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五章:武學奇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武學奇人

第五章:武學奇人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全文閱讀

作者:

第五章武學奇人

感謝讀者0此情不關風月0打賞求推薦票哦,有票微言才有力氣加更嘛順利將傅如圭從傅家府邸里拽入自己的陣營,朱慈烺很就拉著傅如圭縱馬疾馳,奔行到了城西大興隆寺的武學。

大明武學可不是教授武術的地方,而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最早始于宋代,在明一朝,于正統六年開辦。當時的武學是京衛武學,選都督以下子弟中才器頗優、家道相稱以及幼官入學。但開辦以后,由于學生大多來自富貴之家,有些還襲有爵位,自然不肯努力學習,多數人連課也不來上。到景泰三年到學的只有十余人。于是,武學停辦。直到嘉靖十五年又改到了西城大興隆寺繼續辦學,幾乎就在皇城眼皮子底下。

很,兩人下馬步行,在皇城西邊,后世中南海那一帶見到了興隆寺。

朱慈烺饒有趣味地步走去,果然在側門找到了一塊牌匾陳舊,門房無蹤的武學入口。

一邊的傅如圭見此,倒是訝然道:“這大門洞開,想來武學近日還是有人在此修習的。”

“莫不成之前的京師子弟真無一人心向軍略之學?”朱慈烺隨口說著,拾階而入,進了武學門口。

傅如圭輕嘆一聲:“京師勛貴早就沒幾人能上馬開弓了。尋常子弟,又有多少人連識字都不得,如何奢談武學?更何況……武舉衰敗,前途無蹤,誰會醉心此道?”

朱慈烺默然,緩緩提步進去,打量著這大明最高軍事學府。

武學內建筑尋常,掛著明倫堂、居仁齋、由義齋等牌子的廳堂安安靜靜地,空蕩地不似一處學堂。

雖然早就有料到,但真正見了,朱慈烺還是心中嘆息:“我還指望給你挑幾個苗子呢。老兵是有了,提拔一批基層軍官出來還可以。但文化所限,不識文字,難解軍律,愚鈍所致再提拔上中層軍官就難了。沒想到,武學之中竟是真的空無一人。”

“如此說來,我倒是想起一人。”傅如圭與朱慈烺一邊朝著武學里間前進,一邊說著道:“秦俠小兄弟應該聽聞過武狀元王來聘吧。”

朱慈烺看到前方的居仁齋,緩步走去,點頭道:“崇禎四年,天子點其為武狀元,賜官登州副總兵。只可惜后來戰死在登州孔有德之亂上。”

“當時陛下開武舉,考取武藝時,參考數百人,能運大刀者只有兩人。王來聘便是其一。”傅如圭侃侃而談,朱慈烺目光微亮。

“另一人是何人?”朱慈烺大感興趣。

傅如圭道:“乃徐彥琦。武舉初試,徐彥琦榜上無名,為此陛下還大發雷霆,又舉復試,取王來聘為武狀元,徐彥琦得武進士。只不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若是得了第二,那便泯然眾然了。王來聘能得副總兵之職,徐彥琦卻只能回鄉為守備亦不得。”

朱慈烺聞言,頓時凝視著傅如圭,道:“如此英才,竟如此空擲,國之不幸!如圭兄,我這就書信一封,還請務必請動大才!”

“徐彥琦一身武藝,時刻想要賣于帝王家,成人臣功業。這是他求之不來的際遇。這等兩全之美,愚兄定辦妥帖了。只是徐彥琦遠在江南,書信往來,舟車勞頓,恐怕要再過兩三月方才能入京了。”傅如圭笑著,心中卻不由地想起了朱慈烺的家丁之事。

只不過看朱慈烺這口氣,前前后后都是一副朝廷官宦的口吻。可秦俠只不過區區一介正六品的戶部分司主事,如何有這權力?莫不成秦俠要轉入武途?那又是那一部將官的序列呢?是京營,還是邊軍?亦或者……是老爹說的,秦俠背后的那個人?

朱慈烺看著傅如圭應下,也就開心地點頭,推開居仁齋的大門,打算進里邊坐下細論。

只是當朱慈烺剛剛推門進去,就見傅如圭猛地警惕了起來:“前方何人?鬼鬼祟祟,還不出來?”

原來,被兩人以為武學里面空無一人的武學竟然有人在!

而且是背對著兩人,一言不發,一動不動,只是手中筆墨不停,不住地書寫著什么。

“如圭兄稍安勿躁,那位兄臺應無歹意。畢竟是我們貿然闖入。”朱慈烺攔住了傅如圭。

兩人進來,前面那人卻是一言不發,不聲不響,讓兩人好生納悶又感覺有些打擾清凈。

于是,朱慈烺緩步走過去。

傅如圭腳步些,剛要一禮喊話,卻見朱慈烺又攔住了。只見朱慈烺指了指一邊一張不大的白紙道:“耳聾心靜,若語請書。”

旁邊,一張白紙平鋪,一桿短鋒尖毫靜候。

“恐有蹊蹺隱疾。”傅如圭輕聲念了句。

朱慈烺頷首,示意噤聲,走過去,提筆靜書一句:“兄臺何人?”

寫完,朱慈烺走開,遠遠看著這男子繼續提筆疾書,迅速作畫。

“這是……”此刻,傅如圭盯著男子書寫的東西,驚訝地喃喃著道:“這是掣電銃!”

“這是何物?后膛槍?”朱慈烺滿腦子疑問。

見此,傅如圭便仔仔細細給朱慈烺講解了起來。

掣電銃銃長約6尺,重5斤,采用后裝子銃的形式,子銃6個。是可以將后膛迅速替換,從而達到迅速發射目的的火銃。

“只不過并非燧發……”朱慈烺心中嘆息了一聲。子銃走的還是魯密銃的形式,也就是火繩槍。

不過這樣的子銃和后膛槍……看起來還是很高級的樣子啊。

朱慈烺看著這個男子的表情一下子不一樣了起來。

朱慈烺與傅如圭站著低聲討論了良久,前面那人似乎也是卡在了某個地方,良久不動,終于頹然地放下筆,看到了一旁留下的紙條。

隨后又轉身看到了朱慈烺與傅如圭。

朱慈烺與傅如圭也終于得以見到這男子的真面貌。

男子一副尋常書生的容貌氣質,滿腹書卷氣,只是面色頗多了一些滄桑與憂愁,似乎心中陰云籠罩。

兩方見禮,這男子提筆書寫了一句:“在下順天府童生,李峻。”

“秦俠。”

“傅如圭!”

朱慈烺與傅如圭兩人也是分別寫上自己的名字,算作見禮。

這樣別具一格的交流方式讓朱慈烺與傅如圭感覺新奇,三人一番見禮,倒是不覺得有礙,很就切到了火銃的話題上。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