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

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3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正文

決定著一個時代開啟的國務會議落幕了。網

朱慈烺慷慨的演講過后,對內開,對外殖民的調子便定了下來。

作為決定國策的高級別會議,更多的談論的是路線,是戰略,而不是具體的實施。于是,調子定完了以后,朱慈烺便離開了。接下來更細致的任務會有內閣、樞密院、都察院以及各部衙門的腦進行更加細致的討論。

當然,過不久,會議記錄自然會到朱慈烺的手中。然后有隨侍一旁的侍讀學士、中書舍人亦或者司禮監太監將會議記錄念出,同時將摘要整理好交給朱慈烺。

朱慈烺的身邊,其實有三套班子。一套是司禮監,另一套是中書舍人,最后是侍讀學士。而這,其實也代表著朱慈烺身邊三個權力體系。

司禮監最為熟悉,這些太監依舊在內宮扮演著宦官的角色,只不過在朱慈烺對外聯絡的暢通之下格外低調,再也沒有內相的威風。這固然是朱慈烺的大伴司恩性格使然,也是朱慈烺對宦官的態度讓他們看出了脈絡,不敢再拉仇恨。

故而,司禮監雖然依舊會內廷外官不方便的時候處理政務,卻影響力大為衰弱。薩代之的,是中書舍人與侍讀學士。

中書舍人其實就是秘書班子,類比后世的中央辦公廳的干活。而今主官李才善同時還是通政司通政使。低調不引人矚目,卻運轉著眾多的庶務。不少人在這里被朱慈烺認可以后,外放都成了一方能吏,堪稱君前終南捷徑。而這些人的出現,其實也代表朱慈烺對實務官吏的看重,代表著新式職業官僚的力量。

因為,這些人不少都是出身國子監,身上品階低下,甚至沒有一個官身,縱然外放州縣,也是從典史、主簿、縣丞、警署署長這樣的佐2官開始干起。

他們看起來不起眼,卻從來沒有少過朱慈烺的矚目,干得好的,飛黃騰達不在少數。

如此一來,其實也代表了朱慈烺的一個閏。這位皇帝,可是不喜歡那些清貴路線崛起的曾經帝國精英呢。

當然,這也不代表朱慈烺就拋棄了這些人。畢竟,那些清貴路線起來的人或許缺少實務經驗,但的確都是些好苗子。

而這,也就是相對高級一些的侍從顧問系統,也就是各處侍讀學士了。

侍讀學士在洪武十四年定制二員,從五品。建文中改為文學博士。成祖復舊制。皇帝至太學聽講、郊禮慶成諸宴時,與翰林學士及侍講學士坐于四品京官之上。成化以后,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翰林,凡由翰林為六部侍郎者,則兼侍讀、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則不在從五品之限。其職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以考議制度,詳正文字,備皇帝顧問。凡大政事、大典禮、集諸臣會議,則與諸司參決可否。

簡單來說,這些人就是朱慈烺的智囊團,影響力是大是小,完全撒于他們的意見是否能被朱慈烺采納,采納的次數多寡,信任的程度輕重。

也就是靠著這一個個精細的權力系統,佐官輔助機構,朱慈烺這才能夠稍稍輕松一些處理紛繁復雜的國務。

這個帝國,實在是太龐大了。又礙于朱元璋時期便不斷加強的皇權,任何事務最終處理在程序上都繞不開皇帝。后世有人形容當代的黨政運轉是上面千根針,下面一條線。落到朱慈烺手中,似乎反過來形容也很恰當。

他是只有一根針,卻是要將千萬根線串接起來。

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必然是辛苦悲催的皇帝。

好在,朱慈烺不是專權的人。在加強自己手中權力體系的時候,他也強化了內閣,補全了文官政府中腦缺失的缺陷。

大明雖然名義上依舊沒有宰相,卻確立了席大臣帶領下財政大臣、國防大臣、教育大臣等官員對六部的職權管轄。

如此一來,便讓內閣成了事實上的國務院。而內閣席大臣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相管,名義上依舊沒有相這個字。但只要程序上擁有管理六部諸寺的權力,那有沒有這個字顯然就沒有關系。

當然,政務還只是一方面。

在這個末世的時代,朱慈烺還得操持更加重要的軍務。

為此,樞密院被朱慈烺從故紙堆里翻出來,復活了前宋時期的樞密院機構,建立了一個大明版本的總參謀部。

依靠著這些,至少就不需要朱慈烺揀選出一幫子精英軍官,熬夜制定作戰方案,督促后勤轉運。

“算了,不想了好歹比過往好些了。”朱慈烺離開了會議廳,腦子里還是停不住,回顧了上面這些亂七八糟的權力架構以后,朱慈烺還是忍不住感慨了一下自己的事務繁忙。

乾清宮作為朱慈烺的私人宮殿,此刻卻更多了辦公的性質。這般想了想,朱慈烺便擺擺手,駕車去了西苑。

相比于宮闕重重的紫禁城,朱慈烺顯然更喜歡有山有水的西苑。

紫禁城地方極大,往常皇帝要出行,用的都是步輦。所謂步輦,其實也就是人扛著的轎子。朱慈烺不喜歡這種看起來有些摧殘人力的事情,便換了馬車。

宮中的馬車做得更加大一些,朱慈烺上了車,幾乎如同進了一個房車★面寬闊廣大,中間是環繞著一圈的沙,后面甚至還按了一個喧,足以讓人在上頭睡覺側還有一前一后兩個桌子。一個放置著冰鎮的飲料果點,另一個,放著必不可少的東西:書籍。這里,正好有朱慈烺上一次遺留下來的一疊書。

書依舊保持著朱慈烺上次離開時的樣子,隨意的放在桌上,書頁攤開,正放著一枚精致的書簽。那是一枚琥珀樹葉,記錄著朱慈烺閱讀到的地方。

看著這枚書簽,朱慈烺想起了皇后。這一片樹葉琥珀書簽,還是皇后親手做的哩。

不過,皇后最近也是忙了許多,整日在慈寧宮里處理著商行的事情。比起朱慈烺,其實皇后忙起來更加辛苦一些。為了配合這一回朱慈烺的戰略規劃,恒信商行接下來會出死力涉足到遠洋航運上。

后世眾人看這些官商勾結,只覺得賺錢忒是容易。

但這里頭可沒有什么官方定制的訂單輸送利益≥然一些官商勾結的商行可以用一些**的手段獲得優勢,到了海上,便完全是另一碼事。這不僅是因為當今海上貿易秩序不再衙門的掌握之中,更重要的是,到了海外,槍炮轟鳴,夷人威逼利誘,誰會管你國內有幾分關系?

恒信商行要活下去,一樣得經歷商猴的刀光劍雨。

操心了一下恒信的事情,朱慈烺只覺得無比的倦怠,就連手頭那本最愛的資治通鑒也沒了翻閱的興致。

馬車幾乎感受不到震動的駛到了西苑,過秉筆直房,出乾明門,到了承光殿以后,北上抵達了廣寒殿遺址。

廣寒殿巍然若山,是當年俗稱蕭后梳妝樓的地方。不過,這里在萬歷七年的傾頹。此刻已經是一片廢墟的模樣。唯有朱慈烺登基以后廣寒殿遺址建立了一個體育館。

當然,名字沒有這么俗。

朱慈烺雅稱廣寒殿遺址上的體育館為為六藝居。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這里便是朱慈烺練習射擊與馬術的地方。

朱慈烺的馬術不錯,那是因為軍旅生涯的鍛煉,萬一打敗仗了還能逃命。射箭這東西這年頭倒是越來越不頂用了。但朱慈烺每次練習射箭,都會感覺到一種神念貫通的暢快感。

這讓他集中精力,卻又感覺放松自在。

尤其是朱慈烺每次射箭中靶,都要犒賞自己一根雞腿。當然,最近朱慈烺吃膩了雞腿,改用牛排了。

除了射箭,這里還有京師軍械工坊里預制的各類火銃。不僅有制式的中興一式步槍,更有更加細小的手銃、騎火銃、三眼銃甚至信的天罰一式火炮。

只不過,天罰一式火炮這種仿制的拿破侖炮不僅體量縮謝有原來的十分之一,就是里頭也是不裝火藥的。朱慈烺興起的時候熟悉一下開炮的動作,但每次開炮都很麻煩。

畢竟,宮中起了炮聲,知情的明白朱慈烺來了興致,不知情的只會以為這里遇上了兵變。

就是朱慈烺想要開解誤會,也會有人阻攔:軍中禁絕炮聲,此乃為圣上安全所慮。若是往后正常能有,一遇不測,誰能預警?

今日,朱慈烺重新提起長弓,凝神靜氣的瞄準了標靶。

猶如福臨心至一般,朱慈烺張弓待箭,一氣呵成,羽箭飛去,正中靶心。

“十環,滿分君,好本事呀。”這時,一人身著一身家居服緩緩走來,手中提著一個食盒,笑著歡呼。

朱慈烺見了來人,不由驚喜道:“皇后,你在慈寧宮將事情操辦完了?”

“便是沒料理完,也得來尋圣上喝一聲彩不是?夫君,這是那瀛洲日本國進獻的牛肉,聽聞味道不錯,夫君不如嘗嘗這一塊牛排?”皇后笑著道。

朱慈烺笑著應下,尋了一處地方,兩人對坐打開食盒。

一番用餐不提,皇后靜靜的看著朱慈烺,看出了朱慈烺眉眼里的齊,一陣心疼后,不由道:“圣上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呢。”

“每日繁忙政務,也都習慣了。這紫禁城呆著,也的確是不夠爽利。”朱慈烺手中拿的不是刀叉,而是筷子。

牛排雖好,卻是讓宮中御廚按照十成熟的樣式做了。這年頭,朱慈烺的喜好就是風尚。誰會說一聲土鱉?

“不如出宮逛逛?”皇后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看著朱慈烺。

朱慈烺頓住了,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放下了筷子,靜靜的看著皇后。

“近日,妾身也在想日看那么多的文牘報告,總覺得這些事情不是真切生的。甚至想,下面的人要是起了歹意,用文辭糊弄,我又能分辨幾分真切?久在宮闕,便不一定能讓自己的眼珠子看到真正的事務☆重要的便是總覺得,這些事情仿佛與自己無關一樣⊥像是脫節了一般。故而,妾身就想,出宮去,親眼看看,這親手推動的事情,將怎樣改變這個世界。如此,或許才真能感受到自己這些辛勞的意義何在呢。”皇后話語溫柔,更是情真意切。

朱慈烺閉上眼睛,不由想道:“是啊,算算,也要小半年沒出宮了日總想著奏章文書、人事任免≤覺得虛實不定。也許,是得出去親眼看看。甚至,重新沖在第一線,這才能夠看到那最美的風景,明白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呢。”

在幕后作為主使,固然符合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古話,卻真切少了那分親身經歷的體會。

每日處理文牘,也許那些體力勞動者會覺得風吹不著,雨淋不到,但朱慈烺卻更想與大明一同體會風雨同舟的感覺。

“出宮出宮”朱慈烺喃喃著,道:“是啊。這征服天下的啟航之中,我又怎么能遠遠躲在后頭呢。朕該與那萬千開拓者一樣,一同前行。與這大明的強盛,一同呼吸啊!”

位于京師大學堂外的恒信酒店大堂里,吳巧兒熟練的點了菜單,交給侍應生以后,仔仔細細的看著吳萬英,不由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氣:“好呀,回來了。全頭全尾的回來了,姐姐也就放心了。”

“嘿,這不是沒事的回來了么。再說,開打了,袍澤們都上去了,我能縮了頭,當個懦夫?那不是給咱們吳家丟人么!”吳萬英摸著腦袋,嘿笑著。

“你呀你”吳巧兒想說些什么,也知道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沒意思,不過他也是有法子,道:“你還記得田掌柜么?現在,是咱們干娘了。你這一仗打完了,我想了想,打算給你尋個法子,不能在呆在那兒了。你呀,別以為姐姐我不知道你在云川兵站上的事情可好險,好險巴回不來了呀!”

“姐你要是讓我退役,那今天,也趁早收了心,絕不可能!”吳萬英驟然起身打斷。

一時間,屋內氣氛有些凝滯。(未完待續。)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