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

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也就是在朱慈烺剛剛穿越不久的那會兒,迫于中原接連敗局,崇禎皇帝又將被關在大牢里的孫傳庭放了出來,給了個兵部侍郎的職位,讓其帶著京營兵馬南下救援。

只可惜,孫傳庭還未到中原就得知汪喬年就被李自成攻破襄城折辱而死。

對此,崇禎皇帝只能又將孫傳庭改任陜西三邊總督,接手陜西這一亂攤子。見此,孫傳庭自然只能重回陜西積蓄兵力,以圖盡快恢復中原亂局。

到了這時候,朝廷因為朱慈烺的功勛有了糧餉,崇禎本以為還能稍稍安生一點,卻沒料到接連殺死兩位三邊總督的李自成還不罷休,又在四月底的時候再度圍攻了開封。

開封乃中原咽喉,更是河南府之地。再加上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話,崇禎無論如何也無法坐看其變,必須應對。

再加上塔山杏山等地告急,被迫是遲早的事,真可謂內憂外患,讓好不容易樂觀了一點的崇禎心情再度沉重了起來。

良久,崇禎皇帝緩緩睜開眼,緩聲道:“朕知道了。塔山已克,遼東之事,先撥付了錢糧穩住寧遠。朕不日會為彥演于天壇設九壇祭拜。再撥錢糧去山海關,安關寧軍之心。內患危急腹心,河南之事兵部先議個方案出來,朕再多思量。”

彥演就是洪承疇,此刻的崇禎還不知道洪承疇其實并未戰死,最后更是會歸降大明的死對頭建奴。

只是這樣的話朱慈烺卻不能說出來,畢竟既無實據,又無道理,攔著不讓崇禎皇帝擊敗戰死朝臣反而會讓以成軍閥氣象的關寧軍產生其他負面想法。

領了崇禎皇帝的命令,陳新甲微微抹了抹額上細汗,悄然退下。

不知過了多久,朱慈烺走了出來,道:“父皇,成全兒臣的孝心吧。請往臨清,更練出一支如臂指使的強軍來!”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朱慈烺,讓朱慈烺走過來,撫摸著朱慈烺的面龐,道:“是朕沒守住祖宗傳下來的江山啊。這才讓孩子都這般舍生忘死。烺哥兒的孝心朕明白。罷了,去吧,朕的麒麟兒,想去就去吧。記住,無論如何你都是朕的太子,是大明的皇太子!”

“或許……這大明的天下,真的會在你的手中多一絲希望……”這句話在崇禎心中響起,卻沒有說給任何人聽。

接下來,朱慈烺在宮中又呆了三天。這一次,周皇后見了朱慈烺反倒是沒有唉聲嘆氣了,只是每次都不免撫著面龐仔細看著,溫聲說著在宮外飲食起居應當注意的事情,便沒有流露其他情緒。

唯有對視著周皇后那雙慈愛的目光,朱慈烺這才能夠感受到那種溫情流淌,那種讓朱慈烺百轉愁腸的滋味。

三日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朱慈烺除了悄悄讓周皇后女官拿過去一萬兩銀子給周皇后表孝心以后,便悄然出宮。

出宮第一日,朱慈烺隨手安置了家中事務,便立刻上門去了南熏坊的傅淑訓府中。

再見朱慈烺,傅淑訓的心情既是喜悅又是復雜。

“京營整頓之事鐵證如山,更有勾連亂兵之事將王正志等奸邪之輩再無法翻身。前因后果多思量,秦俠你之功勛,千秋彰顯啊。”傅淑訓笑著,心理卻有歉疚。

畢竟,秦俠與他自己兒子一樣,雖然功勞十足,但身份著實太低又沒有功名,就是將秦俠的功勛說出去,也擺不上臺面,沒人相信。自然,秦俠的功勞實際上都讓傅淑訓占據了大半。

朱慈烺對此,只是溫言笑著道:“只要傅翁別食言秦俠就心安了。”

“幾日不見,秦俠小友倒是詼諧了。區區一個戶部分司罷了,京中或許還有些閑話鼓噪難以下手,分司地方又有何難事。”傅淑訓輕笑著說著,舉動之間,一個正六品的官位就送了出去:“當然,有些事情還是要過一過的。秦俠小友入國子監為監生,然后戶部里得一個上佳的考評,讓你順勢調至臨清分司,總能應付一下吏部那邊的規矩。”

“甚好,恢復國子監實用之才入官,亦是秦俠心愿。秦俠來出這個頭,也讓胥吏有個念想。兩全其美之事,何樂不為?”朱慈烺笑著道:“不過,這一次秦俠到傅翁這里又是要來要一大才了。”

“哦?”傅淑訓問問一挑眉,很快看到了一旁的傅如圭站了起來。

只見傅如圭到:“孩兒想追隨秦俠小兄弟去臨清!孩兒自從中舉之后便屢試不第,進士功名于孩兒心中,也委實無趣得緊。比起這科舉功名,孩兒更跟隨秦俠小兄弟一起取戰功,搏青史留名!請父親大人應允!”

傅淑訓頓時一陣無奈地搖頭,良久才緩緩出聲輕笑道:“罷了罷了。如今世道,文臣武將之序早就亂了。跟著秦俠,或許能出一番天地。去吧,癡兒。”

對于傅如圭,朱慈烺可謂是熟悉而又驚喜。

能夠在一個部堂高官之家中長成一副棄文從武的路子,那可真可謂是極其少見了。不同于地方督撫那種統帥型的從軍路子。傅如圭這可是打算全心全意投入武將之路,而不是如其他督撫一樣,實際上還是文官的資序。

有傅淑訓這樣一個官宦之家的教育底子在這里,才能讓傅如圭哪怕不愛八股,亦能考上舉子。

這說明傅如圭的文化底蘊是上佳的。對于深切明白人才難得的朱慈烺而言,這等若是后世一個市級高考狀元的智力了。更何況,一名將領,文化水平如何,可以說決定了其成長未來的上限。

無疑,傅如圭是一名歷史上并未顯名,但確系有真才實干的人才。這樣一個人才,對于眼下班底薄弱,即將建軍的朱慈烺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備感驚喜。自然是一出宮就親自上門,以此表示誠意。

而傅如圭呢,更是這條命都是朱慈烺拿命救下來的。

不提從軍入伍建功立業的理念,就是這報恩之情,也足以讓傅如圭答應朱慈烺的邀請。

新書、、、、、、、、、、、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