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二章:登基大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登基大典

第二章:登基大典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這一天清晨明媚,氣候罕見地比尋常暖和了一下。nokiatxt√∟,似乎,大明這個泱泱大國的皇帝更迭之時連老天爺都給了面子,讓這京師不僅晴空萬里,亦是陽光直下,灑下了初春的溫暖。

朱由檢在這樣好的天氣里心情既是放松又是感嘆,他有些沉溺于對過去的緬懷上。

上一次聽這些曲樂時,朱由檢還是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上。而這個代表著革新過去,新帝上位的曲子,他是萬萬想不到自己也有活著聽到的那一天。

大明歷代皇帝,他朱由檢或許是那唯一的太上皇呢。至于大明歷代之中能在第二次登基場合里聽到的,似乎也僅有他一個人。

為新帝奏樂,舊帝要么被囚禁九層宮闕內,要么就是已然駕崩仙去,再也不復關心人間煙火了。

“這么個獨一份的,也算得上是殊榮吧?不管怎么說,這也算對大明好的一個開端罷?”朱由檢想到了自己當初登基時的心情。

那時候,朱慈烺還是個一心想著革新天下,將木匠皇帝治下一塌糊涂的大明治理中興的年輕人。他放眼望去,似乎中興之主的地位已然在朝著自己招手。

現在,十六年過去了,已經到了第十七個年頭,大明沒有在他的手里變好,反而因為這個皇太子才一次次轉危為安。

決定將皇位交給朱慈烺后,朱由檢忽然重新釋放了青春活力,渾身上下都放松了下來

不用在擔心反復惡化的國政,不用去管讓人心力交瘁的軍略。更不用擔心大明這上國竟然有一天糟糕到需要克扣皇帝衣服的地步。

崇禎皇帝是個走路都不敢快步走的人,因為一旦走得快了,龍袍里的棉絮就會悄然飄出來。大明皇帝儀表放哪兒擱去?

但而今,崇禎皇帝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朱慈烺見了周皇后就奉上了一道大禮。這是繞開內庫里一堆蠢蟲的進獻,實打實就有五十萬兩。

再也不用擔心用私房錢貼補朝政的朱由檢膽氣十足,當日就雄風振作了一晚上,自此,卻也越發感慨朱慈烺這個兒子心細與厲害了。

想著那五十萬兩,朱由檢輕聲道:“也許。這才是真正中興之治的開始吧。”

崇禎皇帝在座位上發呆。朱慈烺可沒閑著,他殿內面向西方,打量著,等候著下一步的動作。

這會兒曲子停止。臺階之下,三聲抽鞭子的聲音又是響起。其后,丹陛大樂響起,這是慶平之章。

朱慈烺聽不懂這些,只在禮部尚書王鐸的帶領下朝著殿中一拜行禮然后退后站立。

鴻臚寺卿領著王公文武百官以及外國使臣云集就位。朱慈烺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望著一個個恭謹的目光。帶領他們朝著崇禎皇帝行禮。

行禮完畢,宣表官從西檐進入大殿右門,從西楹案上拿著傳位表到殿檐下跪。

內閣大學士范景文與方岳貢二人一通捧著展表進來,至此,樂聲停止。朱慈烺還沒喘口氣,宣讀官退出,路過發呆喘氣的朱慈烺時丟給了他一個眼神。

朱慈烺明白了過來,到他了。

只見他依舊面向西邊立著。有些沒明白這么多頭大的禮節。好在有人帶他,大學士范景文與方岳貢引領著朱慈烺走到崇禎皇帝的御座前。

左邊的范景文捧著皇帝之寶跪進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走過去。拿著皇帝之寶遞給朱慈烺。

朱慈烺走過去,肅然一禮,將皇帝之寶緩緩接過來。

朱由檢看著朱慈烺,輕笑著緩緩點頭,仿佛肩頭之上萬重大山紛紛飛離,心頭一陣暢快:“太子。往后,你就是我大明皇帝了。我為太上皇,只在意悠游天下。但我相信,這大明,會在我的麒麟兒手中。龍飛九天,中興于世!”

“兒臣……”朱慈烺剛一開口,就看到四周目光齊齊望來。他凝望著手中的皇帝之寶仿佛感覺到了使命匯入心底。

這一刻,一個古老的帝國落在了朱慈烺的肩膀之上,他的心懷里,再也不能只裝住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這個帝國萬萬人的命運。

邊疆的戰亂,內地的分裂,百姓的貧苦,王侯的野心。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全部與他有了最深切的關聯。

朱慈烺深深呼出一口氣,再睜眼時,已然一片坦然,萬千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朱慈烺再無所動,心中一片沉穩,笑道:“朕,定為大明再造盛世!大明諸君,皆可正眼已待!”

只聽朱慈烺話音剛落,殿內群臣就紛紛在內閣首輔黃景昉、次輔吳甡、大學士范景文以及方岳貢的帶領之下,齊齊朝著重新坐在太上皇御座旁邊的朱慈烺,這位大明的新皇帝行九叩大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樂聲齊奏,氣氛達到。

當禮節完畢后,樂聲停止,禮部尚書王鐸高聲宣唱道:“帝王之禮成!”

殿外,鳴鞭之聲再度響起,中和韶樂作奏響和平之章。

朱慈烺轉身望去,宮闕之上,百官朝拜。紫禁城之外,萬民歡呼。

太上皇帝朱由檢回到自己的宮殿保和殿暖閣里更換禮服。

內閣大學士方岳貢捧著傳位詔與皇帝之寶放在皇極殿的中案上。

王鐸捧著豫奉登極賀表,將其放在大殿東楹案上。其余百官侍立在保和殿外,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

朱慈烺目光落在王鐸的身上,果不其然,王鐸忙完了就朝著朱慈烺道:“圣上,微臣請奏殿下入中極殿。”

朱慈烺依言而去,中極殿大上,六部九卿在京的高級官員紛紛在列。見了朱慈烺來,各自拍著此前仿佛排練了千百回的次序一樣,對著朱慈烺再度行九叩禮。

朱慈烺一步步走到皇極殿,看著大殿中心那座皇帝寶座距離自己越來越近,身邊響起中和韶樂作奏元平之章。仿佛背景音樂一樣,將這樣的景象襯托得格外肅穆。一直到朱慈烺緩緩坐下,樂聲才重新停止。

當朱慈烺坐定后,鳴鞭之聲如方才一樣響起,丹陛大樂奏響慶平之章。宣表官從東檐進入大殿左門,捧著東楹前案里的上表文進來。

樂聲停止,宣表官高聲宣讀著上表文。

背景音樂恰此時重新奏響,外藩各國使臣行九叩大禮。朱慈烺平靜地看著寥寥無幾的外國時辰。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就是那個大膽被朱慈烺派入盛京明軍策反的朝鮮王子,鳳林大君李淏。朱慈烺朝著人群里的李淏笑了一笑,算是打了個招呼。

朱慈烺為大明皇帝新君。無論是群臣百姓還是外國使者都分外關注這一點。見朱慈烺朝著鳳林大君李淏打招呼,所有人都將李淏心中的評級悄然迅速抬高。誰都知道,這個曾經不被朝鮮國內上下看好的鳳林大君距離朝鮮國王之位已然不差分毫了。

李淏更是激動,又是隆重一禮拜下,也不管錯了齊整的隊伍,恭恭敬敬地行禮,又仿佛像是炫耀自己新的的表彰一樣。

果然沒有人怪他,外藩使者退回班次。

大殿左門里。大學士范景文看著吏部尚書王鐸走到屋檐之下。理了理思緒,忙活了一個早上的范景文感慨著還好這是冬天。要不然,這一堆理解都能弄的人一身汗臭了。這時,他打了一個激靈,連忙告誡自己收心。回想著上一個步驟,范景文奉詔從闑東出大殿中門,授王鐸。王鐸跪受。接過詔書捧著到丹陛中黃案上恭敬擺好。又行三叩禮。然后又小步走著從中階下到丹墀,將詔書放進云盤內。

此時,等候的禮部官員規則接受。

忙完這一切,王鐸從中間走出,高聲道:“禮成!”

這一刻。如果王鐸知道范景文的感慨,恐怕會恨不得同飲三杯,禮節繁重啊!

還好,接下來的典禮就不需要他去操心了。

鳴鞭之聲像是標配一樣繼續響起,伴隨著的還有中和韶樂奏響的和平之章。

朱慈烺回了宮,內閣大學士,次輔吳甡捧著皇帝之寶恭送到乾清門。

當朱慈烺入宮后。禮部、鴻臚寺官此刻已經到了樓上。他們聲音清朗,宣讀萬眾期盼的太上皇帝傳位詔書。

“朕纘紹丕基。撫綏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仰賴上天眷佑。列圣貽謀寰宇稍安。蒸黎康阜。聲教四訖。中外一家。御極以來。鏟除奸臣魏忠賢、平定滇南沙普之亂。緬甸、安南、朝鮮以及外藩屬國咸震懾威棱。恪修職貢,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除。恩覃。慶施惠,蠲逋賑貸,不下數千萬億。振興士類。整飭官常。嘉與萬邦黎獻。海隅蒼生。同我太平。躋之仁壽。朕持盈保泰。弗懈益虔。勤念雨旸。周咨稼穡。于庶言庶獄庶慎。靡不躬親。宥密單心。時幾交敕。用亹上副祖宗付畀之重。下撫億兆仰戴之誠。日慎一日。六十年于茲矣。回憶踐阼初元。曾默吁上蒼。若紀年周甲。當傳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載。今敬迓洪厘。幸符初愿。原康強逢吉。九旬望袠。五代同堂。積慶延祺。光于往牒。非昊慈篤祜。申命用庥。曷克臻此。天生民而立之君。使為司牧。授受之際。敢不兢兢。溯自癸巳南郊。即以嗣位皇子之名默奏上帝。并于成京恭謁祖陵。敬告列祖在天之鑒。昨冬頒朔屆期。特宣布詔旨。明定儲位……”

城樓外,李定國屏息以待。

“另奉圣上之命,定洪武元年為公元,以我今甲申年為公元二百七十六年!豫敕所司敬議歸政典禮。皇太子秉性謙沖,臚誠固讓,率同內外王公大臣等、具章請朕至百歲始行斯典。但天聽維聰朕志先定。再四申諭、勿得懇辭。皇太子仁孝勇武,克肩重器,宗祏有托。朕用嘉焉。已諏吉祗告天地宗廟社稷。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親御皇極殿。躬授寶璽。可稱朕為太上皇帝。其尊號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門及各省題奏事件。悉遵前旨行。履端首祚禪授上儀。宜沛新綸。同敷愷澤。所有合行事宜開列于左。”

“另……”這時,內閣首輔黃景昉站了出來,道:“奉今上之命宣布。在京文武百官,俸祿皆于十五日內發放完畢,絕無折鈔克扣。因京師恰逢大戰,圣上命令,認定京師為戰區,再加一月俸祿于文武百官,另賜各官最低一石米為恩賜,依品級不同各異。”

“內外文武大小官員。俱加一級。內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現在品級已得封贈外。凡升級及改任者。著照新銜封贈一、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照現任品級各蔭一子入監讀書。”

“內外文職自四品以下。武職自三品以下。降革留任。及信俸罰俸處分。準其開復。”

“會試額數。俟禮部臨期奏明人數。請旨酌量廣額。鄉試大省加三十名。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

“各直省入學額數。大學加七名。中學加五名。小學加三名。國子監貢監生。及各官學教習。免坐監一月。各直省儒學。無論府州縣衛。俱于本年以正貢作恩貢。次貢作歲貢。每府州縣衛各舉孝廉方正……”

“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謀反叛逆子孫謀殺祖父母父母內亂。妻妾殺夫。奴婢殺家長。殺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謀殺故殺真正人命。蠱毒魘魅毒藥殺人。強盜妖言十惡等真正死罪不赦外。軍機獲罪隱匿逃人……”

“天下之本農為重。各府州縣衛、果有勤于耕種。務本力作者。地方官不時加獎以示鼓勵。年老之人。自古所重。軍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一丁侍養。免其雜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給與絹一匹。棉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一各處養濟院。所有鰥寡孤獨。及殘疾無告之人。有司留心以時養贍。毋致失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定國高聲大呼,他的身后,萬民朝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ps:感謝云海書游詩同舟打賞

會稽山人007打賞

徐沐君打賞了100起點幣

感謝月票石頭kk投了1票

奇葩的懶人投了2票

②如果您發現最新章節,而諾基亞又沒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