈瑯更是在天壇上發表了那樣慷慨激揚的文字,那就更加對了學生們的胃口。

熱血沸騰的學子們踏上了遼東的道路。

最為積極的,赫然就是在天壇之上親耳聽聞了朱慈瑯演講的吳巧兒。

“沒錯,方才指責所在,有所得罪了。我是錦衣衛遼東千戶所百戶,代號飛鷹,諸位稱呼我本名,雄文剛即可。這一回,從秘密戰線里回歸到本土錦衣衛所,負責交接難民之事。實在不知諸位……打算如何著手?”雄文剛說著,忽然間有些底氣不足。

他打量著眼前這個陽光四射,看起來一點也不知曉戰爭殘酷的學子們,自然是頗為有些懷疑。不過,錦衣衛作為情報機關,一直插手著難民之事顯然不對勁,交接出去才是正理。但同樣,雄文剛也實在懷疑這些年青人能不能應下。畢竟那是數萬人的性命。

但是,就如同剛剛朱慈瑯所說一樣。

雄文剛心中回想起了朱慈瑯的話語。

這是一場在各個領域里的全面戰爭……

這樣的戰爭,不僅是軍人進入戰場,同意,各個領域里的大明同胞們一體奮斗,責無旁貸。

“我們的打算……是接力南下!”吳巧兒說起正事,便是目光灼灼了起來。

“誰說女子不如男?只要姐妹們愿意自食其力,那又與男子有何異?”沈陽城南禮親王府。這里曾經是代善的居所。當建奴決定拋棄這一切離開以后,城內迅速發生暴亂,無數從各個角落里獲得消息的百姓們沖入了王府內,試圖搶奪一切還有價值可以換到糧食的東西。

沒有了建奴維持的變態秩序,又失去了糧食,城內的秩序崩塌,黑暗的暴亂席卷全場。

這樣可怕的狀態一直到三日后雄文剛通過錦衣衛積存的糧食招募了三百名殘存的男丁在城內維持秩序以后才算結束。

雄文剛帶著人打開了沈陽南門,將從遼陽緊急運來的糧食放到了禮親王府積存。依靠著武力,錦衣衛開始維持城內持續。因為禮親王府有大明的援救糧食,這里也自然成了沈陽的中心地點。

臺下,幫忙維持秩序的黃琦撓著頭,看著身邊一個穿著長衫披著軍裝大衣的男子,倒:“劉書袋,你說,這個小姑娘能做成啥事?真這么簡單,就能將城內數萬的難民給活下來?”

劉書袋冷哼一聲,他聽出了黃琦眼中的懷疑,轉念一想,其實他自己也不爽:“咱們做得好好的,倒是讓這小姑娘過來摘桃子了。”

這樣一說,黃琦卻是搖頭:“書袋你就是寫那些奏章文書寫太多了,是沒去看過城南秦家坡那兒吧。原本好好的一處小山,現在活活都成亂葬崗了。每天都有死人丟進去,洪二那一隊人這幾天招了一批壯婦,別的沒干,每天就光是路上的尸身撿起來丟過去就是忙得夠嗆了。”

“嘿,趁著我剛剛一會兒不再,就背后議論我了?”被稱呼喂洪二的人說著,走了出來。

眾人嘿笑一聲,黃琦道:“又沒說你不是。你既然來了,就一同說道說道,你這是同意誰的話?”

“要我說……這女人吶,保不齊,就能做得比咱們好……”洪二摸了摸腦袋:“聽說,城西的三塔鋪里,新建了一匹簡易民房,就是等著她們一路南下的……”

“姐妹們!男人都死絕了不要緊,靠不了男人,就靠自己!靠自己的雙手,給爹娘,給孩子掙出糧食來!”吳巧兒的話在后世聽起來那當真是毫無出奇之處。但在這個年代,卻是驚世駭俗,不僅黃琦等人為之變色,就是臺下不少女子,也是紛紛嘩然,議論紛紛。

“這如何能成?”

“當真不騙人?”

“糟了兵災都夠了,還跑出去拋頭露面,什么靠自己雙手……這是如何個道理?”

“這還管什么道不道,理不理的。只要能給娃兒掙出一口吃的,俺就干!但這亂糟糟的世道,全場就這兒有一口粥吊著大家伙不死,還去哪里尋生計?”

各色話語紛紛道出,有不信的,有懷疑的,有被驚嚇到的。

但這個世道,卻已經逼得人走上絕路了。更多的人紛紛懷著希望,看著吳巧兒。

吳巧兒氣喘吁吁,她聲音有些沙啞,喊出最大的音量,高呼道:“咱們的大明,沒有放棄你們!這一回,我來到這里,就是要給大家一條生路!愿意跟我一起尋一條生路的,都跟我走!”

呼啦啦的,上千人的小廣場里,頓時走掉了一大半,將近六百余人毫不遲疑的跟著跑了過去。就是還余下沒有走的,也是紛紛打聽著是個如何事情,是否真能掙到糧食。

很快,他們的結果便明白了。

在沈陽城通往城西三塔鋪的筆直官道旁,悄然就堆起了一個長條一望無際的小土堆,另一組隨軍學子報名的民政人員帶著一個個女子將一根根大樹砍伐入河,又重新撈起來,加工城一根根的枕木。論起動作,竟是比起吳巧兒還要快。

當日,這是已經安排好的前后次序。

此刻,吳巧兒指著前方的空地,道:“三塔鋪里,大明已經準備好了房屋、鋪蓋,以及最重要的……糧食!搶先進度鋪完鐵軌,我們在白塔鋪休息,每天都能吃飽飯,還能發糧食!”

“從三塔鋪南下,依次就是興文堡,紅山驛……一直到遼陽,這些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最是容易修筑緊急鐵路。緊急軍用鐵路不管質量以及使用壽命,立刻搶修搶建,不浪費這一批寶貴的勞動力啊!”朱慈瑯在軍情推演廳里說著,感慨道:“一直以來,認為女子不是勞動力,這是多么荒唐的一個看法。沒錯,也許在體力勞動面前,男子更能勝任。但這一回,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有改觀!(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