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一章:太子的闊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太子的闊氣

第一章:太子的闊氣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吳甡來得直接,朱慈烺也心情放松。要是那些什么繁文縟節的,他還真會有些怕。可這個話題……

他怕得什么?

不就是錢么,有的是。當下朱慈烺就笑著道:“要預備多少銀子?”

“耗費之數,恐怕要預備銀兩三十萬最低。”吳甡一狠心,報出了這么一個數字。

“好。”朱慈烺道的回復亦是果決:“辦得風光些。尤其是京師宮闕,也修補仔細。父皇一切用度,都給寬敞。父皇勤政十六年,不能有一絲委屈了。”

朱慈烺說得不夠仔細,但意思隱隱間很清楚。

見朱慈烺很是孝心,吳甡心里贊賞,但還是不由感覺為難。

“殿下,戶部經過建奴來犯一戰,光是籌措勤王之師的軍資已然艱辛了……恐怕……”吳甡猶疑地看著朱慈烺。

“所以便給國庫批三十萬兩預備著。”朱慈烺瞥了一眼,頓了頓,道:“等等……”

吳甡剛剛驚喜朱慈烺竟然這么“老實”爽快地補足了這個數字,但轉而聽到朱慈烺后面半截話,頓時心涼了下來。

咱們這個皇太子不會是窮大方吧,光是嘴皮子厲害,真給錢了就要泄氣了?

要知道,他這可是來找朱慈烺要錢的。不是讓朱慈烺來決定國庫里用多少錢出去的。

心中一嘆,吳甡不由地安慰起了自己。也對,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接連大戰,不說后續恢復戰力要多少銀子丟進去,就說前頭那跨海遠征的事情,也定是讓朱慈烺口袋空空了吧。

就當吳甡左思右想之際,朱慈烺幽幽道:“三十萬兩,你這恐怕是壓縮了又壓縮的數字吧?不行,時間不多了。我批給你五十萬兩,南京內閣會迅速派人進駐戶部。不會讓其中有所克扣。這一場登基典禮,無論如何也要給我辦得漂漂亮亮,風風光光!”

“是!”吳甡一顆心肝落回肚子里,開心得簡直想要跳起來。

“等等……”朱慈烺又叫停了下來。

吳甡愣愣地看著朱慈烺,還沒等他胡思亂想,朱慈烺這一回開口很快了:“新君登基歷來會有犒賞之類的事宜。不說那些赦免死囚之事,文武百官拖欠的俸祿、按例要加的犒賞。你都列個單子。做個計劃,呈上來。除此外。本宮還打算添個新鮮事兒。這一戰擊敗建奴,就給天下戰區官員加一月雙俸犒賞吧!全軍的軍餉暫緩,清理了再弄。嗯,暫且這些罷。”

吳甡目光瞪得大大的,方才胡思亂想的猜測一下子牙了下去,直愣愣地盯著朱慈烺,心中滿是不信,本著好心,吳甡道:“殿下。國庫不甚寬裕,聽聞內庫亦是如此。這一戰后開支已經是寅吃卯糧,再這般……這般……”

眼前這個太子爺的心性可是讓吳甡嚇了一跳,可別是個好面子又剛愎自用的。新君登基固然是個好事兒,按例都要搞搞面子活收收心,可那也不是現在啊。

這可不是擠一擠就能籌措出的五十萬兩銀子,大明百官拖欠的薪俸那可就不是哥小數字了。如果是把在京的官員。那萬余官員的薪俸補一補,還算是的想象范圍。

可要是全國上下所有官員都要補全俸祿,吳甡發誓,自己都沒動過這念頭。實在是太不可能了!

更何況,還有天下戰區官員加雙俸,這國庫又不是提款機。哪里還能變出銀子來不成?

“閣老,您若擔心,暫且說個數字好了。比如定緩急之序,先將京師的京官們拖欠的俸祿、應發的雙俸算算,要多少銀子?”司恩笑著,緩和了氣氛。

吳甡決定實話實說,打消皇太子不切實際的念頭。道:“京師官員上萬,不計軍餉,卻也應將軍糧備上。若依照殿下的法子大賞天下,至少要準備……準備……”

朱慈烺笑容淺淺,目光悠然地盯著堂外,心思不知道漂到了哪里。吳甡還以為朱慈烺分心了,卻不料朱慈烺悠然道:“只管說。”

“至少,再加一百萬兩!另外,光發銀子也不成。京師不缺有錢人,但此戰過后京畿元氣大傷。通州殘破,物資就轉運成了問題。必須得有實物進來,尤其是糧米,更不能短缺。要不然,米價騰貴,發了銀子亦是讓人指責朝廷無力彈壓市面……還有布、鹽、紙……”

司恩抱怨道:“怎么紙也要?”

“紙錢……燒的。”朱慈烺輕嘆一聲,他知道這一戰京師死人眾多。

司恩頓時默然。

“總之,依照老臣初步所算,得百萬兩銀子,以及至少等同一般價值的實物。”吳甡一臉毅然,仿佛是那個做好準備觸怒君王后從容赴死的直臣。

“噢……如此,倒也還算簡單。嗯,一百五十萬,都撥付進去。”朱慈烺開了口,朝廷以往一年財政四分之一的預算就這么被朱慈烺敲定了:“司恩,你帶他去尋先趕過來的謝洪運。這事兒,內閣特批一下。還有,飛剪船都調動起來,先把糧食等日用品海路運過來。哦對,銀船也要一艘。算了,這些細務內閣敲定了報我審批吧,我得去尋禮儀官,先熟悉下了。”

說完,朱慈烺就走了。

吳甡望著朱慈烺的背影,有些呆。

好在,這會兒司恩還在,他笑著看著吳甡,是要去帶路的:“閣老,愣著做什么呢?”

“啊……啊……是銀子的事情啊。一百,一百五十萬兩啊!”吳甡有些發懵,好像才剛剛醒來。

“殿下已經答應了呀。”司恩笑著,很是理解,脾氣極好。

“一百五十萬兩啊,就這么答應了?我大明往常稅賦一年也不過幾百萬兩,那可是要開支天下的。可……這就,這就批了?這……”吳甡難以理解,再三確認著道:“真批了?”

“是真……”司恩拉著吳甡,一路出門,很快就見到了謝洪運。

“當真?”吳甡看著謝洪運。

謝洪運從司恩手中接過手令,道:“自然是真。殿下既然應允了,那就是金口玉言。”

“不是……不是……”吳甡忽然想起了什么,心中更加急切了。他擔心朱慈烺給不出錢。窮大方啊。只是,這樣的質疑又不好說出口。

也虧得吳甡有急智,看著謝洪運,知道這位在南京呆過,是個還算熟悉的高級官員,應該是個靠譜的,頓時就盯著他道:“殿下應允的是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其中,還有至少五十萬兩得是實物呢!”

“手令上殿下說了。是這樣沒錯。”謝洪運明白了,笑呵呵地看著吳甡:“一百五十萬兩,以價值五十萬兩的糧米布帛鹽紙等日用品從江南轉運過來。”

吳甡終于明白了過來,沒有人誑他。朱慈烺真的答應了這么一個天文數字,下面的人一樣信誓旦旦,顯然也不是說拿不出銀子。

朱慈烺而今,的確已經強大到了他遠遠想不到的地步。

“按照殿下的指令,我們會組織人馬,集中飛剪船隊。迅速海運從江南調撥進入京師。尤其是以工代賑,以京師災民組織車馬從天津港轉運物資進京,這些,我們都是做熟了的。閣老,您就安一百二十個心吧!”說著,謝洪運湊了過去,略略透露了一下皇家近衛軍團在盛京的舉動。比如洗劫了盛京肅親王的宅邸。

頓時,吳甡明白了朱慈烺的底氣何在:“我……明白了。這就……這就回去宣布好消息,好消息啊!”

吳甡暈暈乎乎地回去了,這登基典禮,也就這樣在充沛的財力物力的支持下順順利利開展了起來

崇禎十七年正月。

京師一片喧鬧,家家戶戶們慶賀了京師保衛戰開打成功以后。又迎來了另一個值得萬千百姓們歡呼的事情:崇禎退位,新皇要登基了!

這一喜訊傳遍全城,人人歡呼著。

因為,這是一個傳奇的少年太子。這也意味著,這一次權力更迭將會正統而平穩,不會給這座多災多難的城市帶來更多的苦難。

而這一位新皇的傳奇與軍功,更是給了渴望勝利。渴望改變久矣的大明百姓們一個全新的期待。

這是一個殺敗了國內亂民叛亂,保衛了中原腹地不為韃虜深入,第一次圍殲建奴主力,劃時代攻克建奴首都大獲全勝的傳奇太子。

這由不得他們不為之歡呼!

崇禎十六年的年末,朱慈烺重新回到了京師紫禁城里,他在奉先殿里見到了久違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再次見到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目光滿是復雜:“父皇……不孝子朱慈烺,叩見父皇。兩年不能盡孝,兒臣請罪。”

“太子起來吧。能養育這么一個麒麟兒,朕已經知足了。十六年沒做多少大事,至少你身上,朕總算對得住列祖列宗。”朱由檢扶起朱慈烺,拍了拍朱慈烺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塵,看著朱慈烺,道:“孩子長大了啊。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長成了我大明百姓們引以為依靠的好太子。你打下了盛京,穩住了江南,朕也終于可以放心……將這天下交給你了。”

兩相對視,朱慈烺不敢刺激情緒不甚穩定的朱由檢。

至少,無論如何,朱由檢這一番心胸讓他欽佩不已。換做他自己,是絕不會在這般境況心甘情愿退步的。

兩人并沒有多少閑聊的時間,他此番進宮并不是閑聊的。

暫且客套完了,朱由檢在前,朱慈烺在后,一起走出奉先殿。他們走到了祭天之處,一同行禮。

此時,奉命去太廟后殿祭拜的東閣大學士范景文前來行禮,一行人在太廟后殿祭拜后轉身來到皇極殿。

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初一,天朗氣清,晴空萬里,一派好時辰的景象。

上午辰時時分,崇禎皇帝的鑾儀衛陳鹵簿到達皇極殿前,他乘坐著天子象征的步輦通過皇極門,眼見五輅、及馴象、仗馬、黃蓋、云盤、紛紛在午門外齊備。

這時,禮部官員們指揮著樂手將中和韶樂放在皇極殿前檐下,丹陛大樂于皇極門內。導迎樂、及龍亭、香亭、均于午門外。

鑾儀衛在皇極殿中楹里面擺好行拜禮的墊子。內閣禮部鴻臚寺的官員們紛紛表情肅穆端正地趕到皇極殿東楹擺好詔案,又在西楹擺好表案,以及將黃案放在擁有專用名詞“陛”的臺子下。

這時,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黃景昉拿著傳位詔書在東楹案上。禮部尚書王鐸拿著陳傳位以及賀表在西楹案上。

王承恩等司禮監太監們在太上皇帝御座左右伺候著,擺好幾二。

內閣首輔黃景昉在乾清門外請出皇帝之寶。內閣學士紛紛面色恭謹地跟隨其后。

不多久,排位最后的范景文、方岳貢兩位大學士二人立在大殿檐下。

內外王公以下文武百官此刻紛紛身著最是隆重的朝服聚集在大殿外廣場上。朝鮮、安南、暹羅、日本等國使臣列于班末。

禮部官員低聲說著什么,在一旁都察院御史的幫助下維持著秩序。

待到此時,日頭升起,陽光漸盛。皇家近衛軍團的儀仗隊,緩緩入內。

他們身著赤紅立領軍裝,腳踏皮鞋,正面25人,縱深14排。身量高大,舉止英武,352人正步入內,猶如一人。被選為儀仗隊的執行隊長李定國與軍旗手緩緩入內,一舉一動,皆是散發強軍氣象。

乾清門外,禮部堂官王鐸位列門階之下。前引大臣站在皇極殿后階之下。左右序立儼然,霎時肅穆。

王鐸高聲奏請朱由檢一身禮服稱作肩輿出宮。

而此刻,朱慈烺跟隨著王鐸在前方引路。身后,軍樂隊奏響了由朱慈烺“親自”譜曲,實則來源于后世拉德斯基進行曲的大明進行曲。

當一行人到了中極殿后,肩輿降下。崇禎皇帝進入中極殿入座。朱慈烺入內面向西方站立。

與此同時,鴻臚寺官引在京七卿等全部高級官員行九叩禮。侍班官先走出,對著朝班位肅立。

這時,古典的中和韶樂奏響,朱由檢靜靜聽著,猶如隔世。

這是登基大典啊。(未完待續。)

PS:最近訂閱漲了許多,是很多外站讀者來了吧,正版是。感謝大家過來的支持呀!

歡迎來QQ讀者群:15146926嘮嗑

感謝書友1511031…打賞

會稽山人007打賞

感謝月票XiDao投了1票

阿蝸投了2票

書友140410161903679投了1票

黑色的云影投了2票

本書來自/book/html/29/29887/index.html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