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

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6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86小說旗


費丁那一句“折了五成的鈔!”說出來,這早上的宛平縣衙里溫度就低了幾分。本就入秋多了幾分涼意的縣衙內就更加氣氛冷冽了下來。

比起武將們的工資發放不同。近衛軍團的將士們基本上都已經在恒信商行開辦了賬戶,每月俸祿都是按時發放過去,從無拖欠,亦是沒有中間人貪污挪用。

但文官就不一樣了。

朱慈烺登基前就一直沒有插手過京師文官系統,就是登基后,亦是南征北戰,沒個空閑的時候。如此一來,京師文官們的工資發放還是老辦法。

那什么是老辦法呢?

比如吳英科,宛平縣令,從六品的官兒。一月俸祿8石糧。除此外,沒了。一石糧食是六十斤,一個月四百八十斤糧食似乎也夠吃,緊巴巴用一點,也湊合一家人過活。

但大明的財政系統可從來就沒如今這么好過,慣例,一年算起來能有96石糧食,最后到手可就沒有這么多了。

吳英科可就記得,去年一共領到手的就14石米,30兩銀子以及四百貫鈔加一隊破布。

按說,今年夏稅來了,朝廷也該將糧米都發了。尤其又有圣上大婚以及接連大勝,能夠多發一年的俸祿。這是圣上的賞賜,誰都滿懷期待。

故而,這一回一見費丁從戶部領到了宛平縣衙的俸祿,吳英科也是滿懷期待的。

但一聽折了五成鈔,吳英科頓時一陣氣悶。

“原本多發一年俸祿,現在又要折五成鈔,這敢情還是沒變啊。”這時,東城警署署長林鵬也不由感嘆了一聲。

警署雖然是暴力機構,但在建制上是屬于地方文職機構。這不,林鵬還兼任著宛平縣典史呢。

“要說完全沒變,倒不是……”費丁幽幽地道:“好歹多了一堆大明通行寶鈔。”

說著,戶房的人也將今年的俸祿給抬了出來。

俸祿挺不少,滿滿的數百個大袋子。見俸祿來了,眾人便紛紛朝著吳英科行禮。作為縣令,他自然是有優先權的。

依舊與往年一樣,一共十四石米以及三十兩銀子。要說唯一不一樣的,或許就在這銀兩以及那寶鈔上了。

吳英科揮著手讓后衙的家丁將糧食抬回去了,倒是看到那銀子的時候,不由驚道:“好精細的做工。”

眾人聞言,也都紛紛湊過去看。

“竟然不是銀錠。”費丁也驚呼了一下。

吳英科的手上有一盒子三十兩重的銀子。但這銀子卻不是一個個五兩大小的元寶,而是一個個圓形的小銀餅子。

銀餅子做工精細,頗為圓潤,一面刻著一個睜開的壹元,另一面則書寫著大明二六七年,以及一個日月龍紋。

吳英科拿出仔細瞧著,觸手摸上去,感嘆道:“這是能工巧匠所做啊。這銀餅子拿出去換,倒是能多兌一些銀子出來。”

眾人聞言,頓時紛紛也將自己那份俸祿都拿了出來。盒子一開,驚喜之聲紛紛傳了出來。

費丁以及林鵬等人都是驚喜道:“咱們今年的俸祿可都是這銀餅子啊!”

林鵬感慨道:“這般精細的銀餅子,縱然里頭成色差了,拿出去換,也能升水個三成。”

另一邊,費丁的眼珠子就活絡多了,他笑道:“那可不一定。我宛平縣衙雖然靠著京師俸祿每年發的早,可這說不定這回京官們發的銀子都是這銀餅子。那要是都有,這可就指不上三成的升水了。”

升水說的便是額外的溢價,物以稀為貴,要是大家都有,那就溢價不了多少了。

吳英科緩緩頷首:“是這么個理,但說回來,除非真手頭緊的。不然,少有哪處會將這銀餅子拿出去用。市面上通用的,有幾個是好錢。”

不同于后世大家都拿著人民幣硬幣用,說是錢就是說的紙幣。這年頭錢這一個字的花頭可就多了去了。算是錢的,除了爛大街早就沒價值的大明通行寶鈔,最主要的就是銀子與銅錢。在市面上通行的銀子可不是電視劇上那白花花整整齊齊的銀元寶,而是各種各樣的銀子。

有些人甚至拿著剪刀將銀子給剪開稱重使用,更別提那各種各樣,不同成色的銀子。就是銅錢鑄造的質量很差又稀缺,于是市面上甚至還通行過鐵錢。發達一些的地區或許會接受有信譽保障的銀票,偏僻閉塞的地方就只能以物易物了。

就算偶爾市面上能冒出來成色好,品相好的銀子,入手以后想的也都是仔仔細細收藏著,等關鍵時候再用。而這,便是劣幣驅逐良幣。

“不管怎樣,這都是件喜事。”吳英科終結了這個話題,因為他有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玩意:“這寶鈔,倒是不一樣了。”

說著,吳英科拿出來一疊寶鈔,不經意間抖動一下,發出了清脆的響亮聲。

這下子眾人的目光都紛紛被吸引了過去。

與此同時。

位于紫禁城的乾清宮里,徐煥武進獻了一疊鈔票。

這便是嶄新的大明通行寶鈔了。寶鈔花花綠綠,看起來很是鮮艷。朱慈烺從最底下抽出了一張仔細打量了起來。

寶鈔的樣式比以往小了許多,比起朱慈烺一個巴掌大一些,更長更窄,看起來苗條了許多。寶鈔的正面首先書寫著大明通行寶鈔帝國中央銀行印制。旁邊則寫著一個碩大的字樣:十銀元。這一行字下面,透著光還能看到十銀元的稅銀字樣。

寶鈔的背面則是一副描繪著遵化戰役的畫。畫上面,是將士們發起沖鋒的景象。他們的敵人:兇殘的建奴奇形怪狀,紛紛逃潰。最底下則寫著一行頗為清晰用紅字書寫的“大明二七六年制”幾個大字。

這便是這一回寶鈔發行的最大面額了。其余面額的還有五銀元、二銀元以及一銀元面值的。或許是偷懶,除了個頭小以外,設計之上全都是一樣的。至于面值,都是對比小銀餅子一一兌換。一銀元就能兌換一兩小銀餅子,也就是銀元的字面意思。

當然,在朱慈烺的計劃里還有更多小面額的紙幣,這是利于推廣的舉措。小面值的紙幣才更能夠促進流通。只不過,徐煥武這么短時間能推出四種面值的大額紙幣已經不容易,小面值的就只能先靠后了。

拿著寶鈔,朱慈烺微微抖動了一下,發出了清脆的響亮聲。

這時,徐煥武道:“圣上,寶鈔用的紙是迥然不同與尋常的紙。尋常的紙是木與草,而寶鈔所用的是棉花與亞麻。故而,這才有這清脆的響聲,觸感更是迥然不同,大為有檔次。”

朱慈烺摸著寶鈔,微微頷首。的確,摸起來凹凸不同,做工顯得十分精細。可以看出來,徐煥武上任過后顯然是用了大心思的。

稍待,朱慈烺又舉起來,窗外的陽光照射之下,一個日月龍紋顯現了出來。

“這是圣上交代的水印,多虧了有匠作大院里能工巧匠幫襯,要不然,這一回恐怕就難了。這處水印非是后天加上去的,是造紙一開始就準備好了,可以說是兩張紙夾著一張水印紙。”徐煥武繼續解釋著。

朱慈烺見此,又將這一疊寶鈔收了起來:“不錯。這一回短短時間內能夠將第一期寶鈔做到這個程度,中央銀行的工作朕是很認可的。你再接再厲,最大程度擴大銀元的生產速度,同時,這個寶鈔的發行,決不能慢。一百萬元面值的寶鈔,朕要在月底看到。其余人力物力你要怎么調配,朝堂會鼎力支持。”

徐煥武心中疑惑,不知道為何皇帝陛下對寶鈔的發行如此上心,但還是躬身應命:“微臣遵旨。”

緊接著,微微一思量,徐煥武還是說出了心中的疑惑:“圣上,一百萬元面值的寶鈔,若是可以借用京師軍械工坊在永定河邊的水力工坊,微臣有信心可以完成圣命。只是,眼下水力工坊只有一處,若是用在了寶鈔上,銀元的擴大生產就難以為繼了。”

徐煥武說的頗為含蓄,但朱慈烺還是一眼聽出了徐煥武對寶鈔的信心不足。事實上,到現在幾乎沒人拿這寶鈔當回事。朱慈烺這一回為了讓徐煥武執掌中央銀行生產寶鈔,前后可就花了上萬兩銀子用以擴張生產。

用在寶鈔上的上萬兩銀子幾乎可以說是打水漂。要不是另外的銀元生產讓徐煥武嗅到了關鍵,徐煥武都要懷疑皇帝陛下好大喜功了。

一塊面值一元的銀元比較厚,約莫是后世四個一塊的硬幣大小,足足有一兩重。但里頭的銀子成色可不是四九純銀的。這里頭,在京師軍械工坊造炮的能工巧匠幫助之下,成功通過添加各類雜質將成色降低到了七成。而其余的三成,自然是以帝國信用以及精良的做工來彌補,使其可以兌換到一兩銀子。

如此一來,每印刷一枚一塊的銀元就可以獲得三成的利潤,這便是鑄幣稅的美妙。而銀元的價值徐煥武可是認可的,事實上他也相信對于如此做工精良的銀元,市場也肯定是認可的。如此一來,自然是應該將寶貴的生產能力用在銀元上才是最緊要的。

朱慈烺見此,只是微微一笑道:“全力印刷寶鈔即可,接下來的事情,你會見證的。想必,你的俸祿也收到了罷?朕,自有籌謀。”

一想到從戶部那里拿到的三十張面額一共一百五十元的新式寶鈔,徐煥武臉上的表情頓時就變得古怪了起來。

只是,一想到皇帝陛下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徐煥武直覺告訴他,仔仔細細收藏好這些寶鈔會有大用處。至少,不能學那個門衛老頭那樣,直接拿去擦屁股了。還說什么……宮中的草紙也是叫寶鈔哩。

這時,宛平縣衙里,眾人也注意到了吳英科手頭上的寶鈔。

上面,赫然便有一疊寶鈔。只是,這寶鈔顯然是大變樣了,上面花花綠綠的,印刷的比起最上等的畫報還要來得驚喜。尤其觸手凹凸不平,舉在半空之中還有水印。這景象看得眾人一陣好奇。

只是,好奇過后大家也就都不管了。

“比起去年一共四百貫的寶鈔竟然還少了,只有一百二十貫……咦,倒是也不喊貫了。現在叫元了。和那銀餅子一樣。只不過,這東西怕是只能拿來預備著哪一天拿出來瞧個新鮮了了。連如廁都不好使……”吳英科好奇完了也就意興闌珊,這個不值錢的東西可沒人在乎。

只是,林鵬忽然間臉上表情有些奇怪地道:“諸位,我近日從刑部忽然間領到一處新命令。便是要求傳達各處,不能損毀寶鈔,要愛惜寶鈔……”

“哦?如此看來,就是想要如廁也不得了。少不得得吩咐下人,不能亂來。只是,可有說若是被抓住了會如何?據我所知,吏房的老徐可就有這癖好。”費丁好奇了。

“也是奇怪,也未說要如何。”林鵬道:“許是上頭另有準備罷。至少,這事兒得放放。總不能跑去人家茅坑里查。”

“行了行了,越說越偏了。”吳英科趕忙打住:“今年的俸祿好歹都下發了。今日我吩咐后廚,招待好大家吃一頓好的。不過,秋糧在即,大家伙可要打好心思。這一回圣上大婚又是大賞,秋糧不過關,大家伙可都吃不了好果子。”

“喏!”眾人紛紛板正了臉,以示鄭重。

眾人應下便紛紛散了。林鵬也回了警署,見里面席金文剛好在,便道:“最近的俸祿收到了罷?我記得沒錯,最近刑部通傳了各司衙門要求愛護大明寶鈔,可別忘了,你主持宣傳事宜,將各城布政點都貼好告示。”

“曉得了,署長。”席金文應下了,道:“又道飯點了,我便走了。”

沒多久,席金文便回了家吃午飯。

席金文家里一片熱熱鬧鬧,這是席斌剛剛結婚鬧得。一場大喜好不熱鬧。于是最近席大財也跑得勤。

席金文剛進屋,便見席大財一臉鬼祟,手上還提著東西,道:“九叔,可得托你個事兒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