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郎君262 王金道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小郎君 >>大明小郎君最新章節列表 >> 262 王金道長

262 王金道長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1日  作者:炮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炮兵 | 大明小郎君 

“此事還真不好說。”洪老瞇著眼睛說:“東西的貴與賤,取決于多個因素,如貨物的成本、商口的供求、稀有性還有受歡迎程度等,不過現在最拿捏不定的,是這成本問題。”

崔三娘小心地問道:“那洪老的意思是?”

“只要這些玻璃飾品讓我們泰升商行全權獨家負責,一切都可以商量。”洪老斬釘截鐵地說。

說完,洪老壓低聲補償道:“虞公子的背后,是成國公和裕王,只要靠上這兩顆大樹,我泰升商行就是一文不賺,也屬大贏家。”

“三娘明白。”崔三娘表示明白。

洪老的態度,崔三娘并不感到奇怪,事實上,她也是這樣想。

兩人統一了意見,然后開始跟虞進進行商議。

看到兩人走過來,笑容中又有幾分期待的樣子,就知他們很滿意。

虞進笑著說:“崔掌柜,怎么樣,這些小玩意,還入你法眼吧?”

崔三娘深深地向虞進行了一禮,一臉正色地說:“虞公子不僅才華橫溢,還言出必行,小女子對虞公子五體投地。”

虞進為了打壓景王,自毀了財路,當日勸說崔三娘配合時,拍著心口保證再開辟出一條不亞于泰升鏡的財路,當時崔三娘感覺不是很靠譜,再說后面一拖再拖,更表示懷疑。

現在好了,事實勝于雄辯,崔三娘不得不再一次對虞進表示佩服。

“哈哈哈,崔掌柜真是太客氣了。”虞進聞言,內心大為受用。

崔三娘突然很認真地說:“虞公子,奴家想問一下,這些玻璃飾品,是否還按照前面的約定,讓我們泰升商行獨家代理呢?”

“難道,這里除了泰升商行的人,還有其它商行的人?”虞進故作吃驚地說。

崔三娘和洪老朝奉對視一眼,彼此都長長松了一口氣。

不管怎樣。光是這一句話,前面的付出就有回報了。

別說賺,別人就是送錢都沒有門路呢。

“這些玻璃飾品,每一件都很精美。但這些并沒統一的標準,虞公子準備怎么出手,或者說,準備用什么樣價錢出手呢?”崔三娘笑臉如花,回歸一個生意人的精明。

“崔掌柜原意為這些東西付出多少代價呢?”

虞進并沒有正面回答崔三娘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拋回給他。

“貨,是好貨,不過還得虞公子說明一下供貨量,虞公子也知道,有一句話叫物以稀為貴,這是決定價格的條件之一,當然,虞公子想賺多少,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崔三娘說完,對虞進嫣然一笑。柔聲地說:“不管怎么,奴家知道,虞公子對不待薄他的盟友,對吧?”

這一頂高帽戴得,虞進都不知說什么好了。

虞進苦笑地搖搖頭:“好吧,讓你給擠兌了,以我們的關系,也不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吧,暫時來說。每個月可供三到五千件,一年后翻三番,每一件三兩銀子,這是提貨價。事后再拿四成的利潤分紅。”

“可以。”崔三娘當機立斷地說。

本以為一件要幾十兩呢,沒想到這比想像中便宜多了。

最重要的是,每個月都有那么高的產量,一年后還得翻三番,少賺一些,勝在細水長流。

洪老一臉討好地說:“虞公子。那外番的商人想要呢?”

“設為內銷外售,內銷只賣大明百姓,外售專賣大明以外的疆域,每件十兩起步,提貨價就免了,賣得的銀子,我八你二。”

崔三娘馬上反駁道:“不行,運輸、儲存、售賣這些要花不少人力物力,現在虞公子要的是賣得的銀子,沒除去人工和運輸的成本,太吃虧了。”

“哦,你要多少?”

“三七分成”

虞進爽快地說:“成交。”

“和虞公子做買賣就是痛快,成交。”崔三娘高興地說。

洪老在一旁,也笑著表示對此很滿意。

這么低的價錢,還有代售,不管怎么樣,泰升商行都立在不敗之地。

談妥價錢后,馬上實施清點、交錢、裝車,有了前面的合作關系,也不用現銀交易,而是采用銀票的方式,這樣更方便攜帶,虞進自然不會拒絕。

折騰了好一陣,當泰升商行的人押著馬車走后,虞進的懷里又多了幾張大額銀票。

這銀子,來得松爽,虞進都樂得直吹口哨。

有些人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而有些人則例外,做到皆大歡喜,虞進就是其中之一。

虞進高興又有一大筆進項,作為合作伙伴,泰升商行也不差,把那批商品稍稍包裝了一下,那價格至少也要翻一番,一推出市場,當天就斷貨。

東西好、價格也不貴,深受顧客歡迎。

一時間,泰升商行名利雙收。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吐蕃使團開始,虞進就已經進了某些有心人眼里,當玻璃飾品大橫其道時,更是引人矚目。

離島,是虞進家后園的一座“金山”,也成為某些有心人眼中的肥肉。

財帛動人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終于有人伸出了鋒利的爪子......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上”的地位越高,那造成的后果就越大。

嘉靖一生向道,在位其間,不惜頂著千古罵名,以皇帝之尊不斷探索長生之道,也因為他的表現,昔日很多隱居于道觀、奔走于荒野的道士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并在嘉靖的關護下,成為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

說到道士,最受嘉靖寵信是兩個,一個叫邵元節,一個叫陶仲文,他們不斷加官進爵、封妻蔭子,就是親屬也有受到優待,以陶仲文為例,他的女婿吳浚,從孫良輔為太常博士、其妻封為一品夫人、其孫入國子監等等,而陶仲文更是官至禮部尚書、授少保,食一品祿,可以受寵之深。

可惜,這位深受嘉靖信任的“得道大仙”,法力好像不是他口說的那么高深,在嘉靖三十九年就病逝,讓嘉靖一度很傷感。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陶仲文的病逝,反而給一位名為王金的道士機會,讓他乘機上位,成為嘉靖身邊的大紅人。

不對,應叫大紅“上仙”。

大明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名人異士輩出,嘉靖并不止只養了陶仲文一個“上仙”,事實上,在他身邊還有大批的優秀人才,而這些人才,都是幫他求道的。

有看爐火的、有試制新丹的、有研究上天的意旨等,不一而足,好在,嘉靖也并沒計較這么多。

例如藍道行道長,他的職責就是預卜禍福,精通扶乩之術,當年就是他說“今日有奸臣奏事”,剛巧嚴嵩上奏,由此世宗對嚴嵩開始產生厭惡之感,從而為徐階扳倒嚴嵩作出巨大的貢獻給。

王金最擅長就是煉丹,經常有新品丹藥給嘉靖進貢,從而讓嘉靖對他很看重。

雖說王金只在禮部掛一個閑職,和當年陶仲文所受到看得沒得比,但好在圣眷日隆,賞賜多,平日送禮的官員也不少,所以他能輕松在宮外置了一個豪宅,買了美婢下人,出宮后也能享受生活。

王金不忌女色,也不用戒酒肉,所以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這天,王金剛回到家里,馬上有美婢送上熱水給他按摩腳,這是從揚州買回的美婢,年方十三,高挑、美艷,就像一朵帶刺的花骨朵,王大道人一邊洗腳,一邊上下摸索,把小美婢弄得面紅耳赤。

“叔,外面有人找你。”就在王金正興致正好時,一個堂侄興沖沖跑進來稟報。

“不見,讓他滾。”王金毫不猶豫地說。

有嘉靖撐腰,王大道人哪個也不怕。(未完待續。)

準備坐車回家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大明小郎君目錄  |  下一章